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演義》第四十六回 清君側入都大掠 遭兵變擁駕爭歸:看官道是何人所刺?原來就是茶酒使郭允明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五代史演義》第四十六回 清君側入都大掠 遭兵變擁駕爭歸

五代史演義

第四十六回 清君側入都大掠 遭兵變擁駕爭歸

五代史演義卻說漢主承祐,走入趙村,背後忽有刀刺入,立時倒斃。

看官道是何人所刺?原來就是茶酒使郭允明。

他見後面追兵大至,還道是鄴都將士,因欲弒主報功,惡狠狠的下此毒手。

不料追兵近前,仔細一望,並非鄴軍,乃仍是漢主承祐的親兵,前來扈衛。

允明才知弄錯,心下一急,便把弒主的刀兒,向脖頸上一橫,也即倒斃。

好與承祐同至森羅殿對簿受罪去了。

蘇逢吉還要逃走,偏前面有一人擋路,渾身血污,狀甚可怖。

模糊辨認,正是故太子太傅李崧,事見四十三回。

這一嚇非同小可,頓時心膽俱碎,跌落馬下,立即歸一陰一。

獨有聶文進逃了一程,被追兵趕上,亂刀競斫,分作數段。

李業、後匡贊,尚在城中,聞北郊兵敗,便從宮中攫取金寶,藏入懷中,混出城外,業奔陝州,匡贊奔兗州。

閻晉卿在家自盡,都中大亂。

郭威得漢主被弒消息,放聲慟哭。

這副急淚,如何得來?將佐都入帳勸慰,威且哭且語道:「我早晨出營巡視,尚望見天子車駕,停著高坡,正思下馬免胄,往迎天子,偏車駕已經南去,我總料是回都休息,不意為一奸一豎所弒,怎得不悲?細想起來,實是老夫的罪孽哩。」

你既自知罪孽,何不自縛入都,聽候太后發落。

將佐道:「主上失德,應有此變,與公無涉,請速入都平亂,保國安民!」威乃收淚,率軍入都,甫在玄化門,尚見劉銖拒守,箭如雨下,乃轉向迎春門,門已大開,難民載道。

威無心顧恤,縱轡馳入,先至私第中探望,門庭無恙,人物一空,回首前時,忍不住幾點痛淚。

這是真哭。

便遣何福進守明德門,縱兵四掠,可憐滿城屋宇,悉被蹂一躪。

毀宅縱火,殺人取財,鬧得一塌糊塗,不可收拾。

前滑州節度使白再榮,閒居私第,被亂兵闖將進去,把他縛住,盡情劫掠。

既將財物取盡,復向再榮說道:「我等嘗趨走麾下,今無禮至此,無面見公。

公不如慨給頭顱罷!」說至此,即拔刀剁再榮首,揚長自去。

吏部侍郎張允,積資巨萬,一性一最慳吝,雖親如妻孥,亦不使妄支一錢。

甚至箱籠鎖鑰,統懸掛衣間,好似婦人家環珮一般,行動震響,戛戛可聽。

妙語解頤。

至是畏匿佛殿中,尚恐有人覓著,特在重簷下面的夾板間,扒將進去,踡伏似鼠。

怎奈亂兵不可放過,先至他家中拷一逼一妻孥,迫令說明去向,然後入殿搜尋,到處尋覓,未見蹤跡,便上登重簷,從夾板中窺視,果然有人伏著,當即用手牽扯,張允尚不肯出來,拚死相拒,一邊躲,一邊扯,兩下裡用力過猛,那夾板卻不甚堅固,竟爾脫筍,連人帶板,墜將下來,亂兵似虎似狼,撳住張允,把他衣服剝下,連鎖鑰一併取去。

允已跌得頭青眼腫,不省人事,漸漸的甦醒還一陽一,開眼一望,只剩得一個光身,又痛又冷,又可惜許多鑰匙,急欲出殿還家,已是手不能動,足不能行,正在悲慘的時候,幸得家人來尋,才將他扛舁回去。

