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白話文
第十九篇 玉機真髒論
第十九篇玉機真髒論
黃帝問道:春時的脈象如弦,怎樣才算弦?岐伯回答說:春脈主應肝臟,屬東方之木。
在這個季節裡,萬物開始生長,因此脈氣來時,軟弱輕虛而滑,端直而長,所以叫做弦,假如違反了這種現象,就是病脈。
黃帝道:怎樣才稱反呢?岐伯說:其脈氣來,應指實而有力,這叫做太過,主病在外;如脈來不實而微弱,這叫做不及,主病在裡。
黃帝道:春脈太過與不及,發生的病變怎樣?岐伯說:太過會使人記憶力衰退,一精一神恍惚,頭昏而兩目視物眩轉,而發生巔頂疾病;其不及會使人胸部作痛,牽連背部,往下則兩側脅助部位脹滿。
黃帝道:講得對!
夏時的脈象如鉤,怎樣才算鉤?岐伯說:夏脈主應心臟,屬南方之火,在這個季節裡,萬物生長茂盛,因此脈氣來時充盛,去時輕微,猶如鉤之形象,所以叫做鉤脈,假如違反了這種現象,就是病脈。
黃帝道:怎樣才稱反呢?岐伯說:其脈氣來盛去亦盛,這叫做太過,主病在外;如脈氣來時不盛,去時反充盛有餘,這叫做不及,主病在裡。
黃帝道:夏脈太過與不及,發生的病變怎樣?岐伯說:太過會使人身一體發一熱,皮膚痛,熱邪侵一婬一成瘡;不及會使人心虛作煩,上部出現咳嗽涎沫,下部出現失氣下洩。
黃帝道:講得對!
秋天的脈象如浮,怎樣才算浮?岐伯說:秋脈主應肺臟,屬西方之金,在這個季節裡,萬物收成,因此脈氣來時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所以叫做浮。
假如違反了這種現象,就是病脈。
黃帝道:怎樣才稱反呢?岐伯說:其脈氣來浮軟而中央堅,兩旁虛,這叫做太過,主病在外;其脈氣來浮軟而微,這叫做不及,主病在裡。
黃帝道:秋脈太過於不及,發生的病變怎樣?岐伯說:太過會使人氣逆,背部作痛,慍慍然鬱悶而不舒暢;其不及會使人呼吸短氣,咳嗽氣喘,其上逆而出一血,喉間有喘一息聲音。
黃帝道:講得對!
冬時的脈象如營,怎樣才算營?岐伯說:冬脈主應腎臟,屬北方之水,在這個季節裡,萬物閉藏,因此脈氣來時沉而搏手,所以叫做營。
假如違反了這種現象,就是病脈。
黃帝道:怎樣才稱反呢?岐伯說:其脈來如彈石一般堅一硬,這叫做太過,主病在外;如脈去虛數,這叫做不及,主病在裡。
黃帝道:冬脈太過與不及,發生的病變怎樣?岐伯說:太過會使人一精一神不振,身一體懈怠,脊骨疼痛,氣短,懶於說話;不及則使人心如懸,如同腹中飢餓之狀,季脅下空軟部位清冷,脊骨作痛,少腹脹滿,小一便變常。
黃帝道:講得對!
