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志第四十二 食貨二:自開元以後,天下戶籍久不更造,丁口轉死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新唐書》志第四十二 食貨二

新唐書

志第四十二 食貨二

租庸調之法,以人丁為本。

自開元以後,天下戶籍久不更造,丁口轉死,田畝賣易,貧富升降不實。

其後國家侈費無節,而大盜起,兵興,財用益屈,而租庸調法弊壞。

自代宗時,始以畝定稅,而斂以夏秋。

至德宗相楊炎,遂作兩稅法,夏輸無過六月,秋輸無過十一月。

置兩稅使以總之,量出制入。

戶無主、客,以居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

商賈稅三十之一,與居者均役。

田稅視大歷十四年墾田之數為定。

遣黜陟使按比諸道丁產等級,免鰥寡惸獨不濟者。

敢有加斂,以枉法論。

議者以租、庸、調,高祖、太宗之法也,不可輕改。

而德宗方信用炎,不疑也。

舊戶三百八十萬五千,使者按比得主戶三百八十萬,客戶三十萬。

天下之民,不土斷而地著,不更版籍而得其虛實。

歲斂錢二千五十餘萬緡,米四百萬斛,以供外;錢九百五十餘萬緡,米千六百餘萬斛,以供京師。

稅法既行,民力未及寬,而硃滔、王武俊、田悅合從而叛,用益不給,而借商之令出。

初,太常博士韋都賓、陳京請借富商錢,德宗以問度支杜佑,以為軍費裁支數月,幸得商錢五百萬緡,可支半歲,乃以戶部侍郎趙贊判度支,代佑行借錢令,約罷兵乃償之。

京兆少尹韋楨、長安丞薛萃搜督甚峻,民有不勝其冤自經者,家若被盜。

然總京師豪人田宅、奴婢之估,裁得八十萬緡。

又取僦櫃納質錢及粟麥糶於市者,四取其一,長安為罷市,市民相率遮邀宰相哭訴,盧杞疾驅而過。

韋楨懼,乃請錢不及百緡、粟麥不及五十斛者免,而所獲裁二百萬緡。

淮南節度使陳少游增其本道稅錢,每緡二百,因詔天下皆增之。

自太宗時置義倉及常平倉以備凶荒,高宗以後,稍假義倉以給他費,至神龍中略盡。

玄宗即位,復置之。

其後第五琦請天下常平倉皆置庫,以畜本錢。

至是趙贊又言:「自軍興,常平倉廢垂三十年,凶荒潰散,餧死相食,不可勝紀。

陛下即位,京城兩市置常平官,雖頻年少雨,米不騰貴,可推而廣之,宜兼儲布帛。

請於兩都、江陵、成都、楊、汴、蘇、洪置常平輕重本錢,上至百萬緡,下至十萬,積米、粟、布、帛、絲、麻、貴則下價而出之,賤則加估而收之。

諸道津會置吏,閱商賈錢,每緡稅二十,竹、木、茶、漆稅十之一,以贍常平本錢。」

德宗納其策。

屬軍用迫蹴,亦隨而耗竭,不能備常平之積。

是時,諸道討賊,兵在外者,度支給出界糧。

每軍以台省辟一人為糧料使,主供億。

士卒出境,則給酒肉。

一卒出境,兼三人之費。

將士利之,逾境而屯。

趙贊復請稅間架,算除陌。

其法:屋二架為間,上間錢二千,中間一千,下間五百;匿一間,杖六十,告者賞錢五萬。

除陌法:公私貿易,千錢舊算二十,加為五十;物兩相易者,約直為率。

而民益愁怨。

及涇原兵反,大虖長安市中曰:「不奪爾商戶僦質,不稅爾間架、除陌矣。」

於是間架、除陌、竹、木、茶、漆、鐵之稅皆罷。

硃泚平,天下戶口三耗其二。

貞元四年,詔天下兩稅審等第高下,三年一定戶。

自初定兩稅,貨重錢輕,乃計錢而輸綾絹。

既而物價愈下,所納愈多,絹匹為錢三千二百,其後一匹為錢一千六百,輸一者過二,雖賦不增舊,而民愈困矣。

度支以稅物頒諸司,皆增本價為虛估給之,而繆以濫惡督州縣剝價,謂之折納。

復有「進奉」、「宣索」之名,改科役曰「召雇」,率配曰「和市」,以巧避微文,比大歷之數再倍。

又癘疫水旱,戶口減耗,刺史析戶,張虛數以寬責。

逃死闕稅,取於居者,一室空而四鄰亦盡。

戶版不緝,無浮游之禁,州縣行小惠以傾誘鄰境,新收者優假之,唯安居不遷之民,賦役日重。

帝以問宰相陸贄,贄上疏請釐革其甚害者,大略有六:

