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清秘史
第四十五回 守貞節烈女慘死 儆荒淫皇后苦諫
卻說乾隆帝看見這一班舞女隊中,正在出神,忽然走出一個垂髫女郎,輕雲冉冉,艷絕人寰,身披羽氅,下曳霓裳,珠喉巧轉,舞袖翩翩,手中捧著玉盤,盛著一個寶瓶,走近御船,獻與皇帝。
乾隆帝看她秀色可餐,笑靨承睫,不覺心旌怡蕩。
看她翠袖裡露出纖纖玉手,指爪兒養著七八寸長。
乾隆帝笑問道:「卿可是麻姑再世,朕要問你小名兒是什麼。」
女郎見問,低著奏道:「小女子賤名昭容。」
接著掩袖一笑,橫波一轉,皇帝急命內監拉住她裙有兒,她已驚鴻一瞥,跑回去了。
唱起霓裳羽衣曲,一群女兒,和著唱。
歌聲娓娓,動人心魄。
乾隆帝即命賞雪如玉如意一一柄一,碧犀班指及粉盞各一節,金一瓶一對,綠玉簪一對,赤瑛杯一隻,白玉杯一隻,珠串一掛。
昭容也賞玉如意一一柄一,金一瓶一對,綠玉簪一對,隆重帝珠串一掛。
其餘女郎各賞玉簪一支,珠串一掛。
雪如昭容領著一班女兒謝賞。
到了晚上,乾隆帝就傳她兩人到御舟上接寢。
那昭容原是雪如的妹一子,豆蔻年華,初經雨露。
乾隆帝看她嬌憨可憐,愈加一寵一愛一。
第二天,那汪如龍領了聖旨,謝恩出來,賞二口頂翎載銀五十萬兩。
叫他先回揚州,照料一切。
汪便回去,耀武揚威,更不把江鶴亭放在眼裡了。
怎知那位江鶴亭和蕙風,暗地裡已備新奇玩藝兒,與汪如龍爭一寵一爭勝,他卻睡在夢裡呵。
那御舟出了揚州忽聽見兩岸上有嬌一聲唱曲子的。
皇帝推窗一看,見兩岸有兩隊婦子,一隊穿青色衫裙,一隊穿紅色衫裙,兩隊共有一百個婦子,個個全長的妖嬈白淨,每人肩上,全背著一根五色牽繩。
那一百根小繩子,全歸總在兩大根牽繩上面。
這兩大根牽繩,系用五色綢帶子纏的,綁在御舟上一根牙桿上,牙桿下面,插著繡花的小龍旗。
從船頭上一直一插到船尾。
船的兩舷,又有兩隊婦女打樂,一隊是穿著紺色衣衫的女兒尼,一隊穿著絳色衣衫的道姑。
個個面上施著脂粉,嫵媚萬狀。
船上的著樂,岸上的拉著纖,一對一聲地,唱著香一艷的曲子。
皇帝看了,不覺心花怒放。
回頭問太監們道:「這是什麼?」
那總管太監回奏說道:「這是揚州紳士江鶴亭孝敬的,名叫龍鬚繞。」
皇帝再看時,見兩岸遍種著桃柳,桃花如火,柳葉成蔭一紅一綠,相映成色,那桃柳樹下,又擺著錦幃。
每隔一里,築成一座錦亭。
亭中帷帳茵褥,色一色俱全。
皇帝問那亭子做什麼用的,總管回奏說:「是預備那婦女們休息住宿用的。」
皇帝笑道:「兩岸風景甚佳。
朕也上岸看看她們去。」
太監聽了,忙吩咐停船。
皇帝步下船頭,百官上來迎接。
護衛著皇帝,走入錦亭,見裡面妝台鏡屏,陳列的十分一精一美。
皇帝遂傳那四隊婦女進來,第一隊穿紅色衫裙的是閨女,桃眉可眼嬌一小可憐;第二隊穿青色衫裙的是寡一婦,雅淡梳裝,別饒風韻;第三隊是女尼,第四隊是道姑。
妖冶動人,風一流異常。
皇帝見了她們,不禁笑遂顏開,伸過手去,撫一著她們的粉頸,握著她們的纖手。
那般婦女便覺得十分榮耀。
傳旨下去,每人賞一個金一瓶,銀錢五百塊。
又傳旨留下王氏汪二姑陳四姨玉尼四人。
那陳四姨是青衣隊的魁首,雖說是一個寡一婦,卻是年輕美貌,萬分妖嬈。
那王氏是道姑的魁首,長的玉立亭亭,神韻清遠。
兩人得了皇帝的召幸,便曲意逢迎。
拿出全副本領勾一引。
把個皇帝美的顛倒昏迷,十分快樂。
