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演義》第四十三回 覆叛巢智全符氏女 投火窟悔拒漢家軍:左思右想,除突圍外無他策。乃出敢死士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五代史演義》第四十三回 覆叛巢智全符氏女 投火窟悔拒漢家軍

五代史演義

第四十三回 覆叛巢智全符氏女 投火窟悔拒漢家軍

五代史演義卻說河中叛帥李守貞,被圍逾年,城中糧食已盡,十死五六,眼見是把守不住。

左思右想,除突圍外無他策。

乃出敢死士五千餘人,分作五路,突攻長圍的西北隅。

郭威遣都監吳虔裕,引兵橫擊,把河中兵掃將過去,五路俱紛紛敗走,多半傷亡。

越數日又有守兵出來突圍,陷入伏中,統將魏延朗、鄭賓,俱為漢兵所擒。

威不加殺戮,好言撫一慰,魏、鄭二人,大喜投誠,因即令他作書,射入城中,招諭副使周光遜,及驍將王繼勳、聶知遇。

光遜等知不可為,亦率千餘人出降。

嗣是城中將士,陸續出來,統向漢營歸命。

郭威乃下令各軍,分道進攻,各軍聞命,當然踴躍爭先,巴不得一鼓就下。

怎奈城高塹闊,一時尚攻它不進,因此一攻一守,又遷延了一兩月。

想是守貞命數中,尚有一兩月可延。

可巧郭從義、王峻,報稱趙思綰已有降意,惟此人不除,終為後患,應該如何處置,聽命發落。

郭威令他便宜行一事。

於是首先發難的趙思綰,也首先伏誅。

思綰為郭從義、王峻所圍,苦守經年,曾遣子懷,詣蜀乞援。

蜀兵尚未能到河中,怎能入援長安?援絕猶可,最苦糧空。

思綰本喜食人肝,嘗親自持刀,剖肝作膾,膾已食盡,人尚未死。

又好取人膽作下酒物,且飲且語道:「吞人膽至一千,便膽氣無敵了。」

至城中食盡,即掠婦女幼稚,充作軍糧。

糜肉飼兵,自己吞一食肝膽,權代飯餐。

有時且用人犒軍,計數分給,如屠羊豕一般。

可憐城中冤氣沖天,鎮日裡籠著黑霧,不論晴雨,統是這般。

郭從義乃使人誘降。

先是思綰少時,求為左驍衛上將軍李肅僕從,肅適致仕,謝絕不納。

肅妻張氏,系梁、晉兩朝元老張全義女,具有遠識,特問肅何故不納思綰?肅慨然道:「是人目亂語誕,他日必為叛賊!」張氏道:「妾意亦然,但君今拒絕,他必挾恨無窮,一旦逞志,必遭報復,我家恐無遺類。

不若厚贈金帛,遣令圖生!」肅如言召入思綰,饋贈多金,思綰拜謝而去。

後來入據長安,正值李肅閒居城中,思綰即往謁見,拜伏如故。

肅驚起避席,禁不住思綰勇力,將肅捺入座中,定要肅完全受拜,且尊呼肅為恩公。

肅勉強敷衍,心中委實難過,及思綰退出,急入語張夫人道:「我說此人必叛,今果闖亂,復來見我,我且受污,奈何!」張氏道:「何不勸他歸國!」肅又道:「他已勢成騎虎,怎肯遽下!我若勸他,反惹他疑心,自招屠戮了。」

張氏道:「長安雖固,料他必不能久據。

他若捨此而去,不必說了,否則官軍來攻,總有危急這一日,那時容易進言,自無他患。」

肅也以為然,暫且紓憂。

思綰屢遣人送奉珍饈,加以裘帛,肅不好峻拒,又不便接受,百端為難。

自思將來多凶少吉,不如圖個自盡,免致株連,因覓得毒一藥,即欲服下。

虧得張氏預先覺察,將藥奪去,始得免死。

及長安圍急,日食人肉,張氏復語肅道:「今日正可入府勸降。

幸勿再延!」相時知機,好一個賢智婦人。

肅乃往見思綰,思綰倒履相迎,推肅上坐,便開口問道:「恩公前來,想是憐念思綰,設法解圍,願乞明教!」肅答道:「公本與國家無嫌,不過因懼罪起見,據城固守,今國家三道用兵,均未成功,公若乘此變計,幡然歸順,料朝廷必然喜悅,保公富貴,為二鎮勸。

