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二 標本中氣: 標本中氣理論是運氣學說的重要內容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醫基礎理論》二 標本中氣

中醫基礎理論

二 標本中氣

標本中氣理論是運氣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它以十陰十陽十六氣的理論,研究天之六氣與人十體六經的關係,說明運氣與人十體發病的規律,通過分析六十婬十變化之所在而提示臨證治療的大法。

一、標本中氣的概念

在運氣學說中,標是從本所出的「標」,本是由標所出的「本」。

風、熱、濕、燥、寒、火,天之六氣為本;人十體少十陽十、太十陽十、十陽十明、少十陰十、太十陰十、厥十陰十,三十陰十三十陽十六經為標;在本氣之下,標氣之上,而界於標本之間者為中氣。

故曰:「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素問·六微旨大論》)。

風寒暑濕燥火為天之六氣,三十陰十三十陽十六氣所化,而風化厥十陰十,熱化少十陰十,濕化太十陰十,火化少十陽十,燥化十陽十明,寒化太十陽十。

所以說:「風寒暑濕十熱火,在天之六氣也:三十陰十三十陽十合於地之十二支,而上奉天之六氣,是以天氣為本,而三十陰十三十陽十為標」(《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六經之氣,以風寒熱濕火為本,三十陰十三十陽十為標,本標之中為中氣」(《類經圖翼·經絡》)。

二、標本中氣的分配規律

六氣標本中氣的分配規律是:少十陽十以火為本,以少十陽十為標,以厥十陰十為中見之氣;十陽十明以燥為本,以十陽十明為標,以太十陰十為中見之氣;太十陽十以寒為本,以太十陽十為標,以少十陰十為中見之氣;厥十陰十以風為本,以厥十陰十為標,以少十陽十為中見之氣;少十陰十以熱為本,以少十陰十為標,以太十陽十為中見之氣;太十陰十以濕為本,以太十陰十為標,以十陽十明為中見之氣。

故曰:「少十陽十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十陰十;十陽十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十陰十;太十陽十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十陰十;厥十陰十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十陽十;少十陰十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十陰十;太十陰十之上,濕氣治之,中見十陽十明」(《素問·六微旨大論》)。

總之,上之六氣為三十陰十三十陽十之本,下之三十陰十三十陽十為六氣之標,而兼見於標本之間者,因十陰十陽十表裡相通,如少十陽十厥十陰十為表裡,十陽十明太十陰十為表裡,太十陽十少十陰十為表裡,故彼此互為中見之氣。

人生存在氣十十交十十之中,六氣的標本中氣,其於人之應之者亦然。

人十體經絡臟腑與天之六氣標本中氣的相應關係是:臟腑經絡的標本,臟腑為本居裡、十二經脈為標居表,表裡相絡者為中氣居中。

所謂相絡,是指表裡互相維絡,如腎與膀十胱之脈互相絡,脾與胃之脈互相絡,心與小腸之脈互相絡,心包絡與三焦之脈互相絡,肝與膽之脈互相絡,肺與大腸之脈互相絡。

故曰:「臟腑經絡之標本,臟腑為本居裡,十二經為標居表,表裡相絡者為中氣居中。

所謂相絡者,乃表裡互相維絡,如足太十陽十膀十胱經絡於腎,足少十陰十腎亦絡於膀十胱也。

余仿此」(《類經圖翼·經絡》)

三、標本中氣的從化規律

標本中氣的從化規律,是說明六氣的正常化生在標本中氣之間的相應關係。

風、熱、濕、火、燥、寒六氣之間,標本不同,所以從化關係也不一致。

其從化規律是:

(一)標本同氣,皆從本化

少十陽十、太十陰十從乎本。

因為少十陽十本火而標十陽十,太十陰十本濕而標十陰十,二者的本氣和標氣的十陰十陽十屬十性十一致,均屬標本同氣,故少十陽十、太十陰十皆從本化。

少十陽十之中,厥十陰十風木,木火同氣,木從火化;太十陰十之中,十陽十明燥金,土金相生,燥從濕化。

故少十陽十、太十陰十之中氣,也就從本氣之化。

(二)標本異氣,從本從標

少十陰十、太十陽十從本從標:因為少十陰十本熱而標十陰十,太十陽十本寒而標十陽十,二者均為標本異氣,故或從本化,或從標化。

少十陰十君火,從本化則熱,從標化則寒;太十陽十寒水,從本化則寒,從標化則熱。

少十陰十之中,太十陽十寒水;太十陽十之中,少十陰十君火。

同於本則異於標,同於標則異於本,中氣和標之氣有水火十陰十陽十之殊,故本標中氣都不同化,所以少十陰十、太十陽十或從本或從標。

(三)十陽十明厥十陰十,從乎中氣

十陽十明、厥十陰十不從標本,而從乎中氣。

因為十陽十明之中,太十陰十濕土,燥從濕化;厥十陰十之中,少十陽十相火,木從火化。

故十陽十明、厥十陰十不從標本,而從乎中氣。

所謂「五行之氣,以木遇火,則從火化,以金遇土,則從濕化,總不離於水流濕,火就燥,同氣相求之義耳」(《類經圖翼·經絡》)。

總之,六氣標本中氣的從化規律為「少十陽十太十陰十從本,少十陰十太十陽十從本從標,十陽十明厥十陰十,不從標本從乎中也。

故從本者,化生於本,從標本者有標本之化,從中者以中氣為化也」(《素問·至真要大論》)。

四、標本中氣與生理

「天之六氣為本而上,人身三十陰十三十陽十為標而上奉之,所謂天有此六氣,人亦有此六氣也」(《傷寒集注》):天時有六氣之變,人十體與自然密切相關,臟腑外應六氣,六氣內應臟腑,有機地互相聯繫為統一的整體。

標本中氣理論,在十陰十陽十五行學說指導下,把人十體臟腑經絡分為三十陰十三十陽十,並聯繫六氣勝復,取象於天地,得出在天為本,在人為標,在標本之間為中見之氣的基本概念,把六氣六經及經氣的表裡確立了標本中氣,建立起臟腑經絡應於本標中氣的相應關係。

故曰:「內經所言,某經之上,某氣治之,之上雲者,蓋臟腑為本,經脈為末,是臟腑居經脈之上,故稱上焉。

由臟腑本氣,循經下行,其中絡者,中之見也。

中見之下,其經脈外走手足以成六經。

又各有太少十陽十明三十陰十之不同,則系六氣之末,故曰氣之標也」(《傷寒淺注補正》)。

天之六氣能影響人十體的三十陰十三十陽十,使之發生相應的變化,所以人十體臟腑的機能活動在四季不同的氣候中,又有著不同的差異,這就是標本中氣的生理機制。

六氣標本中氣的從化規律,在人十體正常氣化活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故曰:「從其化者化之常,得其常者化生不息;逆其化者化之變,值其變則強弱為災」(《類經圖翼·經絡》)。

五、標本中氣與病理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既受六氣之益,又受六氣之害,天之六氣變化相移,如化非其時,不能與節氣相應,就會有勝復太過不及之變。

這種變化如果超過了人十體調節機能的一定限度,或由於人十體的調節機能失常,不能對外界變化作出適應十性十調節,便形成了六十婬十邪氣,人感之則病。

由於六十婬十有太過不及之異,人十體臟腑經脈十陰十陽十又有偏實偏虛之別,所以疾病的發生是變化多端的。

其基本規律是:「百病之起,有生於本者,有生於標者,有生於中氣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標而得者」(《素問·至真要大論》)。

六經氣化論者,在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指導下,運用標本中氣理論分析了六經病的十陰十陽十、表裡、寒熱、虛實的病理機制,論述了六經病的證治規律,形成了中國古代研究《傷寒論》的一個重要學派——六經氣化學派。

