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白話文》第九 權篇 3:故口者,機關1也,所以關閉情意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鬼谷子白話文》第九 權篇 3

鬼谷子白話文

第九 權篇 3

【原文】

故口者,機關1也,所以關閉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窺瞷一奸一邪2。

故曰:參調而應,利道而動3。

故繁言而不亂,翱翔而不迷,變易而不危4者,觀要得理5。

故無目者,不可示以五色,無耳者,不可告以五音。

故不可以往者,無所開之也;不可以來者,無所受之也6。

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

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言有諱忌也。

「眾口鑠金」7,言有曲8故也。

【註釋】

1機關:指人的口可以張開,也可以關閉。

2窺瞷一奸一邪:窺見間隙,明察一奸一邪。

3參調而應,利道而動:陶弘景註:「口者,所以發言語,故曰口者機關也。

情意宜否,在於機關,故曰所以關閉情意也。

耳目者,所以助心通理,故曰心之佐助也。

心得耳目,即能窺見間隙,見彼一奸一邪,故曰窺間見一奸一邪。」

參同三,指心眼耳三器官。

利道,即因勢利導。

4變易而不危:改變方向而不詭譎。

危,通詭。

5觀要得理:要,綱要。

理,事理。

《韓非子·揚權》:「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6「故不」句:指選擇談話的對象和把握論說的程度。

陶弘景註:「此不可以往說於彼者,為彼暗滯,無所可開也;彼所不來說與此者,為此淺局,無所可受也。

夫淺局之與暗滯者,常閉塞而不通,故聖人不事也。」

7眾口鑠金:比喻輿論影響強大。

8曲:不正。

《玉篇·曲部》:「曲,枉也。」

《戰國策·趙策二》:「窮鄉多異,曲學多辯。」

陶弘景註:「金為堅物,眾口能爍之,則以眾口有私曲故也。」

【譯文】

所以,口是人一體的機關,用來透露或隱藏真情實意;耳目是心的輔助,可以用來窺察間隙發現一奸一邪。

所以說,口、耳、目三者要協調一致,互相感應,因勢利導才能採取行動。

因此,言語繁多卻不雜亂,縱橫馳騁卻不迷惑,改變方向卻不詭譎,抓住事物要領,看清事物本質。

所以,不能向失明的人展示五色,不能向失聰的人展示五音。

所以,不值得開導的人,就不要去遊說;不來此地遊說,是因為沒有知音。

有些人是無法溝通的,就沒有必要去遊說。

古人云:「口可以用來吃飯,卻不能一胡一亂說話。」

一說話,就容易犯忌諱。

「眾口鑠金」,是由於言辭之間難免因為偏見而歪曲事實。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鬼谷子白話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