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
慈安是慈禧毒死的嗎?
慈安即東太后,系咸豐皇帝之妻;慈禧即西太后,是6歲登基的同治皇帝之母。
祺祥政變發生,兩太后以姊妹相稱,共同垂簾聽政。
可是到1881年4月8日(光緒七年三月初十日),慈安卻突然暴斃宮中。
慈安太后是怎樣死的?歷來眾說紛紜。
有的說慈安死於疾病。
朱壽朋的《光緒朝東華錄》載有慈安遺詔,說她「初九日偶染微痾,初十日病勢陡重,延至戌時,神思漸散,遂至彌留」。
徐珂采清代筆記數百種,並參考報章記載輯成的《清稗類鈔》,也說慈安是「微疾上賓」:四月七日,慈安己稍感風寒,肺氣略不舒暢。
四月八日晨,召御醫薛福辰請脈,薛具疏一方,至傍晚慈安即暴變而薨了。
但慈安因病致死之說,連當時人也大為懷疑。
御醫薛福辰為慈安請脈時曾認為「策疾不須服藥」,當晚聽說「東後上賓,已傳吉祥版(棺)」,大為詫異,還以為外間訛傳,西太后「病有反覆,以東西太后互易」呢。
頃刻,噩耗證實,他大戚曰:「天地間竟有此事!吾尚可在此乎?」
硬是不信。
時左宗棠方擢軍機大臣,次日入朝得悉慈安病逝,頓足大聲說:「吾昨早對時上邊清郎周密,何嘗似有病者?即雲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
(《清稗類鈔》)此日晨,慈安召見恭親王奕訢、大學士左宗棠、尚書王文韶、協辦大學士李鴻藻時,「面容和悅無病色,只是兩頰微紅而已」,至午後四點鐘,內廷忽傳慈安太后薨逝,命樞臣諸人速進。
慣例,帝后患病,傳御醫,必先召軍機太臣悉其事,醫方藥劑亦須由軍機大臣們檢視。
時軍機大臣退值僅五小時,宮廷暴變,計諸臣大驚。
他們抵宮時,見慈安已小殮,慈禧正坐在矮凳上。
曩時后妃薨,即傳戚屬入內瞻視後才得小殮,歷朝習以為常,而此次椒房卻無預其事者,「眾感歎為創聞」。
(《述庵秘錄》)
也有的說慈安死於慈禧進藥。
慈安死前數日,偶至慈禧宮中。
慈禧令侍者奉餅餌一盒進,慈安食而甘之,慈禧謂:「姊既喜此,當令再送一份來。」
後一二日,果有餅餌數盒進奉,色味花色悉如前。
慈安即取一二枚食之,頓覺不適,至戌刻遽逝。
此說雖出自《清朝野史大觀》,但輯者小橫室主人自稱,該書取資參考之書,半多手抄秘籍,及各省一愛一縣志乘、名家文集,為數不下百十餘種。
所載「注重徵信,凡隱怪荒唐之說,偏激虛構之談,雖饒有趣味,亦概不採錄」。
多年來此書常為史家引用,所以此說當不能視為無稽之談。
那麼慈禧為何要毒死慈安呢?一安徽人筆記認為因為慈安掌握咸豐帝的遺詔:「葉赫氏(即西太后)祖制不得備椒房,今既生皇子,異日母以子為貴,自不能不尊為太后,惟朕實不能深信其人,此後如能安分守己則已,否則汝可出此詔,命廷臣傳遺命除之。」
某日,慈安置酒宮中,請慈禧赴宴。
酒過三巡,慈安從袖中一抽一出一函授於慈禧。
慈禧啟視,臉色頓變,幾不可抑——原來此函正是咸豐帝遺詔。
待慈禧閱畢,慈安將遺詔焚於燭上,說:「此紙已無用,焚之大佳。」
當時慈禧慚憤交加,強為感泣,事後對慈安執禮甚恭,全無往日驕縱之態,但此時已起殺機,必欲除之了。
(濮蘭德、白克好司《慈禧外傳》)
還有的說慈禧與慈安交惡,慈安恚而自盡。
慈禧權欲極重,光緒即位,再度垂簾聽政,更加縱恣無度,而慈安倦怠少聞外事,甚至靜攝不出,於是慈禧乾脆一人召見廷臣,有事不復白於慈安。
1881年初,慈禧患血膨劇疾,遍求中外名醫而皆無療效。
因此慈安獨視朝事,致使慈禧很為不悅,「誣以賄賣囑托,干預朝政,語頗激」,以致慈安不能忍耐,而又木訥不能與之辯,惱恨之下,「吞鼻煙壺自盡」。
(《清稗類鈔》)
(夏林根)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