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二 勸學篇 致諸弟·述求學之方法:四位老弟足下:九弟行程,計此時可以到家;自任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曾國藩家書》二 勸學篇 致諸弟·述求學之方法

曾國藩家書

二 勸學篇 致諸弟·述求學之方法

【原文】

四位老弟足下:

九弟行程,計此時可以到家;自任邱發信之後,至今未接到第二封信,不勝懸懸!不知道上有甚艱險否?四弟六弟院試,計此時應有信,而折差久不見來,實深懸望!

予身體較六弟在京時一樣,總以耳鳴為苦;問之吳竹如云:「只有靜養一法,非藥物所能為力。」

而應酬日繁,予又素性浮躁,何能著實靜養?疑搬進內城注,可省一半無謂之往還,現在尚未找得。

予時時日悔,終未能洗滌自新;九弟歸去之後,予定剛日讀經,柔日讀史之法,讀經常懶散不沈著。

讀《後漢書》,現已丹筆點過八本,雖全不記憶,而較之去年讀《前漢書》,領會較深。

吳竹如近日往來極密,來則作竟日談,所言皆身心國家1大道理。

渠言有竇蘭泉者,雲南人,見道極一精一當平實,竇亦深知予者,彼此現未拜往。

竹如必要予搬進城住,蓋城內鏡海先生可以師事,倭艮峰先生竇蘭泉可以友事,師友夾待,雖懦夫亦有立志。

予思朱子言:「為學壁如熬肉,先須用猛火煮,然後用漫火一溫一 。」

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過,雖有見識,乃是從悟境得來,偶用工亦不過優遊玩索2已耳,如未沸之湯,遽用漫火一溫一 之,將愈翥愈不熟也。

以是急思般進城內,以是急思搬進城內,屏除一切,從事於克己之學。

鏡海艮峰兩先生,赤勸我急搬,而城外朋友,予亦有思常見都數人,如邵蕙西吳子序何子貞陳岱雲是也。

蕙西常言與周公謹一交一 ,如飲醇醑3,我兩個頗有此風味,故每見輒長談不捨。

予序之為人,予至今不能定其品,然識見最大且一精一,嘗教我云:「用功譬若掘井,與春多掘數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襯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廣此語正與予病相合,蓋予所謂掘井而皆不及泉者且。

何子貞與予講字極相合,謂我真知大源,斷不可暴棄。

予嘗謂天下萬事萬理,皆出於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論之,純以神行,大氣彭蕩,脈絡周通,潛心內傳,此乾道也。

結構一精一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

凡乾以神氣言,凡坤以形質言,禮樂不可斯須4去身,即此道也。

樂本於乾,禮本於坤,作字而優遊自得,真力彌滿者,即樂之意也。

絲絲入扣,轉折合法者,即禮之意也。

偶與子貞言及此,子貞深以為然,謂渠生平得力,盡於此矣。

陳岱雲與吾處處痛癢相關,此九弟所知者也,寫至此,接得家書,知四弟六弟未得入學,悵悵!然科名有無遲早,總由前定,絲毫不能勉強。

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講求乎誠正修齊5之道,以圖無忝6所生,一者修業之事,操一習一 乎記誦詞章之術,以圖自衛其身。

進德之身,難於盡言,至於修業以衛身,吾請言之。

衛身莫大如謀食,農工商勞力以求食者也,士勞心以求食者也。

故或食祿於朝,教授於鄉,或為傳食之客,或為入幕之賓7,皆須計其所業,足以得食而無愧。

科名8,食祿之階也,亦須計吾所業,將來不至一屍一位素餐9,而後得科名而無愧,食之得不得,究通由天作主,予奪由人作主,業之一精一不一精一,由我作主。

然吾未見業果一精一而終不得食者也,農果力耕,雖有饑饉,必有豐年;商果積貨,雖有雍滯,必有通時;士果能一精一其業,安見其終不得科名哉?即終不得科名,又豈無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則特患業之不一精一耳。

求業之一精一,別無他法,曰專而已矣。

諺曰:「藝多不養身,謂不專也。」

吾掘井多而無泉可飲,不專之咎也!

諸弟總須力圖專業,如九弟志在一習一 字,亦不盡廢他業;但每日一習一 安工夫,不可不提起精神,隨時隨事,皆可觸悟。

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專嗜否十?若志在窮經,則須專守一經,志在作制義(11),則須專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則須專看一家文集。

作各體詩亦然,作試帖亦然,萬不可以兼營並鶩(12),兼營則必一無所能矣。

切囑切囑!千萬千萬!

