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演義》第四十七回 廢劉宗嗣主被幽 易漢祚新皇傳詔:當即派馬軍指揮使郭崇威,率騎兵七百人,馳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五代史演義》第四十七回 廢劉宗嗣主被幽 易漢祚新皇傳詔

五代史演義

第四十七回 廢劉宗嗣主被幽 易漢祚新皇傳詔

五代史演義卻說樞密使王峻,馬步軍都指揮使王殷,本是郭威心腹,一聞澶州兵變,料知威必南還,自為天子。

當即派馬軍指揮使郭崇威,率騎兵七百人,馳赴宋州,一陽一言往衛劉贇,一陰一實使圖劉贇。

至崇威出發,便與竇貞固等商議,往迎郭威。

竇、蘇兩相,本來是庸懦得很,況又手無兵權,怎能與郭威對壘,沒奈何承認下去。

可巧郭威有人差到,奉箋李太后,謂由諸軍所迫,班師南歸,軍士一致戴臣,臣始終不忘漢恩,願事漢宗廟,母事太后等語。

掩耳盜鈴。

峻等即將箋呈入,一介女流,屢經巨變,只有在宮暗泣,一些兒沒有他策。

竇貞固、蘇禹珪已與王峻、王殷等,出至七里店,迎接郭威。

一俟威到,即在道旁傴僂鳴恭,趨蹌表敬。

可恨可歎。

威尚下馬相見,共敘寒暄,略談數語,便由竇貞固等,捧呈一篇勸進文,所有朝內百僚,一併署名。

威喜形眉宇,形式上很是謙遜,口口聲聲,說是未奉太后誥敕,不敢擅專。

貞固等請即入都,威總以未奉誥敕為詞,留駐皋門村。

是夕貞固等還朝,報明太后,不知如何脅迫,取了一道誥文,即於次日黎明,繼詣威營,當面宣讀誥文。

其詞云:

樞密使侍中郭威,以英武之才,兼內外之任,翦除禍亂,弘濟艱難,功業格天,人望冠世。

今則軍民一愛一戴,朝野推崇,宜總萬機,以允群議。

可即監國,中外庶事,並取監國處分,特此通告。

威拜受誥敕,便稱孤道寡起來,也有一道教令,傳示吏民。

略云:

寡人出自軍戎,並無德望,因緣際會,叨竊一寵一靈。

數語恰是的確。

高祖皇帝甫在經綸,待之心腹,洎登大位,尋付重權。

當顧命之時,受忍死之寄,與諸勳舊,輔立嗣君。

旋屬三叛連衡,四郊多壘,謬膺朝旨,委以專征,兼守重藩,俾當勁敵,敢不橫身戮力,竭節盡心,冀肅靜於疆埸,用保安於宗社!不謂一奸一邪構亂,將相連誅,偶脫鋒鋩,克平患難。

志安劉氏,順報漢恩,推擇長君以紹丕構,遂奏太后,請立徐州相公,奉迎已在於道途,行李未及於都輦。

尋以北面事急,寇騎深侵,遂領師徒,逕往掩襲。

行次近鎮,已渡洪河,十二月二十日,將登澶州,軍情忽變,旌旗倒指,喊叫連天,引袂牽襟,迫請為主。

環繞而逃避無所,紛紜而一逼一脅愈堅。

頃刻之間,安危不保。

事不獲已,須至徇從,於是馬步諸軍,擁至京闕。

今奉太后誥旨,以時運艱危,機務難曠,傳令監國,遜避無由,黽勉遵承。

夙夜憂愧,所望內外文武百官,共鑒微忱,匡予不逮,則寡人有深幸焉!布教四方,鹹使聞知!

