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
銅奔馬象徵什麼?
196一9年10月,在甘肅武威縣城北,發掘一座東漢靈帝時期的張姓將軍墓。
在出土的殉葬物品中,有一具高34.5厘米的銅馬俑,為青銅製成,作疾速奔馳狀,其右後蹄附一飛鳥,既表現其高度的一浪一漫主義意境,又穩定了銅馬俑本身的重心,堪稱我國古代青銅藝術中無以倫比的珍品。
因此,近年在英、法、日、美各國展出之後,贏得普遍的讚賞,被譽為「中國古代藝術作品的高一峰」。
國家旅遊局己決定將其作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誌。
但這具銅馬俑究竟是什麼,卻是一個急待解一開的謎。
銅馬俑的造型雄駿非凡,它昂首嘶鳴,馬蹄騰空,作風馳電掣般的奔馳,因而,經郭沫若鑒定,命名「銅奔馬」。
因由青銅製成,也稱「青銅奔馬」。
但是,這具銅馬俑的一精一妙之處,在其後蹄下踏一飛鳥,僅以「奔馬」名之,顯然不足以表現其一浪一漫主義意境。
因此有人將其稱為「馬踏飛一燕」,以表明奔馬正在作凌空掠過燕背的飛馳。
相傳周穆王有八駿,其一名為「翻羽」,意為馬馳之快,超過了飛鳥的速度。
這具銅馬俑的造型,說明它是「翻羽」
之類的駿馬。
然而有人認為,銅馬俑所附飛鳥,從造型看不像是燕子,而是龍雀,因此認為應該是「馬踏龍雀」。
但是,問題在於龍雀是風神,即飛廉。
這種神鳥,豈能是奔馬所踏之物?雖然東漢張衡的《東京賦》中有「銅雀蟠婉,天馬半漢」之句,但這是稱宮內龍雀、天馬兩件對應的銅製陳列品。
因此,常書鴻等認為這具銅馬俑就是「天馬」。
《漢書。
禮樂志》中《西極天馬之歌》曾記載,「天馬」「浮雲,上馳」,意即足踩浮雲,身可騰空飛馳。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天馬歌》中,曾用「回頭笑紫燕」來形容「天馬奔」之疾速。
奔馬踏著飛一燕,不正是遨遊空中的「天馬」形象嗎?再說漢代稱產自大宛的良種汗血馬為「天馬」,銅馬俑出士於武威,可見銅馬俑與產於西北的良馬有關。
但是,最近有人提出,「天馬」在漢代專指大宛桿血馬及與此有關的官內陳列品。
東漢明帝為置飛廉(即銅製龍雀)、銅馬(即銅製「天馬」)於洛一陽一,曾親自出行到西安迎取(原二物存於西漢都城長安)。
《漢書。
張騫李廣利傳》載:「天子好宛馬,使者相望於道。」
甚至不惜下嫁宗室女子,或令大軍征戰,才求得汗血馬,是謂「天馬」,為此作《西極天馬之歌》,為帝王祭天禮樂之一,以歌頌漢家天子的功德。
因此,無論「天馬」
是指真馬還是銅馬,都只是皇家威儀的象徵,臣民不可能享用,武威東漢墓主張姓將軍怎能例外?因。
此,有人又提出這具銅馬俑是「馬神——天駟」。
《爾雅。
釋天》云:「天駟,房也」。
指的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即「天駟」亦「馬祖神」。
秦漢以前人們都崇「天駟」為「馬神」(即後人俗稱的「馬王一爺」)。
自商周以來,征戰之中都少不了駿馬,因而就產生了對馬祖神的崇拜和祭祀。
武威漢墓主人張姓將軍生前率騎戌邊,供奉馬神,死後殉葬其將軍銀印和銅製馬神,以期庇佑他在幽冥世界的尊榮,當是很自然的事情。
這樣解釋,就墓主人的官秩身份和率領騎兵、供奉馬神的職業特徵來說,都是合理的。
「天駟」者猶言駟馬行空,以足踏飛鳥來說明「天駟」和象徵其所處的空間位置。
然而,綜述至此,這具漢代青銅的藝術珍品之歷史真相仍未能完全揭示。
連提出最後一種意見的研究者也說:「故提出『馬神——天駟』之說,供大家討論。」
(見《西北師院學報》1984年第3期有關文章)
(張勁)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