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外篇 卷三十八 擢才:夫瞻視不能接物,則兗龍與素褐同價矣;聰鑒不足相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抱朴子》外篇 卷三十八 擢才

抱朴子

外篇 卷三十八 擢才

抱朴子曰:華章藻蔚,非矇瞍所玩;英逸之才,非淺短所識。

夫瞻視不能接物,則兗龍與素褐同價矣;聰鑒不足相涉,則俊民與庸夫一概矣。

眼不見,則美不入神焉;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焉。

且夫愛憎好惡,古今不均,時移俗易,物同價異。

譬之夏後之璜,曩直連城,鬻之於今,賤於銅鐵。

故昔以隱居求志為高士,今以山林之儒為不肖。

故聖世之良榦,乃暗俗之罪人也;往者之介潔,乃末葉之羸劣也。

弘偉之士,履道之生,其崇信匪徒重仞之牆,其淵澤不唯呂梁之深也,故短近不能賞,而淺促不能測焉。

因以異乎己而薄之矣,以不求我而疾之矣,不貴不用,何足言乎?乃有播埃塵於白珪,生瘡有於玉肌,訕疵雷同,攻伐獨立,曾三蒙劫剽之垢,巢許獲穿窬之謗。

自匪明並懸象,玄鑒表微者,焉能披泥抽淪玉,澄川掇沈珠哉!夫珪璋居肆而不售,矧乃翳於槃璞乎?奇士扣角而見遏,況乃潛於四羊藪乎?

孫臏思騁其秘略,而司馬刖之;韓非願建治績,而李斯殺之;賈誼慷慨,懷經國之術,而武夫排之;子政忠良,有匡危之具,而恭顯陷之。

和氏所以抱璞而泣血,禽息所以發憤而碎首也。

夫玉石易別於賢愚,愛寶情篤於好士,以易別之寶,合篤好之物,猶獲罪截趾,歷世受誣。

況乎難知之賢,非意所急,讒人畫蛇足於無形,奸臣畏忠貞之害己,體曲者忌繩墨之容,夜裸者憎明燭之來。

是以高譽美行,抑而不揚,虛構之謗,先形生影。

又無楚人號哭之薦,萬無一遇,固其宜矣。

夫以玉為石者,亦將以石為玉矣;以賢為愚者,亦將以愚為賢者矣。

以石為玉,未有傷也;以愚為賢者,亡之診也。

蓋診亡者雖存而必亡,猶脈死者雖生而必死也。

可勿慎乎!於戲,悲夫!莫之思者也。

昔仲尼上聖也,東受累於齊人,南見塞於子西。

文種大賢也,初不齒於荊俗,末雍游於鈞如。

競年立功,不亦難乎?夫結綠玄黎,非陶猗不能市也;千鈞之重,非賁獲不能抱也。

《白雪》之弦,非靈素不能徽也;邁倫之才,非明主不能用也。

然耀靈光夜之珍,不為莫求而虧其質,以苟且於賤賈;洪鐘周鼎(或有脫文),不為委淪而輕其體,取見舉於侏儒;嶧一陽一雲和,不為不御而息唱,以競顯於一婬一哇;冠群之德,不以沈抑而履徑,而剸節於流俗。

是以和璧變為滯貨,柔木廢於勿用,赤刀之礦,不得經歐冶之爐;元凱之疇,終不值四門之辟也。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抱朴子
內篇 卷一 暢玄內篇 卷二 論仙內篇 卷三 對俗內篇 卷四 金丹內篇 卷五 至理內篇 卷六 微旨內篇 卷七 塞難內篇 卷八 釋滯內篇 卷九 道意內篇 卷十 明本內篇 卷十一 仙藥內篇 卷十二 辨問內篇 卷十三 極言內篇 卷十四 勤求內篇 卷十五 雜應內篇 卷十六 黃白內篇 卷十七 登涉內篇 卷十八 地真內篇 卷十九 遐覽內篇 卷二十 袪惑外篇 卷二十一 嘉遁外篇 卷二十二 逸民外篇 卷二十三 勖學外篇 卷二十四 崇教外篇 卷二十五 君道外篇 卷二十六 臣節外篇 卷二十七 良規外篇 卷二十八 時難外篇 卷二十九 官理外篇 卷三十 務正外篇 卷三十一 貴賢外篇 卷三十二 任能外篇 卷三十三 欽士外篇 卷三十四 用刑外篇 卷三十五 審舉外篇 卷三十六 交際外篇 卷三十七 備闕外篇 卷三十八 擢才外篇 卷三十九 任命外篇 卷四十 名實外篇 卷四十一 清鑒外篇 卷四十二 行品外篇 卷四十三 弭訟外篇 卷四十四 酒誡外篇 卷四十五 疾謬外篇 卷四十六 譏惑外篇 卷四十七 刺驕外篇 卷四十八 百里外篇 卷四十九 接疏外篇 卷五十 鈞世外篇 卷五十一 食外篇 卷五十二 尚博外篇 卷五十三 漢過外篇 卷五十四 吳失外篇 卷五十五 守塉外篇 卷五十六 安貧外篇 卷五十七 仁明外篇 卷五十八 博喻外篇 卷五十九 廣譬外篇 卷六十 辭義外篇 卷六十一 循本外篇 卷六十二 應嘲外篇 卷六十三 喻蔽外篇 卷六十四 百家外篇 卷六十五 文行外篇 卷六十六 正郭外篇 卷六十七 彈禰外篇 卷六十八 詰鮑外篇 卷六十九 知止外篇 卷七十 自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