黃帝道:春夏秋冬四時的脈象,有逆有從,其變化各異,但獨未論及脾脈,究竟脾脈主何時令?岐伯說:脾脈屬土,位居中央為孤髒,以灌溉四旁。
黃帝道:脾脈的正常與異常可以得見嗎?岐伯說:正常的脾脈不可能見到,有病的脾脈是可以見到的。
黃帝道:有病的脾脈怎樣?岐伯說:其來如水之流散,這叫做太過,主病在外;其來尖銳如鳥之喙,這叫做不及,主病在中。
黃帝道:先生說脾為孤髒,位居中央屬土,以灌溉四旁,他的太過和不及各發生什麼病變?岐伯說:太過會使人四肢不能舉動,不及則使人九竅不通,名叫重強。
黃帝驚悟書肅然起立,敬個禮道:很好!我懂得診脈的要領了,這是天下極其重要的道理。
《五色》、《脈變》、《揆度》、《奇恆》等書,闡述的道理都是一致的,總的一精一神在於一個「神」字。
神的功用運轉不息,向前而不能回卻,倘若回而不轉,就失掉它的生機了。
極其重要的道理,往往跡象不顯而盡於微妙,把它著錄在玉版上面,藏於樞要內府,每天早上誦讀,稱它為《玉機》。
五臟疾病的傳變,是受病氣於其所生之髒,傳於其所勝之髒,病氣留捨於生我之髒,死於我所不勝之髒。
當病到將要死的時候,必先傳行於相剋之髒,病者乃死。
這是病氣的逆傳,所以會死亡。
例如,肝受病氣於心臟,而又傳行於脾臟,其病氣留捨於腎臟,傳到肺臟而死。
心受病氣於脾臟,其病氣留捨於肝臟,傳到肝臟而死。
肺受病氣於腎臟,傳行於肝臟,病氣留捨於脾臟,傳到心臟而死。
以一日一一夜劃分為五個階段,分屬五臟,就可以推測死後的早晚時間。
黃帝道:五臟是相通連的,病氣的轉移,都有一定的次序。
假如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若不能掌握治病的時機,那麼三個月或六個月,或三天,或六天,傳遍五臟就當死了,這是相剋的順傳次序。
所以說:能辨別三陽的,可以知道病從何經而來;能辨別三陰的,可以知道病的死生日期,這就是說,知道他至其所不勝而死。
風為六一婬一之首,所以說它是百病之長。
風寒中人,使人毫一毛一直豎,皮膚閉而發一熱,在這個時候,可用發汗的方法治療;至風寒入於經絡,發生麻痺不仁或腫痛等症狀,此時可用湯熨(熱敷)及火罐、艾炙、針刺等方法來祛散。
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氣內傳於肺,叫做肺痺,又叫做肝厥,發生脅痛、吐食的症狀,在這個時候,可用按摩、藥物或熱湯沐浴等方法;如不及時治療,就會傳行於脾,叫做脾風,發生黃,腹中熱,煩心,小一便黃色等症狀,在這個時候,可用按摩、藥物或熱湯沐浴等方法;如再不治,就會傳行於腎,叫做疝疸,少腹煩熱疼痛,小一便色白而混濁,又叫做盅病,在這個時候,可用按摩、或用一藥物;如再不治,病就由腎傳心,發生筋脈牽引拘攣,叫做瘛病,在這個時候,可用至法,或用一藥物;如再不治,十日之後,當要死亡。
倘若病邪由腎傳心,心又復反傳於肺臟,發為寒熱,發當三日即死,這是疾病傳行的一般次序。
假如驟然爆發的病,就不必根據這個相傳的次序而治。
有些病不依這個次序傳變的,如憂、恐、悲、喜、怒情志之病,病邪就不能依照這個次序相傳,因而使人生大病了。
如因喜極傷心,心虛則腎氣相乘;或因大怒,則肝氣乘脾;或因悲傷,則肺氣乘肝;或因驚恐,則腎氣虛,脾氣乘腎;或因大憂,則肺氣內虛,心氣乘肺。
這是無志激動,使病邪不以次序傳變的道理。
所以病雖有五,及其傳化,就有五五二十五變。
所謂傳化,就是相乘的名稱。
大骨軟弱,大一肉瘦削,胸中氣滿,呼吸困難,呼吸困難,呼吸時身一體振動,為期六個月就要死亡。
見了真髒脈,就可以預知死日。