此後寫信來,諸弟備有專守之業,務須寫明,且須詳問極言,長篇累牘,使我讀其手書,即可知其志向識見。

凡專一業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義。

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賞之,有疑義,可以告我共析之,且書信既詳,則四千里外之兄弟,不啻(12)晤言一室,樂何如乎?

予生平倫常中,惟兄弟一倫,抱愧尤深!蓋父親以其所知者,盡以教我,而吾不能以吾所知者,儘教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九弟在京年餘,進益無多,每一念及,無地自容。

嗣後我寫諸弟信,總用此格紙,弟宜存留,每年裝訂成冊,其中好處,萬不可忽略看過。

諸弟寫信寄我,亦須用一色格紙,以便裝訂。

兄國藩手具。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註釋】

1身」:國家:修身、養,C/合國、治家,即有關個人和國家之事。

2玩索:玩味索求。

3醇醪:醇香可口的酒釀。

4斯須:些許時間。

5誠正修齊:誠意、正心、修身、齊家。

6無忝:無辱。

7傳食之客:即名士官宦所養之食客。

入幕之賓,指居高官顯爵之位者的幕僚賓客。

8科名:通過科舉考試而獲取功名。

9一屍一位素餐:徒居其位,不謀其事。

十專嗜:專門的嗜好。

(11):窮經:研一習一 所有儒家經典著作;制義,為應付科舉考試而作的八股文章。

(12):並鶩,同時兼顧,此詞舌、有貶義。

(13):不啻:不止,不但,不異於。

【譯文】

四位老弟足下:

九弟的行程,預計現在可以到家。

自從在任邱發信之後,至今沒有接到第二封信,不勝懸念之至!不知道路上有什麼艱難險阻嗎?四弟六弟院試,預計現在應該有結果了,而折差許久也不見來,實在叫人懸望!

我身體和六弟在京時一樣,總以耳鳴為苦。

問了吳竹如,他說:「只有靜養,不是藥物所能治癒的。」

而應酬一天天繁多,我又從來性子浮躁,哪裡能實實在在靜養?準備搬到內城住,可以省一半路程往返,現在房子還沒有找到。

我時刻悔恨,終沒有能夠洗滌自新。

九弟回去以後,我決定雙日讀經,早日讀史。

讀經常常是懶散不沉著,讀《後漢書》已用硃筆點過八本,雖說都不記得,而比去年讀《前漢書》領會要深刻些。

吳竹如近日往來很密。

來了便要作整天的談話,聽說的都是關於身心健康、國家大事。

他說有個竇蘭泉的,雲南人,悟道非常一精一當平實,竇對我也很瞭解。

彼此之間還沒有詳訪過。

竹如一定要我搬進城裡住,因為城裡的鏡海先生司以師事,倭艮峰先生和竇蘭泉先生可以友事,師友夾持,就是一個懦夫也要立志。

我想朱子說過:「做學問好比熬肉,先要用猛火煮,然後用慢火一溫一 。」

我生平的工夫,全沒用猛火煮過。

雖然有些見識,是從悟境得到,偶爾用功也不過優遊玩索罷了。

好比沒有煮熟的湯,馬上用一溫一 火一溫一 ,越一溫一 越不熱。

因此,急於想搬進城裡去,排除一切雜念,從事於「克己復禮」的學問。

鏡海、艮峰兩先生,也勸我快搬。

城外的朋友,也有想常常見面的幾個人,如邵惠西、吳子序、何子貞、陳岱雲。

惠西常說與周公謹一交一 ,如喝醇酒,我們兩人有這種風味,所以每次見面就長談捨不得分手。

子序的為人,我至今不能定他的品味,但是見識卻是博大一精一深,常教我說:「用功好比挖井,與其挖好幾井而看不見泉水,不如老挖一口井,一定要挖到看見泉水,那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了。」