公試自思,坐而待斃,亦何若出而全身呢!」思綰道:「倘朝廷不容我歸順,豈不是欲巧反拙!」肅又道:「這可無慮,包管在我手中。

我雖致仕,朝廷未嘗不知,若由公表明誠意,再附我一疏,為公洗釋前愆,當無有不允了!」思綰尚未能決,判官程讓能,正受郭從義密書,有意出降,乘著李肅進言時,也即入勸,熟陳禍福。

思綰乃即令讓能起草,撰成二表,一表是由肅出名,一表是思綰出名,遣使詣闕。

待過旬餘,得去使返報,知朝廷已允赦宥,且調任他鎮,思綰大喜。

未幾即有詔敕頒到行營,授思綰檢校太保,調任華州留後。

當由郭從義傳入城中,令思綰出城受詔,思綰釋甲出城,拜受朝命,遂與郭從義面約行期,指日往華州任事。

從義允諾,許令還城整裝,惟派兵隨入,守住南門。

思綰遲留未發,託言行裝未整,改易行期,至再至三。

從義乃與王峻商議道:「狼子野心,終不可用,不如早除,杜絕後患!」王峻不甚贊成,但言須稟命郭威。

便是兩不相容之故。

從義因遣人至河中行營,請除思綰。

既得威諾,即與王峻按轡入城,陳列步騎,直至府署。

遣人召思綰出署道:「太保登途,不遑出餞,請就此對飲一杯,便申別意。」

思綰不得不從,一出署門,便被從義一聲暗號,麾動軍士,將他拿下。

併入署搜捕家屬,及都指揮常彥卿,一併牽至市曹,梟首示眾。

且籍沒思綰家貲,得二十餘萬貫,一半入庫,一半賑饑。

城中丁口,舊有十餘萬,至是僅遺萬人。

從義延入李肅,請他主持賑務,肅自然出辦。

兩日即盡,入府銷差,歸家與張夫人說明,一對老夫妻,才得高枕無憂,白頭偕老了。

應該向閫中道謝。

思綰伏法,郭威免得兼顧,日夕督兵攻城,衝入外郭。

李守貞收拾餘眾,退保內城,諸將請乘勝急攻,威說道:「鳥窮猶啄,況一軍呢!今日大功將成,譬如涸水取魚,不必一性一急了。」

守貞知己必死,在衙署中多積薪芻,為自一焚計。

遷延數日,守將已開城迎降,有人報知守貞,守貞忙縱火焚薪,舉家投入火中。

說時遲,那時快,官軍已馳入府衙,用水沃火,應手撲滅,守貞與妻及子崇勳,已經焚死,尚有數子二女,但觸煙倒地,未曾斃命。

官軍已檢出一屍一骸,梟守貞首,並取將死未死的子女,獻至郭威馬前。

威查驗守貞家屬,尚缺逆子崇訓一人,再命軍士入府搜拿。

府署外廳已毀,獨內室巋然僅存。

軍士馳入室中,但見積一屍一纍纍,也不知誰為崇訓,惟堂上坐一華妝命婦,丰采自若,絕不慌張。

大眾疑是木偶,趨近諦視,但聽該婦呵聲道:「休來!休來!冰公與我父舊交,汝等怎得犯我!」好大膽識。

軍士更不知為何人,但因她詞莊色厲,未敢上前鎖拿,只好退出府門,報知郭威。

威亦驚詫起來,便下馬入府,親自驗明。

那婦見郭威進來,方下堂相迎,亭亭下拜。

威略有三分認識,又一時記憶不清,當即問明姓氏。

及該婦從容說出,方且驚且喜道:「汝是我世侄女,如何叫汝受累呢!我當送汝回母家。」

該婦反淒然道:「叛臣家屬,難緩一死,蒙公盛德,貸及微軀,感恩何似!但侄女誤適孽門,與叛子崇訓結褵有年,崇訓已經自一殺,可否令侄女棺殮,作為永訣!得承曲允,來生當誓為犬馬,再報隆恩!」威見該婦情狀可憐,不禁心折,便令指出崇訓一屍一首,由隨軍代為殮埋。

