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
女媧煉石補天是怎麼一回事?
女媧煉石補天的故事,是我國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
然而關於女媧氏其人,卻有不少待解之謎。
首先,女媧是男是女?這個問題或許會令人發笑。
因為從古至今,人們一般都認為女媧無疑地是一位女子。
古籍中,有不少關於女媧為女一性一的記載。
《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帝王世紀》云:「女媧氏亦風姓,承庖犧制度,亦蛇身人首,一號女希,是為女皇。」
講述補天故事的《淮南子。
覽冥訓》有東漢高誘注云:「女媧一陰一帝,佐慮戲治者也。」
《山海經》東晉郭璞注云:「女媧,古神女而帝者。」
南宋鄭樵《通志。
三皇紀》云:「伏羲氏沒,女媧氏作,是為女皇。」
東漢王充《論衡。
順鼓篇》引董仲舒語「雨不霽,祭女媧」,並指出其意「殆謂女媧古婦人帝王者也」。
《春秋世譜》云:「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故世言女媧伏羲之妹。」
唐代盧全又說女媧是伏羲之妻。
歷代不少人談及著名女一性一,也往往以女媧為例。
《北史。
祖珽傳》記祖珽贊陸姬語云:「雖雲婦人,實是雄傑,女媧已來無有也。」
北宋
程頤《易傳》云:「婦居尊位,女媧氏、武氏是也。」
從古至今有關書籍中的女媧圖像,也都畫作女子。
清代趙翼考證,女媧原為男一性一,後人訛傳為女。
他的《陔余叢考》引唐代司馬貞《三皇本紀》雲,女媧本風姓,代宓犧立,號為女希氏,是上古時帝王中之聖賢者。
因當時無文字,只以音呼,後人因音成字,寫作女媧,並不是指其一性一別為女。
又引《風俗通》記雲,女媧輔佐太昊禱於神祇,創立婚姻媒妁之規,而其本身並非女子。
《道藏。
洞神部》東漢鄭玄注,以伏羲、女媧、神農為三皇,也是把女媧作為男子看待的。
第二,女媧補天到底是怎麼回事?今天看來,所謂補天,不過是上古時的神話,並無實事,它反映了原始社會時的人類征服自然的幻想。
但若把女媧看作是一個上古時的歷史人物,其補天的傳說該如何解釋?王充《論衡。
談天篇》對此提出疑問,他說,天非玉石之類,豈石所能補?女媧雖高,豈能及天,不能及天,又哪有階梯可上?而且,斷鰲足作為四極的支天柱,也甚為荒唐。
王充說,鰲足即能支天,其體必更大,天地間如何能容?如此大鰲,其皮膚必如鋼鐵之堅,女媧如何將它殺死?當然,對於神話傳說,王充進行如此認真而機械的駁斥,似無必要。
於是,後人便另闢蹊徑地對補天作解釋。
明代陸子淵認為,上古時人茹一毛一飲血,不知用火,女媧煉五色石取火。
使夜得光明,食得烹飪,這實際上是補天之所不及,即後世所謂焚膏繼晷之意。
清代趙翼對陸說又提出質疑,說發明使用火的是燧人氏,為何歸於女媧?趙翼引黃芷的言論說,五金有青黃赤白黑五色,皆生於石中,女媧首先識別它們,並用火鍛煉出來,制為器物工具之類,此舉可補天力之缺,故傳為煉石補天。
據此,女媧補天又被解釋為原始冶金的發明和應用。
第三,女蝸的陵墓在何處?這個問題,有五種說法。
其一為山西永濟縣風陵渡。
因為史載女媧風姓,故女媧陵又稱風陵,其地或謂為風陵陂或風陵堆。
《山西通志》、《名勝志》記此為風後之陵,而風後即女媧,這由相傳女媧為伏羲之妻附會而來。
其二為陝西潼關縣。
《陝西通志》記云:「上古風陵,即女媧氏陵,在潼關衛城北黃河中。」
這裡所述陵墓的位置實即風陵渡,與前說相同。
其三為河南閿鄉(今屬靈寶縣)。
《河南通志》記云:「女媧陵,在閿鄉縣黃河濱。」
《新唐書。
五行志》云:「天寶十一年六月,虢州閿鄉黃河中女媧墓,因大雨晦冥,失其所在,至乾元二年六月乙未夜,……其墓湧一出。」
這裡所記陵墓的位置,也即風陵渡。
其四為山西趙城縣(今山西洪洞縣趙城鎮西南)。
《文獻通考。
王禮考》記載:「女媧葬趙城縣東南,在晉州。」
《平一陽一府志》云:「媧皇陵,在趙城縣侯村裡,有二塚,東西相距四十九步,各高二丈,周圍各四十八丈。」
其五為山東濟寧。
《兗州府志》云:「女媧陵,在濟寧州東南三十九里。」
上述這些問題,使女媧這一人物帶有非常神秘的色彩。
由於女媧的時代距現在太遙遠了,要解一開這些謎也真不容易吶!
(王永寬)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