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
詞起源於什麼時候?
「古歌舊調君休唱,聽取新翻楊柳枝。」
曲子詞的出現,給中國古代的詩壇注入了一股優美芬芳的氣息。
詞以它美妙的韻一律,豐富的色彩,委婉的情調,不僅能作為一種重要文體而與五七言詩抗衡,而且還以比詩更高的藝術魅力吸引著今天的讀者。
可是,這條藝術長河的源頭何在?從古到今眾說紛壇。
由於詞與五七言詩最顯著的外部區別是它那長短不一的句式,因此,大量的探源者們便在這裡大做文章,千年來爭論不休,通常的講法有四種:第一,詩詞同源,古已有之。
清代著名詞論家汪森指出:「自有詩,而長短句即寓焉。
《南風》之一操一,《五子之歌》是已。
周之《頌》三十一篇,長短句居十八;……是非詞之源乎!」(《詞綜序》)他認為《詩經》中長短句相雜的詩就是詞的雛型,有詩就有詞。
這種提法的出發點,一方面是注意了長短句這一特徵,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糾正不少人把詞視為「小道」的傳統偏見,提高詞的地位。
第二,詞源於漢樂府。
因為詞與樂府詩歌都具備句式參差不一和能夠入樂歌唱兩大特點。
因此不少學者都認為詞的直接源頭應該是漢樂府。
宋人王灼認為:「古歌變為古樂府,古樂府變為今曲子,其實一也。」
(《碧雞漫志》)王應麟在《困學紀聞》中也說:「詞曲者,古樂府之末造也。」
這一說法在清代詞論家中尤為盛行。
第三,詞產生於齊梁時代。
持這種觀點者為數不少,不但古人作此論,不少現代學者也這麼認為,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和文學研究所編《中國文學史》都持這一觀點。
他們把粱武帝的《江南弄》和隋煬帝的《紀遼東》作為詞的雛型。
齊梁時代,詩的平仄聲律得到了系統的理論闡述,各種清樂和雅樂的傳唱也日益普遍,因此諸如《江南弄》這類入樂合律的長短句的詩與詞有更多的相似處,所以不少人便認為這就是最初的詞了。
第四種說法最流行,即認為詞產生於初盛唐,主要從近體詩發展而來。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唐初多五七言,唐中後漸變為長短句。」
他們認為詞中嚴密的平仄聲律不是憑空而來的,只有律詩的高度成熟才會導致詞的形成,早期的詞都以五七言律詩的句式為主便是一個力證。
《全唐詩》卷三十二就是這樣解釋的:「唐一人樂府原用律絕等詩,雜和聲歌之,並其和聲作實字,長短句以就曲拍者為填詞。」
詞的別稱「詩餘」也說明了詞對詩的繼承關係。
「詩餘」說有兩種意義:一是有詩以後才有詞;一是作詩之閒餘
去作詞。
不管哪種解釋都符合詞產生於近體詩這一說法。
除了「詩餘」、「長短句」外,詞的別稱還有很多,如「曲子詞」、「樂府」等,這些別稱揭示了詞與音樂的密切關係,因此,許多現代學者便紛紛從音樂史入手去探究詞的來龍去脈。
目前比較多的學者認為,詞的形成與隋唐時期產生的燕樂有重要聯繫。
燕樂是西域音樂結合中原民間音樂而形成的一種流行音樂,它一出現便迅速地取代了中原舊樂而風一靡一一時,而「配合燕樂樂曲的歌辭就是詞」。
(唐圭璋《論詞的起源》)同時也有研究者注意到了詩與音樂結合的某些規律:漢以前是按詩譜樂,漢唐之際是采詩入樂,唐以後是倚聲填詞。
因此倚聲填詞也是詞用以區別其他長短句詩的標記之一。
總的來說,注意到詞與燕樂關係的學者,在起源時間上一般都傾向於前述第四說,因為這與燕樂流行發展的時代正吻合。
然而,就目前而論,不管從句式、格律、音樂哪方面說,對詞的起源問題都還沒有一個定論,對詞史研究者來說這仍是一個重大課題,對讀者來說也還是一個「謎」。
但隨著新的史料的發現和對文學藝術史的進一步研究,解一開這個謎一團一的希望不是不存在的。
(耿百鳴)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