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
造紙術始於何時?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但究竟誰是紙的發明者呢?人們通常回答是:東漢的蔡倫。
其依據是范曄的《後漢書。
蔡倫傳》:「(蔡)倫乃造意用樹膚(皮)、麻頭及蔽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這裡范曄使用的「造意」一詞,包含有發明創造的意思。
因此人們往往把蔡倫向漢和帝獻紙的公元105年作為紙的誕生時間。
《後漢書》關於蔡倫造紙的說法與其他古文獻記載有很大出入,關於蔡倫事跡的最早歷史記載,當推東漢時官修的國史《東觀漢記。
蔡倫傳》。
它是曹壽、延篤等人於東漢桓帝元嘉元年所撰。
這距蔡倫之死不到30年。
《東觀漢記》一書在隋唐時代尚存,宋元以後方失佚。
今傳本是後人所輯錄,已失原書之真。
查隋代虞世南《北堂書鈔》(卷一○四)、唐代歐一陽一詢《藝文類聚》(卷五十八)、徐堅《初學記》(卷二十一),引原書《東觀漢記。
蔡倫傳》,均作:「黃門蔡倫,典作尚方作紙,所謂『蔡侯紙』也。」
原書只說蔡倫主管(即「典」)少府所屬尚方造紙,根本沒有蔡倫發明紙的意思。
蔡倫於公元75年入宮為宦官,歷任小黃門、中常侍、尚方令、龍亭侯、長樂太僕,最後於公元121年因捲入宮廷內訌而服毒自一殺。
故所謂蔡侯紙實出於尚方內眾工匠之手,而決非身為尚方令的蔡倫所親制。
封建時代將蔡倫奉為「紙神」,建祠修廟,焚香祭祀,自然是神化了蔡倫。
但貶低蔡倫在造紙史上的歷史作用也是不對的。
尚方令蔡倫組織尚方擴大造紙原料來源,制
作價廉物美的良紙,以代替舊書寫材料竹簡和嫌帛。
他不愧為歷史上傑出的科學家。
然而,近代西漢麻紙的發現,給東漢蔡倫造紙說以巨大的衝擊。
已故的考古學家黃文弼於1933年在新疆羅布綽爾古烽燧遺址掘得一片西漢中葉的古紙。
從外觀看為粗糙的麻紙,大小為4×10厘米(報道誤為40×100厘米)。
可惜此片古紙當時未作分析化驗,後又毀於30年代戰火,現僅存此照片。
1957年5月西安市東郊灞橋又出土一疊西漢前期古紙,呈米黃色,質地粗糙,已成碎片,最大的一塊長寬為10厘米。
紙上有明顯的布紋,並附著綠色銅銹老斑。
經反覆檢驗,其主要原料為大麻,夾雜少量苧麻。
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植物纖維紙,現陳列在陝西省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
但也有少數學者認為它不是考古工作者按科學方法發掘的,對它是否為漢紙表示懷疑。
1973至1974年,甘肅漢居延遺址又發掘出兩張西漢後期的麻紙。
它再次證明了造紙法是西漢勞動人民的創造。
迄今為止出土的西漢古紙數量不多,並且紙都作為雜用。
目前尚未發現西漢用於書寫的紙張。
因此發掘更多的西漢古紙,成為解一開造紙術起源之謎的關鍵。
除以科學方法考古發掘外,尚應重視對古紙的分析化驗工作。
學術界關於造紙術起源的分歧,還在於對古籍中關於造紙的主要記載看法不同。
先秦文獻中並沒有出現「紙」字。
最早解釋紙字含義的是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
它倡導最初的紙是以絲絮為原料,按漂絮原理而製成的說法。
而也有學者認為絮紙沒有強度,從技術上否定用絲絮造紙的可行一性一,因此關於造紙文獻資料的搜集、考證,並與考古發掘相印證,仍然是很重要的。
(王慶余)
註:據《新民晚報》1991年12月21日轉摘《人民日報》報道:從1990年秋季開始,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漢代敦煌郡懸泉置遺址連續進行了兩個年度的考古發掘,獲得了大量珍貴的文物。
懸泉置遺址出土的各類遺物達17650件,其中彌足珍貴的簡牘即達1500餘枚。
特別與簡牘共存的西漢宣帝至哀帝時期(公元前713——1年)的20餘張書寫墨跡的麻紙的出土,可能突破傳統的東漢蔡倫造紙說。
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甘肅是最早發明並使用紙的地區之一。
(施宣圓)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