其一曰:

國家賦役之法,曰租、曰調、曰庸。

其取法遠,其斂財均,其域人固。

有田則有租,有家則有調,有身則有庸,天下法制均壹,雖轉徙莫容其一奸一,故人無搖心。

天寶之季,海內波蕩,版圖隳於避地,賦法壞於奉軍。

賦役舊法,行之百年,人以為便。

兵興,供億不常,誅求隳制,此時弊,非法弊也。

時有弊而未理,法無弊而已更。

兩稅新制,竭耗編,日日滋甚。

陛下初即位,宜損上益下,嗇用節財,而摘郡邑,驗簿書,州取大歷中一年科率多者為兩稅定法,此總無名之暴賦而立常規也。

夫財之所生,必因人力。

兩稅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資產少者稅輕,多者稅重。

不知有藏於襟懷囊篋,物貴而人莫窺者;有場圃、囷倉,直輕而眾以為富者;有流通蕃息之貨,數寡而日收其贏者;有廬舍器用,價高而終歲利寡者。

計估算緡,失平長偽,挾輕費轉徙者脫徭稅,敦本業者困斂求。

此誘之為一奸一,驅之避役也。

今徭賦輕重相百,而以舊為準,重處流亡益多,輕處歸附益眾。

有流亡則攤出,已重者愈重;有歸附則散出,已輕者愈輕。

人嬰其弊。

願詔有司與宰相量年支,有不急者罷之,廣費者節之。

軍興加稅,諸道權宜所增,皆可停。

稅物估價,宜視月平,至京與色樣符者,不得虛稱折估。

有濫惡,罪官吏,勿督百姓。

每道以知兩稅判官一人與度支參計戶數,量土地沃瘠、物產多少為二等,州等下者配錢少,高者配錢多。

不變法而逋逃漸息矣。

其二曰:

播殖非力不成,故先王定賦以布、麻、繒、纊、百谷,勉人功也。

又懼物失貴賤之平,交易難准,乃定貨泉以節輕重。

蓋為國之利權,守之在官,不以任下。

然則谷帛,人所為也;錢貨,官所為也。

人所為者,租稅取焉;官所為者,賦斂捨焉。

國朝著令,租出谷,庸出絹,調出繒、纊、布、麻,曷嘗禁人鑄錢而以錢為賦?今兩稅效算緡之末法,估資產為差,以錢谷定稅,折供雜物,歲目頗殊。

所供非所業,所業非所供,增價以市所無,減價以貨所有,耕織之力有限,而物價貴賤無常。

初定兩稅,萬錢為絹三匹,價貴而數不多。

及給軍裝,計數不計價,此稅少國用不充也。

近者萬錢為絹六匹,價賤而數加。

計口蠶織不殊,而所輸倍,此供稅多人力不及也。

宜令有司覆初定兩稅之歲絹、布定估,為布帛之數,復庸、調舊制,隨土所宜,各脩家技。

物甚賤,所出不加;物甚貴,所入不減。

且經費所資,在錢者獨月俸、資課,以錢數多少給布,廣鑄而禁用銅器,則錢不乏。

有糴鹽以入直,榷酒以納資,何慮無所給哉!

其三曰:

廉使奏吏之能者有四科,一曰戶口增加,二曰田野墾闢,三曰稅錢長數,四曰率辦先期。

夫貴戶口增加,詭情以誘一奸一浮,苛法以析親族,所誘者將議薄征則遽散,所析者不勝重稅而亡,有州縣破傷之病;貴田野墾闢,率民殖荒田,限年免租,新畝雖辟,舊畬蕪矣,人以免租年滿,復為污萊,有稼穡不增之病;貴稅錢長數,重困疲羸,捶骨瀝髓,苟媚聚斂之司,有不恤人之病;貴率辦先期,作威殘人,絲不容織,粟不暇舂,貧者奔迸,有不恕物之病:四病繇考核不切事情之過。