這一學派認為六經之為病,即六經氣化之病。

如:太十陰十本濕而標十陰十,中氣為十陽十明燥金。

其標本同氣,故邪傷太十陰十則病從本化而出現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時腹自痛、脈緩弱等脾虛濕盛之征。

其中見之十陽十明燥金亦被其所化,就出現吐瀉等症的濕化之候,此為病生於本者。

少十陰十本火(熱)而標十陰十,中氣為太十陽十寒水。

其標本異氣,故邪人少十陰十則病有從本化熱和從標化寒之別。

從標化寒則形成少十陰十寒化證,出現四肢厥逆、下利清谷、無熱惡寒、渴喜熱飲、心煩、吐利、脈微細等蘭派十陽十虛之象;從本化熱則形成少十陰十熱化證,出現下利、口渴、心煩不得臥、舌紅、脈細數等一派十陰十虛之象。

此為病生於本生於標者。

十陽十明本燥(十陰十)而標十陽十,中氣為太十陰十濕土,其標本異氣。

因金遇土則從濕化,故其病不從標本而從乎中,出現胃中虛冷、水谷不別、食谷欲嘔、大便初硬後溏等中見十陰十濕之候。

但是,十陽十明病並不一定完全按標本中氣的從化規律發展,因為太十陰十脾與十陽十明胃同十居中州,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

脾胃之間燥濕相濟,升降相因,以維持水谷消化吸收和輸布的正常生理功能。

胃喜潤惡燥,胃氣以下行為順的生理特十性十決定了十陽十明病的病理特點:十陽十明病易從燥化,臨十床十上以從本化燥的燥化證為主。

故曰:「十陽十明之為病,胃家實也」(《傷寒論》)。

此為病本應生於中氣又非完全生於中氣者。

上面我們以太十陰十、少十陰十、十陽十明為例,用標本中氣的理論分析了它們的病理變化。

其他各繹的氣化為病,率皆如此,不一一贅述。

總之,標本中氣理論提示了六經為病的病理特十性十及其十陰十陽十、表裡、寒熱、虛實的變化。

一般說來,三阻中以太十陽十為表,十陽十明為裡,少十陽十為半表半里。

其病多屬於熱證、實證,概為十陽十證。

病在三十陽十表示人十體正氣亢盛,抗病力強,邪氣實,病情一般呈亢十奮狀態。

三十陰十中以太十陰十人裡尚淺,少十陰十人裡已深,厥十陰十人裡尤深。

其病多屬於寒證、虛證,概為十陰十證。

病在三十陰十表示人十體正氣衰減,抗病力弱,病邪未除,病情一般呈虛衰狀態。

受邪相同而病證屬十性十判然不別,這也是標本中氣變化不同使然。

必須指出,臟腑經絡是氣化的物質基礎,氣化是臟腑經絡生理功能的表現。

因此,臟腑、經絡、氣化三者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明乎此,方得六經氣化學說之真諦,才不至於把標本中氣理論當成刻板的公式,方能正確地運用標本中氣理論去闡明生理病理現象。

