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貳、臣術__二、盡忠:64.人臣之行,有(有作行)六正則榮,犯六邪則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群書治要》貳、臣術__二、盡忠

群書治要

貳、臣術__二、盡忠

二、盡忠

64.人臣之行,有(有作行)六正則榮,犯六邪則辱。

(卷四十三·說苑)

【白話】作為人臣的操守,實行「六正」就會得到尊榮,觸犯「六邪」就會自取其辱。

【註釋】1六正:一、高瞻遠矚,防患未然,此為「聖臣」;二、虛心盡意,扶善除惡,此為「良臣」;三、夙興夜寐,進賢不懈,此為「忠臣」;四、明察成敗,轉禍為福,此為「智臣」;五、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此為「貞臣」;六、剛正不阿,敢諍敢諫,此為「直臣」。

·2六邪:一、安官貪祿,不務公事,此為「具臣」;二、巴結諂媚,曲意逢迎,此為「諛臣」;三、巧言令色,嫉賢妒能,此為「奸臣」;四、巧舌如簧,挑撥離間,此為「讒臣」;五、專權擅勢,結一黨一 營私,此為「賊臣」;六、幕後指揮,興風作浪,此為「亡國之臣」。

65.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卷九·孝經)

【白話】孔子說:「君子事奉國君,上朝為官時,總想著盡忠職守且認真負責,為天下人謀福利;退朝居家時,總想著補救自身的過失,增進德行學問,以便利益大眾。

如果國君有美德善行的事,一定順從、推廣;對於國君的過惡,一定幫助他匡正、補救,能盡心盡力做到這樣,那麼君臣上下必能同心同德、相親相愛。」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群書治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