該婦送喪盡哀,然後向威拜謝,辭歸母家。

威撥兵護送,不消細敘。

惟該婦究為何人?她自說與崇訓結褵,明明是崇訓妻室。

惟她的母家,卻在兗州,兗州即泰寧軍節度使魏國公符彥卿,就是該婦的父親。

畫龍點睛。

先是守貞有異志,嘗覓術士卜問休咎。

有一術士能聽聲推數,判斷吉凶。

守貞召出全眷,各令出聲。

術士聽一個,評一個,統不與尋常套話。

挨到崇訓妻符氏發言,不禁瞿然道:「後當大貴,必母儀天下!」術士既知吉凶,如何專推符氏,不言守貞全家之多凶。

守貞果信術士言,何不轉詰崇訓之可否為帝。

史家所載,往往類此,本編亦依史演述云爾。

守貞聞言,益覺自誇道:「我媳且為天下母,我取天下,當然成功,何必再加疑慮呢!」於是決計造反。

及城破後,守貞葬身火窟。

崇訓獨不隨往,先殺家人,繼欲手刃符氏,符氏走匿隱處,用帷自蔽,令崇訓無從尋覓。

崇訓惶遽自一殺,符氏乃得脫身,東歸兗州。

符彥卿貽書謝威,且因威有再生恩,願令女拜威為父,威也不推辭,復稱如約。

惟女母對此嫠雛,說她夫家滅亡,孑身僅存,無非是神明佑護,不如削髮為尼,做一個禪門弟子,聊盡天年。

符氏獨搖首道:「死生乃是天命,無故毀形祝發,真是何苦呢?」

還要去做皇后,怎肯為尼。

後來再嫁周世宗,果如術士所言,這且待後再表。

且說郭威攻克河中,檢閱守貞文書,所有往來信札,或與朝臣勾結,或與藩鎮交通,彼此統指斥朝廷,語多悖逆。

威欲援為證據,一併奏聞,秘書郎王溥進諫道:「魑魅乘夜爭出,見日自消,願一概付火,俾安反側!」保全甚多。

威聞言稱善,乃將河中所留文牘,盡行焚去。

當即馳書奏捷。

召趙修己為幕賓,掌管天文。

四面搜緝偽丞相靖崎、孫願,偽樞密使劉芮,偽國師總倫等犯,與守貞子女,分入囚車,派將士押送闕下。

漢主承祐,御明德樓,受俘馘,宣露布,百官稱賀。

禮畢,即命將罪犯徇行都城,懸守貞首於南市,誅各犯於西市。

二叛既平,但有鳳翔一城,朝夕可下。

朝旨令郭威還朝,留扈彥珂鎮守河中,所有華州一缺,即命劉詞補任。

授郭從義為永安節度使,兼加同平章事職銜。

此外立功將士,封賞有差。

郭威奉詔還都。

入闕朝見,漢主承祐,令威升階,面加慰勞,親酌御酒賜威,威跪飲盡卮,叩首謝恩。

漢主又命左右取出賞物,如金帛衣服玉帶鞍馬等類,一一備具。

威復拜辭道:「臣受命期年,只克一城,何功足錄!且臣統兵在外,凡鎮安京師,撥運軍食,統由諸大臣居中調度,使臣得滅叛誅凶,臣怎敢獨膺此賜?請分賞朝廷諸大臣!」漢主承祐道:「朕亦知諸大臣功勳,當有後命。

此物但足賞卿,卿毋固辭!」威乃拜辭而出。

翌晨威復入朝,漢主擬使威兼領方鎮,威又拜辭道:「楊邠位在臣上,未受茅土,臣何敢當此!且臣嘗蒙陛下厚恩,忝居樞密,帷幄參謀,不能與將帥同例。

史弘肇為開國功臣,夙總武事,所以兼領藩封,臣萬不敢受!」漢主乃上威檢校太師,兼職侍中,且加賜史弘肇、蘇逢吉、蘇禹珪、竇貞固、楊邠等兼職,與威略同。

惟中書侍郎李濤,已早罷相,不得與賜。

漢主尚欲特別賞威,威一再叩謝道:「運籌建畫,出自廟堂;發兵饋糧,出自藩鎮;暴露戰鬥,出自將士;今功獨歸臣,再三加賞,反足使臣折福。

願丐餘生為陛下效力,嗣有他功,再當領賞便了!」差不多似三揖三讓。

漢主方才罷議。

嗣因受賜諸臣,謂恩賞只及親近,不錄外藩,未免重內輕外。

於是再議加恩,加天雄節度使高行周為太師,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審琦為太傅,泰寧即上文兗州。

節度使符彥卿為太保,河東節度使劉崇兼中書令,忠武節度使劉信,天平節度使慕容彥超,平盧節度使劉銖,並兼侍中,朔方節度使馮暉,夏州節度使李彝殷,並兼中書令,義武節度使孫方簡,武寧節度使劉贇,並加同平章事。

