《脈因證治》卷四 第七十節汗脈沉微、細弱不可汗:沉細為在裡,微弱氣血虛。浮而緊,法當身痛,當以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脈因證治》卷四 第七十節汗脈沉微、細弱不可汗

脈因證治

卷四 第七十節汗脈沉微、細弱不可汗

第七十節汗脈沉微、細弱不可汗

沉細為在裡,微弱氣血虛。

浮而緊,法當身痛,當以汗解。

假令尺脈遲者,不可汗,此血微少故也。

一陰一病脈細沉數不可汗,病在裡之故也。

傷寒風濕。

素傷於風,復傷於熱,四肢不收,頭痛身熱,常汗不解,治在少一陰一、厥一陰一,不可汗。

汗之譫語內煩,不得臥,善驚,目亂無一精一光。

傷寒濕溫,素傷於寒,因而中,若兩脛冷腹滿,頭目痛妄言,治在足太一陰一,不可汗。

汗出必不能言,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變死。

傷寒頭痛。

形象中風,常微汗出,又自嘔者,心懊,發汗則痙。

傷寒脈弦細頭痛,而反熱,此屬少一陽一,不可汗。

太一陽一與少一陽一併病,頭項強痛,或眩冒,心下痞堅,不可汗。

少一陰一病,咳而下利譫語者,此強汗之故也。

咽中閉塞不可汗,汗之則吐血。

厥一陰一不可汗,汗之一聲亂咽嘶。

亡血家不可汗,汗之則寒慄。

衄不可汗,汗之必額陷直視。

淋家不可汗,汗之必便血。

瘡家不可汗,汗之則痙。

汗家不可重汗,汗之必恍惚,脈短者死。

冬時發其汗,必吐利口瘡。

下利清谷不可汗,汗之必脹滿。

咳而小一便利,或誤汗之,則厥逆。

諸逆發汗,微者難愈;劇者言亂,睛眩者死。

動氣在,不問左右上下,一切不可汗。

脈,浮大可汗。

問病者,設利,為虛而不可汗也。

浮而緊可汗。

太一陽一病,脈浮弱,可汗。

浮而數者,亦可汗。

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表未解,可汗。

熱如瘧,此為一陽一明,脈浮虛,可汗。

身痛,清便自調,可汗。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脈因證治
序言 自序卷一 第一節卒屍卷一 第二節痺卷一 第三節痙卷一 第四節痿卷一 第節五厥卷一 第六節傷寒卷一 第七節卷一 第八節霍亂卷一 第九節瘟病卷一 第十節傷暑卷一 第十一節瘧卷一 第十二節疸卷一 第十三節勞(勞極煩熱勞瘵)卷二 第十四節熱卷二 第十五節吐衄下血卷二 第十六節下利卷二 第十七節洩卷二 第十八節自汗頭汗卷二 第十九節淋(附小便不禁腎臟風)卷二 第二十節頭目痛(附腦痛、眉骨痛)卷二 第二十一節眩暈卷二 第二十二節心腹痛卷二 第二十三節腰痛(附腰胯腫痛、腰軟)卷二 第二十四節肩背痛(附腰髀痛)卷二 第二十五節脅痛(附身體痛)卷二 第二十六節逆痰嗽卷二 第二十七節喘(附哮)卷三 第二十八節宿食留飲(附痰飲)卷三 第二十九節噯氣吞酸嘈雜(附氣)卷三 第三十節積聚卷三 第三十一節消渴卷三 第三十二節痞卷三 第三十三節腫脹卷三 第三十四節嘔吐噦卷三 第三十五節噎膈卷三 第三十六節瘡瘍卷三 第三十七節癰疽卷四 第三十八節乳癰卷四 第三十九節瘰卷四 第四十節發斑卷四 第四十一節丹疹卷四 第四十二節金瘡(附油火刀犬等傷)卷四 第四十三節傾仆卷四 第四十四節百藥中傷卷四 第四十五節癲狂卷四 第四十六節驚悸卷四 第四十七節疝卷四 第四十八節腳氣卷四 第四十九節蟲(附狐惑)卷四 第五十節喉痺卷四 第五十一節口卷四 第五十二節舌卷四 第五十三節目卷四 第五十四節耳卷四 第五十五節鼻卷四 第五十六節齒卷四 第五十七節結燥卷四 第五十八節痔漏卷四 第五十九節婦人產胎卷四 第六十節帶下卷四 第六十一節經候卷四 第六十二節崩漏卷四 第六十三節小兒證卷四 第六十四節雜證卷四 第六十五節雜治卷四 第六十六節髒證卷四 第六十七節七情證卷四 第六十八節雜脈寸卷四 第六十九節察視卷四 第七十節汗脈沉微、細弱不可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