一入家門,問明妻子,聽得歷年家蓄,盡被搶完,哇的一聲,狂血直噴,不到半日,嗚呼哀哉。

守財奴請視此。

亂兵越搶越凶,夜以繼日,滿城煙火沖天,號哭震地。

右千牛衛大將軍趙鳳,看不過去,挺身直出道:「郭侍中舉兵入都,為鋤惡安良起見,鼠輩敢爾,與亂賊何異!難道侍中本意,教他這般麼?」

遂持弓挾矢,帶著從卒數十名,出至巷口,踞坐胡一床一。

遇有亂兵劫掠,即與從卒迭射,射死了好幾人,巷中民居,才得安全。

次日辰牌,郭崇威語王殷道:「兵擾已甚,若不止剽掠,再經一日,要變作空城了!」乃請命郭威,嚴行部署,令將弁分道巡城,不得再加剽掠,違令立斬。

兵士尚恃有原約,未肯罷手,及見有數人懸首市曹,乃斂跡歸營,時已斜日下山了。

郭威偕王峻入宮,向李太后問安,太后已泣涕漣漣。

只因事成既往,無法挽回,不得已出言慰撫。

威復面請太后,此後軍國重事,須俟太后教令,然後施行。

太后也不多言,惟命威為故主發喪,另擇嗣君。

威唯唯而出,令禮官馳詣趙村,檢驗故主一屍一骸,妥為棺殮,移入西宮。

威部下爭議喪禮,或說宜如魏高貴鄉公即魏曹髦。

故事,以公禮葬。

威太息道:「禍起倉猝,我不能保護乘輿,負罪已大,奈何尚敢貶君呢!」乃擇日舉哀,命前宗正卿劉皞主喪,且稟承太后命令,宣召百官入朝,會議後事。

太師馮道,最號老成,實最無恥。

率百官入見郭威。

威尚下階拜道,道居然受拜,仍如前日,且徐徐說道:「侍中此行,好算是不容易呢?」

威聞道言,不覺色變,半晌才復原狀。

語中有刺。

旁顧百官,多半在列,惟不見竇貞固、蘇禹珪二相。

及問明馮道,方知二人從七里寨逃歸,匿居私第。

當下遣吏往召。

二人不敢再拒,只好入朝。

威仍歡顏與敘,請他照常辦事,才得把二人憂慮,一概銷除。

於是共同會議,指定罪魁為李業、閻晉卿、聶文進、後匡贊、郭允明等人。

閻、聶、郭三人已死,李業、後匡贊在逃,還有權知開封府事劉銖,權判侍衛府事李洪建,亦屬從犯,尚留都下,立即派兵往捕,將他拿到,囚住獄中。

馮道乘間進言道:「國家不可無君,明日當稟白太后,請旨定奪!」百官當然贊同,郭威也不能不允。

文字中俱寓微意。

大致議定,已是日晡,始退朝散歸。

翌晨由郭威會同馮道,詣明德門,候太后起居,且奏述軍國大議,並請早立嗣君。

太后召馮道入內商量了好多時,才由道繼著教令,出宮宣告。

其詞云:

懿維高祖皇帝,翦亂除凶,變家為國,救生民於塗炭,創王業於艱難,甫定寰區,遽遺弓劍!樞密使郭威、楊邠,侍衛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親承顧命,輔立少君,協力同心,安邦定國。

旋屬四方多事,三叛連衡,吳蜀內侵,契丹啟釁,蒸黎恟懼,宗社阽危。

郭威授任專征,提戈進討,躬當矢石,盡掃煙塵,外寇蕩平,中原寧謐。

復以強敵未殄,邊塞多艱,允賴寶臣,往臨大鄴,疆埸有藩籬之固,朝廷寬宵旰之憂。

不謂凶豎連謀,群小得志,密藏鋒刃,竊發殿廷,已殺害其忠良,方奏聞於少主,無辜受戮,有口稱冤。

而又潛差使臣,矯繼宣命,謀害樞密使郭威,宣徽使王峻,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王殷等。

