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外篇 卷二十八 時難:若夫使言必納而身必安者,須時。時之否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抱朴子》外篇 卷二十八 時難

抱朴子

外篇 卷二十八 時難

抱朴子曰:盡節無隱者,可為也。

若夫使言必納而身必安者,須時。

時之否也。

夫奸凶之徒妒所不逮,擁上抑下,惡直丑正,憂畏公方之彈擊邪枉,是以務除勝己以紓其誅。

明主不世而出,庸君迷於皂白,既不能受用忠益,或乃宣洩至言。

於是弘恭石顯之徒,飾巧辭以構像似,假至公以售私奸。

令獻長生之術者,反獲立死之罪;進安上之計者,旋受危身之禍。

故曰:非言之難也,談之時難也。

夫以賢說聖,猶未必即受,故伊尹干湯,至於七十也。

以智告愚,則必不入,故文諫紂,終不納也。

言不見信,猶之可也。

若乃李斯之誅韓非,龐涓之刖孫臏,上官之毀屈平,袁盎之中晁錯,不可勝載也。

為臣不易,豈一途也哉!扒往而不反者,所以功在身後;而藏器俟時者,所以百無一遇。

高勳之臣曠代而一有;陷冰之徒,委積乎史策。

悲夫,時之難遇也,如此其甚哉!由茲以言,吾知渭濱呂尚之儔,巖間傅說之屬,懷其王佐之器,抱其邈世之材,秉竿擁築,老死於庸兒之伍,而遂不遭文王高宗者,必不訾矣。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抱朴子
內篇 卷一 暢玄內篇 卷二 論仙內篇 卷三 對俗內篇 卷四 金丹內篇 卷五 至理內篇 卷六 微旨內篇 卷七 塞難內篇 卷八 釋滯內篇 卷九 道意內篇 卷十 明本內篇 卷十一 仙藥內篇 卷十二 辨問內篇 卷十三 極言內篇 卷十四 勤求內篇 卷十五 雜應內篇 卷十六 黃白內篇 卷十七 登涉內篇 卷十八 地真內篇 卷十九 遐覽內篇 卷二十 袪惑外篇 卷二十一 嘉遁外篇 卷二十二 逸民外篇 卷二十三 勖學外篇 卷二十四 崇教外篇 卷二十五 君道外篇 卷二十六 臣節外篇 卷二十七 良規外篇 卷二十八 時難外篇 卷二十九 官理外篇 卷三十 務正外篇 卷三十一 貴賢外篇 卷三十二 任能外篇 卷三十三 欽士外篇 卷三十四 用刑外篇 卷三十五 審舉外篇 卷三十六 交際外篇 卷三十七 備闕外篇 卷三十八 擢才外篇 卷三十九 任命外篇 卷四十 名實外篇 卷四十一 清鑒外篇 卷四十二 行品外篇 卷四十三 弭訟外篇 卷四十四 酒誡外篇 卷四十五 疾謬外篇 卷四十六 譏惑外篇 卷四十七 刺驕外篇 卷四十八 百里外篇 卷四十九 接疏外篇 卷五十 鈞世外篇 卷五十一 食外篇 卷五十二 尚博外篇 卷五十三 漢過外篇 卷五十四 吳失外篇 卷五十五 守塉外篇 卷五十六 安貧外篇 卷五十七 仁明外篇 卷五十八 博喻外篇 卷五十九 廣譬外篇 卷六十 辭義外篇 卷六十一 循本外篇 卷六十二 應嘲外篇 卷六十三 喻蔽外篇 卷六十四 百家外篇 卷六十五 文行外篇 卷六十六 正郭外篇 卷六十七 彈禰外篇 卷六十八 詰鮑外篇 卷六十九 知止外篇 卷七十 自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