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白話文
第十三篇 移精變氣論
黃帝問道:我聽說古時治病,只要對病人移易一精一神和改變氣的運行,用一種「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好了。
現在醫病,要用一藥物治其內,針石治其外,疾病還是有好、有不好,這是什麼緣故呢?
岐伯回答說:古時候的人們,生活簡單,巢一穴一居處,在禽一獸之間追逐生存,寒冷到了,利用活動以除寒冷,暑熱來了,就到陰涼的地方避免暑氣,在內沒有眷戀羨慕的情志牽掛,在外沒有奔走求官的勞累形役,這裡處在一個安靜淡薄、不謀勢利、一精一神內守的意境裡,邪氣是不可能深入侵犯的。
所以既不須要藥物治其內,也不須要針石治其外。
即使有疾病的發生,亦只要對病人移易一精一神和改變氣的運行,用一種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好了。
現內則為憂患所牽累,外則為勞苦所形役,又不能順從四時氣候的變化,常常遭受到「虛邪賊風」的侵襲,正氣先餒,外邪乘虛而客襲之,內犯五臟骨髓,外傷孔竅肌膚,這樣輕病必重,重病必死,所以用祝由的方法就不能醫好疾病了。
黃帝道:很好!我想要臨診病人,能夠察其死生,決斷疑惑,掌握要領,如同日月之光一樣的心中明瞭,這種診法可以講給我聽嗎?岐伯曰:在診法上,色和脈的診察方法,是上帝所珍重,先師所傳授的。
上古有位名醫叫僦貨季,他研究色和脈的道理,通達神明,能夠聯繫到金木水火土以及四時、八風、六一合,從正常的規律和異常的變化,來綜合分析,觀察它的變化奧妙,從而知道其中的要領。
我們如果要能懂得這些要領,就只有研究色脈。
氣色是象太陽而有陰晴,脈息是象月亮而有盈虧,從色脈中得其要領,正是診病的重要關鍵。
而氣色的變化,與四時的脈象是相應的,這是上古帝王所十分珍重的,若能明白原理,心領神會,便可運用無窮。
所以他能從這些觀察中間,掌握情況,知道去迴避死亡而達到生命的安全。
要能夠做到這樣就可以長壽,而人們亦將稱奉你為「聖王」了。
中午時候的醫生治病,多在疾病一發生就能及時治療,先用湯液十天,以祛除「八風」、「五痺」的病邪。
如果十天不愈,再用草藥治療。
醫生還能掌握病情,處理得當,所以邪氣就被征服,疾病也就痊癒。
至於後世的醫生治病,就不是這樣了,治病不能根據四時的變化,不知道陰陽色脈的關係,也不能夠辨別病情的順逆,等到疾病已經形成了,才想用微針治其外,湯液治其內。
醫術淺薄、工作粗枝大葉的醫生,還認為可以用攻法,不知病已形成,非攻可愈,以至原來的疾病沒有痊癒,又因為治療的錯誤,產生了新的疾病。
黃帝道:我願聽聽有關臨證方面的重要道理。
岐伯說:診治疾病極重要的關鍵在於不要搞錯色脈,能夠運用色脈而沒有絲毫疑惑,這是臨證診治的最原則。
假使色脈的診法掌握,則對病情的順逆無從理解,而處理亦將有倒行逆施的危險。
醫生的認識與病情不能取得一致,這樣去治病,會損害病人的一精一神,若用以治國,是要使國家滅亡的!因此暮世的醫生,趕快去掉舊習的簡陋知識,對嶄新的色脈學問要鑽研,努力進取,是可以達到上古真一人的地步的。
黃帝道:我已聽到你講的這些重要道理,你說的主要一精一神是不離色脈,這是我已知道的。
岐伯說:診治疾病的主要關鍵,還有一個。
黃帝道:是一個什麼關鍵?岐伯說:一個關鍵就是從與病人接觸中問得病情。
黃帝道:怎樣問法?岐伯說:選擇一個安靜的環境,關好門窗,與病人取得密切聯繫,耐心細緻的詢問病情,務使病人毫無顧慮,盡情傾訴,從而得知其中的真情,並觀察病人的神色。
有神氣的,預後良好;沒有神氣的,預後不一良。
黃帝說:講得很好。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