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
司馬遷卒年及其死因真相如何?
我國歷史上偉大的史學家和文學家司馬遷,生長在西漢武帝時代,曾任太史令,因為李陵降匈奴事辯護而觸犯武帝忌諱,遭受腐刑。
被刑後,他懷著極大的悲憤和憎恨的心情,堅持完成了50萬言的歷史巨著——《史記》,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一騷一》」。
《史記》展示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西漢武帝時代的3000年的歷史畫卷。
《史記》問世以後,歷代都有專門研究《史記》和研究司馬遷的學者,國外也不斷湧現研究《史記》的專家。
可是對於司馬遷的卒年和死因這個問題,由於史料的缺乏,始終未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
正史中未載司馬遷卒年,有人認為這是司馬遷善終的證明,也有人認為這恰恰說明司馬遷死得不明不白,大有疑問。
《史記。
集解》引東漢學者衛宏《漢舊儀注》云:「司馬遷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過,武帝怒而削去之。
後坐舉李陵,李陵降匈奴,故下蠶室。
有怨言,下獄死。」
葛洪《西京雜記》也有相類似的記載。
有人據此認為司馬遷是因作《報任安書》而死的,且死在作《報任安書》的當年。
(據王國維考證《報任安書》作於太初四年)郭沫苦認為司馬遷下獄的事世上必有流傳,故衛宏、葛洪均筆之於書。
衛宏和葛洪都是當時頗有名望的大學問家,不會無中生有,歪曲事實。
班固在《漢書。
司馬遷傳》的「贊」中歎息「以遷之博物洽聞而不能以知自全」,悲其「既陷極刑」(指腐刑)之後,又不「能自保其身」,這說明司馬遷不是自然之死。
桓寬《鹽鐵論。
周秦篇》文學(讀書人)所言:「……一日下蠶室,創未廖,宿衛人主,出入宮殿,得由受俸祿,食大官享賜,身以尊榮,妻子獲其饒;故或載卿相之列,就刀鋸而不見閔(憫)。」
鹽鐵會議召開於西漢昭帝始元六年,離司馬遷生活年代相去不遠,《漢書》載司馬遷被刑之後,又「尊一寵一任職」,為中書令(皇帝的御一用秘書),可說是「載卿相之列」。
郭沫若認為《鹽鐵論。
周秦篇》中的既「下蠶室」而後又「就刀鋸」,就是暗指司馬遷的再度下獄致死之事。
對此,有的學者則提出異議。
目前尚存有關衛宏提及太史令和司馬遷行一事的記載,共有四條,經考證,至少有兩條不符合史實,故衛宏說司馬遷「下獄死」一事,殆不可信,至少也是孤證。
古人認為「身一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漢書》歎司馬遷「既陷極刑」,不「能自保其身」,應當從古人的這種含義上來理解。
《鹽鐵論。
周秦篇》文學之言與司馬遷根奪風馬牛不相及,「下蠶室」之後又「就刀鋸」,原意只是指一種刑罰所造成的社會不一良風氣,乃證明漢武帝嚴峻之治的無效,不能解釋為司馬遷兩次下獄。
也有人認為司馬遷可能死於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獄」。
巫蠱案發於征和元年,身為治巫蠱使者的江充與衛太子有怨,恐武帝晏駕後為太子所誅,遂大開殺戒以藉機剪除太子。
太子殺江充後自一殺,武帝窮治巫蠱之獄,轉而窮治太子死之獄,一直到征和四年,前後死者達十幾萬,司馬遷的好友任安,就是「巫蠱之獄」的殉難者之一。
這場災難,牽及到當時許多文武官員,司馬遷恐怕也難以倖免。
又據《史記》記事內容分析,太初四年至征和二年還有記事,征和一年後無記事,司馬遷很可能是《漢書》所云「巫蠱之禍,流及士大夫」的犧牲者。
還有人主張司馬遷死於武帝之後,西漢學者褚少孫曾說過「太史公記事,盡於孝武之事」,《史記》各篇裡有漢世宗的謚號「武帝」。
「武帝」系漢世宗劉徹死後,後人所追封,如司馬遷死在武帝之前,怎麼會知道這謚號呢?有人考證司馬遷《報任安書》作於征和二年十一月,距武帝駕崩僅四年,從《報任安書》的內容來看,知道當時《史記》尚未全部完成,此後必有修整補輯,故涉及到武帝的地方,改稱謚號,則不足為奇了。
總之,司馬遷到底是「有怨言,下獄死」或是為「巫蠱之獄」所累及,還是平安地活到武帝之後,壽終正寢,目前尚無明文信史作據,有待於今後新史料的發現和人們的進一步研究。
(呂建昌)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