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八 病機·5 經絡病機·2、奇經八脈病機:所以,奇經八脈的病理亦關係到全身。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醫基礎理論》八 病機·5 經絡病機·2、奇經八脈病機

中醫基礎理論

八 病機·5 經絡病機·2、奇經八脈病機

奇經八脈聯繫於十二經脈之間,起著調節十二正經的氣血的作用。

所以,奇經八脈的病理亦關係到全身。

(一)督脈病機

督脈上絡於腦,下絡於腎,總督一身之十陽十。

所以,十陽十經的病證多關係於督脈。

另外它與衝脈同起於胞中,所以其病理又常與婦科疾患有關。

故曰:「督脈為病,脊強反折……其女子不十孕」(《素問·骨空論》)。

他如背寒傴僂、椎十尻十氣墜、脊強癲癇等,亦責之督脈。

(二)沖任病機

任脈與衝脈,同起胞中,上絡於唇口,隸屬於肝腎。

沖任二脈的病理,主要反映在十性十機能及生十殖機能方面。

如男子先天十性十性十器官機能異常,責之沖任。

故曰:「其有天宦者……其任沖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唇口不榮,故須不生」(《靈樞·五音五味》)。

沖任病理在婦科方面尤為重要。

沖任為病,如月十經不調、崩漏、帶下、不十孕、流產、惡十露不盡、十乳十汁減少,天Yan、須不生,疝瘕、奔豚、虛勞失十精十等。

故曰:「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

衝脈為病,逆氣裡急」(《素問·骨空論》)。

(三)帶脈病機

帶脈為病和婦科有關,如胎漏、滑胎、帶下等。

帶脈為約束胞胎之系,帶脈無力,則難以提系,必然胞胎不固,故帶弱則胎易墜,帶傷則胎不牢,帶下為濕證,因帶脈不能約束,而有此病,故以此為名之。

他如腎著、癲疝等均與帶脈有關。

如「帶之為病,腹滿,腰溶溶若坐水中」(《難經·二十九難》)。

(四)維脈病機

十陽十維為十陽十脈的維繫,十陰十維為十陰十脈的維繫,所以十陽十維表現為三十陽十經的病變,十陰十維表現為三十陰十經的病變。

如「十陽十維為病苦寒熱,十陰十維為病苦心痛」(《難經·二十九難》),「十陽十維寒熱,目眩僵仆;十陰十維心痛,胸脅刺築」(《四言舉要》)。

(五)跡脈病機

十陰十撟和十陽十跡二經所表現的病變,一是筋十肉屈伸運動的異常,一是眼瞼開合的失常。

故曰:「十陰十驕為病,十陽十緩而十陰十急;十陽十跡為病,十陰十緩而十陽十急」(《難經·二十九難》),「氣並相還則為濡目,氣不榮則目不合」(《靈樞·脈度》)。

這是因為十陰十驕為足少十陰十之別,十陽十驕為足太十陽十之別。

十陽十人於十陰十,十陰十出於十陽十,營衛之氣通過少十陰十、太十陽十二經,合於十陰十嬌、十陽十驕,其脈氣能濡目養筋以司其運動的緣故。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醫基礎理論
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 1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 2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組成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1 氣一元論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2 陰陽學說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3 五行學說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4 氣一元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的關係三 髒象三 髒象 1 五臟三 髒象 2 六腑三 髒象 3 奇恆之府三 髒象 4 形體官竅三 髒象 5 臟腑之間的關係三 髒象 6 人體的生命活動與五臟調節四 精、氣、血、津液四 精、氣、血、津液·1 精四 精、氣、血、津液·2 氣四 精、氣、血、津液·3 血四 精、氣、血、津液·4 津液四 精、氣、血、津液·5 氣血精津液的關係五 經絡 1 經絡的概念和經絡系統五 經絡 2 十二經脈五 經絡 3 奇經八脈五 經絡 4 經別、絡脈、經筋、皮部五 經絡 5 經絡的生理功能五 經絡 6 經絡學說的應用六 體質六 體質·1 體質的基本概念六 體質·2 體質的形成六 體質·3 體質的分類六 體質·4 體質學說的應用七 病因七 病因·2 外感病因七 病因·2 內傷病因七 病因·3 病理性因素七 病因·4 其他病因第八章 病機八 病機·1 發病機理八 病機·2 基本病機八 病機·3 內生五氣病機八 病機·4 臟腑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1、十二經脈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2、奇經八脈病機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1、疾病傳變的概念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2、病位傳變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3、病性轉化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4 影響疾病傳變的因素八 病機·7 疾病的轉歸九 養生與防治九 養生與防治·1 養生九 養生與防治·2 預防九 養生與防治·3 治則[附]五運六氣1、運氣的概念2、干支甲子3、五運4、六氣5、運氣相合二 標本中氣三 運氣學說在醫學上的應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