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內篇 卷十六 黃白:黃者,金也。白者,銀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抱朴子》內篇 卷十六 黃白

抱朴子

內篇 卷十六 黃白

抱朴子曰:神仙經黃白之方二十五卷,千有餘首。

黃者,金也。

白者,銀也。

古人秘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隱之云爾。

或題篇雲庚辛,庚辛亦金也。

然率多深微難知,其可解分明者少許爾。

世人多疑此事為虛誕,與不信神仙者正同也。

余昔從鄭公受九丹及金銀液經,因復求受黃白中經五卷。

鄭君言,曾與左君於廬一江一 銅山中試作,皆成也。

然而齋潔禁忌之勤苦,與金丹神仙藥無異也。

俗人多譏余好攻異端,謂予為趣欲強通天下之不可通者。

余亦何為然哉!余若欲以此輩事,騁辭章於來世,則余所著外篇及雜文二百餘卷,足以寄意於後代,不復須此。

且此內篇,皆直語耳,無藻飾也。

余又知論此曹事,世人莫不呼為迂闊不急,未若論俗間切近之理,可以合眾心也。

然余所以不能已於斯事,知其不入世人之聽,而猶論著之者,誠見其效驗,又所承授之師非妄言者。

而余貧苦無財力,又遭多難之運,有不已之無賴,兼以道路梗塞,藥物不可得,竟不遑合作之。

余今告人言,我曉作金銀,而躬自饑寒,何異自不能行,而賣治躄之藥,求人信之,誠不可得。

然理有不如意,亦不可以一概斷也。

所以勤勤綴之於翰墨者,欲令將來好奇賞真之士,見余書而具論道之意耳。

夫變化之術,何所不為。

蓋人身本見,而有隱之之法。

鬼神本隱,而有見之之方。

能為之者往往多焉。

水火在天,而取之以諸燧。

鉛性白也,而赤之以為丹。

丹性赤也,而白之而為鉛。

雲雨霜雪,皆天地之氣也,而以藥作之,與真無異也。

至於飛走之屬,蠕動之類,稟形造化,既有定矣。

及其倏忽而易舊體,改更而為異物者,千端萬品,不可勝論。

人之為物,貴性最靈,而男女易形,為鶴為石,為虎為猿,為沙為黿,又不少焉。

至於高山為淵,深谷為陵,此亦大物之變化。

變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何為嫌金銀之不可以異物作乎?譬諸一陽一燧所得之火,方諸所得之水,與常水火,豈有別哉?蛇之成龍,茅糝為膏,亦與自生者無異也。

然其根源之所緣由,皆自然之感致,非窮理盡性者,不能知其指歸,非原始見終者,不能得其情狀也。

狹觀近識,桎梏巢穴,揣淵妙於不測,推神化於虛誕,以周孔不說,墳籍不載,一切謂為不然,不亦陋哉?又俗人以劉向作金不成,便雲天下果無此道,是見田家或遭水旱不收,便謂五穀不可播殖得也。

成都內史吳大文,博達多知,亦自說昔事道士李根,見根煎鉛錫,以少許藥如大豆者投鼎中,以鐵匙攪之,冷即成銀。

大文得其秘方,但欲自作,百日齋便為之,而留連在官,竟不能得,恆歎息言人閒不足處也。

又桓君山言漢黃門郎程偉,好黃白朮,娶妻得知方家女。

偉常從駕出而無時衣,甚憂。

妻曰,請致兩端縑。

縑即無故而至前。

偉按枕中鴻寶,作金不成。

妻乃往視偉,偉方扇炭燒筩,筩中有水銀。

妻曰,吾欲試相視一事。

乃出其囊中藥,少少投之,食頃發之,已成銀。

偉大驚曰,道近在汝處,而不早告我,何也?妻曰,得之須有命者。

於是偉日夜說誘之,賣田宅以供美食衣服,猶不肯告偉。

偉乃與伴謀撾笞伏之。

妻輒知之,告偉言,道必當傳其人,得其人,道路相遇輒教之;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雖寸斷支解,而道猶不出也。

偉逼之不止,妻乃發狂,裸而走,以泥自塗,遂卒。

近者前廬一江一 太守華令思,高才達學,洽聞之士也,而事之不經者,多所不信。

後有道士說黃白之方,乃試令作之,雲以鐵器銷鉛,以散藥投中,即成銀。

又銷此銀,以他藥投之,乃作黃金。

又從此道士學徹視之方,行之未百日,夜臥即便見天文及四鄰了了,不覺復有屋舍籬障。

又妾名瑤華者已死,乃見形,與之言語如平生。

又祭廟,聞廟神答其拜,床 似動有聲。

令思乃歎曰,世閒乃定無所不有,五經雖不載,不可便以意斷也。

然不聞方伎者,卒聞此,亦焉能不驚怪邪?又黃白朮亦如合神丹,皆須齋潔百日已上,又當得閒解方書,意合者乃可為之,非濁穢之人,及不聰明人,希涉術數者所辨作也。

其中或有須口訣者,皆宜師授。

又宜入於深山之中,清潔之地,不欲令凡俗愚人知之。

而劉向止宮中作之,使宮人供給其事,必非齋潔者,又不能斷絕人事,使不來往也,如此安可得成哉?桓譚新論曰:史子心見署為丞相史,官架屋,發吏卒及官一奴一婢以給之,作金不成。

