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1、運氣的概念:什麼是五運呢?五運,即木、火、土、金、水五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醫基礎理論》1、運氣的概念

中醫基礎理論

1、運氣的概念

五運六氣,主要是由「五運」和「六氣」兩部分組成的。

什麼是五運呢?五運,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運動。

什麼是六氣呢?六氣,即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的變化。

因為暑和火十性十質相同,所以運氣學說中的六氣是指風、君火、相火、濕、燥、寒。

五行臨御五方,合應五時,就產生了寒、暑、燥、濕、風五時氣候更迭的主氣,反映出一年中氣候寒、熱、十溫十、涼的變化。

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素問·天元紀大論》)。

五氣和五行,分之則二,合之則一。

化氣為風、寒、濕、燥、火,成形為木、火、土、金、水。

形氣相感,形化氣,氣成形,形為十陰十,氣為十陽十,十陰十陽十的對立統一運動,推動著事物的發展,故曰:「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

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素問·天元紀大論》)。

五行與十天干相合而能運,六氣與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

故曰:「運氣者,以十干合,而為木火土金水之五運;以十二支對,而為風寒暑濕燥火之六氣」(《運氣易覽》)。

由此可見,欲研究五運六氣,必須首先弄清楚天干地支的道理。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醫基礎理論
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 1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 2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組成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1 氣一元論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2 陰陽學說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3 五行學說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4 氣一元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的關係三 髒象三 髒象 1 五臟三 髒象 2 六腑三 髒象 3 奇恆之府三 髒象 4 形體官竅三 髒象 5 臟腑之間的關係三 髒象 6 人體的生命活動與五臟調節四 精、氣、血、津液四 精、氣、血、津液·1 精四 精、氣、血、津液·2 氣四 精、氣、血、津液·3 血四 精、氣、血、津液·4 津液四 精、氣、血、津液·5 氣血精津液的關係五 經絡 1 經絡的概念和經絡系統五 經絡 2 十二經脈五 經絡 3 奇經八脈五 經絡 4 經別、絡脈、經筋、皮部五 經絡 5 經絡的生理功能五 經絡 6 經絡學說的應用六 體質六 體質·1 體質的基本概念六 體質·2 體質的形成六 體質·3 體質的分類六 體質·4 體質學說的應用七 病因七 病因·2 外感病因七 病因·2 內傷病因七 病因·3 病理性因素七 病因·4 其他病因第八章 病機八 病機·1 發病機理八 病機·2 基本病機八 病機·3 內生五氣病機八 病機·4 臟腑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1、十二經脈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2、奇經八脈病機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1、疾病傳變的概念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2、病位傳變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3、病性轉化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4 影響疾病傳變的因素八 病機·7 疾病的轉歸九 養生與防治九 養生與防治·1 養生九 養生與防治·2 預防九 養生與防治·3 治則[附]五運六氣1、運氣的概念2、干支甲子3、五運4、六氣5、運氣相合二 標本中氣三 運氣學說在醫學上的應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