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二 勸學篇 致諸弟·勉勵自立課程:諸位賢弟足下:九弟到家,偏走各親戚家、必各有一番景況、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曾國藩家書》二 勸學篇 致諸弟·勉勵自立課程

曾國藩家書

二 勸學篇 致諸弟·勉勵自立課程

【原文】

諸位賢弟足下:

九弟到家,偏走各親戚家、必各有一番景況、何不詳以音我?

四妹小產,以後生育頗難,然此事最大,斷不可以人力勉強,勸渠家只須聽其自然,不可過於矜持。

又聞四妹起最晏1,往往其姑2反服侍他;此反常之事,最足折福,天下未有不地之婦而可得好處者,諸弟必須時勸導之,曉之以大義。

諸弟在家讀書,不審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日立志自新以來,雖懶惰如故,而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此三事,未嘗一日間斷。

十月廿一日誓永戒吃水煙,洎3今已兩月不吃煙,已習慣成自然矣,予自立課程甚多,惟記茶餘偶談,讀史十頁,寫日記楷本此三事者,誓終身不間斷也。

諸弟每日自立課程,必須有日日不斷之功,雖行船走路,須帶在身邊,予除此三事外,他課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將終身行之。

前立志作《曾氏家訓》一部,曾與九弟詳細道及,後因采擇經史,若非經史爛熟胸中,則割裂零碎,毫無線索,至於采擇諸子各家之言,尤為浩繁,雖抄數百卷,猶不能盡收,然後知古人作《大學衍義》《衍義補》諸書,乃胸中自有條例,自有議論,而隨便引書以證明之,非翻書而偏抄之也。

然後知著開之難,故暫且不作《曾氏家訓》;若將來胸中道理愈多,議論愈貫串、仍當為之。

現在朋友愈多,講躬行心得者,則有鏡海先生,艮峰前輩,吳竹如竇蘭泉馮樹堂。

窮經知道者,則有吳子序邵慧西。

講詩文字而藝通幹道者,則有何子貞。

才氣奔放,則有湯海秋,英氣逼人,志大神靜,則有黃子壽。

又有王少鶴,名錫振,廣西乙未翰要。

吳莘畬名尚志,廣東人,吳撫台之世兄。

龐作人名文壽,浙一江一 人。

此四君者,首聞於名而先來拜,雖所造有淺深。

要皆有志之上,不甘居於庸碌者也。

京師為人定淵藪4,不求則尤之,愈求則愈出,近來聞好友甚多,予不欲先去看別人,恐徒標榜虛聲,蓋求友以匡己之下逮,此大益也。

標榜以盜虛名,是大損也。

天下有益之事,即有足損者寓乎其中,不可不辨。

黃子壽近作選將論一篇,共六千餘字,真奇才也!黃子壽戊戊年始作破題,而六年之中,遂成大學問;此天分獨絕,萬不可學而至,諸弟不必反而驚之。

予不願諸弟學他,但願諸弟學吳世兄何世兄。

吳竹如之世兄,現亦學艮峰先生寫日記,言有矩,動有法,其靜氣實實可愛!

何子貞之世兄,每日自朝至夕,總是一溫一 書,三百六十日,除作詩文時,無一刻不一溫一 書,真可謂有恆者矣。

故予從前限功課教諸弟,近來寫信寄弟,從不另開課程,但教諸弟有恆而已。

蓋士人賣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

有志則斷不敢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也。

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諸弟此時惟有識不可以驟爐,至於有志不恆,則諸弟勉之而已。

予身體甚弱,不能苦恩,苦思則頭暈,不耐久坐,久坐則倦乏,時時屬望,惟諸弟而已。

明年正月,躬逢祖父大人七十大壽,京城以進十為正慶;予本擬在戲園設壽筵,竇蘭泉及艮峰先生勸止之,故不復張筵,蓋京城張筵唱戲,名曰慶壽,實而打把戲;蘭泉之勸止,正以此故。

