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
「中山狼」所影射的是誰?
「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在我國可以說是老幼皆知。
人們把迂腐的好心人稱為東郭先生,而「中山狼」則是忘恩反噬者的藝術典型。
這個故事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文學形式是傳奇小說《中山狼傳》。
因為它收在明人馬中錫的《東田文集》中,一般認為是馬的創作或改編前人之作。
隨後,出現了康海和王九思以此故事為題材的戲曲劇本。
康、王都是明代「前七子」中的著名文學家,又是同鄉,對戲曲也有相同一愛一好。
王九思的劇本題名《中山狼院本》,是個僅有一折的短劇,影響不大。
康海是弘治年間狀元,很有文才,所作《東郭先生誤救中山狼》雜劇又是大戲,有一定社會影響;陳繼儒曾評曰:「此劇真乃救世仙丹,使無義男子見之,不覺一毛一骨顫戰。」
此劇確實包含一著十分深刻的哲理,對今天的人們仍有啟發。
今日舞台演出往往據此為藍本。
與康海同時代而稍後30年的何良俊,開始把這個劇本和當時的政治鬥爭直接聯繫起來,坐實說康海筆下的中山狼是影射當時的著名文學家、「前七子」中的首領人物李夢一陽一。
從此開始了持續爭論至今的「中山狼公案」。
其時政治鬥爭的背景,是宦官劉瑾從一操一縱朝政、煊赫炙手到「以謀反下獄」,並牽連進去一大批官吏。
據何良俊說,「當時任戶部郎中的李夢一陽一曾代尚書韓某起草奏疏,揭發瑾一黨一罪行;劉瑾深以為恨,把李投入獄中欲致以死;康海到劉瑾那裡說情,使李倖免;後劉瑾垮台,有人認為康海是劉瑾一一黨一,李夢一陽一對康海的評議也很嚴格苛刻,康被罷官,於是寫了這個劇本洩忿。
(原文見清代焦循《劇說》卷三)從有關史料來看,康海確實利用自己和劉瑾的關係,營救過李夢一陽一,後康「坐瑾一黨一」,遭到彈劾,卻未見李夢一陽一站出為他解脫,也是事實。
有些記載又說,「瑾慕海,嘗欲招致門下,而海不往」。
(《康海傳》)康海原來清高得很。
李夢一陽一出事後,「崆峒(李夢一陽一號崆峒子)扯子襟,噬指血密書,告急於君日:」非吾友,他弗能救。
『「」君慨然:「果如是,吾何借一官!』」(《對山康修撰傳》)「對山(康海號)一性一孝友。
因救李空同,與劉瑾酬酢,遂罹清議「。
(《劇說》)把康海描畫成一個為了救友人而忍辱屈節,甚至作出人格上犧牲的大義士;也更反襯出李夢一陽一不救康海,反而在給康海定案時」議論嚴刻「,自為」中山狼「無疑。
清代,有人對這宗公案開始產生了懷疑。
朱彝尊研究了二人的詩文著作,發現「康、李末嘗隙末」。
(《靜志居詩話》)鈕銹說「對山之救獻吉(李夢一陽一字),原非望報於獻吉也;獻吉即有忮忌,何若至中山狼之甚乎!」(《觚剩》)《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認為李夢一陽一併未對康海「逞兇反噬」,是「好事者」「附會其說也」。
不過,他們依舊認為從馬中錫的傳奇小說開始,「中山狼」的形象是影射李夢一陽一的,只是遭其反噬的東郭先生不是康海,而是「別有所指」的另一個人。
朱彝尊還指出了這個人的姓名,但根據不足,也不能為後人所接受。
時至近代,仍然兩種觀點涇渭分明。
一種是傳統的說法。
如戲曲史家嚴敦易認為,「康海的《東郭先生誤救中山狼》雜劇,系為譏刺李夢一陽一,以洩自己的憤懣之作,大概是並不附會的事實」(《元明清戲曲論集》)。
傅惜華《明代雜劇全目》也介紹了「論者謂其《中山狼》一劇,即詆李夢一陽一之作」。
另一種意見則是在朱彝尊等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求史料,獲得新的觀點。
如蔣星煜據《明實錄》、《李夢一陽一墓誌銘》等,認為康海與劉瑾的關係本來就非同一般,並非為救李夢一陽一而屈節酬酢,他的人格也不是非常的高潔。
而且使李夢一陽一獲免者,也不是康海一人之力。
(《中國戲曲史鉤沉》)辛雨也查明從劉瑾被捕到處分「瑾一黨一」,政局急轉直下,前後僅僅四五天時間,待李夢一陽一起用到京,大局已定,康海早已罷官。
李夢一陽一既不可能參與對康海定案的議論,而且他不久又被排擠,即使想為康海爭取寬處,也無能為力。
(《學林漫錄》卷二)這些考證都是比較有說服力的。
當然,在這一些學者之間,對一些具體材料的認識也不是完全一致的,但共同的觀點則是認為戴在李夢一陽一頭上的這頂「中山狼」帽子應該摘掉,給他徹底平反。
這一宗糾纏了將近五個世紀的公案雖然和《中山狼》這個戲本身的客觀價值不完全是一回事,但也不完全是兩回事;搞清楚劇本中的「中山狼」有無影射?影射的是誰?被譽為「真狀元」的康海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等等,對於加深雜劇劇本的認識,當然是有益的。
(繆依杭)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