歲聿雲暮,轉眼新年。

郭威仍留駐皋門村,擬俟新歲入都,即位改元,做一個新朝天子。

那徐州節度使劉贇,尚未曾得悉,使右都押牙鞏廷美,教練使楊溫,居守徐州。

自與馮道等西來,在途儀仗,很是烜赫,差不多似天子出巡,左右皆呼萬歲。

贇得意揚揚,昂然前進,到了宋州,入宿府署。

翌晨起一床一,聞門外有人馬聲,不知是何變故,急忙闔門登樓,憑窗俯矚,見有許多騎士,聲勢洶洶,環集門外。

為首的統兵將官,揚鞭仰望,也覺英氣一逼一人,便驚問道:「來將為誰?如何在此喧嘩!」言未畢,已聽得來將應聲道:「末將是殿前馬軍指揮使郭崇威,目下澶州軍變,朝廷特遣崇威至此,保衛行旌,非有他意!」贇答道:「既如此說,可令騎士暫退,卿且入見!」崇威不答,俯首遲疑。

贇乃遣馮道出門,與崇威敘談片刻,崇威才下馬入門,隨道登樓,向贇謁見。

贇執崇威手,撫一慰數語,繼以泣下。

來時何等軒昂,至此如何膽落。

崇威道:「澶州雖有變動,郭公仍效忠漢室,盡可勿憂!」崇威並未稱臣,內變可知。

贇稍稍放心,彼此又問答數語,崇威即下樓趨出。

徐州判官董裔入見道:「崇威此來,看他語言舉止,定有異謀。

道路謠傳,統說郭威已經稱帝,陛下尚深入不止,未免少吉多凶!陛下有指揮使張令超護駕,何不召入與商,諭以禍福,令乘夜劫迫崇威,奪他部眾,明日掠取睢一陽一金帛,北走晉一陽一,召集大兵,再行東下。

想郭威此時,新定京邑,必無暇遣兵追襲,這乃是今日的上策呢!」贇猶豫未決。

還應入做皇帝麼?董裔歎息而出。

贇夜不安枕,輾轉籌思,才覺裔言有理。

至天明宣召令超,那知令超已為崇威所誘,不肯進見,眼見得大事已去了。

未幾由馮道入見,奉上一書,乃是郭威寄贇,內言兵變大略,召道先歸安一撫,留王度、趙上交奉蹕入朝。

贇亦明知是郭威欺人,一時卻不便說破。

道竟開口辭行,贇始愀然道:「寡人此來,所恃惟公,公為三十年舊相,老成望重,所以不疑。

今崇威奪我衛兵,危在旦夕,問公何以教寡人?」

還要自稱寡人。

道語帶支吾,但雲待回京後,撫定兵變,再行報命。

贇部將賈貞在側,瞋目視道,且舉佩劍示贇,贇搖手道:「休得草率!這事與馮公無涉,勿疑馮公。」

實可殺卻,何必放歸。

道乘勢辭出,星夜馳回。

未幾即有太后誥命,傳到宋州,由郭崇威繼詔示贇,令贇拜受。

誥云:

比者樞密使郭威,志安社稷,議立長君,以徐州節度使贇,為高祖近親,立為漢嗣,爰自藩鎮征赴京師。

雖誥命尋行,而軍情不附,天道在北,人心一靡一東,適取澳卜之初,俾膺分土之命。

贇可降授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上柱國,封湘一陰一公,食邑三千戶,食實封五百戶。

欽哉唯命!

贇受誥後,面色如土。

郭崇威更絕不容情,立迫贇出就外館,不准逗留府署。

董裔、賈貞,代抱不平,硬與崇威理論。

崇威竟麾動部眾,拿下二人,立刻梟首。

可憐這位湘一陰一公劉贇,鼻涕眼淚,流作一堆。

沒奈何遷居別館,由崇威派兵監守,寸步難移。

王度、趙上交,仍奉郭威命令,召還都中。

王峻等助威為虐,又遣申州刺史馬鐸,率兵詣許州,監製節度使劉信。

信為劉知遠從弟。

曾任侍衛馬軍都指揮使,知遠將殂,楊邠等出信鎮許,不准入辭,信號泣而去。

承祐嗣位,信任官如舊。

及邠等被誅,信大集將佐,開宴慶賀,且與語道:「我還道老天無眼,令我三年不能適意,主上孤立,幾落賊手,今幸天日重開,賊臣授首,樂得與諸公暢飲數杯了!」既而鄴軍入都,承祐被弒,信又惶急無計,食不下嚥。