這幾話正切合我的毛病,因為我就是一個挖井而不見泉水的人。

何子貞與我討論書法非常相合,說我真的懂得書法的訣竊,決不可自暴自棄。

我常常說天下萬事萬理,都同於乾坤二字,就以書法來說,純粹用神韻去寫,週身大氣彭蕩,脈絡周通,潛心內轉,這就是乾的道理。

結構一精一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這就是坤的道理。

乾,從神韻而言;坤,從形體而論。

禮樂不可一喇離身,也是這道理。

樂,本於乾;禮,本於坤。

寫字而優遊自得,真力彌滿,就是樂的意味了。

絲絲入扣,轉折合法,就是禮的意味了。

偶爾與子貞談到這些,子貞覺得很對,說他生平得力,全在這些了。

陳岱雲與我處處痛癢相關,這是九弟知道的。

寫到這裡,接到家信,知道四弟六弟沒有入學,很遺憾!但是科名的有和沒有,早或遲,總是生前注定的,一點不能勉強。

我們讀書,只有兩件事:一是進德,講求誠正修齊的道理,以做到不負一生;一是修業,操一習一 記誦詞章的技巧,以做到自立自衛。

進德的事,難以盡言。

至於修業的衛身,我來說一說。

衛身沒有比謀生更大的事了。

農、工勞力,是謀生;士人勞心,也是謀生。

所以說,或者在朝廷當官拿俸祿,或者在家鄉教書以餬口,或者做傳傳達達的事當食客,或者參加人家的府幕做賓客,都是用自己所修的業,達到謀生無愧於心的滿足。

科名,是當官拿俸祿的階梯,也要衡量自己學業如何,將來不至於一屍一位素餐,得了科名心裡不感慚愧。

謀生謀得謀不得,窮通由天作主,予奪由人作主,業一精一不一精一,由自己作主。

然而我沒有見過一精一而終於謀不到生的。

農夫如果努力耕種,雖然會有饑荒,但一定有豐歲。

商人如果積藏了貸物,雖然會有積壓,但一定會有暢銷的時侯。

讀書人如果能一精一學業,那怎見得他不會有科名呢?就是終於得不到科名,又怎見得不會有其他謀生的途徑呢?因此說,只怕業不一精一了。

要求業一精一,沒有別的辦法,要專一罷了。

諺語說:「技藝多了不能夠養身,說他不專一。」

我挖井多而沒有泉水可飲,是不專的過錯。

各位弟弟要力求專業,如九弟志在書法,也不廢棄其他,但每天寫字的工夫,不可不提起精神,隨時隨便什麼事,都可以觸動靈感。

四弟六弟,我不知道他們心裡有專門的愛好沒有?如果志向在窮經,那麼應該專門研究一種經典。

如果志向在制藝,那麼應該專門研究一有的文稿。

如果志向在作古文,那麼應該專門看一家文集。

作各種體裁的詩也一樣,作試帖也一樣,萬萬不可以兼營並鶩。

樣樣去學一定一無所長。

切囑切囑!千萬千萬!

以後寫信來,各位弟弟專攻的學業,務必寫明,並且要詳細提出問題,詳述自己的心得,長篇累牘的寫來,使我讀了之後,就可以知道你們的志趣和見識。

專一門的人,一定會有心得,也一定有疑問。

弟弟們有心得,告訴我可以一起欣賞;有疑問,告訴我可以一起來分析。

並且寫得既詳細,那麼四千里外的兄弟,好像在一問房裡見面,那是何等快樂的事啊!

