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清秘史
第五十六回 公主矜存賢妃封後 剌客正法教徒攻宮
話說乾隆皇帝薨後,嘉慶帝與和坤,早有深仇,眾大臣因希承意旨,紛紛奏參,和坤貪贓枉法,弄權舞法,種種大逆不道的罪,內中要算監察御史廣興,吏科給事中王懷祖,參得最是利害。
說和坤有大逆之罪之十,有可死之罪之十六,真是一字一刀,罵得他體無完膚。
嘉慶帝共收到參摺六十八扣,勃然大怒,立刻下旨,命成親王儀親王帶了御林軍去捉拿和坤,又怕路上有人劫奪,又派御前侍衛勇士阿闌保沿路保護,把個和坤直拖進刑部大堂,上諭派劉相國董中堂八王一爺七附馬用嚴刑審問。
和坤熬刑不過,只得一一招認,那劉相國就是劉統勳便吩咐釘上鐐銬,收在大牢裡,一面把審問情形,詳細提奏上去。
嘉慶帝看了奏章,一面把劉相國召進宮去商量查辦的事體,劉相國奏稱,像這般貪贓專權大逆枉法的一奸一臣,理宜從嚴究辦。
嘉慶帝便下旨十一王一爺去查抄和坤的住宅,派二皇子綿寧查抄和坤別墅。
那兩位王一爺,奉了聖旨,怎敢怠慢,間刻帶同番役人等,如狼似虎地分頭查抄去了。
和坤屋子很大,家產又多,那班查抄的官員,直查了五日五夜,才一一查點清楚,回宮復旨。
嘉慶帝看了清單吩咐把現有金銀存儲戶部外庫,以備撫恤川陝楚豫兵災之用。
此外未經估價的產業,著將原單交與八王一爺綿二爺劉相國等會同戶工二部詳細估價。
所估銀兩,悉數充公。
這一抄,除古玩珍寶送入大內不計外,嘉慶帝實在到手八萬六千萬萬銀兩。
因此京城裡小兒都唱著「和坤跌倒,嘉慶吃飽」
的歌謠,一面嘉慶帝又下諭旨,著大學士六部卿翰詹科道,會同擬具和坤應得的罪名。
隔了幾天,那許多會湊趣的官員,紛紛上摺,說和坤貪贓枉法,貽誤軍機,心懷異志,大逆不道。
有的說應該斬首的,有的說應該凌遲到碎刮的,有的說應該滅族的。
嘉慶帝看過了奏本,心想這和坤是先皇的一寵一臣,如今皇考賓天不久,便將他正法,在朕心實有所未安。
如今朕格外施恩,賜他一個全一屍一罷。
立刻下旨說,姑念和坤是首輔大臣,於萬無可貸之中,免其肆市著加恩賜令其自盡。
至於和坤之子豐紳敬德,亦屬罪無可逭,只因其早年尚主,和孝固倫公主,平日又最為皇考所一寵一愛一,朕今仰體豐考慈一愛一之心,曲加體恤,若驟將豐紳敬德革去職位降為平民,則於額附體制不符,其原有和坤公爵,應照議革去。
著加恩另賞伯爵,今豐紳敬德承襲,自朕加恩以後,該額附只許有家靜守,不准出外滋事。
這道旨下去以後,劉相國當即到刑部大堂,把和坤從大牢裡提出來,驗明了正身。
把聖旨宣讀一過,和坤朝上拜過了聖恩,不覺吊下眼淚來,當有番役把他推進一間空屋裡,那屋樑上掛著一幅白綢子,和坤便在那白綢上吊死了。
自從和坤死了以後,第二連三,又有人密奏那福尚書有心濟惡,皇帝也把他下獄治罪,又有人奏大學士蘇凌阿是和坤的婚親,皇帝也勒令他休致,又有人奏說侍郎吳省闌李潢太僕卿李光雲,都是和坤引用的人,皇帝一律把他們降職調用。
這一場大慘案,鬧得人人膽戰,個個心驚,虧得這時白蓮匪次第肅清。
到嘉慶四年二月那匪魁王廷詔被將軍明亮擒住,徐天德也跳海溺死。
那經略大臣和三省總督都奏稱大功戡定,嘉慶帝便在京城裡祭告陵廟,封賞功臣。