人知無罪,天不助一奸一。

今者郭威,王峻,澶州節度使李洪義,前曹州防禦使何福進,前復州防禦使王彥超,前博州刺史李筠,北面行營馬步都指揮使郭崇威,步軍都指揮使曹威,護聖都指揮使白重贊、索萬進、田景鹹、樊一愛一能、李萬全、史彥超,奉國都指揮使張鐸、王暉、胡立、一弩一手指揮使何贇等,逕領兵師,來安社稷。

逆一黨一皇城使李業,內客省使閻晉卿,樞密都承旨聶文進,飛龍使後匡贊,茶酒使郭允明,脅君於大內,出戰於近郊,及至力窮,遂行弒逆,冤憤之極,今古未聞。

今則凶一黨一既除,群情共悅。

神器不可以無主,萬幾不可以久曠,宜擇賢君,以安天下。

河東節度使崇,許州節度使信,皆高祖之弟,徐州節度使贇,開封尹承勳,皆高祖之男,俱列磐維,皆居屏翰,宜令文武百辟,議擇所宜,嗣承大統,毋再遷延!特此諭知。

教令讀畢,郭威等與百官退入朝堂,擇選嗣君。

郭威宣言道:「高祖子三人,只剩一前開封尹承勳,今欲擇嗣,捨彼為誰?」

大眾齊聲道:「這是不易的至理,還有何疑!」郭威道:「眾志僉同,我等就入稟太后便了。」

隨即率眾出朝,再入明德門,進至萬歲宮,面謁李太后,請立承勳為嗣君。」

太后道:「承勳依次當立,名正言順,但他自開封卸任,久罹羸疾,致不能起,奈何!」威答道:「可否令大眾一見病狀?」

太后道:「有何不可!」便令左右入內,舁出承勳坐一床一,舉示大眾,大眾才無異言。

郭威顧王峻道:「這且如何是好!」王峻道:「看來只好迎立徐州節度使了。」

威沈吟半晌,方徐聲答道:「且至朝堂再議罷。」

言下有不悅意。

遂相偕出宮,再至朝堂,詢問大眾,大眾卻願立劉贇。

威亦未便梗議,但淡淡的說道:「時候不早,我等不應再入宮中,向太后絮煩,看來只好表聞罷。」

大眾又應聲道:「甚善!甚善!即請侍中屬吏草表便了。」

威應聲而出,眾亦散去。

及威歸私第,便令書記草表,草就後,由威審閱,尚未愜意,再令改竄,仍然未愜,沒奈何將就了事。

無非是不願立贇。

越日入朝,百官統已在列,即由威取出表文,推馮道為首,自己與百官陸續署名,名已署畢,乃命內侍呈入。

俄而得太后旨,召入馮道、郭威,允議立贇。

命馮道代撰教令,擇日往迎。

馮道是個著名圓滑的人物,實是老一奸一巨滑。

料得此次迎贇,非威本意。

不如用言推諉,較為妥當;遂稟太后道:「迎立新主,須先酌定禮儀,就是教令亦須斟酌,俟臣與郭威出外商定,再行奏聞。」

太后點首稱是。

道與威便即辭出,且行且語道:「郭侍中幕下多才,所有教令禮儀,請侍中酌定為是。」

威笑道:「太師何必過謙。」

道皺眉道:「我已老了,前日教令,太后命我起草,我搜索枯腸,勉成此令,今番卻饒了我罷。」

郭威道:「我是武夫,不通文墨,幕下亦無甚佳士,惟憶我出征河中,每見朝廷詔書,處分軍事,均合機宜。

當時問明朝使,說是翰林學士范質手筆,現未知他留住都中否?」

道答言范質未曾歸里,想總尚在都中,威喜道:「待我前去訪求便是。」

遂分途自行。

時已隆冬,風雪漫天,威冒雪前進,到處訪問,方得范質住址。

造門入見,相知恨晚。

威即脫所服紫袍,披上質身,質當然拜謝。

便由威邀他入朝,替太后代作教令。

質謂前代故事,太上皇傳言,例得稱誥,皇太后稱令,今是否仍遵古制?威答說道:「目下國家無主,凡事須憑太后裁斷,不妨徑稱為誥。」

質即應命,提筆作誥文,一揮立就。

誥曰:

天未悔禍,喪亂弘多。

嗣主幼沖,群凶蔽惑,構一奸一謀於造次,縱毒蠆於斯須。

將相大臣,連頸受戮,股肱良佐,無罪見屠,行路咨嗟,群情扼腕。

我高祖之弘烈,將墜於地。

賴大臣郭威等,激揚忠義,拯救顛危,除惡蔓以無遺,俾綴旒之不絕。

宗祧事重,纘繼才難,既聞將相之謀,復考蓍龜之兆,天人協贊,社稷是依。

徐州節度使贇,稟上聖之資,抱中和之德,先皇視之如子,鍾一愛一特深,固可以子育兆民,君臨萬國,宜令所司擇日備法駕奉迎,即皇帝位。

於戲!神器至重,天步方艱,致理保邦,不可以不敬,貽謀聽政,不可以不勤,允執厥中,祇膺景命!

看官覽這誥文,應知劉贇是知遠養子,並非親生。

究竟他生父為誰?就是河東節度使劉崇,崇為知遠弟,贇即知遠侄兒,知遠一愛一贇,引為己子。

此次奉迎禮節,為漢家所未有,范質援古證今,倉皇討論,即日撰定,威取示廷臣,大家同聲讚美,莫易一詞。

當由威上奏太后,請遣太師馮道,及樞密直學士王度,秘書監趙上交,同赴徐州,迎贇入朝。

太后便即批准,頒下誥令。

馮道得誥,又不免吃驚,沈思良久,竟往見郭威道:「我已年老,奈何還使往徐州。」

威微笑道:「太師勳望,比眾不同,此次出迎嗣君,若非太師作為領袖,何人勝任?」

道應聲道:「侍中此舉,果出自真心麼?」

威悵然道:「太師休疑,天日在上,威無異心。」

好似《西遊記》中豬八戒,專會罰咒。

道乃與王度、趙上交,出都南下。

途次顧語二人道:「我生平不作謬語人,今卻作謬語了。」

威既送道出都,復率群臣上稟太后,略言嗣皇到闕,尚須時日,請太后臨朝聽政。

太后俞允,立頒誥命,想仍是翰林學士范質手筆。

詞云:

昨以一奸一邪構釁,亂我邦家,勳德效忠,翦除凶慝。

俯從人欲,已立嗣君,宗社危而復安,紀綱壞而復振。

皇帝法駕未至,庶事方殷。

百辟上言,請予蒞政,宜允輿議,權總萬幾,止於浹旬,即復明辟。

此誥!

李太后既允聽政,當然陟賞功臣,升王峻為樞密使兼右神武統軍,袁為宣徽南院使,王殷為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郭崇威為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曹威為步軍都指揮使。

惟三司事宜,權命陳州刺史李穀充任。

忽接到兗州奏牘,乃是節度使慕容彥超,拿住前飛龍使後匡贊,押送東都,因有此奏。

郭威待匡贊解到,便令押送法司,與劉銖、李洪建兩犯,一併審訊,定讞後刑。

嗣經法司呈入讞案,謂後匡贊、劉銖、李洪建,已一併伏罪。

匡贊與蘇逢吉、李業、閻晉卿、聶文進、郭允明等同謀,令散員都虞侯奔德等下手,殺害楊邠、史弘肇、王章。

劉銖、李洪建一黨一附李業等,屠害將相家屬,供據確鑿,罪應誅夷。

惟李業尚在逃未獲,宜移文陝州,勒令節度使李洪信,速拿業赴闕,並案正法云云。

威乃飛使赴陝,勒交李業。

業前時奔赴陝州,正因節度使李洪信,為業從兄,欲往投靠,洪信知業闖禍,不敢容納,揮令他適。

業西奔晉一陽一,道出絳州,為盜所伺,利他多金,殺業奪貨而去。

洪信聞郭威入都,恐防連坐,遣人捕業,查知為盜所殺,便即奏聞。

使人在途,與朝使相遇,一併入都,報知郭威。

威遂將全案處置,奏聞太后,太后當然准議。

先是劉銖被獲時,銖顧語妻室道:「我死,汝不免為人婢。」

妻泣答道:「如君所為,正合如是。

妾為君罹罪,恐為婢不足,還要一同梟首哩。」

銖默然無言,隨吏下獄,惟妻言適為郭威所聞,頗加憐念,因使人入獄責銖道:「我常與君同事漢室,豈無故人情誼!家屬屠滅,雖有君命,汝何不留一線情,忍使我全家受戮!耙問君家有無妻子,今日亦知顧念否?」