丞相自以力不足,又白傅太后。

太后不復利於金也,聞金成可以作延年藥,又甘心焉,乃除之為郎,捨之北宮中,使者待遇。

寧有作此神方可於宮中,而令凡人雜錯共為之者哉?俗閒染繒練,尚不欲使雜人見之,見之即壞,況黃白之變化乎?凡事無鉅細,皆宜得要。

若不得其法,妄作酒醬醋羹臛猶不成,況大事乎?余曾諮於鄭君曰:「老君雲,不貴難得之貨。

而至治之世,皆投金於山,捐玉於谷,不審古人何用金銀為貴而遺其方也?」

鄭君答余曰:「老君所云,謂夫披沙剖石,傾山漉淵,不遠萬里,不慮壓溺,以求珍玩,以妨民時,不知止足,以飾無用。

及欲為道,志求長生者,復兼商賈,不敦信讓,浮深越險,乾沒逐利,不吝軀命,不修寡慾者耳。

至於真一人作金,自欲餌服之致神仙,不以致富也。

故經曰,金可作也,世可度也,銀亦可餌服,但不及金耳。」

余難曰:「何不餌世閒金銀而化作之,作之則非真,非真則詐偽也。」

鄭君答余曰:「世閒金銀皆善,然道士率皆貧。

故諺雲,無有肥仙人富道士也。

師徒或十人或五人,亦安得金銀以供之乎?又不能遠行採取,故宜作也。

又化作之金,乃是諸藥之一精一,勝於自然者也。

仙經雲,丹一精一生金。

此是以丹作金之說也。

故山中有丹砂,其下多有金。

且夫作金成則為真物,中表如一,百煉不減。

故其方曰,可以為釘。

明其堅勁也。

此則得夫自然之道也。

故其能之,何謂詐乎?詐者謂以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以雞子白化銀,銀黃如金,而皆外變而內不化也。

夫芝菌者,自然而生,而仙經有以五石五木種芝,芝生,取而服之,亦與自然芝無異,俱令人長生,此亦作金之類也。

雉化為蜃,雀化為蛤,與自然者正同。

故仙經曰,流珠九轉,父不語子,化為黃白,自然相使。

又曰,硃砂為金,服之昇仙者,上士也;茹芝導引,嚥氣長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歲以還者,下士也。

又曰,金銀可自作,自然之性也,長生可學得者也。

玉牒記云:天下悠悠,皆可長生也,患於猶豫,故不成耳。

凝水銀為金,可中釘也。

銅柱經曰:丹沙可為金,河車可作銀,立則可成,成則為真,子得其道,可以仙身。

黃山子曰:天地有金,我能作之,二黃一赤,立成不疑。

龜甲文曰: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

古人豈欺我哉?但患知此道者多貧,而藥或至賤而生遠方,非亂世所得也。

若戎鹽鹵鹹皆賤物,清平時了不直錢,今時不限價直而買之無也。

羌裡石膽,千萬求一斤,亦不可得。

徒知其方,而與不知者正同,可為長歎者也。

有其法者,則或饑寒無以合之,而富貴者復不知其法也。

就令知之,亦無一信者。

假令頗信之,亦已自多金銀,豈肯費見財以市其藥物,恐有棄系逐飛之悔,故莫肯為也。

又計買藥之價,以成所得之物,尤有大利,而更當齋戒辛苦,故莫克為也。

且夫不得明師口訣,誠不可輕作也。」

夫醫家之藥,淺露之甚,而其常用效方,便復秘之。

故方有用後宮游女,僻側之膠,封君泥丸,木鬼子,金商芝,飛君根,伏龍肝,白馬汗,浮雲滓,龍子丹衣,夜光骨,百花醴,冬鄒齋之屬,皆近物耳,而不得口訣,猶不可知,況於黃白之術乎?今能為之者,非徒以其價貴而秘之矣,此道一成,則可以長生。