看看國家太平,皇帝便打算舉行巡狩典禮,西幸五台山去,忽然那皇后喜塔臘氏,一病薨逝,嘉慶帝十分傷心,那鈕鈷祿氏,原是十分賢德的,皇帝平日也十分一寵一愛一,便冊立鈕鈷祿氏做了皇后,照例晉封後父恭阿拉做承恩公,那皇后卻再之辭謝,滿朝的文武官都上奏章稱她是賢後,直到喜塔臘後靈柩出殯以後,皇帝才慢慢的去了傷心,在宮中閒著無事,又打算出幸五台山去,不料那西北角天上忽然出現了一顆彗星,欽在監奏勸皇上彗星出現,主有刀兵,不可出幸。
又把這年閏八月改在第二年的二月,那時有個八卦教即白蓮教變像,徒一黨一遍佈直隸河南,山東山西各省,他們有兩個教首,直隸的是林清,河南是李文成。
林清一日勾通太監,暗通消息,聽見這項提議,便想乘勢起事,當下造出四句讖語,說是:「一八中秋,黃花滿地,天數難逃,移改無益。」
恰值直隸歲荒,饑民嘯聚,林清便趁機召集,並約定李文成同於閏八月十五日發動,又通知熟識太監屆期內應,不料這鬼祟計劃,卻被河南滑縣知縣強克捷偵知,他趕緊具文稟請撫府發兵,均置不理,他暗想,李文成是滑縣人,我是滑縣知縣,亂事一起,我要負責任的,那時撫府必還責我不會防備,在這地步,到不如先發制人,就是我死了,也算盡忠國家保護百姓。
主意打定,便即密集衙役,所有巡夜的燈籠,拿人的傢伙,統令備齊,克捷當下坐轎出來並令衙役不准吆喝,悄悄前走,衙役等都不知縣官要往何處辦案,只好遵令照辦,走東轉西全由克捷親自指點,用至走到一個僻靜地方,見前面有一座院落,街門虛掩,這便是教首李文成住處,克捷便叫把轎停放,立時下來,即分派一半衙役,將前後門把守,衙役中這時有幾個素與文成通聲氣的,雖知道長官來意不善,可是誰也不敢妄動,只得遵照命令而行。
克捷自領一半衙役,推門蜂擁直入,李文成方才吃過晚飯,正在屋裡踱來踱去運動食工作,忽聽得街門嘩啦開的聲響,接著便是許多人腳步聲,心中驚異,方想轉身出來,克捷已先搶步進來,一見文成,喝令拿住,衙役一齊上前,便用鐵鏈套頭,牽曳而出,令衙役鎖押回署,立時坐堂審問文成抵死不承認那私立教會定謀暴動的行為,克捷連用嚴刑拷訊文成硬抗到底,不曾招出半字來。
最後克捷吩咐衙役把夾棍收緊,並連敲打,當把文成腳陘夾折,暈倒地下,克捷令將冷水噴醒釘鐐收監,那直隸林清在京中和宮裡的太監,都有交情的,便拿銀錢買通太監,趁嘉慶帝出幸五台的時候,在宮中起事。
誰知那嘉慶帝聽了欽天監的話,便中止巡狩的事,林清看著計謀不成,便另用方法,去買通一個刺客,去行刺嘉慶帝。
這刺客名叫盛得,原是內務府的廚役,在皇宮裡算他第一個有氣力的人,林清便運動太監們引他見面,林清便送他六萬兩銀子,在他們同一黨一崔士俊家裡過付又許他事成以後,封他做王一爺。
盛得滿口答應,回到宮裡。
這一一夜正是八月中秋,嘉慶帝駕幸圓明園的涵靈朗鑒台上,開筵賞月,那班妃嬪宮娥都陪坐在兩旁,八駙馬在台上值班,盛得也在台下侍衛,酒吃到半酣,嘉慶帝起來小一便,後面跟著三五個太監。
忽見那盛得搶上台來,急急跟在皇帝的身後,那太監們看他臉色有異,忙上去攔住,盛得袖子裡拿出雪亮的鋼刀來,那太監胸口著了一刀,倒地死了。
盛得丟下太監,直奔皇帝,嘉慶帝見事急了,一旁嘴裡嚷著有賊,一旁繞著一株大桂花樹逃著。
八附馬在台上聽得皇上的喊聲,忙趕過去,見盛得手中擎著尖刀,正繞著樹追著皇上。
八駙馬大哮一聲,跳上去把盛得兩手捉住接著。
那班御林軍也趕來,四面圍住了,發一聲大喊。
講到那盛得的氣力,原勝過八駙馬,在這時候,他見人多了,心也慌了,手也軟一了。
兩眼瞪瞪地望著八駙馬的臉,一動也不敢動。
御林軍一擁上前,把他捉住,送到刑部大牢裡。