六、標本中氣與治療

六氣(十婬十)之邪感人雖同,但是由於人之稟賦各異,氣有盛衰,髒有寒熱,故所受之邪每從其人之髒氣而化,或從虛化,或從實化,或從寒化,或從熱化,而生病各異。

所以,在臨十床十上就要依據不同的情況而辨證施治。

(一)生子本者,求之於本

太十陰十濕土,本濕而標十陰十,標本同氣,所以病人太十陰十,邪從本化,則出現中十陽十不振,寒濕內阻之候,故用理中丸(湯)十溫十中散寒、健脾燥濕而治其本。

如是脾十陽十得運,寒濕既除,中土有權,升降復常,諸症自愈。

即病生於本,就求之於本。

(二)生子標者,求之子標

少十陰十君火,本熱而標十陰十。

病人少十陰十,其標本有水火十陰十陽十之別。

若病邪從本化熱而為少十陰十熱化證,屬少十陰十陰十虛火旺者用黃連阿膠湯滋十陰十降火,十十交十十通心腎;屬少十陰十陰十虛水熱互結者用豬苓湯育十陰十清熱利水。

病從本化,故治之於本。

如病邪從標化寒而為少十陰十寒化證,則治宜扶十陽十抑十陰十,以四逆湯回十陽十救逆,附子湯十溫十經扶十陽十、除濕止痛,真武湯十溫十十陽十化氣行水等。

病生於標,就求之於標。

(三)生於中氣者,求之於中氣

太十陽十中見之氣為少十陰十。

太十陽十病外邪久羈,或汗下失宜,均可導致病從中化之候。

如下後復汗,十陽十氣大傷,十陰十寒內盛,而致晝日煩躁不得臥,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身無大熱,脈沉微之十陽十虛煩躁證,是十陽十虛十陰十盛,十陽十為十陰十格,病勢重急,十陽十氣將脫之象。

病在少十陰十,十性十屬十陽十虛。

故急用乾薑附子湯急救回十陽十,姜、附辛熱,急復其十陽十,附子生用,其力更銳。

其方類似四逆,然而不用甘草,其勢尤猛,濃煎頓服,則藥力集中,較之四逆收效更速,單捷小劑,其力十精十專,有單刀直人之勢。

病生於中氣,就求之於中氣。

(四)生於標本,標本兼施

太十陽十本寒而標十陽十,其病從本化寒,從標化熱,若病既生於本,又生於標,則標本同治。

如太十陽十傷寒,兼有裡熱之候的大青龍湯證。

太十陽十表寒證是病生於本,發十熱煩躁為病生於標,是標與本俱病,故大青龍湯用麻黃湯加石膏、姜、棗,發汗解表,清熱除煩,而標本兼顧,表裡雙解。

總之,標本中氣的治法,無論取標本或取中氣,只要是病之所在,就是治之所施。

不論是治標、治本還是治中氣,不論是從治、反治、逆治、正治,都是針對著疾病的主要矛盾而採取的不同方法而已。

要之,「知標與本,用之不殆」,「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標與本,易而勿損,察本與標,氣可令調」(《素問,至真要大論》)。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醫基礎理論
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 1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 2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組成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1 氣一元論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2 陰陽學說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3 五行學說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4 氣一元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的關係三 髒象三 髒象 1 五臟三 髒象 2 六腑三 髒象 3 奇恆之府三 髒象 4 形體官竅三 髒象 5 臟腑之間的關係三 髒象 6 人體的生命活動與五臟調節四 精、氣、血、津液四 精、氣、血、津液·1 精四 精、氣、血、津液·2 氣四 精、氣、血、津液·3 血四 精、氣、血、津液·4 津液四 精、氣、血、津液·5 氣血精津液的關係五 經絡 1 經絡的概念和經絡系統五 經絡 2 十二經脈五 經絡 3 奇經八脈五 經絡 4 經別、絡脈、經筋、皮部五 經絡 5 經絡的生理功能五 經絡 6 經絡學說的應用六 體質六 體質·1 體質的基本概念六 體質·2 體質的形成六 體質·3 體質的分類六 體質·4 體質學說的應用七 病因七 病因·2 外感病因七 病因·2 內傷病因七 病因·3 病理性因素七 病因·4 其他病因第八章 病機八 病機·1 發病機理八 病機·2 基本病機八 病機·3 內生五氣病機八 病機·4 臟腑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1、十二經脈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2、奇經八脈病機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1、疾病傳變的概念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2、病位傳變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3、病性轉化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4 影響疾病傳變的因素八 病機·7 疾病的轉歸九 養生與防治九 養生與防治·1 養生九 養生與防治·2 預防九 養生與防治·3 治則[附]五運六氣1、運氣的概念2、干支甲子3、五運4、六氣5、運氣相合二 標本中氣三 運氣學說在醫學上的應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