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
中國農民為什麼嗜愛紅色?
中華民族以黃色為尊貴,但民間最喜一愛一紅色,以紅色像征喜慶吉祥、歡樂奮進。
這種崇尚滲透到政治和經濟生活各領域,在封建社會豪門貴族衣食住行即多以紅色修飾,以朱紫粉飾門庭、塗漆官車。
但它並非是特權階級專用的,平民百姓一般不得僭越於門第車輿,因此它比傳統像征土地的黃色,更深入民眾。
農耕社會是很講究倫理文化的。
紅色是正義、忠誠的標誌,通常人們還常以丹心、赤心、紅心表示忠義,有的紋刺於背脊,如明臣張名振「赤心報國」,文天樣也有「留取丹心照汗青」句。
古人還有人心各如其面之說,頗見形象的是京劇臉譜,紅臉象徵忠勇,如關羽、姜維。
為適應人們簡單的思維定勢,一般臉譜上抹點紅,就可界定為好人。
50年代一毛一澤一東寫了「魏武揮鞭」之句,郭沫若努力為曹一操一翻案,此後舞台銀幕,如《赤壁之戰》中的曹孟德,就在通常大白臉的眉心間和兩眼下,分別抹上些紅色。
像《二進宮》的徐延昭譜式,也表示是一個正人君子。
中國人為什麼崇尚紅色呢?
通常人們從光學七譜的色彩學角度,以為紅色鮮目,容易發醒,但就其崇尚的淵源,那就諸說紛紜,各有所本了。
民俗學的一種說法是,在遙遠的古代,有一隻叫「年」的怪獸,力大無窮,無人可以降伏。
它每年專在除夕肆虐,後來人們發現它只害怕紅色,家家戶戶掛紅布貼紅紙,驅逐它。
這說明我們老祖宗很早就喜歡紅色,因為紅色可以避邪消災,從此就子子孫孫傳下來了。
也有從社會發展史出發考證,說是源自當年燧人氏鑽木取火。
從此人類和動物主要是靈長類有了根本的區別,而火又使人在黑暗中獲得了光明。
火,常閃呈紅色。
又說是華夏民族宗火德,炎帝是南方部落的共同祖先。
炎,閃耀著鮮艷的紅色。
中國農民起義軍幾乎都以紅色為旗幟、服飾標誌。
劉邦興師於沛郡,自稱是「赤帝之子」,全軍旗幟服裝全系紅色。
韓信背水破趙的勝利原因,是派3000騎士各持一面大紅旗,乘趙軍離營,插上漢幟,使趙軍誤識一精一神沮喪,造成全線潰敗。
據稱劉邦崇尚紅色,乃是遵循傳統的五行相剋道理,秦起自西方,西方屬金,呈白色,故《史記》即有「赤帝之子」斬「白帝之子」說。
大漢王朝以紅色為貴,久之,隨著它的威力和影響,紅色也遍及中華,成為人們崇奉的顏色了。
但是,紅色能在農民起義軍裡源遠流長,有趣的是,農民領袖從來都是不以他的前輩為模一式的,如太平天國還詆罵黃巢、李自成,但他們卻不謀而同地都一愛一上了紅色;如南宋黃河南北的抗金、抗元的紅襖軍、元末散佈全國的紅巾軍,幾乎每支農民起義軍都用紅色:「明正德三年秋七月,妖賊趙寶、陳朝宗入境,以紅巾為號,眾至數萬人」(《菏澤鄉土志》)。
近代農民對紅色尤見嗜一愛一了,太平天國下層軍官和士兵就都用紅巾紅衫,《天京遊記》作者富利賜在南京(天京)目睹「天王的弟兄的王府的街上,府門塗朱色及金色」。
紅色在太平天國的鋪天蓋地,似乎成為中國億萬農民嚮往新天新地的象徵。
無獨有偶,在西方世界,18世紀解放西西里島的意大利民族英雄加裡波的,他的部隊也是用「紅襖軍」橫行亞平寧半島的。
1789年法國大革命,起義者高舉紅旗攻打巴士底監獄,並制定紅藍白三色旗,其中紅色表示自一由。
東西方文化賦予爭取自一由和人身解放的農民對紅色有不少認同處。
為什麼世界上有那麼多地方喜歡紅色?有幾種說法:一種是紅色如火,將野草焚燒為肥料(火耕),它還帶來熱量,驅走寒冷和黑暗,使大地充盈溫暖和光明,由此幾千年來,代代相傳,永誌不忘。
紅色,就是火的象徵和再現。
考古學者的說法是,上古時期陪葬常以深紅色赫石。
它含有給死者在地下照明之意,這種習俗延至今日,英國、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澳大利亞仍有類似習俗。
在中國,與死者圖吉利,也有用紅色的漆棺。
但《人類情一愛一史》作者蕾伊。
唐娜則認為,人類喜歡紅色,而且綿延萬千年,是源於人一體上無處不有的血液。
古今中外,鮮紅的血液就是生命的象徵。
史前世界以來的農耕社會,祭天地拜祖宗,都離不開血,且須以殺俘虜、奴隸,或戮牛馬,取其活血為祭祀。
這種習俗,近代台灣番社和西南民族地區尚頗沿襲,見諸中外古書,大將出師之日必以血祭旗。
有如《三國演義》寫周瑜鏖兵烏林赤壁前夕,就以偽降的曹將蔡和祭旗,《說岳傳》也有金兀朮把一奸一臣張邦昌、王鐸權作牛羊以祭旗。
因為血是鮮紅的,在前工業社會的人們看來,它無疑又是最寶貴的,隨之傳統文化源遠廣大,紅色就成為崇高的大眾顏色了。
古今中外,先民和後代子孫的種種傳說和文字記載,都有對嗜一愛一紅色的認同,但追溯其根由,卻很難界定有一種準確、信實的來源,善于思索的讀者,你能談談自己的高見嗎?
(盛巽昌)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