銖無可解免,竟強辯道:「銖當時只知為漢,無暇他顧,今日但憑郭公處分,尚有何言!」使人還報郭威。

威乃戮銖及子,但釋銖妻。

王殷家屬,前由李洪建保全。

殷屢向威請求,乞免洪建一死,威獨不許,惟赦免家屬。

劉銖、李洪建、後匡贊,同日處斬,並梟蘇逢吉、閻晉卿、郭允明、聶文進首級,懸諸市曹。

允明弒主,罪惡尤甚,此時異罪同刑,已可見郭威之心。

驀接鎮、邢二州急報,謂遼主兀欲,發兵深入,屠封邱,陷饒一陽一,乞即調師出援。

郭威遂入稟太后。

太后即令威統師北征,國事權委竇貞固、蘇禹珪、王峻,軍事委王殷,授翰林學士范質為樞密副使,參贊機要。

威即於十二月朔日,領大軍出發都城。

行至滑州,接著徐州來使,乃是奉劉贇命,令慰勞諸將。

贇亦未免太急。

諸將見郭威辭色,微露不平,遂面面相覷,不肯拜命,且私相告語道:「我等屠陷京師,自知不法,若劉氏復立,我等尚有遺種麼?」

威聞言,似作驚愕狀,便遣還徐使,立麾軍士趨澶州。

途次正值天晴,冬日熒熒,很覺可一愛一。

諸將乘勢獻諛,謂郭威馬前,有紫氣擁護而行。

威佯若不聞,驅兵渡河,進至澶州留宿,詰旦起來,早餐已畢,再下令啟行。

忽聽得軍士大噪,聲如雷動,他卻不慌不忙,返身入內,將門閉住。

軍士逾垣直入,向威面請道:「天子須由侍中自為,大眾已與劉氏為讎,不願再立劉氏子弟了!」威未及答言,軍士已將威繞住,前扶後擁,或即扯裂黃旗,披威身上,競呼萬歲。

威無從禁止,累得聲勢沮喪,形色倉皇。

入門時並未慌忙,對眾時卻似遑遽,好一種欺人手段!待至眾聲少靜,方宣言道:「汝等休得喧嘩,欲我還朝,亦須奉漢宗廟,謹事太后,且不准一騷一擾人民!從我乃歸,不從我寧死!」眾應聲道:「願從鈞諭!」威乃率眾南還,沿途禁止喧擾。

到了河濱,河冰初解,須築浮橋,然後可渡。

威命軍士駐紮一宵,俟明日築橋渡河,到了夜半,朔風大起,天氣驟寒,待旦視河,冰復堅沍,各軍即擁威南渡,號為淩橋。

渡畢風止,冰亦漸解。

小子有詩歎道:

入都報怨攬權威,北討南侵任手揮;

