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
中國有沒有古典悲劇?它起源於何時?
中國古代到底有無古典悲劇?如果有,它又源於何時呢?這兩個問題,在我國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迄今還未統一,分歧頗大。
悲劇是戲劇的一種類型,它往往反映社會生活中的重大矛盾衝突,展示善惡兩種社會力量的激烈鬥爭,主要是表現主人公所追求的理想、所從事的事業由於邪惡勢力的迫害及本身的過錯而不能實現,並以其悲慘遭遇或自身毀滅引起人們的憐憫、同情、悲憤、崇敬。
悲劇的基調莊重,氣氛嚴肅。
恩格斯在《致斐迪南。
拉薩爾》中曾說,悲劇一性一的衝突的實質在於「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
悲劇是社會生活中悲劇一性一衝突在藝術上的反映。
據此,有的學者認為:如果按此標準來衡量,則中國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古典悲劇。
形成戲劇尤其是悲劇的重要條件是故事,沒有故事,就只能停留在歌舞、雜技階段。
在希臘,戲劇包括悲劇的基礎和土壤都是神話傳統,而中國的專制奴隸制和封建制都不利於神話傳說的產生和發育,僅有的一點零碎的神話傳說,還受到儒家正統思想的排斥。
比較發達的史傳故事則因以深奧的書面語言記載於書中,而為上等人私有。
這樣,在下等人手中的歌舞與在上等人手中的故事,就不能互相結合,產生出真正的古典悲劇來。
在中國古典戲曲中雖有不少悲劇的因素,但卻缺乏完整獨立的結構、故事情節,且絕大部分都有理想化的結局。
可以說,中國無古典悲劇,甚至連元明清的所謂悲劇作品也算不得真正的悲劇。
但不少學者對此持有異議,認為悲劇的起源與作為整體概念的戲劇的起源是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的。
中國的戲劇雖然晚出,卻有其獨特的發展規律。
中國的原始歌舞劇原無悲喜劇之界限,但它所表現的矛盾衝突的一性一質和在人們心靈上所喚一起的思想感情,又確是沿著悲喜兩個方向發展、演變的。
所謂「優孟衣冠」就是原始歌舞劇「葛天氏之系」向滑稽方向發展;而《九歌》一類的歌舞劇則是向嚴肅、悲壯的方向發展,中國悲劇形式雖稍晚於希臘,但它是中國文藝發展史的必然產物,也符合人類文明史的共同規律。
認為中國無古典悲劇,就連元明清的悲劇也不能算悲劇的說法,是不確切的。
即使在承認我國有古典悲劇的學者們中間,對本國古典悲劇始於何時的問題,同樣有爭論。
有學者認為,原始歌舞劇《九歌》可以說是我國見之於文字記載的第一出悲劇。
因為:(1)從《九歌》的主題來看,它是借助於神話傳說來表現人們的美好願望與不可思議的自然力之間的悲劇一性一衝突,人們的高尚情感與社會必然之間的悲劇一性一衝突。
(2)從《九歌》的藝術形式來看,它是有舞、有歌、有眾多人物、有動人的故事情節、有種種道具、有光彩奪目的服飾、有舞台布景、有樂隊伴奏的大型歌舞劇,尤其是其中的《湘君》、《湘夫人》更為典型。
因此,可將《九歌》看作是我國古典悲劇的起源。
研究古典悲劇起源的時間,應該結合中國戲劇的形成時間來共同探討。
應該說,古典悲劇是隨著戲劇的產生而出現的。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認為:「必合言語、動作、歌唱以演故事,而後一戲劇之意義始全。
合歌舞以演一事,實始於北齊」;《代面》、《踏謠一娘一》「此二者皆有歌有舞,以演一事,而前此雖有歌舞,未用之以演故事,雖演故事,未嘗合以歌舞,不可謂非優戲之創例也。
戲劇之源,實自此始」。
據此,有的學者以為:我國古典悲劇應該起源於6世紀末、7世紀初。
其理由是:(1)那時在今河北地區,發生了我國戲劇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第一出略具規模的歌舞劇《踏
謠一娘一》誕生了,它「有歌有舞,以演一事」,符合悲劇的要素。
而《九歌》則缺乏完整的故事情節。
(2)據《教坊記》等書記載,《踏謠一娘一》的演出情形是這樣的:演員扮蘇氏妻徐行入場,且步且歌,訴其悲苦,伴唱者倚聲和之;隨後另一演員扮其夫蘇郎中登場,於是作毆鬥狀。
從內容來看,是以悲劇為中心的。
有人指出,中國古典悲劇實始於漢代「百戲」節目之一的《東海黃公》。
這個節目在民間演出時,就是一個悲劇,看後使人對黃公因年老體衰,又因飲酒過度、氣力疲憊,不能行其法術而被虎所傷,表示了無限同情;《東海黃公》雖是漢時典型的角抵奇戲,本不需要有故事穿插,但它對此有進一步發展,它以表演故事的姿態出現。
在表演上既有吞刀、吐火等幻術,又有人與虎鬥的角力,使各種藝術熔於一爐,塑造了黃公這個有戲劇一性一的人物,並賦予他一個小小的主題,即所謂「挾邪作蠱,於是不售」。
意即,凡是挾邪不正派的人,總是沒有好結果的,其悲劇意義是鮮明的。
可見當時「百戲」
已藉故事情節,由單純趨向複雜,使形式服從於內容,故有人認為:「後世戲劇,是於此發端,確有直接淵源」。
(周貽白《中國戲劇史長編》)所以,將《東海黃公》作為中國古典悲劇的起源,比《九歌》或《踏謠一娘一》更合理些。
有的研究家認為,南戲是我國最早的正式戲劇,中國古典悲劇應該是從這時開始。
例如《張協狀元》,敘述貧女受到張協的遺棄,唱的《泣梧桐》、《五更轉》都是極哀傷的曲子。
不僅如此,南戲的題材很注意反映現實,出現了一批悲劇作品。
如《趙貞女》批判了負義的文人;《白兔記》中的李三一娘一,被狠毒的兄嫂一逼一迫用兩頭尖的水桶打水;《王魁》戲文中桂英的冤魂,終於找到了背叛誓言的負心賊王魁,讓他抵償了自己的生命等。
所以,中國古典悲劇實自南戲始。
還有的學者指出:中國的戲劇直到元朝才進入了成熟期,其中的一個典型標誌,就是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傳統悲劇——《竇娥冤》。
劇本通過竇娥蒙冤而死的怨憤使自然界發生巨大變化的情節,有力地抨擊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敗的政治,強烈地表現了遭受壓迫的人民群眾的反抗情緒。
竇娥的悲劇是元代社會現實生活的反映,也正是時代的悲劇。
七百多年以來,它一直演出不衰,若列於世界大悲劇中也無愧色。
可以說,《竇娥冤》比先前一切包含悲劇因素的戲劇都來得出色,它是我國戲劇史上第一出真正的悲劇作品,因而也就可以說,中國的古典悲劇從此始。
看來,中國古典悲劇起源的時間,由於所憑論據不同,爭論還將繼續進行下去。
(俞奭勳)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