長生之道,道之至也,故古人重之也。

凡方書所名藥物,又或與常藥物同而實非者,如河上奼女,非婦人也;陵一陽一子明,非男子也;禹餘糧,非米也;堯漿,非水也。

而俗人見方用龍膽虎掌、雞頭鴨蹠、馬蹄犬血、鼠尾牛膝,皆謂之血氣之物也;見用缺盆覆盆、釜歷大戟、鬼箭天鉤,則謂之鐵瓦之器也;見用一胡一 王使者、倚姑新婦、野丈人、守田公、戴文寓徐長卿,則謂人之姓名也。

近易之草,或有不知,玄秘之方,孰能悉解?劉向作金不成,無可怪之也。

及得其要,則復不煩聖賢大才而後作也,凡人可為耳。

劉向豈頑人哉,直坐不得口訣耳。

今將載其約而效之者,以貽將來之同志焉。

當先取武都雄黃,丹色如雞冠,而光明無夾石者,多少任意,不可令減五斤也。

搗之如粉,以牛膽和之,煮之令燥。

以赤土釜容一斗者,先以戎鹽石膽末薦釜中,令厚三分,乃內雄黃末,令厚五分,復加戎鹽於上。

如此,相似至荊又加碎炭火如棗核者,令厚二寸。

以蚓螻土及戎鹽為泥,泥釜外,以一釜覆之,皆泥令厚三寸,勿洩。

一陰一乾一月,乃以馬糞火熅之,三日三夜,寒,發出,鼓下其銅,銅流如冶銅鐵也。

乃令鑄此銅以為筩,筩成以盛丹砂水。

又以馬屎火熅之,三十日發爐,鼓之得其金,即以為筩,又以盛丹砂水。

又以馬通火熅三十日,發取搗治之。

取其二分生丹砂,一分並汞,汞者,水銀也,立凝成黃金矣。

光明美色,可中釘也。

△作丹砂水法

治丹砂一斤,內生竹筩中,加石膽消石各二兩,覆薦上下,閉塞筩口,以漆骨丸封之,須乾,以內醇苦酒中,埋之地中,深三尺,三十日成水,色赤味苦也。

△金樓先生所從青林子受作黃金法

先鍛錫,方廣六寸,厚一寸二分,以赤鹽和灰汁,令如泥,以塗錫上,令通厚一分,累置於赤土釜中。

率錫十斤,用赤鹽四斤,合封固其際,以馬通火熅之,三十日,發火視之,錫中悉如灰狀,中有纍纍如豆者,即黃金也。

合治內土甌中,以炭鼓之,十煉之並成也。

率十斤錫,得金二十兩。

唯長沙桂一陽一豫章南海土釜可用耳。

彼鄉土之人,作土釜以炊食,自多也。

△治作赤鹽法

用寒鹽一斤,又作寒水石一斤,又作寒羽涅一斤,又作白礬一斤,合內鐵器中,以炭火火之,皆消而色赤,乃出之可用也。

△角里先生從稷丘子所授化黃金法

先以礬水石二分,內鐵器中,加炭火令沸,乃內汞多少自在,攪令相得,六七沸,注地上成白銀。

乃取丹砂水曾青水各一分,雄黃水二分,於歷中加微火上令沸,數攪之,令相得,復加炭火上令沸,以此白銀內其中,多少自在,可六七沸,注地上凝,則成上色紫磨金也。

△治作雄黃水法

治雄黃內生竹筩中一斤,輒加消石二兩,覆薦上下,封以漆骨丸,內醇大醋中,埋之深三尺,二十日即化為水也。

作曾青水方,及礬石水同法,但各異筩中耳。

△小兒作黃金法

作大鐵筩成,中一尺二寸,高一尺二寸。

作小鐵筩成,中六寸,瑩磨之。

赤石脂一斤,消石一斤,雲母一斤,代赭一斤,流黃半斤,空青四兩,凝水石一斤,皆合搗細篩,以醯和,塗之小視中,厚二分。

汞一斤,丹砂半斤,良非半斤。

取良非法用鉛十斤內鐵釜中,居爐上露灼之,鉛銷,內汞三兩,早出者以鐵匙抄取之,名曰良非也。

攪令相得,以汞不見為候,置小視中,雲母覆其上,鐵蓋鎮之。

取大筩居爐上,銷鉛注大筩中,沒小視中,去上半寸,取銷鉛為候,猛火炊之,三日三夜成,名曰紫粉。

取鉛十斤於鐵器中銷之,二十日上下,更內銅器中,須鉛銷,內紫粉七方寸匕,攪之,即成黃金也。

欲作白銀者,取悲置鐵器中,內紫粉三寸已上,火令相得,注水中,即成銀也。

△務成子法

作鐵筩長九寸,逕五寸,搗雄黃三斤,蚓螻壤等分,作合以為泥,塗裹使徑三寸,匱口四寸,加丹砂水二合,覆馬通火上,令極乾,內銅筩中,塞以銅合蓋堅,以黃沙築上,覆以蚓壤重泥,上無令洩,置爐炭中,令有三寸炭,筩口赤,可寒發之,雄黃皆入著銅筩,復出入如前法。

