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
十八般武藝是哪十八般?
十八般武藝又叫十八般武器。
根據舊版《辭海》的解釋,是「我國武藝之總稱也,相傳為戰國時孫臏、吳起所遺傳,分九長九短。
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钂、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鑭、錘、棒、杵」。
所謂九長九短,是指九種長的兵器和九種短的兵器。
古語「短兵相接」的「短兵」,就是指的這類「九短」。
兵的本義為「兵器『,所以《說文》說:」兵,械也。
「後來即以執掌兵械的人為」兵「,是引申義。
這是歷代相傳的第一種說法。
可是,《水滸》第二回描寫史進每天請求王教頭點撥十八般武藝,經過半年,史進的十八般武藝矛、錘、弓、一弩一、銃、鞭、鑭、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槍、扒都學得一精一熟。
這和歷代相傳的十八般武藝有些不同。
特別是它換上了弓、一弩一、矛、錘都是常用的不可缺少的,這是第二種說法,而且也比較全面,但是,明代馬愈的《馬氏日抄》卻說:「己巳歲,兆寇作難,官司招募勇敢。
山西李通,行教京師,無人可與為敵,遂應募為第一。
試其技藝,十八般皆能:一弓、二一弩一、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鑭、十三錘、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杷頭、十七錦繩套索、十八白打。
和《水滸》裡描述的又有不同,這是第三種說法。
明代謝肇淛的《五雜俎》卷五,朱國楨的《湧幢小品》卷十二都從此說,清代褚人獲的《堅瓠集》更是完全本於《馬氏日抄》。
哪一種說法正確和全面,還沒有人作出判斷。
只是三種說法雖有不同,其中絕大部分的武器都可以理解,「白打」是什麼卻要費點考證。
據清代周亮工的《閩小記》捲上說:「武藝十八,終以『白打』。
以白打為終,明乎其不持寸鐵也。」
那麼,白打就是赤手空拳地相打,也就是拳術。
十八般武藝添上「白打」,自然是很重要的,也是常見的,只有這樣,所謂武藝也才能夠更加全備,甚至還是一切武藝的基礎。
不過,它並不屬於兵器,只能說「武藝」不能說「武器」。
《湧幢小品》將它列入「兵器門」,就很不合適。
至於白打又為古代的球戲,屬於「蹴鞠」的一種,那就更不屬於「十八般武藝」的範圍了。
其實,古代武器中還有彈、槊、匕首、飛鏢等等。
《通俗文》說:「匕首,劍屬。
其頭類匕,故曰匕首,短而便用。」
又說:「矛長丈八者謂之槊。」
均見《藝文類聚》卷六十引。
那麼,張飛的丈八長矛應名為槊。
彈則早見於《左傳》。
至於飛鏢,也是屬於短兵,而專用於投擲;還有一種毒一藥鏢,更是很厲害的武器。
《三俠五義》中的那些俠士,幾乎每個人都善於使用。
這樣,所謂武藝就實在不止十八般,因而這個名稱也有問題。
怎麼會成為「十八般」的,更是一個待破的「謎」。
(錢劍夫)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