現作壽屏兩架,一架淳化箋四大幅,系何子貞撰文並書,字有茶碗口大,一架冷金箋八小幅,系吳子序撰文,予自書。

淳化箋系內府用紙,紙厚如錢,光彩耀目,尋常琉璃廠無有也。

昨日偶有之,因買四張。

子貞字甚古,雅惜太太,萬不能寄口,奈何奈何?書不能盡言,惟諸弟鑒察,國藩手草。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課程表

一、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俱,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事時專一不雜。

二、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一會,體驗靜極生陽來復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鎖6。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

四、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都是徇外7為人。

五、讀史、廿三史每日讀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六、寫日記、須端諧,凡日問過惡,身過,心過,口過,皆己出,終身不間斷。

七、日知其所亡8、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分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八、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之金寡,氣之盛否。

九、謹言、刻刻留心。

十、養氣、無不可對人言之事,氣藏丹田。

十一、保身、謹遵大人手諭,節欲,節勞,節飲食。

十二、作字、早飯後作字,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功課。

十三、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註釋】

1晏:遲,晚。

2姑:此處指婆母。

3洎:到、至。

4淵藪: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5驟幾:突然接近。

6:此句意為寧心靜氣,內心踏實安穩,如鼎鎮住一般。

7徇外:順從於身外的客觀環境。

8亡:無。

【譯文】

諸位賢弟足下:

九弟到家,遍走各親戚家,一定有一番盛況,為何不詳細告訴我?四妹小產,以後生育很難,然而這件事最大,決不可以人力去勉強,要勸他家只要聽其自然,不可過於固執。

又聽說四妹起床 最遲,往往是他的姑婆服侍她,這是反常的事情,最容易折去福澤。

天下沒有不孝的婦女而可以得好處的。

弟弟們要時時勸導她,曉之以大義。

弟弟們在家讀書,不知道每天是如何用功的?我自十月初一日立志自新以來,雖淤懶惰仍如往日,而每天用楷書寫日記,讀史書十頁,生病在記茶餘偶讀一則,這三件事,沒有間斷過一回。

十月二十一日,發誓永遠戒掉吃水煙,至今已經兩個月不吃,習慣成自然了,我自己設的課程很多,只是記茶餘偶談,讀史十頁,寫日記楷本,這三件事,發誓終身不同斷。

弟弟們每天自己設立課程,必須天天不間斷,就是行船走路,也要帶在身邊。

我除這三件事以外,其他課程不一定求其有成,而這三件,將終身實行。

以前我說過立志作《曾氏家訓》一部,曾經與九弟詳細說到過,後來因為采擇經史,如果不是經史爛熟胸中,那麼會割裂零碎,毫無線索,至於采擇諸子各家的言論,工作尤其浩繁,雖然抄幾百卷,還是不完全。

然後才知道古人作《大學衍義》《衍義補》這些書,胸中自有條例,自有議論,而隨意引證,不是翻書遍抄。

然後才知道著書的難。

所以暫時不作《曾氏家訓》。

如果將來胸中道理多了,議論貫通了,仍舊可以去作。

現在朋友愈多,講求躬行心得的,有鏡海先生,艮峰前輩,吳竹如、竇蘭泉、馮樹堂,窮經悟道的,有吳子序、邵慧西,講詩、文、字而藝通於道的,有何子貞。

才氣奔放,有湯海秋。

英氣逼人,志大神靜的,有黃子壽,又有王少鶴,名錫振,廣西主事,年二十六歲,張筱甫的妹夫。

朱廉甫,名琦,廣西乙未翰林。

吳莘畬,名尚志,廣東人,吳撫台的世兄。

龐作人,名文壽,浙一江一 人,這四位,先聞我的名來拜訪,雖說他們的學問有深淺,卻都是有志之士,不甘居於庸碌輩的人物。

京城是人文薈萃之地,不去探求便沒有,越去探求就越多。

近來聽說好朋友很多,我不想先去拜訪別人,恐怕徒然標榜虛名。

求友用以匡正自己的不到,是大有益處的。

標榜以盜虛名,是會受大損失的。

天下有獲益的事,便有不益的事包含其中,不可不加辨別。

黃子壽近作《選將論》一篇,共六千多字,真是奇才。

黃子壽戊戊開始作破題,而六年之中,便成就了大學問,這是天分獨一無二,萬萬不是學得到的,弟弟們不必震驚。

我不願弟弟們學他,但願弟弟們學吳世兄、何世兄。

吳竹如的世兄,現在也學艮峰先生記日記。

言,有規矩;行,有法則,他的靜氣工夫實在可愛!

