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
孔子是否刪過《詩》?
《詩經》(也稱《詩》、《詩三百》)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在我國文學發展史上有其突出的地位。
但是,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由於年代久遠,缺乏可靠材料,至今在許多方面眾說紛紜,無法作出定論。
孔子是否刪過《詩》就是一個懸案。
春秋戰國時代,雖然引《詩》十分普遍,但當時主要是從政治、哲學的角度來看待的,還沒有認識到它真正的文學價值,所以對它的作者、編定者、編著年代等問題,不大可能進行探討。
直到漢代,司馬遷為了寫《史記》才對春秋、戰國以及上古時代的文化作了一番理論上的總結。
他通過對《詩經》及孔子的研究,提出了孔子刪《詩》的觀點。
他認為「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中述殷,……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以求台《韶》、《武》、《雅》、《頌》之音。」
(《史記。
孔子世家》)自此,這種觀點就一直延續到今天,並不斷補充、發展。
主張這種說法的理由主要有下面三點:第一,漢代距離春秋、戰國不遠,司馬遷所依據的材料自然比後人要多,也更加可靠,我們怎麼能不相信漢代的司馬遷,而相信唐宋以後的說法呢?
第二,古代大小一柄一家有1800多,一國獻一詩,也有1800多篇,而現存的《國風》,有的經歷10個、20個國君才采錄一首,可見古詩本來是很多的,根本不止3000.孔子從前人已收錄的3000多篇詩中選取三百零五篇編為集子,作為教科書,是可能的。
第三,所謂刪詩並不一定全篇都刪掉,或者是刪掉篇中的某些章節,或者是刪掉章節中的某些句子,或者是刪掉句中的某些字。
我們對照書傳中所引的,《詩經》中有全篇未錄的,也有錄而章句不用的,可見這種情況是與刪《詩》相吻合的。
持不同意見的人則針鋒相對地提出孔子沒有刪過《詩》的理由。
最早對「刪詩說」提出異議的是唐代的孔穎達。
他在為「五經」作疏時,發現司馬遷《史記》中的敘述與先秦典籍對《詩》運用情況不相符合。
他認為「《書經》所引之詩,見在者多,亡逸者少,則孔子所錄,不容十去九,司馬遷言古《詩》三千餘篇,未可信也。」
(《一毛一詩正義。
詩譜序疏》)於是,到宋代就形成了反對「刪詩說」之風。
近代的顧頡罷、錢玄同、範文瀾等都基本上持這種觀點。
其主要理由有:第一,《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吳公子季札到魯國觀周樂,演奏15國風和雅頌各部分,其中的編排順序與今天的《詩經》大體相同。
而據現存的資料看,孔子當時只有8歲,根本不可能刪《詩》,可見孔子之前就有和今天《詩經》的編次、篇目基本相同的集子。
第二,孔子自己只是說「正樂」,並沒有說刪《詩》。
雖然當時的詩是配樂的,但詩、樂畢竟還是有區別的,詩主要指文字(內容),而樂主要指樂曲(形式)。
再說孔子返魯「正樂」時已經6一9歲,如果刪《詩》該在這個時候,為什麼在這之前他一直是說「《詩》三百」呢?
第三,《詩經》中有不少「一婬一詩」,這些不符合孔子禮樂仁政思想的詩,為什麼沒有刪掉?
第四,先秦各種史籍所引的詩,大多數見於今天的《詩經》,據王士禛古詩選》、沈德潛《古詩源》所輯逸詩,不過50首,這說明《詩》在當時只有300篇。
即使孔子刪過詩,由於他在當時只是諸子中的一家,影響不是很大,也不大可能影響到同時期的其他著作,更不可能影響到他以前的著作。
上述兩種觀點,唇槍舌劍,論戰了1000多年,至今還爭論不休。
從表面上看,似乎後者證據更有力一些,但我們研究古代文學不能硬摳一二條死材料,而應該在尊重史料的基礎上,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作一些合理的推測。
當然問題並不會如此簡單,還需要作進一步的研究,搞清楚這個問題對研究《詩經》,尤其是研究孔子的思想都會有很大幫助的。
(鄭土有)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