那汪二姑是紅衣隊的班頭,玉尼是女尼的班頭,講到她兩人的姿色,實在勝過陳四姨,王氏兩人。
一笑傾城,花容雪膚。
這四隊的婦女有誰能趕上她二人的那種美貌。
無奈她二人全長的桃李之姿,冰霜之一操一。
全因為不合皇帝的心意,可憐一個死在亂棍之下,一個死在水裡。
汪二姑原是窮村家女,她父親賣瓜果度日。
二姑因從小死了母親,便自一操一井臼,雖說亂頭粗服,但她那副美麗容光,總是不能遮掩的。
村中見這天仙似的女孩,如何肯輕輕放過。
便有幾個無賴,常常到二姑家中去胡鬧。
後來惱了二姑的父親,把那無賴告到當官。
官廳派了幾個差役來,把無賴捉去。
從此這汪二姑的美貌,連官府也知道了。
此番江鶴亭承辦接駕,要討皇帝的好兒,便想出這龍鬚繞纖的法子來,四處搜求婦女。
知道二姑的美名,便托官府用重金去請來。
那二姑起初不肯,後來她父親貪圖錢多,再三勸說又說不用去見皇帝。
那拉縴也是裝作樣兒,不用費力的事情。
二姑沒奈何,也只得去了。
到了那裡,自有管事婆婆給個香湯沐浴,披上錦繡,施上脂粉,頓覺容光煥發,嫵媚動人。
管事婆婆便派她為紅衣領班。
這時皇帝先召陳四姨王氏進去,傳說出來,她兩人受了皇帝的臨幸,得了上萬的銀錢賞賜。
大凡婦女的虛榮心是免不了的,聽了這番傳言,誰不羨慕。
停了一會,聖旨出來,傳汪二姑進去。
那二姑知道這一進去。
凶多吉少,便抵死不肯。
無奈那兩個太監,氣力很大,拉著她兩條粉一臂,硬讓她進去。
在亭外的人,只聽得亭子裡二姑的哭聲,十分淒慘。
接著兩個太監慌慌忙忙地出來,又把朱家女兒拉了進去。
那朱家女兒顏色也長得不錯,現當紅衣隊副班頭。
只因汪二姑見了皇帝,十分倔強她便叫朱家女兒進去替她。
這時亭子裡面,有許多婦女候著。
半晌,只見一個小太監,扶著朱家女兒出來。
大家看時,只見她雲鬢蓬鬆,紅霞滿面,低著頭出來。
那髻兒上早已插著一支雙鳳珠釵,鳳口一含一著一粒桂圓大的明珠。
就說這粒珠子,也價值萬金。
再看她臂上,套著一對金鑲玉琢的鐲兒。
眾婦女圍著她,口中嘖嘖稱羨。
又停了一回,太監出來傳喚侍衛,把汪二姑一屍一首拖出去。
便有兩個侍衛進去,把汪二姑的一屍一首橫拖豎拽的,拉出亭外來。
只見那一屍一首,雙目緊閉,血跡模糊,大家見這情形,便去問那朱家女兒。
那朱家女兒說道「我走進亭子去,只見皇帝手裡拖著那汪二姑。
二姑一邊哭吵著,一邊抵拒著。
惱了皇帝,把她推在地下,喝聲拉下去打死。
只見走過兩個太監來,手中拿著朱漆長棍,揪著二姑頭髮,到隔室去。
這時我正受著皇帝的臨幸,耳中聽著二姑的慘號聲,嚇得早已魂靈出了腔子。
想來二姑被太監打死了。」
大家聽見朱家女兒的話,不覺汁一毛一倒豎。
後來二姑的父親,尋到這地方來,地方官推說是急病死的。
她父親也無可奈何,只得把女兒的一屍一身運回去埋葬。
當時還有一個玉尼,見二姑死得如此淒慘,知道自己當女尼班頭,免不了這醜事,她覷著帝人不留心的時候,蹼通一聲,跳在水裡。
那管事的,怕給皇帝知道惹起公案來,便也聽她淹死,不去救她。
一面另選了一個尼姑獻上皇帝。
皇帝此次一路遊玩,召幸共有十六人,這全是江鶴亭一人的心思財力。
皇帝心中也感激他,便把江鶴亭召進去,當面嘉獎了一番,賞他紅頂花翎。
又吩咐江南寧藩司,賞銀六十萬兩那江鶴亭感激皇帝恩德,便把自己家裡的樗園,獻與皇上。
皇帝便把那班召幸過的女人,安置在各處名勝地方。
江鶴亭又把最一寵一愛一的姨太太郭氏,獻與皇上。
那郭氏雖說嫁了江鶴亭,只因她年紀太小,還不曾破一身。
