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傳》序卦傳·上篇: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易傳》序卦傳·上篇

易傳

序卦傳·上篇

【原文】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

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

《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

《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

《需》者,飲食之道也。

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

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

《師》者,眾也。

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

《比》者,比也。

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

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

《泰》者,通也。

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

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

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

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

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

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

《蠱》者,事也。

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

《臨》者,大也。

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

嗑者,合也。

物不可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

《賁》者,飾也。

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

《剝》者,剝也。

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

有無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

《頤》者,養也。

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

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

《坎》者,陷也。

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

《離》者,麗也。

【譯文】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

先有天地,然後在天地之間產生了萬物。

焉,於是,於天地間。

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盈,充滿。

唯,是。

受,接著是。

屯,屯卦。

充滿天地間的是萬物,所以,接著是屯卦。

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屯者,屯卦卦名的意思。

始生,開始產生。

屯卦卦名是萬物充滿的意思;是事物開始產生、草創的時期。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物生,事物剛產生。

必,一定,必須。

蒙,啟蒙。

故,所以。

第二蒙,蒙卦。

事物生下來後,一定要教育啟蒙;所以接下來是蒙卦。

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稚,稚一嫩,幼小。

蒙卦是啟蒙教育的意思,是事物還處在稚一嫩幼小的階段。

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事物稚一嫩要長大,不可以不養育;所以接著是需卦。

需者,飲食之道也。

需卦卦名是說需要飲食養生的道理。

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

飲,喝。

食,吃。

訟,爭訟。

吃喝等物質的享受以及財色名食勢權,一定免不了爭多爭少,免不了要論公平。

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

爭訟一定會有眾人奮起相較量的現象發生,所以接著是師卦,闡釋戰爭的道理。

師,戰爭。

師者眾也。

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師,又有眾人的意思。

許多人在一起,一定要比附結一黨一,形成有組織的社會。

比,比附。

比者比也。

比卦的意思是闡釋如何比附相親。

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

人與人比附在一起,一定先要在物質上有所蓄積,人民國家有財富,社會才能安穩。

畜,蓄積,財富。

小畜,卦名。

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

物質財富有所蓄積,然後才懂得提升一步,謀求發展禮義。

孔子:富之,然後教之。

古語: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禮,禮制,禮法。

履,履卦。

履,鞋子,喻怎樣走路,禮也;規矩,制度。

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以禮來規範節制人心,然後個人家庭社會國家生活安泰、一精一神安泰。

所以接著是泰卦。

泰者通也。

泰卦是政通人和的意思。

通,通達,順遂。

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

事物不可能長久處於通泰的狀態,所以接著是否塞不通。

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

事物不可以始終否塞,所以接著是同人卦。

處否之時,人心分裂離散,不通順。

同人,同人之心,親如一體。

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

與人和同,有富同享,有亂同當,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萬物一定歸附。

所以接著是大有卦。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

物質大有,一精一神大有,不可以自滿。

盈,驕傲,自滿。

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

有大業而能夠謙虛待人待物,一定安豫快樂。

豫,安樂吉祥。

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

安豫一定有人追隨。

諺:富在深山有遠親。

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歡歡喜喜追隨別人,一定自身有事情有麻煩希望得到解決。

蠱者事也。

蠱卦卦名是有迷惑有事情要解決的意思。

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有許多事情問題,在解決過程中,可以成就大業。

所以接著是臨卦。

臨者大也。

臨卦卦名,有大的意思。

臨,上臨下,領導。

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事業廣大,別人就會觀瞻,有所學習傚法。

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

可以觀瞻然後取法他,要合乎自身實際,所以接著是噬嗑卦。

嗑者合也。

卦名嗑是合乎自己實際情況的意思。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事物不可以苟且相合在一起就行了,要裝飾一番。

賁者飾也。

賁是裝飾的意思。

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裝飾到了極點亨通就到了盡頭,所以接著是剝卦。

剝者剝也。

剝卦是慢慢剝落的意思。

物不可以終剝,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事物不可以終j究的剝落衰敗,剝卦窮乎其上反乎其下,窮乎其末反乎其本,所以接著是復卦。

