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因證治》卷四 第三十九節瘰:【因】大抵食味之過,郁氣之積,曰毒,曰風,曰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脈因證治》卷四 第三十九節瘰

脈因證治

卷四 第三十九節瘰

第三十九節瘰

【因】大抵食味之過,郁氣之積,曰毒,曰風,曰熱,皆此三端,變化引換。

須分虛實,實者易治,虛者可慮。

夫初發於少一陽一一經,不守禁戒,延及一陽一明。

蓋膽經至主決斷,有相火,而且氣多血少。

神效方牡蠣粉五錢,和雞膽為膏,貼之。

又,用活石一兩,肉桂五錢,調湯服之好。

【證】外有蝦蟆瘰,無核但腫。

瘰在一陽一明、少一陽一經,結核按之走痛。

癭或隱僻處。

勞瘵結核,連數個在耳邊,或聚或散也。

瘤等亦同。

【治】宜瀉火散結。

虛則補元氣,實則瀉一陰一火。

補則十全散,下則玉燭散、化堅湯。

升麻(一錢)葛根(五分)漏蘆(足一陽一明)牡丹皮(三錢,去留血)當歸地黃(生熟各三錢)連翹(一錢,生血脈)黃(一錢,護皮)白芍(收散,三錢)肉桂(散結,寒因熱用,三錢)柴胡(八錢)黍粘(消腫)羌活(一錢)防風獨活(各五分,散結)昆布(軟堅)三稜(削堅)廣術人參濃樸(腹脹加)黃連陳皮木香(氣不順加)大黃(便秘加)。

大黃湯大黃(煨)皂角甘草(炙)煎服。

以麝香、栝蔞仁敷之。

法未破核者,用火針針其上,即用追毒膏,點苧線頭,內針一孔中。

又用杜牛膝搗敷,縛其上,一日一易。

如膿將盡,又用生玄參、地榆、滑石、寒水石、大黃等末敷,縛其瘡。

又用白厄菜、墨草,同縛其瘡。

以寒水石、大黃、硝、龍骨、木香、檳榔末、收口。

後又用竹茹,亦能長肉,白膏藥收後。

紅不退,用北窠敷。

如已潰久不收口,須用香附,燈燒鐵烙,烙其腐處,盡後,根據前治之。

治耳接耳邊項上生塊核是。

方五味子香白芷為末,蜜調敷。

鼠糞,以黃泥爐。

去瘰毒皂角子(五兩)大黑豆(一斤)甘草(一兩)冬青葉汁(一斤)上煮汁干為度,常食,不過兩料。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脈因證治
序言 自序卷一 第一節卒屍卷一 第二節痺卷一 第三節痙卷一 第四節痿卷一 第節五厥卷一 第六節傷寒卷一 第七節卷一 第八節霍亂卷一 第九節瘟病卷一 第十節傷暑卷一 第十一節瘧卷一 第十二節疸卷一 第十三節勞(勞極煩熱勞瘵)卷二 第十四節熱卷二 第十五節吐衄下血卷二 第十六節下利卷二 第十七節洩卷二 第十八節自汗頭汗卷二 第十九節淋(附小便不禁腎臟風)卷二 第二十節頭目痛(附腦痛、眉骨痛)卷二 第二十一節眩暈卷二 第二十二節心腹痛卷二 第二十三節腰痛(附腰胯腫痛、腰軟)卷二 第二十四節肩背痛(附腰髀痛)卷二 第二十五節脅痛(附身體痛)卷二 第二十六節逆痰嗽卷二 第二十七節喘(附哮)卷三 第二十八節宿食留飲(附痰飲)卷三 第二十九節噯氣吞酸嘈雜(附氣)卷三 第三十節積聚卷三 第三十一節消渴卷三 第三十二節痞卷三 第三十三節腫脹卷三 第三十四節嘔吐噦卷三 第三十五節噎膈卷三 第三十六節瘡瘍卷三 第三十七節癰疽卷四 第三十八節乳癰卷四 第三十九節瘰卷四 第四十節發斑卷四 第四十一節丹疹卷四 第四十二節金瘡(附油火刀犬等傷)卷四 第四十三節傾仆卷四 第四十四節百藥中傷卷四 第四十五節癲狂卷四 第四十六節驚悸卷四 第四十七節疝卷四 第四十八節腳氣卷四 第四十九節蟲(附狐惑)卷四 第五十節喉痺卷四 第五十一節口卷四 第五十二節舌卷四 第五十三節目卷四 第五十四節耳卷四 第五十五節鼻卷四 第五十六節齒卷四 第五十七節結燥卷四 第五十八節痔漏卷四 第五十九節婦人產胎卷四 第六十節帶下卷四 第六十一節經候卷四 第六十二節崩漏卷四 第六十三節小兒證卷四 第六十四節雜證卷四 第六十五節雜治卷四 第六十六節髒證卷四 第六十七節七情證卷四 第六十八節雜脈寸卷四 第六十九節察視卷四 第七十節汗脈沉微、細弱不可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