那郭氏伺候皇上的第一晚,還是一個處一女。
皇帝十分喜歡,令她在園中碧城十二樓上居住,封她做姻花院主。
那郭氏有一個大丫頭,姓蔣,年紀也有十八歲了,生一性一去十分放一蕩,她伺候男人的時候,卻什麼把戲都玩得出來。
這時不知怎的,卻勾搭上了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一生玩女人,卻不曾經過這味兒,便又把蔣氏百般的一寵一愛一起來。
乾隆皇帝到杭州後,把這些婦女都寄在樗園裡面,獨把這蔣氏帶在身旁。
船到蘇州地方乾隆皇帝忽然想起金閶女閭,妙甲天下。
朕貴為天子,深恨不能享民間之樂。
當時把這意思對總管太監說了。
那太監十分解意,便悄悄叮囑接駕的官員,又因日間皇帝公然宿娼,招人議論,在夜靜的時候,用蒲輪小車,把那金閶名花,送上御舟來。
粉一白黛綠,共有三十六個。
吳儂軟語,花柳嬌一態,早把這位風一流天子,心眼兒醉倒了。
乾隆皇帝吩咐設宴,共那三十六枝名花輪流把盞,又各唱艷曲一折。
乾隆皇帝左一擁一右一抱,目眩心迷,早摟著幾個絕色的真個銷一魂去了。
直玩到四更向盡,那般一妓一女個個辭謝了乾隆皇帝上岸坐車去了。
這乾隆皇帝一路眠花宿柳,都瞞著皇太后的耳目。
一來因皇太后坐船在御舟後面,不甚覺得,二來那太后手下的宮監,都得乾隆皇帝的好處,凡事都替他遮瞞。
況且乾隆皇帝如有臨幸,不是在宮紳家裡,便是在深夜悄悄弄上船來,叫這年老龍鍾的太后,如何會知道。
但乾隆皇帝此番南下,種種風一流事體,卻瞞不住正宮富察後。
在乾隆皇帝心中,只知富察後遠在京城,耳目決不能及。
誰知她這時卻悄悄地躲在太后舟中。
那富察後少年時候,和乾隆皇帝十分恩一愛一,她見乾隆皇帝一愛一偷一香竊玉,心中如何不惱。
又打聽皇上第一次南巡,一寵一幸雪如,在京城裡又一寵一幸何三姑,此番南巡皇后便求著乾隆帝要一同去。
乾隆帝不願意,皇后便和太后說通了,扮太后的侍女,混出京來悄悄的躲在太后的船中一路上派幾個心腹太監打聽乾隆帝的舉動。
她見乾隆帝如此荒一婬一如何不惱。
只因太后溺一愛一著乾隆帝的,乾隆帝種種的事體,也不便告訴太后。
自己又是私自出京的,更不能直接去見皇上。
因此她一路忍耐著,如今見太監來報說,皇上把許多娼一妓一接上船來玩耍,把個富察後氣的愁眉雙鎖,玉容失色。
她原想立刻趕到御舟上去勸諫,又怕當著娼一妓一的面前,羞了皇上,礙於體統。
聽御舟中一陣陣歡笑聲,皇后心中十分難受。
她原本是極通文墨的,便回進艙去,拿起笑來便寫了一本極長的奏章勸皇上須何重身一體,不可荒一婬一。
寫到傷心的地方不禁俺面痛哭哭過了又寫。
那宮女太監們,在一旁伺候,勸又不好勸得。
皇后寫完了奏章,飛也似地走出後艙。
因為前艙有太后睡著,怕驚醒了她。
皇后這時,從後艙踏上跳板,宮女太監忙去攙扶著。
皇后一邊走著,一邊望著前面的御舟,猛然瞧見前面的御舟,掛著一盞紅燈,閃閃燦燦的燈光卻正射在皇后眼簾,把個皇后氣得話也說不出來。
伸著手腕兩眼一翻,倒在扶攙的宮女懷中。
嚇得那宮女又不敢聲張,又不敢叫喚,只得扶著皇后回去。
那皇后慢慢地清醒過來,那眼淚卻是直淌下來。
你道那皇后為什麼如此傷心呢,下文自有分曉。
正是:天下婦人皆嫉妒從來禁院穢聞多要知皇后見駕後如何情形,且聽下文分解。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