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
伯夷、叔齊是餓死在首陽山嗎?
一部《論語》,論及100多人,受到孔子稱許的固然不少,被孔子尊為賢人的卻屈指可數,而伯夷、叔齊即在其列。
《論語》中曾四次提到他們,但沒有說及他們的身世。
《尚書》、《春秋左傳》、《國語》等古籍沒有提到這兩人(《尚書》、《國語》提到的伯夷是另有其人)。
到戰國時,《孟子》、《莊子》、《呂氏春秋》和《韓非子》等都很推崇他們。
漢代的司馬遷作《史記》,特為他們立傳,且放在列傳之首。
唐代的韓愈曾寫過《伯夷頌》,頌揚備重。
在歷史上,伯夷、叔齊一直作為高風亮節的典範而流芳百世。
據《史記》本傳,伯夷、叔齊是殷末周初孤竹國君的兒子。
孤竹君生前要叔齊繼承君位。
他死後,叔齊卻把君位讓給長兄伯夷,但伯夷不肯違背父命,於是先後出走。
他們慕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行仁政之名,來到周地,這時姬昌已經去世。
不久,武王伐紂,他們叩馬而諫說:「父死不葬,一愛一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
並說伐紂是「以暴易暴」。
等到武王得勝,天下宗周,於是他們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在首一陽一山。
死前還作了一首《采薇》之歌,頗有怨憤之辭。
這是現存最完備的伯夷、叔齊的生平史料。
可是,戰國諸子並沒有說到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兒子,《莊子。
讓王》說:「昔周之興,有士二人,處於孤竹。」
《呂氏春秋。
誠廉》中也說他們是「士」。
《孟子》說他們避居北海之濱,如《史記》所說是「巖一穴一之士」,即隱士。
地位、身份既有歧見,至於說他們「餓死首一陽一山」,就更有可疑。
最早提到伯夷、叔齊的《論語。
季氏》說:「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伯夷、叔齊餓於首一陽一之下,民到於今稱之。」
只要玩味一下這段文字,可以看出「餓於首一陽一」的意思並不是說「餓死」,而是指在首一陽一山過著貧困的隱士生活,它是針對齊景公的豪華生活而言。
《呂氏春秋。
誠廉》中也說「二人北行,至首一陽一之下而餓焉」,皆未提及餓死。
但是《莊子》裡卻多次說伯夷、叔齊是餓死的;《韓非子。
一奸一劫弒臣》中也說「二人餓死首一陽一之陵」;在《史記》裡說得更具體,他們是恥食周粟,以至餓死,新出版的《辭源》和《辭海》都沿襲此說。
有些學者認為這是後人附會之辭。
《論語》上並沒有「恥食周粟」而「餓死」的說法。
因此,《史記》的說法並不可信。
把他們說成「餓死」,應當看作在春秋、戰國那種君不君、臣不臣的殘酷爭鬥的背景下,遊說之士為迎一合統治者的忠孝道德觀,或者為放棄名利、遁世絕俗的觀點而進行的一種宣傳。
就是那首《采薇》之歌,流露出的怨憤口氣,也與孔子讚許他們「不念舊惡,怨是用希」的品一性一不合,未必真是他們所作。
對這種看法,反對者又認為:《論語》雖然未提「餓死」,但稍後的先秦諸子卻皆有此說法,安知不是《論語》脫一去「死」字呢?當然,這只能算是一種推測了。
所以,伯夷、叔齊的歸宿,直至今天還不能有一個斷論。
(魏行)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