豈是天心真有屬,淩橋特渡「雀兒」歸!雀兒系郭威綽號。

詳見下回。

威已越河南還,當有人馳報都中。

朝內諸大臣,究竟如何對付,待至下回再詳。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五代史演義
自序第一回 睹赤蛇老母覺異征 得艷鳳梟雄償夙願第二回 報親恩歡迎朱母 探妻病慘別張妃第三回 登大寶朱梁篡位 明正義全昱進規第四回 康懷貞築壘圍潞州 李存勗督兵破夾寨第五回 策淮南嚴可求除逆 戰薊北劉守光殺兄第六回 劉知俊降岐挫汴將 周德威援趙破梁軍第七回 殺諫臣燕王僭號 卻強敵晉將善謀第八回 父子聚麀慘遭剸刃 君臣討逆謀定鋤凶第九回 失燕土偽帝作囚奴 平宣州徐氏專政柄第十回 逾黃澤劉鄩失計 襲晉陽王檀無功第十一回 阿保機得勢號天皇 胡柳陂輕戰喪良將第十二回 莽朱瑾手刃徐知訓 病徐溫計焚吳越軍第十三回 嗣蜀主淫昏失德 唐監軍諫阻稱尊第十四回 助趙將發兵圍鎮州 嗣唐統登壇即帝位第十五回 王彥章喪師失律 梁末帝隕首覆宗第十六回 滅梁朝因驕思逸 冊劉後以妾為妻第十七回 房幃溺愛婢雞司晨 酒色亡家牽羊待命第十八回 得後教椎擊郭招討 遘兵亂劫逼李令公第十九回 郭從謙突門弒主 李嗣源據國登基第二十回 立德光番後愛次子 殺任圜權相報私仇第二十一回 王德妃更衣承寵 唐明宗焚香祝天第二十二回 攻三鎮悍帥生謀 失兩川權臣碎首第二十三回 殺董璋亂兵賣主 寵從榮驕子弄兵第二十四回 斃秦王夫妻同受刃 號蜀帝父子迭稱雄第二十五回 討鳳翔軍帥潰歸 入洛陽藩王篡位第二十六回 衛州廨賊臣縊故主 長春宮逆子弒昏君第二十七回 嘲公主醉語啟戎 援石郎番兵破敵第二十八回 契丹主冊立晉高祖 述律後笑罵趙大王第二十九回 一炬成灰到頭孽報 三帥叛命依次削平第三十回 楊光遠貪利噬人 王延羲乘亂竊國第三十一回 討叛鎮行宮遣將 納叔母嗣主亂一倫第三十二回 悍弟殺兄僭承漢祚 逆臣弒主大亂閩都第三十三回 得主援高行周脫圍 迫父降楊光遠伏法第三十四回 戰陽城遼兵敗潰 失建州閩主覆亡第三十五回 拒唐師李達守危城 中遼計杜威設孤寨第三十六回 張彥澤倒戈入汴 石重貴舉國降遼第三十七回 遷漠北出帝泣窮途 鎮河東藩王登大位第三十八回 聞亂驚心遼主遄返 乘喪奪位燕王受拘第三十九回 故妃被逼與子同亡 御史敢言奉母出戍第四十回 徙建州晉太后絕命 幸鄴都漢高祖親征第四十一回 奉密諭王景崇入關 捏遺詔杜重威肆市第四十二回 智郭威抵掌談兵 勇劉詞從容破敵第四十三回 覆叛巢智全符氏女 投火窟悔拒漢家軍第四十四回 弟兄構釁湖上操戈 將相積嫌席間用武第四十五回 伏甲士駢誅權宦 潰御營竄死孱君第四十六回 清君側入都大掠 遭兵變擁駕爭歸第四十七回 廢劉宗嗣主被幽 易漢祚新皇傳詔第四十八回 陷長沙馬希萼稱王 攻晉州劉承鈞折將第四十九回 降南唐馬氏亡國 征東魯周主督師第五十回 逐邊鎬攻入潭州府 拘劉言計奪武平軍第五十一回 滋德殿病終留遺囑 高平縣敵愾奏奇勳第五十二回 喪猛將英主班師 築堅城良臣破虜第五十三回 寵徐娘賦詩驚變 俘蜀帥得地報功第五十四回 李重進涉水掃千軍 趙匡胤斬關擒二將第五十五回 唐孫晟奉使效忠 李景達喪師奔命第五十六回 督租課嚴夫人歸里 盡臣節唐司空就刑第五十七回 破山寨君臣耀武 失州城夫婦盡忠第五十八回 楚北鏖兵闔城殉節 淮南納土奉表投誠第五十九回 懲奸黨唐主施刑 正樂懸周臣明律第六十回 得遼關因病返蹕 殉周將禪位終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