他如鎮州節度使武行德,鳳翔節度使趙暉等,也各加封爵,不勝殫述。

趙暉圍攻鳳翔,已歷年餘,聞河中長安,依次平定,獨鳳翔不下,功落人後,免不得焦急異常。

遂督部眾努力進攻,期在必克。

王景崇困守危城,也害得智窮力竭,食盡勢孤。

幕客周璨,入語景崇道:「公前與河中、長安,互為表裡,所以堅守至今。

今二鎮皆平,公將何恃?蜀兒萬不可靠,不如降順漢室,尚足全生。」

景崇道:「我一時失策,累及君等,雖悔難追!君勸我出降,計亦甚是,但城破必死,出降亦未必不死,君獨不聞趙思綰麼?」

璨知不可勸,退出署外。

越數日外攻益急。

景崇登陴四望,見趙暉跨馬往來,親冒矢石,所有將士,無不效命,城北一隅,攻撲更是利害,不由的俯首長吁,猛然間得了一計,立即下城,召語親將公孫輦、張思練道:「我看趙暉一精一兵,多在城北,來日五鼓,汝二人可毀城東門,詐意示降,勿令寇入。

我當與周璨帶領牙兵,突出北門,攻擊暉軍。

幸而得勝,或守或去,再作良圖。

萬一失敗,也不過一死,較諸束手待斃,似更勝一籌了。」

兩將唯唯聽命,景崇又與周璨約定,詰旦始發,是時準備停當,專待天明。

既而城樓譙鼓,已打五更,公孫輦、張思練兩人,行至東門,即令隨兵縱起火來,周璨也到了府署,恭候景崇出門。

不意府署中忽然火起,燒得煙焰沖天,不可向邇。

璨急召牙兵救火,待至撲滅,署內已毀去一半,四面壁立,獨有景崇居室,一些兒沒有遺留,眼見是景崇全家,隨從那祝融回祿,同往南方去了。

輦與思練,正派弁目來約景崇,突然見府捨成墟,大驚失色。

急忙返報,急得兩將沒法,只好弄假成真,毀門出降。

周璨早有降意,當然隨降趙暉。

暉引兵入城,檢出景崇燼骨,折作數段。

當即曉諭大眾,禁止侵掠。

立遣部吏報捷大梁。

漢廷更有一番賞賜,無容細表,於是三叛俱亡。

當時另有一位大員,也坐罪屠戮。

看官欲問他姓名,就是太子太傅李崧。

李崧受禍的原因,與三叛不同。

從前劉氏入汴,崧北去未歸,所有都中宅舍,由劉知遠賜給蘇逢吉,逢吉既得崧第,凡宅中宿藏,及洛一陽一別業,悉數佔有。

至崧得還都,雖受命為太子太傅,仍不得給還家產。

自知形跡孤危,不敢生怨,又因宅券尚存,出獻逢吉。

馬屁拍錯了。

逢吉不好面斥,強顏接受。

入語家人道:「此宅出自特賜,何用李崧獻券!難道還想賣情麼?」

從此與崧有嫌。

崧弟嶼,嗜酒無識,嘗與逢吉子弟往來,酒後忘情,每怨逢吉奪他居第。

逢吉聞言,銜恨益深。

翰林學士陶穀,先為崧所引用,至此卻阿附逢吉,時有謗言。

可巧三叛連兵,都城震動,史弘肇巡邏都中,遇有罪人,不問情跡輕重,一古腦兒置入叛案,悉數加誅。

李嶼僕夫葛延遇,逋負失償,被嶼杖責,積成怨隙,遂與逢吉僕李澄,同謀告變,誣嶼謀叛。

結怨小人,禍至滅家。

但陶穀文士,以怨報德,遑論一僕!逢吉得延遇訴狀,正好乘隙報怨,遂將原狀遞交史弘肇。

且遣吏召崧至第,從容語及葛延遇事,佯為歎息。

崧還道是好人,願以幼一女為托。

逢吉又假意允許,不使歸家,即命家人送崧入獄。

崧才識逢吉刁狡,且悔且忿道:「從古以來,沒有一國不亡,一人不死,我死了便休,何用這般傾陷呢!」及為吏所鞫,嶼先入對簿,齗齗辯論。

崧上堂聞聲,顧語嶼道:「任汝舌吐蓮花,也是無益,當道權豪,硬要滅我家族,毋庸嘵嘵了!」嶼乃自誣伏罪,但說與兄弟僮僕二十人,同謀作亂,又遣人結李守貞,並召遼兵。

逢吉得了供詞,復改二十字為五十字,有詔誅崧及嶼,兼戮親屬,無論少長,悉斬東市,葛延遇、李澄,反得受賞,都人士統為崧呼冤。

小子有詩歎道:

遭讒誣伏願拼生,死等鴻一毛一已太輕;

同是身亡兼族滅,何如殉晉尚留名!