何子貞的世兄,每天從早到晚,總是一溫一 書。

三百六十天,除了做詩文外,無一刻不是一溫一 書,真是有恆的人。

所以我從前限你們的功課,近來寫信從不另開課程,都是要你們有恆罷了。

因為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氣;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人恆心。

有志氣就決不甘居下游;有見識就明白學無止境,不敢以一得自滿自足,如河伯觀海、井蛙窺天,都是無知;有恆心就決沒有不成功的事。

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弟弟們現在只有見識不是馬上可以廣搏的。

至於有志有恆,弟弟勉勵吧!我身體很弱,不能若想,苦想便頭昏;不能久坐,久坐便倦乏。

時刻所盼望的,只有幾位弟弟罷了。

明年正月,躬逢祖父大人七十大壽。

京城以進十為正慶。

我本準備在戲園設壽筵,竇蘭泉和艮峰先生勸止。

所以不準備辦。

因京城張筵唱戲,名叫慶壽,實際上是打把戲。

蘭泉之所以勸止,就是這個緣故,現在作了壽屏兩架,一架是淳化箋四大幅,是例子貞撰文並書,字有茶碗口大,一架冷金箋,是吳子序撰文,我自己寫字。

淳化箋是內府用紙,紙旱如錢幣,光彩奪目,平常琉璃廠沒有,昨天偶爾有了,因此買了四張。

子貞的字很古雅,可昔太大,萬不能寄回,奈何?書不盡言,請弟弟鑒察,兄國藩手草。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曾國藩家書
一 修身篇 稟父母·謹守父親保身之則一 修身篇 稟父母·痛改前非自我反省一 修身篇 致諸弟·明師益友虛心請教一 修身篇 稟父母·勸弟勿夜郎自大一 修身篇 致諸弟·勸弟謹記進德修業一 修身篇 致諸弟·勸弟切勿恃才傲物一 修身篇 稟父母·做事當不苟不懈一 修身篇 致諸弟·勸宜力除牢騷一 修身篇 致四弟·不宜露頭角於外一 修身篇 致九弟·勸宜息心忍耐一 修身篇 致九弟·勸弟須保護身體一 修身篇 致九弟·做人須要有恆心一 修身篇 致九弟·言凶德有二端一 修身篇 致九弟·願共鑒誡二弊一 修身篇 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一 修身篇 致四弟·必須加意保養一 修身篇 致九弟四弟·早起乃健身之妙方一 修身篇 致九弟·宜平驕矜之氣一 修身篇 致九弟李弟·須戒傲惰二字一 修身篇 致四弟·用藥須小心謹慎一 修身篇 致四弟·不宜非議譏笑他人一 修身篇 致九弟季弟·做人須清廉謹慎勤勞一 修身篇 致九弟季弟·必須自立自強一 修身篇 致九弟·望勿各逞己見一 修身篇 致九弟季弟·治身宜不服藥一 修身篇 致九弟季弟·服藥不可大多一 修身篇 致四弟·勸弟須靜養身體一 修身篇 致四弟·與官相見以謙謹為主一 修身篇 致九弟·述治事宜勤軍一 修身篇 致九弟·只問積勞不問成名一 修身篇 致九弟·萬望毋惱毋怒一 修身篇 致九弟·宜以自養自醫為主一 修身篇 致九弟·凡鬱怒最易傷人一 修身篇 致四弟·述養身有五事一 修身篇 致九弟·宜自修處求強一 修身篇 致九弟·時刻悔悟大有進益一 修身篇 致九弟·必須逆來順受二 勸學篇 稟父母·聞九弟習字長進二 勸學篇 稟父母·教弟寫字養神二 勸學篇 稟父母·勸兩弟學業宜精二 勸學篇 致諸弟·述求學之方法二 勸學篇 致諸弟·讀書宜立志有恆二 勸學篇 致諸弟·勉勵自立課程二 勸學篇 致諸弟·講讀經史方法二 勸學篇 致六弟·述學詩習字之法二 勸學篇 致諸弟·勸述孝悌之道二 勸學篇 致諸弟·溫經更增長見識二 勸學篇 致諸弟·勿為時文所誤二 勸學篇 稟父母·教弟注重看書二 勸學篇 致諸弟·必須立志猛進二 勸學篇 致諸弟·讀書必須有恆心二 勸學篇 致諸弟·按月作文寄京二 勸學篇 致諸弟·評文字之優劣二 勸學篇 