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白話文》第十 謀篇 4: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1,結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鬼谷子白話文》第十 謀篇 4

鬼谷子白話文

第十 謀篇 4

【原文】

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1,結而無隙者也。

正不如奇2,奇流而不止者也。

故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

其身內,其言外者疏3;其身外,其言深者危4。

無以人之所不欲而強之於人,無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於人。

人之有好也,學而順之;人之有惡也,避而諱之。

故一陰一道而一陽一取之5也。

故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6。

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托7焉。

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謀者所不用也。

故曰:「事貴制人,而不貴見制於人。」

制人者握權也;見制於人者制命8也。

【註釋】

1私不如結:暗地謀劃不如結為死一一黨一一。

結,締聯。

陶弘景註:「公者揚於王庭,名為聚訟,莫執其咎,其事難成,私者不出門庭,慎密無失,其功可立,故公不如私,雖復潛謀,不如與彼要結,二人同心,物莫之間,欲求其隙,其可得乎。」

2正不如奇:正攻雖然合理,不如使用奇計。

陶弘景註:「正者循理守常,難以速進;奇者反經合義,事同機發。

故正不如奇。

奇計一行,則流通而莫知止也。

故曰奇流而不止者也。」

正,規範,標準。

3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內,內部;疏,疏遠。

雖然知情,但把內情洩露於外,這種人就會被疏遠。

4其身外,其言深者危:雖然是外人,但言論卻深通內情,這種人就會陷於危險。

陶弘景註:「身在內而言外洩者,必見疏也;身居外而言深切者,必見危也。」

5一陰一道而一陽一取之:用隱秘的方法獲取對方的歡心。

順從對方又恐忌諱,暗中進行就不傷感情。

陶弘景註:「學順人之所好,避諱人之所惡,但一陰一自為之,非彼所逆,彼必感悅,明言以報之,故曰一陰一道而一陽一取之也。」

6故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欲擒先縱,趁機取利。

陶弘景註:「將欲去之,必先聽縱。

令極其過惡,過惡既極,便可以法乘之。」

7至情相托:以真情相托,完全值得信賴。

陶弘景註:「貌者,謂察人之貌,以知其情也。

謂其人中和平淡,見善不美,見惡不非。

如此者,可以至情托之,故曰至情托焉。」

8制命:命運被人所制。

【譯文】

計謀的使用,公開進行不如私下謀劃,私下謀劃不如結成死一一黨一一,結成死一一黨一一可使雙方的關係親密無間。

循規蹈矩不如出奇制勝,奇計一出就像河水奔流一樣無法阻止。

所以,遊說君主一定要和他討論奇計的運用,才能建立非常之功;遊說人臣一定要和他談論私利,才能保全自己。

如果處於圈子之內,卻把內情洩露於外,就會被疏遠;如果處於圈子之外,卻到處顯露內情,就會帶來危險。

不要把對方不想要的東西強加於人,不要把對方不想知道的強教給人。

對方有某種一愛一好,可以學一習一相關的東西以迎一合他;如果對方有厭惡的東西,就要加以避諱,以免引起對方不快。

所以,暗地籌劃計謀,可以獲取對方歡心。

要想除掉對方,就先去放縱他;使其罪行不可饒恕,然後找機會除掉他。

處事冷靜至情至一性一,相貌不美不醜的人,可以把大事托付給他。

如果對一個人瞭解,可以任用他;如果不瞭解,有謀略的人不會任用他。

所以說:「做事情看重的是控制對方,而不是被對方控制。」

控制對方的人,手中掌握主動;被控制的人,命運也被對方控制。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鬼谷子白話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