尋聞迎立劉贇,即命子往徐州奉迎。

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馬鐸竟領兵到來,突然入城。

信情急無聊,索一性一自盡了事。

鐸遣人覆命。

王峻、王殷等,已為郭威除去二患,便於正月五日,迎威入都,一面脅令李太后下誥,把漢室所有國寶,悉數繼送郭威,威敬謹受誥。

誥云:

邃古以來,受命相繼,系不一姓,傳諸百王。

莫不人心順之則興,天命去之則廢。

昭然事跡,著之典書。

予否運所丁,遭家不造,一奸一邪構亂,朋一黨一橫行,大臣冤枉以被誅,少主倉猝而及禍,人自作孽,天道寧論!監國威,深念漢恩,切安劉氏,既平亂略,復正頹綱。

思固護於基扃,擇繼嗣於宗室。

而獄訟盡遍於西伯,謳歌不在於丹朱,六師竭推戴之誠,萬國仰欽明之德。

鼎革斯啟,圖菉有歸。

予作佳賓,固以為幸。

今奉符寶授監國,可即皇帝位。

於戲!

天祿在躬,神器自至,允集天命,永綏兆民,敬之哉!

威受誥後,並接收國寶,便自皋門入大內,被服袞冕,御崇元殿,受文武百官朝賀。

蘇禹珪、竇貞固以下,聯翩入朝,舞蹈山呼。

就是歷朝元老馮太師,自宋州馳歸,也入殿稱臣,躬與朝謁。

不記當日受拜時耶!禮畢退班,即由新天子下詔道:

自古受命之君,興邦建統,莫不上符天意,下順人心。

是以夏德既衰,爰啟有商之祚,炎風不競,肇開皇魏之基。

朕早事前朝,久居重位。

受遺輔政,敢忘伊、霍之忠,仗鉞臨戎,復委韓、彭之任。

匪躬盡瘁,焦思勞心,討叛渙於河、潼,張聲援於岐、雍,竟平大憝,粗立微勞。

才旋師於關西,尋統兵於河朔,訓齊師旅,固護邊陲。

只將身許國家,不以賊遺君父。

外憂少息,內患俄生。

群小聯謀,大臣遇害,棟樑既壞,社稷將傾。

朕方在藩維,已遭讒構。

逃一生於萬死,逕赴闕廷;梟四罪於九衢,幸安區宇。

將延漢祚,擇立劉宗,征命已行,軍情忽變。

朕以眾庶所迫,逃避無由,扶擁至京,尊戴為主。

誰為為之!孰令聽之!重以中外勸進,方岳推崇,黽勉雖順於眾心,臨御實慚於涼德。

改元建號,祇率舊章,革故鼎新,宜覃沛澤。

朕本姬氏之遠裔,虢叔之後昆,積慶累功,格天光表,盛德既延於百世,大命復集於眇躬。

今連國宜以大周為號,可改漢乾祐四年為周廣順元年。

自正月五日昧爽以前,一應天下罪人,為常赦所不原者,鹹赦除之。

故樞密使楊邠,侍衛都指揮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等,以勞定國,盡節致君,千載逢時,一旦同命,悲感行路,憤結重泉,雖尋雪於沈冤,宜更伸於渥澤,並可加等追贈,備禮歸葬,葬事官給,仍訪子孫敘用。