欲知後事如何,且至下回續敘。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五代史演義
自序第一回 睹赤蛇老母覺異征 得艷鳳梟雄償夙願第二回 報親恩歡迎朱母 探妻病慘別張妃第三回 登大寶朱梁篡位 明正義全昱進規第四回 康懷貞築壘圍潞州 李存勗督兵破夾寨第五回 策淮南嚴可求除逆 戰薊北劉守光殺兄第六回 劉知俊降岐挫汴將 周德威援趙破梁軍第七回 殺諫臣燕王僭號 卻強敵晉將善謀第八回 父子聚麀慘遭剸刃 君臣討逆謀定鋤凶第九回 失燕土偽帝作囚奴 平宣州徐氏專政柄第十回 逾黃澤劉鄩失計 襲晉陽王檀無功第十一回 阿保機得勢號天皇 胡柳陂輕戰喪良將第十二回 莽朱瑾手刃徐知訓 病徐溫計焚吳越軍第十三回 嗣蜀主淫昏失德 唐監軍諫阻稱尊第十四回 助趙將發兵圍鎮州 嗣唐統登壇即帝位第十五回 王彥章喪師失律 梁末帝隕首覆宗第十六回 滅梁朝因驕思逸 冊劉後以妾為妻第十七回 房幃溺愛婢雞司晨 酒色亡家牽羊待命第十八回 得後教椎擊郭招討 遘兵亂劫逼李令公第十九回 郭從謙突門弒主 李嗣源據國登基第二十回 立德光番後愛次子 殺任圜權相報私仇第二十一回 王德妃更衣承寵 唐明宗焚香祝天第二十二回 攻三鎮悍帥生謀 失兩川權臣碎首第二十三回 殺董璋亂兵賣主 寵從榮驕子弄兵第二十四回 斃秦王夫妻同受刃 號蜀帝父子迭稱雄第二十五回 討鳳翔軍帥潰歸 入洛陽藩王篡位第二十六回 衛州廨賊臣縊故主 長春宮逆子弒昏君第二十七回 嘲公主醉語啟戎 援石郎番兵破敵第二十八回 契丹主冊立晉高祖 述律後笑罵趙大王第二十九回 一炬成灰到頭孽報 三帥叛命依次削平第三十回 楊光遠貪利噬人 王延羲乘亂竊國第三十一回 討叛鎮行宮遣將 納叔母嗣主亂一倫第三十二回 悍弟殺兄僭承漢祚 逆臣弒主大亂閩都第三十三回 得主援高行周脫圍 迫父降楊光遠伏法第三十四回 戰陽城遼兵敗潰 失建州閩主覆亡第三十五回 拒唐師李達守危城 中遼計杜威設孤寨第三十六回 張彥澤倒戈入汴 石重貴舉國降遼第三十七回 遷漠北出帝泣窮途 鎮河東藩王登大位第三十八回 聞亂驚心遼主遄返 乘喪奪位燕王受拘第三十九回 故妃被逼與子同亡 御史敢言奉母出戍第四十回 徙建州晉太后絕命 幸鄴都漢高祖親征第四十一回 奉密諭王景崇入關 捏遺詔杜重威肆市第四十二回 智郭威抵掌談兵 勇劉詞從容破敵第四十三回 覆叛巢智全符氏女 投火窟悔拒漢家軍第四十四回 弟兄構釁湖上操戈 將相積嫌席間用武第四十五回 伏甲士駢誅權宦 潰御營竄死孱君第四十六回 清君側入都大掠 遭兵變擁駕爭歸第四十七回 廢劉宗嗣主被幽 易漢祚新皇傳詔第四十八回 陷長沙馬希萼稱王 攻晉州劉承鈞折將第四十九回 降南唐馬氏亡國 征東魯周主督師第五十回 逐邊鎬攻入潭州府 拘劉言計奪武平軍第五十一回 滋德殿病終留遺囑 高平縣敵愾奏奇勳第五十二回 喪猛將英主班師 築堅城良臣破虜第五十三回 寵徐娘賦詩驚變 俘蜀帥得地報功第五十四回 李重進涉水掃千軍 趙匡胤斬關擒二將第五十五回 唐孫晟奉使效忠 李景達喪師奔命第五十六回 督租課嚴夫人歸里 盡臣節唐司空就刑第五十七回 破山寨君臣耀武 失州城夫婦盡忠第五十八回 楚北鏖兵闔城殉節 淮南納土奉表投誠第五十九回 懲奸黨唐主施刑 正樂懸周臣明律第六十回 得遼關因病返蹕 殉周將禪位終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