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九 養生與防治:醫學的任務就是認識疾病的發展規律,據此確立正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醫基礎理論》九 養生與防治

中醫基礎理論

九 養生與防治

生、老、病、死是生命發展的必然規律。

醫學的任務就是認識疾病的發展規律,據此確立正確的養生與防治原則,消滅疾病,保障人們身十體健康和長壽。

中醫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養生及防治理論,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醫養生學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研究中國傳統的頤養心身、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理論和方法的學問,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中醫學認為,預防和治療疾病是人們同疾病作鬥爭的兩種不同手段和方法,兩者是辯證統一的關係。

在未發病之前,防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故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的光輝思想。

但既病之後,倡導及早治療,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在具體方法上又要分清疾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注意先後緩急,做到防治結合。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醫基礎理論
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 1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 2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組成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1 氣一元論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2 陰陽學說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3 五行學說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4 氣一元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的關係三 髒象三 髒象 1 五臟三 髒象 2 六腑三 髒象 3 奇恆之府三 髒象 4 形體官竅三 髒象 5 臟腑之間的關係三 髒象 6 人體的生命活動與五臟調節四 精、氣、血、津液四 精、氣、血、津液·1 精四 精、氣、血、津液·2 氣四 精、氣、血、津液·3 血四 精、氣、血、津液·4 津液四 精、氣、血、津液·5 氣血精津液的關係五 經絡 1 經絡的概念和經絡系統五 經絡 2 十二經脈五 經絡 3 奇經八脈五 經絡 4 經別、絡脈、經筋、皮部五 經絡 5 經絡的生理功能五 經絡 6 經絡學說的應用六 體質六 體質·1 體質的基本概念六 體質·2 體質的形成六 體質·3 體質的分類六 體質·4 體質學說的應用七 病因七 病因·2 外感病因七 病因·2 內傷病因七 病因·3 病理性因素七 病因·4 其他病因第八章 病機八 病機·1 發病機理八 病機·2 基本病機八 病機·3 內生五氣病機八 病機·4 臟腑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1、十二經脈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2、奇經八脈病機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1、疾病傳變的概念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2、病位傳變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3、病性轉化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4 影響疾病傳變的因素八 病機·7 疾病的轉歸九 養生與防治九 養生與防治·1 養生九 養生與防治·2 預防九 養生與防治·3 治則[附]五運六氣1、運氣的概念2、干支甲子3、五運4、六氣5、運氣相合二 標本中氣三 運氣學說在醫學上的應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