我生平對於倫常之中,只有兄弟這一倫,愧疚太深。

因為父親以他所知道的,盡力教我。

而我不能以我所知道的,儘教弟弟們,是大不孝!九弟在京城一年多,進步不多,每一想起,真是無地自容。

以後我給弟弟寫信,總用這種格子紙,弟弟們要留著,每年訂成一冊,其中的好處,萬不可以隨便看過。

弟弟們寫信寄我,也要用一色格子紙,以便裝訂,兄國藩手具。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曾國藩家書
一 修身篇 稟父母·謹守父親保身之則一 修身篇 稟父母·痛改前非自我反省一 修身篇 致諸弟·明師益友虛心請教一 修身篇 稟父母·勸弟勿夜郎自大一 修身篇 致諸弟·勸弟謹記進德修業一 修身篇 致諸弟·勸弟切勿恃才傲物一 修身篇 稟父母·做事當不苟不懈一 修身篇 致諸弟·勸宜力除牢騷一 修身篇 致四弟·不宜露頭角於外一 修身篇 致九弟·勸宜息心忍耐一 修身篇 致九弟·勸弟須保護身體一 修身篇 致九弟·做人須要有恆心一 修身篇 致九弟·言凶德有二端一 修身篇 致九弟·願共鑒誡二弊一 修身篇 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一 修身篇 致四弟·必須加意保養一 修身篇 致九弟四弟·早起乃健身之妙方一 修身篇 致九弟·宜平驕矜之氣一 修身篇 致九弟李弟·須戒傲惰二字一 修身篇 致四弟·用藥須小心謹慎一 修身篇 致四弟·不宜非議譏笑他人一 修身篇 致九弟季弟·做人須清廉謹慎勤勞一 修身篇 致九弟季弟·必須自立自強一 修身篇 致九弟·望勿各逞己見一 修身篇 致九弟季弟·治身宜不服藥一 修身篇 致九弟季弟·服藥不可大多一 修身篇 致四弟·勸弟須靜養身體一 修身篇 致四弟·與官相見以謙謹為主一 修身篇 致九弟·述治事宜勤軍一 修身篇 致九弟·只問積勞不問成名一 修身篇 致九弟·萬望毋惱毋怒一 修身篇 致九弟·宜以自養自醫為主一 修身篇 致九弟·凡鬱怒最易傷人一 修身篇 致四弟·述養身有五事一 修身篇 致九弟·宜自修處求強一 修身篇 致九弟·時刻悔悟大有進益一 修身篇 致九弟·必須逆來順受二 勸學篇 稟父母·聞九弟習字長進二 勸學篇 稟父母·教弟寫字養神二 勸學篇 稟父母·勸兩弟學業宜精二 勸學篇 致諸弟·述求學之方法二 勸學篇 致諸弟·讀書宜立志有恆二 勸學篇 致諸弟·勉勵自立課程二 勸學篇 致諸弟·講讀經史方法二 勸學篇 致六弟·述學詩習字之法二 勸學篇 致諸弟·勸述孝悌之道二 勸學篇 致諸弟·溫經更增長見識二 勸學篇 致諸弟·勿為時文所誤二 勸學篇 稟父母·教弟注重看書二 勸學篇 致諸弟·必須立志猛進二 勸學篇 致諸弟·讀書必須有恆心二 勸學篇 致諸弟·按月作文寄京二 勸學篇 致諸弟·評文字之優劣二 勸學篇 致四弟·讀書不可太疏忽二 勸學篇 致四弟·宜勸諸侄勤讀書二 勸學篇 致四弟九弟·宜居家時苦學二 勸學篇 致九弟·講求奏議不遲二 勸學篇 致四弟九弟·諄囑瑞侄用功二 勸學篇 致四弟九弟·述為不學有四要事三 治家篇 稟父母·述家和萬事興三 治家篇 稟父母·教弟以和睦為第一三 治家篇 致諸弟·教弟婚姻大事須謹慎三 治家篇 稟父母·勿因家務過勞三 治家篇 稟叔父母·勿因勞累過度三 治家篇 致諸弟·無時不想回家省親三 治家篇 致諸弟·告誡弟弟要清白做人三 治家篇 致諸弟·述改建祖屋之意見三 治家篇 致諸弟·擬定於明年歸家探親三 治家篇 致諸弟·迎養父母叔父三 治家篇 諭紀澤·料理喪母之後事離京三 治家篇 諭紀澤·攜眷趕緊出京三 治家篇 諭紀澤·家眷萬不可出京三 治家篇 諭紀澤·勤通書信不必掛念三 治家篇 諭紀澤·家眷在京須一切謹慎三 治家篇 致諸弟·在家宜注重勤敬和三 治家篇 致諸弟·勿使子侄驕奢淫佚三 治家篇 諭紀澤·宜教家人勤勞持家三 治家篇 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親三 治家篇 致四弟·不宜常常出門三 治家篇 致四弟·得兩弟為幫手三 治家篇 致九弟·歸家料理祠堂三 治家篇 致四弟季弟·在家裡注重種蔬等事三 治家篇 致諸弟·宜兄弟和睦又實行勤儉二字三 治家篇 致諸弟·述家庭不可說利害話三 治家篇 致諸弟·述六弟婦治家賢慧而命最苦三 治家篇 致諸弟·述起屋造祠堂三 治家篇 致四弟·治家有八字訣三 治家篇 致四弟·居鄉要訣宜節儉三 治家篇 致九弟季弟·做後輩宜戒驕橫之心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驕奢佚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子侄做人要謙虛勤勞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子弟去驕氣惰習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子弟牢記祖訓八字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弟必須愛惜物力三 治家篇 致四弟·惜福貴乎勤儉三 治家篇 致九弟·欣悉家庭和睦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子勤儉為主三 治家篇 