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白話文》第十三篇 移精變氣論:現在醫病,要用一藥物治其內,針石治其外,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黃帝內經白話文》第十三篇 移精變氣論

黃帝內經白話文

第十三篇 移精變氣論

黃帝問道:我聽說古時治病,只要對病人移易一精一神和改變氣的運行,用一種「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好了。

現在醫病,要用一藥物治其內,針石治其外,疾病還是有好、有不好,這是什麼緣故呢?

岐伯回答說:古時候的人們,生活簡單,巢一穴一居處,在禽一獸之間追逐生存,寒冷到了,利用活動以除寒冷,暑熱來了,就到陰涼的地方避免暑氣,在內沒有眷戀羨慕的情志牽掛,在外沒有奔走求官的勞累形役,這裡處在一個安靜淡薄、不謀勢利、一精一神內守的意境裡,邪氣是不可能深入侵犯的。

所以既不須要藥物治其內,也不須要針石治其外。

即使有疾病的發生,亦只要對病人移易一精一神和改變氣的運行,用一種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好了。

現內則為憂患所牽累,外則為勞苦所形役,又不能順從四時氣候的變化,常常遭受到「虛邪賊風」的侵襲,正氣先餒,外邪乘虛而客襲之,內犯五臟骨髓,外傷孔竅肌膚,這樣輕病必重,重病必死,所以用祝由的方法就不能醫好疾病了。

黃帝道:很好!我想要臨診病人,能夠察其死生,決斷疑惑,掌握要領,如同日月之光一樣的心中明瞭,這種診法可以講給我聽嗎?岐伯曰:在診法上,色和脈的診察方法,是上帝所珍重,先師所傳授的。

上古有位名醫叫僦貨季,他研究色和脈的道理,通達神明,能夠聯繫到金木水火土以及四時、八風、六一合,從正常的規律和異常的變化,來綜合分析,觀察它的變化奧妙,從而知道其中的要領。

我們如果要能懂得這些要領,就只有研究色脈。

氣色是象太陽而有陰晴,脈息是象月亮而有盈虧,從色脈中得其要領,正是診病的重要關鍵。

而氣色的變化,與四時的脈象是相應的,這是上古帝王所十分珍重的,若能明白原理,心領神會,便可運用無窮。

所以他能從這些觀察中間,掌握情況,知道去迴避死亡而達到生命的安全。

要能夠做到這樣就可以長壽,而人們亦將稱奉你為「聖王」了。

中午時候的醫生治病,多在疾病一發生就能及時治療,先用湯液十天,以祛除「八風」、「五痺」的病邪。

如果十天不愈,再用草藥治療。

醫生還能掌握病情,處理得當,所以邪氣就被征服,疾病也就痊癒。

至於後世的醫生治病,就不是這樣了,治病不能根據四時的變化,不知道陰陽色脈的關係,也不能夠辨別病情的順逆,等到疾病已經形成了,才想用微針治其外,湯液治其內。

醫術淺薄、工作粗枝大葉的醫生,還認為可以用攻法,不知病已形成,非攻可愈,以至原來的疾病沒有痊癒,又因為治療的錯誤,產生了新的疾病。

黃帝道:我願聽聽有關臨證方面的重要道理。

岐伯說:診治疾病極重要的關鍵在於不要搞錯色脈,能夠運用色脈而沒有絲毫疑惑,這是臨證診治的最原則。

假使色脈的診法掌握,則對病情的順逆無從理解,而處理亦將有倒行逆施的危險。

醫生的認識與病情不能取得一致,這樣去治病,會損害病人的一精一神,若用以治國,是要使國家滅亡的!因此暮世的醫生,趕快去掉舊習的簡陋知識,對嶄新的色脈學問要鑽研,努力進取,是可以達到上古真一人的地步的。

黃帝道:我已聽到你講的這些重要道理,你說的主要一精一神是不離色脈,這是我已知道的。

岐伯說:診治疾病的主要關鍵,還有一個。

黃帝道:是一個什麼關鍵?岐伯說:一個關鍵就是從與病人接觸中問得病情。

黃帝道:怎樣問法?岐伯說:選擇一個安靜的環境,關好門窗,與病人取得密切聯繫,耐心細緻的詢問病情,務使病人毫無顧慮,盡情傾訴,從而得知其中的真情,並觀察病人的神色。

有神氣的,預後良好;沒有神氣的,預後不一良。

黃帝說:講得很好。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黃帝內經白話文
第一篇 上古天真論篇第二篇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三篇 生氣通天論篇第四篇 金匱真言論篇第五篇 陰陽應像大論第六篇 陰陽離合論篇第七篇 陰陽別論篇第八篇 靈蘭秘典論篇第九篇 六節髒象論篇第十篇 五臟生成篇第十一篇 五臟別論篇第十二篇 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三篇 移精變氣論第十四篇 湯液醪醴論第十五篇 玉版論要第十六篇 診要經終論第十七篇 脈要精微論第十八篇 平人氣象論第十九篇 玉機真髒論三部九侯論篇二十皇帝內經之素問(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脹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皇帝內經之素問(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皇帝內經之素問(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皇帝內經之素問(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皇帝內經之素問(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皇帝內經之素問(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皇帝內經之素問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皇帝內經之素問(陽明脈解篇第三十)皇帝內經之素問(熱論篇第三十一)皇帝內經之素問 全文+譯文(刺熱篇第三十二)皇帝內經之素問 原文+譯文(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皇帝內經之素問 原文+白話文 (逆調論篇第三十四)皇帝內經之素問 白話文+原文(瘧論篇第三十五)皇帝內經之素問 白話文+原文(刺瘧篇第三十六)皇帝內經之素問(氣厥論篇第三十七)皇帝內經之素問(咳論篇第三十八)皇帝內經之素問(舉痛論篇第三十九)皇帝內經之素問(腹中論篇第四十)皇帝內經之素問(刺腰痛篇第四十一)皇帝內經之素問(風論篇第四十二)皇帝內經之素問(痺論篇第四十三)皇帝內經之素問(痿論篇第四十四)皇帝內經之素問(厥論篇第四十五)黃帝內經原文+譯文-- 病能論篇第四十六黃帝內經白話版-- 病能論篇第四十七大奇論篇第四十八黃帝內經原文+翻譯-- 脈解篇第四十九黃帝內經白話文-- 刺要論篇第五十黃帝內經白話版-- 刺齊論篇第五十一皇帝內經之素問(刺禁論篇第五十二)皇帝內經之素問(刺志論篇第五十三)皇帝內經之素問(針解篇第五十四)皇帝內經之素問(長刺節論篇第五十五)黃帝內經譯文-- 皮部論篇第五十六黃帝內經翻譯-- 經絡論篇第五十七黃黃帝內經白話版-- 氣穴論篇第五十八黃帝內經白話版--氣府論篇59黃帝內經白話版-- 骨空論篇第六十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調經論篇第六十二黃帝內經白話版-- 繆刺論篇第六十三四時刺逆從論篇第六十四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五運行大論篇第六十七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黃帝內經白話版--六元正經大論篇第七十一刺法論篇第七十二本病論篇第七十三黃帝內經白話版-- 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著至教論篇第七十五示從容論篇第七十六疏五過論篇第七十七徵四失論篇第七十八黃帝內經白話版-- 陰陽類論篇第七十九黃帝內經白話版-- 方盛衰論篇第八十黃帝內經白話版 解精微論篇第八十一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