其餘同遭枉害者,亦與追贈。

馬步諸軍將士等,戮力協誠,輸忠效義,先則平持內難,後乃推戴朕躬,言念勳勞,所宜旌賞。

其原屬將士等,各與等第,超加恩命,仍賜功臣名號。

內外前任、現任文武官致仕官,各與加恩、如父母在未有恩澤者即與恩澤,已有恩澤者,更與恩澤;如亡沒未曾追封贈者,更與封贈。

一應天下州縣所欠乾祐二年以前夏秋殘稅,並與除放。

澶州已來官路,兩邊共二十里內,得除放乾祐三年殘稅欠稅。

河北沿邊州縣,曾經契丹蹂踐處,豁免通欠,如澶州同。

凡天下倉場庫務,宜令節度使專切鈐轄,掌納官吏,一依省條指揮,無得收余秤耗。

舊所進羨餘物色,今後一切停罷。

乘輿服御,宮闈器用,大官常膳,概從儉約。

諸道所有進奉,只助軍國之費,諸無用之物,不急之務,並宜停罷。

帝王之道,德化為先,崇飾虛名,朕所不取。

未必。

今後諸道所有祥瑞,不得輒有奏獻。

古者用刑,本期止辟,今茲作法,義切禁非,寬以濟猛,庶臻中道。

今後應犯竊盜賊贓及和一奸一者,並依晉天福元年以前條制施行。

罪人非判逆,毋得誅及親族,籍沒家資。

天下諸侯,皆有戚友,自可慎擇委任,必當克效參裨。

朝廷選差,理或未當,宜矯前失,庶葉通規。

其先時由京差遣軍將,充諸州郡都押牙,孔目官,內知客等,並可停廢,仍勒卻還舊處職役。

近代帝王陵寢,令禁樵采,唐莊宗、明宗、晉高祖諸陵,各置守陵十戶,漢高祖陵前,以近陵人戶充署職員及守宮人,時日薦饗,並舊有守陵人戶等,一切如故。

仍以晉、漢之胄為二王后,委中書門下處分。

值景運之方新,與天下為更始,興利除弊,一道同風,朕實有厚望焉!此詔。

翌日再行視朝,派前曹州防禦使何福進,權許州節度使;前復州防禦使王彥超,擢徐州節度使;前澶州節度使李洪義,權宋州節度使。

這三缺最是要緊。

又越日上漢太后尊號,稱為昭聖皇太后,徙居西宮。

命有司擇日為故主發喪,喪期已定,周主郭威,親至西宮成服。

祭奠舉哀,輟朝七日。

禁坊市音樂。

追諡故主為漢隱帝,且遵古制殯靈七月,始遣前宗正卿劉皞,護靈輴,備儀仗,送葬許州。

五代享年,漢祚最短,先後兩主,僅得四年。

漢前開封尹承勳,即於是年去世,追封陳王。

漢太后又延壽三年,即顯德元年。

病歿宮中,袝葬漢高祖陵,這也不在話下。

了結漢事。

惟小子前敘郭威,只及官爵功勳,未曾敘及履歷籍貫。

此次郭威為帝,追尊四代。

應將他少年家世,補敘明白。

威本邢州堯山人,父名簡,曾為晉順州刺史,被兵死難。

威時僅數齡,隨母王氏走潞州,母又道歿,賴姨母韓氏提攜撫育,始得成一人。

潞州留後李繼韜,即李嗣源子。

招募壯士。

威年方十八,依故人常氏家,聞命應募,編入行伍。

素一性一好剛使氣,不肯為人下。

繼韜一愛一他勇敢,就使逾法犯禁,亦特別貸免。

嘗遊行市中,見有屠夫豪橫武斷,為眾所憚,不由的憤怒起來。

便呼屠割肉,稍不如意,更加呵叱。