致四弟·宜以耕讀為本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述告在京無生計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述京中窘迫狀四 理財篇 稟父母·籌劃歸還借款四 理財篇 稟父母·借銀寄回家用四 理財篇 稟父母·在外借債過年四 理財篇 稟父母·家中費用窘迫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要叔父教訓諸弟以管家事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無錢寄回家四 理財篇 稟父母·寄銀還債濟人四 理財篇 致諸弟·取款及托帶銀四 理財篇 稟父母·送參冀減息銀四 理財篇 稟父母·取借款須專人去四 理財篇 稟父母·在京事事節儉四 理財篇 稟叔父母·托人帶銀兩歸家四 理財篇 致諸弟·家中務請略有積蓄四 理財篇 諭紀澤·托人帶銀至京四 理財篇 致諸弟·帶歸度歲之資四 理財篇 致九弟·述捐銀作祭費四 理財篇 致九弟·勸捐銀修祠堂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請給族人以資助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先饋贈親戚族人四 理財篇 致諸弟·述接濟親戚族人之故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贈親戚族人數目四 理財篇 稟叔父母·請兌錢送人四 理財篇 致諸弟·節儉置田以濟貧民四 理財篇 致九弟·順便可以周濟四 理財篇 致九弟·周濟受害紳民四 理財篇 致四弟九弟·千里寄銀禮輕義重四 理財篇 致四弟·送銀子共患難者五 交友篇 致諸弟·交友拜師宜專一五 交友篇 致諸弟·必須親近良友五 交友篇 稟叔父·不辭勞苦料理朋友的喪事五 交友篇 致諸弟·交友須勤加來往五 交友篇 致諸弟·切勿佔人便宜五 交友篇 稟父母·述接待朋友之法五 交友篇 致九弟·患難與共勿有遺憾五 交友篇 致九弟·述挽胡潤帥聯五 交友篇 致九弟季弟·述有負朋友六 為政篇 稟祖父母·述與英國議和六 為政篇 稟父母·述盤查國庫巨案六 為政篇 稟父母·具折奏請日講六 為政篇 致諸弟·具奏言兵餉事六 為政篇 致諸弟·進諫言戒除驕矜六 為政篇 致諸弟·詳述辦理巨盜及公議糧餉事六 為政篇 致九弟季弟·以勤字報君以愛民二字報親六 為政篇 致九弟·暫緩祭祀望溪六 為政篇 致季弟·述長江厘卡太多季弟左右六 為政篇 致九弟季弟·述籌辦粵省釐金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抽本省之厘稅六 為政篇 致九弟·處事修身宜明強六 為政篇 致諸弟·喜述大考陞官六 為政篇 稟祖父母·報告榮升侍講六 為政篇 稟祖父母·報告考差信六 為政篇 稟祖父母·報告補侍讀六 為政篇 致諸弟·喜述得會試房差六 為政篇 致諸弟·喜述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六 為政篇 稟父母·萬望匆入署說公事六 為政篇 稟叔父母·報告升翰林院侍讀學士六 為政篇 稟父母·敬請祖父換藍頂六 為政篇 稟父母·擬為六弟納監六 為政篇 稟父母·報告兩次兼職六 為政篇 稟父母·請勿懸望得差六 為政篇 稟父母·附呈考差詩文六 為政篇 稟父母·賀六弟成就功名六 為政篇 稟父母·請敬接誥封軸六 為政篇 稟父母·不敢求非分之榮六 為政篇 稟父母·請四弟送歸誥軸六 為政篇 稟父母·謹遵家命一心服官六 為政篇 致諸弟·述升內閣學士六 為政篇 致諸弟·喜述補侍郎缺六 為政篇 致諸弟·述奉旨為較射大臣六 為政篇 致諸弟·喜聞九弟得優貢六 為政篇 致九弟·為政切不可疏懶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弟為政優於帶兵六 為政篇 致四弟·述堅守作戰之困難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兄弟同獲聖恩六 為政篇 致九弟·申請辭退一席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讓紀瑞承蔭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紀梁宜承蔭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奏議乃為臣之事六 為政篇 致九弟·不必再行辭謝六 為政篇 致九弟·戰事宜自具奏六 為政篇 致四弟·兄弟同蒙封爵六 為政篇 致四弟九弟·述應詔面陛之策七 用人篇 致諸弟·述營中急需人才七 用人篇 致諸弟·調彭雪琴來江七 用人篇 致九弟·催周鳳山速來七 用人篇 致九弟·交人料理文案七 用人篇 致九弟·愧對江西紳士七 用人篇 致九弟·宜以求才為在事七 用人篇 致九弟·擬保舉李次青七 用人篇 致九弟季弟·擬和陳射仙辦大通釐金七 用人篇 致九弟·述告辦事好手不多七 用人篇 致沅弟季弟·隨時推薦出色的人七 用人篇 致九弟季弟·述楊光宗不馴七 用人篇 致沅弟季弟·囑文輔卿二語七 用人篇 致九弟·宜多選好替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