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外篇 卷六十四 百家:正經為道義之淵海,子書為增深之川流。仰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抱朴子》外篇 卷六十四 百家

抱朴子

外篇 卷六十四 百家

抱朴子曰:百家之言,雖不皆清翰銳藻,弘麗汪濊,然悉才士所寄,心一夫澄思也。

正經為道義之淵海,子書為增深之川流。

仰而比之,則景星之佐三辰;俯而方之,則林薄之裨嵩岳。

而學者專守一業,游井忽海,遂掇躓於泥濘之中,而沈滯乎不移之困。

子書披引玄曠,眇邈泓窈,總不測之源,揚無遺之流,變化不繫於規矩之方圓,旁通不淪於違正之邪徑,風格高嚴,重仞難荊是偏嗜酸甜者,莫能賞其味也;用思有限者,不得辯其神也。

先民歎息於才難,故百世為隨踵,不以璞不生板桐之嶺,而捐曜夜之寶;不以書不出周孔之門,而廢助教之言。

猶彼操水者,器雖異而救火同焉;譬若針灸者,術雖殊而攻疾均焉。

狹見之徒,區區執一,去博辭一精一,思而不識,合錙銖而以齊重於山陵,聚百千可以致數億兆,惑詩賦瑣碎之文,而忽子論深美之言,真偽顛倒,玉石混淆,同廣樂於桑間,均龍章於素質,可悲可慨,豈一條哉!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抱朴子
內篇 卷一 暢玄內篇 卷二 論仙內篇 卷三 對俗內篇 卷四 金丹內篇 卷五 至理內篇 卷六 微旨內篇 卷七 塞難內篇 卷八 釋滯內篇 卷九 道意內篇 卷十 明本內篇 卷十一 仙藥內篇 卷十二 辨問內篇 卷十三 極言內篇 卷十四 勤求內篇 卷十五 雜應內篇 卷十六 黃白內篇 卷十七 登涉內篇 卷十八 地真內篇 卷十九 遐覽內篇 卷二十 袪惑外篇 卷二十一 嘉遁外篇 卷二十二 逸民外篇 卷二十三 勖學外篇 卷二十四 崇教外篇 卷二十五 君道外篇 卷二十六 臣節外篇 卷二十七 良規外篇 卷二十八 時難外篇 卷二十九 官理外篇 卷三十 務正外篇 卷三十一 貴賢外篇 卷三十二 任能外篇 卷三十三 欽士外篇 卷三十四 用刑外篇 卷三十五 審舉外篇 卷三十六 交際外篇 卷三十七 備闕外篇 卷三十八 擢才外篇 卷三十九 任命外篇 卷四十 名實外篇 卷四十一 清鑒外篇 卷四十二 行品外篇 卷四十三 弭訟外篇 卷四十四 酒誡外篇 卷四十五 疾謬外篇 卷四十六 譏惑外篇 卷四十七 刺驕外篇 卷四十八 百里外篇 卷四十九 接疏外篇 卷五十 鈞世外篇 卷五十一 食外篇 卷五十二 尚博外篇 卷五十三 漢過外篇 卷五十四 吳失外篇 卷五十五 守塉外篇 卷五十六 安貧外篇 卷五十七 仁明外篇 卷五十八 博喻外篇 卷五十九 廣譬外篇 卷六十 辭義外篇 卷六十一 循本外篇 卷六十二 應嘲外篇 卷六十三 喻蔽外篇 卷六十四 百家外篇 卷六十五 文行外篇 卷六十六 正郭外篇 卷六十七 彈禰外篇 卷六十八 詰鮑外篇 卷六十九 知止外篇 卷七十 自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