當夜六部九卿,都到圓明園來叩問聖安,嘉慶帝吩咐在朝的王公大臣和六部九卿會審刺客。
這時由張觀齊相國主審,張相國連審了九日,審不出一句口供來,又用大刑一逼一著他,也閉著嘴不說話。
盛得受刑到最利害的時候,只聽得他冷笑幾聲說道:「這有什麼審問的,事不成便拚送去俺的腦袋,事若成了,大人們坐的地方,便是俺坐的了。」
說完了這幾句,他又閉著嘴不響了。
張相國卻也沒奈何他,第二天入朝,把這情形奏明皇上,嘉慶帝吩咐不用審了,推出碎割了吧。
張相國奉著聖旨出來,把盛得定了凌遲的罪,又查出盛得有兩個孩子,一個十六歲,一個十四歲,都在學堂裡讀書,派差役把這弟兄兩人都從學堂裡捉來。
兩個孩子面貌十分清秀,到了行刑的那日,一隊兵馬把盛得押到西校場,綁在鐵樁子上又把他兩個孩子綁在對面,這兩個孩子哭著喊爸爸,那盛得閉上眼看也不看,到了時候,劊子手先把兩個孩子殺了,再動手碎割盛得。
盛得這時剝得渾身赤條條的,兩個劊子手各拿著尖刀上去,先割去他的耳鼻和兩上一乳一頭,又從兩手臂割起,把他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地細割下來。
從背頭割到背後,又割到胸前,起初還淌著血,後來血水淌完了,只淌著黃水,把上半身統統割完,只剩一副骨頭,盛得忽然睜開眼來大聲喝道:「割快些。」
那劊子手回答道:「聖上有旨意,叫我們慢慢的割,叫你多些苦痛。」
盛得便閉上眼不說話,直到割完了渾身的肉,才給他喉頭一刀,結果了一性一命。
誰知盛得在京中送了一性一命,那京外的八卦教,卻越鬧利害,在滑縣的教徒於九月初七日殺入滑縣,殺官劫獄。
到了那天,聚集三千餘人,直入滑城,一擁撲進衙署,一班衙役,早已東逃西竄,慌忙逃走。
時克捷聞變,並不驚惶,忙整衣冠出去,打算開城曉諭眾叛徒,以便改邪歸正。
教徒見了克捷,就如仇人一樣,不等克捷開口說話,當即齊上砍殺,頓時血濺庭階,魂返太虛,又復闖入內室,把縣官眷屬圍住,亂殺亂砍,全都死於非命。
教徒反身到了獄內,救出李文成,留他在滑縣養病,議定分兩路進兵,同時直隸省的長垣、東明、山東省的曹縣,定陶、金鄉各州縣,一齊響應,林清卻帶著二百名死一黨一,埋伏一在京城裡,一面聽京外的消息,一面打通了宮中的太監,約定九月十五日半夜,在菜市口會齊,從宣武門殺進宮去。
這一天果然大亂起來,忽見滿街的教徒,拿著刀槍,橫一衝一直一撞,看他們打進東華門,西華門去,便有太監劉得才楊進忠一班人,在裡面接應,又有那總管太監閻進喜,在宮內接應。
這時東華門西華門的護兵,見教徒來勢兇猛,急閉門時,已來不及了。
五七百個教徒,殺進東華門,直殺到弘德殿。
又有太監從宮裡殺出來,那班宮娥秀女,嚇得嬌一聲啼哭,宮內頓時大亂,那西華門也有五七百名個教徒殺進去,御林兵士忙把宮門緊閉,死力抵禦。
這時嘉慶帝恰好巧不在宮中,前幾天已到圓明園去了,宮裡留下的侍衛又不多,兩面抵敵了多時,西華門已打破了,教徒一擁而進,殺過尚衣監文穎館,直到降宗門,侍衛們且戰且退。
忽然太監們,自己也殺起來,一時喊殺連天,血流遍地,一班妃嬪,住在翊坤宮永和宮鹹福宮的,聽了這喊殺的聲音慌做一一團一,有幾個膽小的宮嬪,早就投井死了。
正是:方在法場斃刺客,又見宮門喋血來要知教徒攻入宮中如何情形,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