屠夫坦腹相示道,汝敢刺我否?道言未絕,已被威剸刃入胸。

市人一大驚,擁威付吏,繼韜不忍殺他,縱令亡去。

嗣得友人李瓊,授以《閫外春秋》,方折節讀書,得諳兵法。

娶同裡女柴氏為妻,柴氏家頗殷實,聽得嫁奩,易錢給威,令再出從軍,乃走依漢高祖麾下,積功發跡,代漢為帝。

追尊高祖璟為信祖,妣張氏為睿恭皇后;曾祖湛為僖祖,妣申氏為明孝皇后;祖蘊為義祖,妣韓氏為翼敬皇后;父簡為慶祖,母王氏為章德皇后。

夫人柴氏早卒,進冊為後,謚曰聖穆。

繼室楊氏,也早病逝。

再繼室為張氏,自威出鎮鄴都,留張氏居京師,為劉銖所殺。

子青哥、意哥,侄守筠、奉超、定哥,孫宜哥、喜哥、三哥,同時被屠。

周主顧念前情,追封繼室楊氏為淑妃,再繼室張氏為貴妃;子青哥賜名為侗,追贈太保;意哥賜名為信,追贈司空;守筠改名為願,追贈左領軍將軍;奉超贈左監門將軍;定哥賜名為遜,贈左千衛將軍;宜哥贈左驍衛大將軍,賜名為誼;喜哥贈武衛大將軍,賜名為誠;三哥贈左領衛大將軍,賜名為諴。

家屬以外,進封故舊,高行周進位尚書令,仍封齊王;安審琦封南一陽一王,符彥卿封淮一陽一王,遣歸原鎮。

王殷加同平章事職銜,充鄴都留守,典軍如故。

前太師馮道為中書令弘文館大學士,以司徒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前宰相竇貞固為侍中,兼修國史,蘇禹珪守司空平章事。

此外各進爵有差。

追封楊邠為恆農郡王,史弘肇為鄭王,王章為琅琊郡王,召還郭崇威,令為洋州節度使,兼檢校太保,曹威為荊州節度使,兼檢校太傅,各領軍如故。

郭崇威避周主諱,省去威字;曹威易名為英。

皇養子榮,聞鎮鄴有人,表請入覲,有旨不必來朝,調授澶州節度使,兼檢校太保,封太原郡侯。

河東節度使劉崇,為贇生父,初聞故主遇害,擬發兵南向,繼得贇入嗣消息,欣然說道:「我兒為帝,尚有何求?」

遂按兵不進,但使人至郭威處,探明虛實。

威少時微賤,嘗在頸上黥一飛雀,時人號為郭雀兒。

當時語河東來使道:「郭雀兒要做天子,也不待今日了!」繼又自指頸上,示來使道:「世上豈有雕青天子?請轉告劉公,不必多疑。」

來使便即辭行,返報劉崇,崇益喜慰。

獨太原少尹李驤進言道:「公休信郭威,看他志不在小,必將自取。

請公速引兵逾太行,據孟津,俟徐州殿下即位,然後還鎮,方不為他所賣。」

崇拍案大怒道:「腐儒欲離間我父子麼?左右快推出斬首!」良言不用,枉送兒命。

還要殺死李驤,真是愚悖。

驤大呼道:「我負經濟才,為愚夫謀事,死也應該!但家有老妻,願與同死!」崇聞言益怒,竟令屬吏捕取驤妻,一同處斬。

及贇既見廢,被錮宋州,乃遣徐州押牙鞏廷美,奉表周廷,求贇調藩。

為這一表,要將贇送到枉死城中去了。

小子有詩歎道:

不聽忠言錯已成,歸藩一表促兒生;

雕青天子欺人慣,肯使湘一陰一入汴京!

