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
「桃花源」究竟在哪裡?
東晉詩人陶淵明在他那篇清新、飄逸、光彩而恬淡的《桃花源詩並記》。
中,憧憬了一個自一由、安樂的理想社會,那「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源風光尤其令人神往和稱羨。
1000多年來,有人指責這桃花源是不存在的「烏托邦」,有人卻能數說出桃花源的許多模特兒……
「桃花源」究竟是純屬虛構,還是有它真實的原型?湖南桃源縣西南十五公里的水溪,俯臨沅水,背倚青山,景色綺麗,松竹垂一陰一,被人稱作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唐代人開始在此建有寺觀。
宋代更加興盛,並建造了漁人遇仙的「延請樓」。
元末毀於火。
明代景泰六年(1455年),又在此建造了殿宇,明代末年又毀於大火。
直到清代光緒十八年(1892年),又重修了「淵明祠」,並順著山勢以陶淵明的詩文命名建造了觀、祠、亭、洲,諸如「桃花觀」、「集賢祠」、「躡風亭」、「探月亭」、「水源亭」、「纜船洲」等。
《學術月刊》1984年第7期載劉自齊所寫《〈桃花源記〉與湘西苗族》的文章,認為「《桃花源記》所描繪的那幅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勞動,平等自一由的美好的社會生活圖景,並非作者的憑空虛構,也不是幻想的再創造,而是切切實實的當時居住在武陵地區的苗族社會的寫一真」。
據《苗族簡史》:武陵地區的苗族人民開始了「鐵犛牛耕的農業生產方式,出現了自耕農的私有制,創造了父系氏族初期的物質條件。
但由於生產力還比較低,所能提一供的剩餘生產品極少,因此,還產生不了突出的富戶和顯貴人物」,呈現出了沒有階級壓迫、階級剝削的社會現象:「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如此世外仙境一般的苗家社會,初當作「異聞」傳播。
除了陶淵明有所聞,並見之於他的詩篇外,還有一個東晉文人劉敬叔也在他的《異苑》中記述道:「元嘉初,武陵蠻人射鹿,逐入石一穴一,才容人。
其人入一穴一,見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開朗,桑果蔚然。」
這簡直是又一個「桃花源」,所不同的是一位是漁家,一位是獵戶罷了。
其他如武陵地區苗族人民素有對桃樹的崇拜以及見客人「便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的習俗等等,都能說明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指武陵地區的苗家社會。
然而,「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這是文學作品塑造典型的成功的手法。
除了桃源縣或苗家寨,被大詩人陶淵明選作《桃花源詩並記》原型的現實境界外,還有沒有其他地方呢?
古代海州即今連雲港市地區有兩個武陵的地名:一個是載入《魏書》的「武陵郡」,故城遺跡猶存,在今贛榆縣沙河城子村;一個是雲台山脈的宿城山西麓,至今保留有武陵古邑的地名。
清咸豐元年以前,這裡一直地處五羊湖的東岸,由水路順山麓向南,直至海邊山盡處,有一小徑通入宿城山凹。
江蘇連雲港市的宿城山凹,三面環山,一面向海,除了翻越虎口嶺,與外界無路可通。
這樣一個僻在「東海隅」天然巧成的「塢壁」堡壘,中間卻是一片坦蕩美麗的川原,山畔竺篁搖曳,地名大竹園。
東面臨海處,有一座半身浮浸於海中的峻峭的山巒,狀如大船,故稱船山。
山腳轉彎處,也有一條經過拓寬的石峽,逶迤通向高公島。
這樣的世外樂土,陶淵明在來到郁洲以前,早就聞名。
陶淵明在寫入桃花源的情景時說道:「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方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嚴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這足以使我們產生有趣的聯想了。
而更重要的是:詩人陶淵明曾實實在在地親身到過這個地方。
他在著名的《飲酒詩》裡唱道:「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
根據《晉書。
地理志》的記載,郁洲山於晉世應稱東海,當時的海州稱臨朐,隸屬於東海郡。
所以,陶淵明所說的「直至東海隅」的「遠遊」,正是處於東海一角的宿城高公島之行。
隆安三年(399年),農民孫恩起義於海上。
隆安五年,第三次登陸,從水路攻京口(鎮江),直指建康(南京),攻克廣陵(揚州)。
後浮海至郁洲,打敗了鎮守在高公島的東晉將領高雅之。
高公島即因高雅之而名。
最後,起義軍又為東晉鎮軍劉牢之所敗。
由陶淵明的詩《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丹一陽一)作》得知,陶淵明從隆安四年開始任鎮軍劉牢之的參軍,他「往來海上」,高公島戰爭期間,必親赴戰場,「登降千里余」。
然而,他「目倦川途異,必念山澤居」,身在宦途,也只是「暫與園田疏」,依然時刻懷念他的田園生涯。
最後還是要「終返班生廬」——返回他退隱的居處。
在這種心境裡做劉牢之的鎮軍參軍,當然有覓求桃花源的心願,看到高公島雲山武陵郡中這秀麗的漁村,夾岸的桃林,鮮美的芳草,一徑通幽的石峽「小口」,他也必然會像作品中的漁人一樣「捨船從口入」,去遊歷那「良田美池」、「桑竹垂一陰一」的宿城山凹。
南唐詩人李中早就意識到陶淵明到過宿城山。
他在郁洲山之遊以後,寫了《春日書懷寄朐山孫明府》詩,發出過「猶憐陶靖節,詩酒每相親」的感歎。
蘇東坡也是知道陶淵明吟詠過郁洲山的。
他在回憶海州朐山之行的詩中摹仿陶淵明「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的詩意寫出過這樣的詩章:「我昔登朐山(今連雲港市海州錦屏山),出日觀滄涼,欲濟東海縣,恨無石橋樑。」
清末兩江總督陶澎自稱陶淵明的後裔,也是研究陶淵明的專家,他曾著有《陶靖節先生年譜考異》一書。
並於道光十六年親自向道光帝旻寧講述了高公島、宿城一帶「雞犬桑麻」的「太平景象」。
旻寧也認為:「此境與桃花源何異?這位封建皇上的」金口玉言「引起」海州人士逖聽騰歡,鹹以郁洲「為」樂郊「。
陶澍在宿城法起寺旁建起了「晉鎮軍參軍陶靖節先生祠堂」,繞以長28尺、廣20尺的西回廓,長32尺、寬25尺的東回廓,合《五柳先生傳》的文章,仿陶淵明故居的特點,在門前植五株柳樹,並栽植桃花,使陶祠「倚天照海,朱霞靄霄,雲台倍覺鮮明」。
陶澍還為陶祠書額:「羲皇丘人」,對聯是:「此間亦有南山,看雲歸欲夕,鳥倦知還,風景何殊栗裡;在昔曾游東海,憶芳草緣溪,林花夾岸,煙村別出桃源。」
「晉鎮軍參軍陶靖節先生祠堂」隸書刻石的匾額至今尚存。
飲譽中外的宿城山水,豐富了詩人桃花源的歎詠,滄桑十五世,昔年的「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今已出入通達。
「桃花源」原型的取材,還可能不只是筆者陳述在上面的幾處。
嚴格地說,它還是一個僅僅被猜出了一部分的謎。
(李洪甫)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