致四弟·讀書不可太疏忽二 勸學篇 致四弟·宜勸諸侄勤讀書二 勸學篇 致四弟九弟·宜居家時苦學二 勸學篇 致九弟·講求奏議不遲二 勸學篇 致四弟九弟·諄囑瑞侄用功二 勸學篇 致四弟九弟·述為不學有四要事三 治家篇 稟父母·述家和萬事興三 治家篇 稟父母·教弟以和睦為第一三 治家篇 致諸弟·教弟婚姻大事須謹慎三 治家篇 稟父母·勿因家務過勞三 治家篇 稟叔父母·勿因勞累過度三 治家篇 致諸弟·無時不想回家省親三 治家篇 致諸弟·告誡弟弟要清白做人三 治家篇 致諸弟·述改建祖屋之意見三 治家篇 致諸弟·擬定於明年歸家探親三 治家篇 致諸弟·迎養父母叔父三 治家篇 諭紀澤·料理喪母之後事離京三 治家篇 諭紀澤·攜眷趕緊出京三 治家篇 諭紀澤·家眷萬不可出京三 治家篇 諭紀澤·勤通書信不必掛念三 治家篇 諭紀澤·家眷在京須一切謹慎三 治家篇 致諸弟·在家宜注重勤敬和三 治家篇 致諸弟·勿使子侄驕奢淫佚三 治家篇 諭紀澤·宜教家人勤勞持家三 治家篇 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親三 治家篇 致四弟·不宜常常出門三 治家篇 致四弟·得兩弟為幫手三 治家篇 致九弟·歸家料理祠堂三 治家篇 致四弟季弟·在家裡注重種蔬等事三 治家篇 致諸弟·宜兄弟和睦又實行勤儉二字三 治家篇 致諸弟·述家庭不可說利害話三 治家篇 致諸弟·述六弟婦治家賢慧而命最苦三 治家篇 致諸弟·述起屋造祠堂三 治家篇 致四弟·治家有八字訣三 治家篇 致四弟·居鄉要訣宜節儉三 治家篇 致九弟季弟·做後輩宜戒驕橫之心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驕奢佚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子侄做人要謙虛勤勞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子弟去驕氣惰習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子弟牢記祖訓八字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弟必須愛惜物力三 治家篇 致四弟·惜福貴乎勤儉三 治家篇 致九弟·欣悉家庭和睦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子勤儉為主三 治家篇 致四弟·宜以耕讀為本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述告在京無生計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述京中窘迫狀四 理財篇 稟父母·籌劃歸還借款四 理財篇 稟父母·借銀寄回家用四 理財篇 稟父母·在外借債過年四 理財篇 稟父母·家中費用窘迫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要叔父教訓諸弟以管家事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無錢寄回家四 理財篇 稟父母·寄銀還債濟人四 理財篇 致諸弟·取款及托帶銀四 理財篇 稟父母·送參冀減息銀四 理財篇 稟父母·取借款須專人去四 理財篇 稟父母·在京事事節儉四 理財篇 稟叔父母·托人帶銀兩歸家四 理財篇 致諸弟·家中務請略有積蓄四 理財篇 諭紀澤·托人帶銀至京四 理財篇 致諸弟·帶歸度歲之資四 理財篇 致九弟·述捐銀作祭費四 理財篇 致九弟·勸捐銀修祠堂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請給族人以資助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先饋贈親戚族人四 