三斤雄黃一精一,皆下入著筩中,下提取與黃沙等分,合作以為爐,爐大小自在也。

欲用之,置爐於炭火中,爐赤,內水銀,銀動則內鉛其中,黃從傍起一交一 中央,注之於地,即成金。

凡作一千五百斤,爐力即盡矣。

此金取牡荊赤黍酒漬之,百日,即柔可和也。

如小豆,服一丸,日三服,盡一斤,三蟲伏一屍一,百病皆去,盲者視,聾者聞,老者即還年如三十時,入火不灼,百邪眾毒、冷風暑濕、不能侵入;盡三斤,則步行水上,山川百神,皆來侍衛,壽與天地相畢。

以杼血朱草煮一丸,以拭目眥,即見鬼及地中物,能夜書;以白羊血塗一丸,投水中,魚龍立出,可以取也;以青羊血丹雞血塗一丸,懸都門上,一里不疫;以塗牛羊六畜額上,皆不疫病,虎豹不犯也;以虎膽蛇肪塗一丸,從月建上以擲敵人之軍,軍即便無故自亂,相傷殺而走矣;以牛血塗一丸以投井中,井中即沸,以投流水,流水則逆流百步;以白犬血塗一丸,投社廟舍中,其鬼神即見,可以役使;以兔血塗一丸,置六一陰一之地,行廚玉女立至,可俟六七十人也;以鯉魚膽塗一丸,持入水,水為之開一丈,可得氣息水中以行,冒雨衣不霑也;以紫莧煮一丸,含咽其汁,可百日不饑;以慈石煮一丸,內髻中,以擊賊,白刃流矢不中之,有射之者,矢皆自向也;以六丁六壬上土並一丸,以蔽人中則隱形,含一丸,北向以噴火,火則滅;以庚辛日申酉時,向西地以一丸擲樹,樹木即日便枯;又以一丸,禹步擲虎狼蛇蝮,皆即死;研一丸以書石即入石,書金即入金,書木入木,所書皆徹其肌理,削治不可去也。

卒死未經宿,以月建上水下一丸,令入咽喉,並含水噴死人面,即活。

以狐血鶴血塗一丸,內爪中,以指萬物,隨口變化,即山行木徙,人皆見之,然而實不動也。

凡作黃白,皆立太乙、玄女、老子坐醮祭,如作九丹法,常燒五香,香不絕。

又金成,先以三斤投深水中,一斤投市中,然後方得恣其意用之耳。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抱朴子
內篇 卷一 暢玄內篇 卷二 論仙內篇 卷三 對俗內篇 卷四 金丹內篇 卷五 至理內篇 卷六 微旨內篇 卷七 塞難內篇 卷八 釋滯內篇 卷九 道意內篇 卷十 明本內篇 卷十一 仙藥內篇 卷十二 辨問內篇 卷十三 極言內篇 卷十四 勤求內篇 卷十五 雜應內篇 卷十六 黃白內篇 卷十七 登涉內篇 卷十八 地真內篇 卷十九 遐覽內篇 卷二十 袪惑外篇 卷二十一 嘉遁外篇 卷二十二 逸民外篇 卷二十三 勖學外篇 卷二十四 崇教外篇 卷二十五 君道外篇 卷二十六 臣節外篇 卷二十七 良規外篇 卷二十八 時難外篇 卷二十九 官理外篇 卷三十 務正外篇 卷三十一 貴賢外篇 卷三十二 任能外篇 卷三十三 欽士外篇 卷三十四 用刑外篇 卷三十五 審舉外篇 卷三十六 交際外篇 卷三十七 備闕外篇 卷三十八 擢才外篇 卷三十九 任命外篇 卷四十 名實外篇 卷四十一 清鑒外篇 卷四十二 行品外篇 卷四十三 弭訟外篇 卷四十四 酒誡外篇 卷四十五 疾謬外篇 卷四十六 譏惑外篇 卷四十七 刺驕外篇 卷四十八 百里外篇 卷四十九 接疏外篇 卷五十 鈞世外篇 卷五十一 食外篇 卷五十二 尚博外篇 卷五十三 漢過外篇 卷五十四 吳失外篇 卷五十五 守塉外篇 卷五十六 安貧外篇 卷五十七 仁明外篇 卷五十八 博喻外篇 卷五十九 廣譬外篇 卷六十 辭義外篇 卷六十一 循本外篇 卷六十二 應嘲外篇 卷六十三 喻蔽外篇 卷六十四 百家外篇 卷六十五 文行外篇 卷六十六 正郭外篇 卷六十七 彈禰外篇 卷六十八 詰鮑外篇 卷六十九 知止外篇 卷七十 自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