欲知周主如何答覆,請看下回便知。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五代史演義
自序第一回 睹赤蛇老母覺異征 得艷鳳梟雄償夙願第二回 報親恩歡迎朱母 探妻病慘別張妃第三回 登大寶朱梁篡位 明正義全昱進規第四回 康懷貞築壘圍潞州 李存勗督兵破夾寨第五回 策淮南嚴可求除逆 戰薊北劉守光殺兄第六回 劉知俊降岐挫汴將 周德威援趙破梁軍第七回 殺諫臣燕王僭號 卻強敵晉將善謀第八回 父子聚麀慘遭剸刃 君臣討逆謀定鋤凶第九回 失燕土偽帝作囚奴 平宣州徐氏專政柄第十回 逾黃澤劉鄩失計 襲晉陽王檀無功第十一回 阿保機得勢號天皇 胡柳陂輕戰喪良將第十二回 莽朱瑾手刃徐知訓 病徐溫計焚吳越軍第十三回 嗣蜀主淫昏失德 唐監軍諫阻稱尊第十四回 助趙將發兵圍鎮州 嗣唐統登壇即帝位第十五回 王彥章喪師失律 梁末帝隕首覆宗第十六回 滅梁朝因驕思逸 冊劉後以妾為妻第十七回 房幃溺愛婢雞司晨 酒色亡家牽羊待命第十八回 得後教椎擊郭招討 遘兵亂劫逼李令公第十九回 郭從謙突門弒主 李嗣源據國登基第二十回 立德光番後愛次子 殺任圜權相報私仇第二十一回 王德妃更衣承寵 唐明宗焚香祝天第二十二回 攻三鎮悍帥生謀 失兩川權臣碎首第二十三回 殺董璋亂兵賣主 寵從榮驕子弄兵第二十四回 斃秦王夫妻同受刃 號蜀帝父子迭稱雄第二十五回 討鳳翔軍帥潰歸 入洛陽藩王篡位第二十六回 衛州廨賊臣縊故主 長春宮逆子弒昏君第二十七回 嘲公主醉語啟戎 援石郎番兵破敵第二十八回 契丹主冊立晉高祖 述律後笑罵趙大王第二十九回 一炬成灰到頭孽報 三帥叛命依次削平第三十回 楊光遠貪利噬人 王延羲乘亂竊國第三十一回 討叛鎮行宮遣將 納叔母嗣主亂一倫第三十二回 悍弟殺兄僭承漢祚 逆臣弒主大亂閩都第三十三回 得主援高行周脫圍 迫父降楊光遠伏法第三十四回 戰陽城遼兵敗潰 失建州閩主覆亡第三十五回 拒唐師李達守危城 中遼計杜威設孤寨第三十六回 張彥澤倒戈入汴 石重貴舉國降遼第三十七回 遷漠北出帝泣窮途 鎮河東藩王登大位第三十八回 聞亂驚心遼主遄返 乘喪奪位燕王受拘第三十九回 故妃被逼與子同亡 御史敢言奉母出戍第四十回 徙建州晉太后絕命 幸鄴都漢高祖親征第四十一回 奉密諭王景崇入關 捏遺詔杜重威肆市第四十二回 智郭威抵掌談兵 勇劉詞從容破敵第四十三回 覆叛巢智全符氏女 投火窟悔拒漢家軍第四十四回 弟兄構釁湖上操戈 將相積嫌席間用武第四十五回 伏甲士駢誅權宦 潰御營竄死孱君第四十六回 清君側入都大掠 遭兵變擁駕爭歸第四十七回 廢劉宗嗣主被幽 易漢祚新皇傳詔第四十八回 陷長沙馬希萼稱王 攻晉州劉承鈞折將第四十九回 降南唐馬氏亡國 征東魯周主督師第五十回 逐邊鎬攻入潭州府 拘劉言計奪武平軍第五十一回 滋德殿病終留遺囑 高平縣敵愾奏奇勳第五十二回 喪猛將英主班師 築堅城良臣破虜第五十三回 寵徐娘賦詩驚變 俘蜀帥得地報功第五十四回 李重進涉水掃千軍 趙匡胤斬關擒二將第五十五回 唐孫晟奉使效忠 李景達喪師奔命第五十六回 督租課嚴夫人歸里 盡臣節唐司空就刑第五十七回 破山寨君臣耀武 失州城夫婦盡忠第五十八回 楚北鏖兵闔城殉節 淮南納土奉表投誠第五十九回 懲奸黨唐主施刑 正樂懸周臣明律第六十回 得遼關因病返蹕 殉周將禪位終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