理財篇 致諸弟·述接濟親戚族人之故四 理財篇 稟祖父母·贈親戚族人數目四 理財篇 稟叔父母·請兌錢送人四 理財篇 致諸弟·節儉置田以濟貧民四 理財篇 致九弟·順便可以周濟四 理財篇 致九弟·周濟受害紳民四 理財篇 致四弟九弟·千里寄銀禮輕義重四 理財篇 致四弟·送銀子共患難者五 交友篇 致諸弟·交友拜師宜專一五 交友篇 致諸弟·必須親近良友五 交友篇 稟叔父·不辭勞苦料理朋友的喪事五 交友篇 致諸弟·交友須勤加來往五 交友篇 致諸弟·切勿佔人便宜五 交友篇 稟父母·述接待朋友之法五 交友篇 致九弟·患難與共勿有遺憾五 交友篇 致九弟·述挽胡潤帥聯五 交友篇 致九弟季弟·述有負朋友六 為政篇 稟祖父母·述與英國議和六 為政篇 稟父母·述盤查國庫巨案六 為政篇 稟父母·具折奏請日講六 為政篇 致諸弟·具奏言兵餉事六 為政篇 致諸弟·進諫言戒除驕矜六 為政篇 致諸弟·詳述辦理巨盜及公議糧餉事六 為政篇 致九弟季弟·以勤字報君以愛民二字報親六 為政篇 致九弟·暫緩祭祀望溪六 為政篇 致季弟·述長江厘卡太多季弟左右六 為政篇 致九弟季弟·述籌辦粵省釐金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抽本省之厘稅六 為政篇 致九弟·處事修身宜明強六 為政篇 致諸弟·喜述大考陞官六 為政篇 稟祖父母·報告榮升侍講六 為政篇 稟祖父母·報告考差信六 為政篇 稟祖父母·報告補侍讀六 為政篇 致諸弟·喜述得會試房差六 為政篇 致諸弟·喜述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六 為政篇 稟父母·萬望匆入署說公事六 為政篇 稟叔父母·報告升翰林院侍讀學士六 為政篇 稟父母·敬請祖父換藍頂六 為政篇 稟父母·擬為六弟納監六 為政篇 稟父母·報告兩次兼職六 為政篇 稟父母·請勿懸望得差六 為政篇 稟父母·附呈考差詩文六 為政篇 稟父母·賀六弟成就功名六 為政篇 稟父母·請敬接誥封軸六 為政篇 稟父母·不敢求非分之榮六 為政篇 稟父母·請四弟送歸誥軸六 為政篇 稟父母·謹遵家命一心服官六 為政篇 致諸弟·述升內閣學士六 為政篇 致諸弟·喜述補侍郎缺六 為政篇 致諸弟·述奉旨為較射大臣六 為政篇 致諸弟·喜聞九弟得優貢六 為政篇 致九弟·為政切不可疏懶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弟為政優於帶兵六 為政篇 致四弟·述堅守作戰之困難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兄弟同獲聖恩六 為政篇 致九弟·申請辭退一席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讓紀瑞承蔭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紀梁宜承蔭六 為政篇 致九弟·述奏議乃為臣之事六 為政篇 致九弟·不必再行辭謝六 為政篇 致九弟·戰事宜自具奏六 為政篇 致四弟·兄弟同蒙封爵六 為政篇 致四弟九弟·述應詔面陛之策七 用人篇 致諸弟·述營中急需人才七 用人篇 致諸弟·調彭雪琴來江七 用人篇 致九弟·催周鳳山速來七 用人篇 致九弟·交人料理文案七 用人篇 致九弟·愧對江西紳士七 用人篇 致九弟·宜以求才為在事七 用人篇 致九弟·擬保舉李次青七 用人篇 致九弟季弟·擬和陳射仙辦大通釐金七 用人篇 致九弟·述告辦事好手不多七 用人篇 致沅弟季弟·隨時推薦出色的人七 用人篇 致九弟季弟·述楊光宗不馴七 用人篇 致沅弟季弟·囑文輔卿二語七 用人篇 致九弟·宜多選好替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