胸中疼痛,牽引肩項,全身發一熱,脫肉破膕,真髒脈現,大骨軟弱,大一肉瘦削,胸中氣滿,呼吸困難,十個月之內就要死亡。
大骨軟弱,大一肉瘦削,兩肩下垂,骨髓內消,動作衰頹,真髒脈未出現,為期一年死亡,若見到真髒脈,就可以預知死日。
大骨軟弱,大一肉瘦削,胸中氣滿,腹中痛,心中氣鬱不舒,肩項身上俱熱,破膕脫肉,目眶下陷,真髒脈出現,一精一脫目不見人,立即死亡;如尚能見人,是一精一未全脫,到了它所不聲勝之時,便死亡了。
如果正氣暴虛,外邪陡然中人,倉卒獲病,五臟氣機閉塞,週身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譬如從高墮下,或落水淹溺一樣,猝然的病變,就無法預測死期了。
其脈息絕而不至,或跳動異常疾數,一呼脈來五、六至,雖然形肉不脫,真髒不見,仍然要死亡的。
肝臟之真髒脈至,中外勁急,如象按在刀口上一樣的鋒利,或如按在琴弦上一樣硬直,面部顯青白顏色而不潤澤,毫一毛一枯焦乃死。
肺臟的真髒脈至,大而空虛,好像一毛一羽著人皮膚一般地輕虛,面部顯白赤。
顏色而不潤澤,毫一毛一枯焦,就要死亡。
腎臟的真髒脈至,搏手若索欲斷,或如以指彈石一樣堅實,面部顯黑黃顏色而不潤澤,毫一毛一枯焦,就要死亡。
脾臟的真髒脈至,軟弱無力,快慢不勻,面部顯黃青顏色而不潤澤,毫一毛一枯焦,就要死亡。
凡是見到五臟真髒脈,皆為不治的死侯。
黃帝道:見到真髒脈象,就要死亡,是什麼道理?岐伯五臟的營養,都賴於胃腑水谷之一精一微,因此胃是五臟的根本。
故五臟之髒脈氣,不能自行到達於手太陰寸口,必須賴借胃氣的敷布,才能達於手太陰。
所以五臟之氣能夠在其所主之時,出現於手太陰寸口,就是有了胃氣。
如果邪氣勝,必定使一精一氣衰。
所以病氣嚴重時,胃氣就不能與五臟之氣一起到達手太陰,而為某一髒真髒脈象單獨出現,真髒獨見,是邪氣勝而髒氣傷,所以說是要死亡的。
黃帝道:講得對!
黃帝道:大凡治病,必先診察形體盛衰,氣之強弱,色之潤枯,脈之虛實,病之新久,然後及時治療,不能錯過時機。
病人形七相稱,是可治之症;面色光潤鮮明,病亦易愈;脈搏與四時相適應,亦為可治;脈來弱而流利,是有胃氣的現象,病亦易治,必須抓緊時間,進行治療。
形氣不相稱,此謂難治;面色枯槁,沒有光澤,病亦難愈;脈實而堅,病必加重;脈與四時相逆,為不可治。
必須審察這四種難治之證,清楚地告訴病家。
所謂脈與四時相逆,是春見到肺脈,夏見到腎脈,秋見到心脈,冬見到脾脈,其脈皆懸絕無根,或沉澀不起,這就叫做逆四時。
如五臟脈氣不能隨著時令表現於外,在春夏的時令,反見沉澀的脈象,秋冬的時令,反見浮大的脈象,這也叫做逆四時。
熱病脈宜洪大而反靜;洩瀉脈應小而反大;脫血脈應虛而反實;病在中而脈不實堅;病在外而脈反堅實。
這些都是症脈相反,皆為難治。
黃帝道:我聽說根據虛實的病情可以預決死生,希望告訴我其中道理!岐伯說:五實死,五虛亦死。
黃帝道:請問什麼叫做五實、五虛?岐伯說:脈盛是心受邪盛,皮熱是肺受邪盛,腹脹是脾受邪盛,二便不通是腎受邪盛,悶瞀是肝受邪盛,這叫做五實。
脈細是心氣不足,皮寒是肺氣不足,氣少是肝氣不足,洩利前後是腎氣不足,飲食不入是脾氣不足,這叫做五虛。
黃帝道:五實、五虛,有時亦有痊癒的,又是什麼道理?岐伯說:能夠吃些粥漿,慢慢地胃氣恢復,大便洩瀉停止,則虛者也可以痊癒。
如若原來身熱無汗的,而現在得汗,原來二便不通的,而現在大小一便通利了,則實者也可以痊癒。
這就是五虛、五實能夠痊癒的機轉。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