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因證治
卷四 第五十九節婦人產胎
第五十九節婦人產胎
【脈】平而虛者,一乳一子。
一陰一搏一陽一別者,妊子。
搏者近於下,別者出於上,血氣和調,一陽一施一陰一化也。
少一陰一脈動甚者妊。
少一陰一,心脈也。
尺中按之不絕者妊;三部脈浮沉正等,按之無絕者妊。
妊一娠初時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脈數。
脈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蓋三月也;脈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
寸微關滑尺帶數,流利往來並雀啄,是妊。
左沉實疾大,皆為男,縱者主雙;右沉實疾大,皆為女,橫者主雙。
脈浮腹痛,痛引腰脊,為欲生也;脈一呼三至曰離經,沉細而滑亦同;尺脈轉急如切繩者,皆便生也。
妊三月而渴,脈反遲,欲為水分;復腹痛者,必墮。
妊五月六月脈數,必壞;脈緊,必胞滿;脈遲,必水壞為腫。
妊六七月脈弦,發一熱惡寒,其胎愈腹,腹痛,小腹如扇,子髒開故也。
當溫之以附子。
妊六七月,暴下斗余水,必倚而墮。
妊七八月,脈實大牢強,弦者生,沉細者死。
妊十月,足身熱脈亂者吉。
少一陰一脈浮而緊,緊則疝瘕,腹中痛,半產而墮傷,浮則亡血,絕產惡寒。
脈微澀為無子,脈弦大為無子,血氣虛不足之故也。
新產脈沉小滑者生,實大強急者死;沉細附骨者生,數疾不調死。
新產因得熱病,脈懸小,四肢溫者生,寒清者死。
新產因傷寒、中風,脈實大浮緩者生,小急者死。
脈得浮緊,當身痛;不痛,腹鳴者,當一陰一吹。
寸口浮而弱,浮為虛,弱無血;浮短氣弱有熱。
趺一陽一浮而澀,浮氣喘,澀有寒。
少一陰一微而弱,微少血,弱生風,微弱相搏,一陰一中惡寒。
胃氣不一洩,吹而正喧,此谷氣之寒也,膏發導之。
少一陰一滑而數,一陰一中必瘡;少一陰一脈弦,白腸必挺核;少一陰一浮而動,浮虛,動痛、脫一下。
【因證治】胎墜因虛而熱;轉胞乃血虛有痰;胎漏一逼一胞,致小一便不利;溺出不知時因痰,胎避而下,因血氣不能升,四物加貝母、滑石;痰加二陳。
惡阻因痰血相搏,半夏湯主之。
妊一娠腹脹,乃氣不利而虛有熱。
炒枳殼、黃芩、白朮。
妊一娠寒熱,小柴胡去半夏。
胎痛乃血少,四物、香附紫蘇湯安胎大妙。
胎衣不下,或子死胎中,或血衝上昏悶,或暴下血,胞幹不生。
半夏(一兩半)肉桂(七錢半)大黃(五錢)桃仁(三十,去皮尖)先服四物三兩,次服煎湯,姜煎。
不效,再服。
又半夏、白蘞丸之。
下死胎肉桂(二錢)麝香(五分,同下)又方,朴硝半兩,童便下欲墮方肉桂(一兩)栝蔞(一兩二錢)牛膝(一兩)瞿麥(半兩)絕產方蠶種紙一尺,燒灰,醋湯調服,永不一孕產難產,乃敗血裹其子。
麝香(一錢)、鹽豉(一兩),青布裹,燒令紅,捶為末。
秤錘燒紅,淬酒下一錢。
又百草霜香白芷伏龍肝(單用)童便、醋調下,未下再貝母、白蒺藜、活石、葵子,並治之。
產後一陰一脫,乃氣血下溜。
四物、皮(各,半兩)、牡蠣()、黃芩(二兩)或加升麻飲下;蛇一床一子布裹熨妙;烏賊骨、硫黃、五味子,共末,糝患處。
產後血暈因暴虛,素有痰飲,瘀血隨氣芎歸湯治暴虛,童便下;治瘀血,荊芥下清澤蘭葉人參(一兩)荊芥(一兩)川芎當歸(半兩)五靈脂、荊芥,童便下;鹿角灰,酒下。
半夏茯苓湯治痰飲。
牡丹散牡丹皮大黃(蒸)芒硝(一兩)冬瓜子(半合)桃仁(二十個)水煎浮腫,是胎前宿有寒濕。
茯苓白朮白芍當歸陳鯉魚。
如法。
又名胎水,俗名子腫,如腫滿狀。
產後因敗血化水,或血虛氣喘急。
因營血暴竭,衛氣無主,獨聚於肺,此名孤一陽一絕一陰一,必死。
因敗血上熏於肺,奪命丹主之;因傷風寒者,旋復花湯主之。
產後不語,因敗血迷心竅。
產後口鼻黑氣起及衄,因胃氣絕肺敗,氣消血散,亂入諸經,卻還不得,子煩,二火為之。
病則苦煩悶。
麥門冬、茯苓、黃芩、防風、竹葉。
心痛,因宿寒搏血,血凝其氣。
五靈脂、蒲黃。
子癇(佚)漏阻。
因事下血,胎幹不動,奔上搶心,腹中急迫。
返魂丹、達生散、天仙方。
產婦臨月未涎者,凡有病先以黃芩、白朮安胎,然後用治病藥。
肌熱者,黃芩、黃連、黃、人參;腹痛者,白芍葯、甘草。
感冒根據解利。
產後諸病,忌用白芍,以黃芩、柴胡主之。
內惡物,上衝胸脅痛者,大黃、桃仁;血刺痛者,當歸。
內傷發一熱者,黃連;渴者,茯苓。
一切諸病,皆根據前法。
唯渴者,去半夏;喘咳去參;腹脹忌甘草。
產後身熱血證,一同傷寒。
若傷寒內有痛處,脈弦而健,宜解傷寒,血虛無疼,脈弱而澀,宜補其血。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