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因證治》卷一 第十節傷暑:【脈】脈虛身熱,或浮自汗。自汗者,火動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脈因證治》卷一 第十節傷暑

脈因證治

卷一 第十節傷暑

第十節傷暑

【脈】脈虛身熱,或浮自汗。

自汗者,火動而散故也。

【因】夏火太熱,損傷肺金元氣。

其感有二:動而得之,乃辛苦之人,動而火勝,熱傷氣也,脈洪而大。

靜而得之,乃安樂之人,靜而濕勝,火勝金位也,脈沉而實。

【證治】暑喜歸心。

入心則噎塞,昏不知人;入肝則眩暈;入肺則喘滿、痿;入脾則昏睡不覺;入腎則消渴。

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一精一神不足,兩腳痿弱,頭疼惡熱,躁熱,大渴引飲,大汗。

因動而中,白虎加入參湯主方。

頭疼惡寒,拘急肢節疼,大熱無汗。

因靜而中,大順散、白虎加蒼朮。

有一陰一勝一陽一之極,甚則傳腎肝為痿厥,清暑益氣湯主之。

凡中死,切忌與冷水涼處,須沃以湯,宜黃龍丸主之。

心虛傷暑,身熱頭痛,煩滿而渴,五苓散主之。

肺虛傷暑,身熱煩悶而喘,白虎湯主之。

脾虛傷暑,則為瘧,常山飲主之。

黃連香薷湯治暑。

挾痰加半夏;虛加參、。

清暑益氣湯治暑傷金,虛甚。

玉龍丸曾用治暑。

油炒半夏、薑汁丸。

補中益氣湯治疰夏痰滲。

二苓湯治春夏之交,病似傷寒,自汗體重,痛難轉側,此名中濕。

澤瀉(一兩)滑石(二兩)茯苓豬苓白朮(半兩)暑風挾火,痰實者,可用吐法。

玉龍丸治暑洩瀉,或二便秘。

焰硝明礬滑石硫黃(一兩)白面(六兩)水丸,水下。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脈因證治
序言 自序卷一 第一節卒屍卷一 第二節痺卷一 第三節痙卷一 第四節痿卷一 第節五厥卷一 第六節傷寒卷一 第七節卷一 第八節霍亂卷一 第九節瘟病卷一 第十節傷暑卷一 第十一節瘧卷一 第十二節疸卷一 第十三節勞(勞極煩熱勞瘵)卷二 第十四節熱卷二 第十五節吐衄下血卷二 第十六節下利卷二 第十七節洩卷二 第十八節自汗頭汗卷二 第十九節淋(附小便不禁腎臟風)卷二 第二十節頭目痛(附腦痛、眉骨痛)卷二 第二十一節眩暈卷二 第二十二節心腹痛卷二 第二十三節腰痛(附腰胯腫痛、腰軟)卷二 第二十四節肩背痛(附腰髀痛)卷二 第二十五節脅痛(附身體痛)卷二 第二十六節逆痰嗽卷二 第二十七節喘(附哮)卷三 第二十八節宿食留飲(附痰飲)卷三 第二十九節噯氣吞酸嘈雜(附氣)卷三 第三十節積聚卷三 第三十一節消渴卷三 第三十二節痞卷三 第三十三節腫脹卷三 第三十四節嘔吐噦卷三 第三十五節噎膈卷三 第三十六節瘡瘍卷三 第三十七節癰疽卷四 第三十八節乳癰卷四 第三十九節瘰卷四 第四十節發斑卷四 第四十一節丹疹卷四 第四十二節金瘡(附油火刀犬等傷)卷四 第四十三節傾仆卷四 第四十四節百藥中傷卷四 第四十五節癲狂卷四 第四十六節驚悸卷四 第四十七節疝卷四 第四十八節腳氣卷四 第四十九節蟲(附狐惑)卷四 第五十節喉痺卷四 第五十一節口卷四 第五十二節舌卷四 第五十三節目卷四 第五十四節耳卷四 第五十五節鼻卷四 第五十六節齒卷四 第五十七節結燥卷四 第五十八節痔漏卷四 第五十九節婦人產胎卷四 第六十節帶下卷四 第六十一節經候卷四 第六十二節崩漏卷四 第六十三節小兒證卷四 第六十四節雜證卷四 第六十五節雜治卷四 第六十六節髒證卷四 第六十七節七情證卷四 第六十八節雜脈寸卷四 第六十九節察視卷四 第七十節汗脈沉微、細弱不可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