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

回復到人人是聖的根本就不虛妄了。

有無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妄,虛妄。

無妄,真理。

掌握了真理,然後可以在物質與一精一神兩方面都大有蓄積。

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物質一精一神財富有所蓄積,然後可以養育萬物。

頤者養也。

頤卦是養育的意思。

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

在上者,不養育萬物是不可以有所行動的。

能養育萬物,所以有偉大的事物通過。

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事物不可能始終通暢,所以接著是坎卦。

坎者陷也。

坎卦是陷入困頓的意思。

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陷入困頓一定想要有所麗附,所以接著是離卦。

諺:救命稻草。

離者麗也。

離卦是麗附於光明的意思。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易傳
彖傳上·乾彖傳上·坤彖傳上·屯彖傳上·蒙彖傳上·需彖傳上·訟彖傳上·師彖傳上·比彖傳上·小畜彖傳上·履彖傳上·泰彖傳上·否彖傳上·同人彖傳上·大有彖傳上·謙彖傳上·豫彖傳上·隨彖傳上·蠱彖傳上·臨彖傳上·觀彖傳上·噬嗑彖傳上·賁彖傳上·剝彖傳上·復彖傳上·無妄彖傳上·大畜彖傳上·頤彖傳上·大過彖傳上·坎彖傳上·離彖傳上·鹹彖傳上·恆彖傳下·遯彖傳下·大壯彖傳下·晉彖傳下·明夷彖傳下·家人彖傳下·睽彖傳下·蹇彖傳下·解彖傳下·損彖傳下·益彖傳下·夬彖傳下·姤彖傳下·萃彖傳下·升彖傳下·困彖傳下·井彖傳下·革彖傳下·鼎彖傳下·震彖傳下·艮彖傳下·漸彖傳下·歸妹彖傳下·豐彖傳下·旅彖傳下·巽彖傳下·兌彖傳下·渙彖傳下·節彖傳下·中孚彖傳下·小過彖傳下·既濟彖傳下·未濟象傳上·乾象傳上·坤象傳上·屯象傳上·蒙象傳上·需象傳上·訟象傳上·師象傳上·比象傳上·小畜象傳上·履象傳上·泰象傳上·否象傳上·同人象傳上·大有象傳上·謙象傳上·豫象傳上·隨象傳上·蠱象傳上·臨象傳上·觀象傳上·噬嗑象傳上·賁象傳上·剝象傳上·復象傳上·無妄象傳上·大畜象傳上·頤象傳上·大過象傳上·坎象傳上·離象傳上·鹹象傳上·恆象傳下·遯象傳下·大壯象傳下·晉象傳下·明夷象傳下·家人象傳下·睽象傳下·蹇象傳下·解象傳下·損象傳下·益象傳下·夬象傳下·姤象傳下·萃象傳下·升象傳下·困象傳下·井象傳下·革象傳下·鼎象傳下·震象傳下·艮象傳下·漸象傳下·歸妹象傳下·豐象傳下·旅象傳下·巽象傳下·兌象傳下·渙象傳下·節象傳下·中孚象傳下·小過象傳下·既濟象傳下·未濟文言傳·乾文言文言傳·坤文言系辭傳上·第一章系辭傳上·第二章系辭傳上·第三章系辭傳上·第四章系辭傳上·第五章系辭傳上·第六章系辭傳上·第七章系辭傳上·第七章系辭傳上·第八章系辭傳上·第九章系辭傳上·第十章系辭傳上·第十一章系辭傳上·第十二章系辭傳下·第一章系辭傳下·第二章系辭傳下·第三章系辭傳下·第四章系辭傳下·第五章系辭傳下·第六章系辭傳下·第七章系辭傳下·第八章系辭傳下·第九章系辭傳下·第十章系辭傳下·第十一章系辭傳下·第十二章說卦傳·第一章說卦傳·第二章說卦傳·第三章說卦傳·第四章說卦傳·第五章說卦傳·第六章說卦傳·第七章說卦傳·第八章說卦傳·第九章說卦傳·第十章說卦傳·第十一章序卦傳·上篇序卦傳·下篇雜卦傳·全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