驗之以實,則租賦所加,固有受其損者,此州若增客戶,彼郡必減居人。

增處邀賞而稅數加,減處懼罪而稅數不降。

國家設考課之法,非欲崇聚斂也。

宜命有司詳考課績,州稅有定,徭役有等,覆實然後報戶部。

若人益阜實,稅額有餘,據戶均減十三為上課,減二次之,減一又次之。

若流亡多,加稅見戶者,殿亦如之。

民納租以去歲輸數為常,罷據額所率者。

增辟勿益租,廢耕不降數。

定戶之際,視雜產以校之。

田既有常租,則不宜復入兩稅。

如此,不督課而人人樂耕矣。

其四曰:

明君不厚所資而害所養,故先人事而借其暇力,家給然後斂余財。

今督收迫促,蠶事方興而輸縑,農功未艾而斂谷。

有者急賣而耗半直,無者求假費倍。

定兩稅之初,期約未詳,屬征役多故,率先限以收。

宜定稅期,隨風俗時候,務於紓人。

其五曰:

頃師旅亟興,官司所儲,唯給軍食,凶荒不遑賑救。

人小乏則取息利,大乏則鬻田廬。

劍穫始畢,執契行貸,饑歲室家相棄,乞為奴僕,猶莫之售,或縊死道途。

天災流行,四方代有。

稅茶錢積戶部者,宜計諸道戶口均之。

穀麥熟則平糴,亦以義倉為名,主以巡院。

時稔傷農,則優價廣糴,谷貴而止;小歉則借貸。

循環斂散,使聚谷幸災者無以牟大利。

其六曰:

古者百畝地號一夫,蓋一夫授田不得過百畝,欲使人不廢業,田無曠耕。

今富者萬畝,貧者無容足之居,依托強家,為其私屬,終歲服勞,常患不充。

有田之家坐食租稅,京畿田畝稅五升,而私家收租畝一石,官取一,私取十,穡者安得足食?宜為占田條限,裁租價,損有餘,優不足,此安富恤窮之善經,不可捨也。

贄言雖切,以讒逐,事無施行者。

十二年,河南尹齊抗復論其弊,以為:「軍興,國用稍廣,隨要而稅,吏擾人勞。

陛下變為兩稅,督納有時,貪暴無容其一奸一。

二十年間,府庫充刃。

但定稅之初,錢輕貨重,故陛下以錢為稅。

今錢重貨輕,若更為稅名,以就其輕,其利有六:吏絕其一奸一,一也;人用不擾,二也;靜而獲利,三也;用不乏錢,四也;不勞而易知,五也;農桑自勸,六也。

百姓本出布帛,而稅反配錢,至輸時復取布帛,更為三估計折,州縣升降成一奸一。

若直定布帛,無估可折。

蓋以錢為稅,則人力竭而有司不之覺。

今兩稅出於農人,農人所有,唯布帛而已。

用布帛處多,用錢處少,又有鼓鑄以助國計,何必取於農人哉?」

疏入,亦不報。

初,德宗居奉天,儲畜空窘,嘗遣卒視賊,以苦寒乞襦褲,帝不能致,剔親王帶金而鬻之。

硃泚既平,於是帝屬意聚斂,常賦之外,進奉不息。

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有「日進」,江西觀察使李兼有「月進」,淮南節度使杜亞、宣歙觀察使劉贊、鎮海節度使王緯、李錡皆徼射恩澤,以常賦入貢,名為「羨餘」。

至代易又有「進奉」。

當是時,戶部錢物,所在州府及巡院皆得擅留,或矯密旨加斂,謫官吏、刻祿稟,增稅通津、死人及蔬果。

凡代易進奉,取於稅入,十獻二三,無敢問者。

常州刺史裴肅鬻薪炭案紙為進奉,得遷浙東觀察使。

刺史進奉,自肅始也。

劉贊卒於宣州,其判官嚴綬傾軍府為進奉,召為刑部員外郎。

判官進奉,自綬始也。

自裴延齡用事,益為天子積私財,而生民重困。

延齡死,而人相賀。

是時,宮中取物於市,以中官為宮市使。

兩市置「白望」數十百人,以鹽估敝衣、絹帛,尺寸分裂酬其直。

又索進奉門戶及腳價錢,有繼物入市而空歸者。

每中官出,沽漿賣餅之家皆徹肆塞門。

諫官御史數上疏諫,不聽,人不堪其弊。

戶部侍郎蘇弁言:「京師游手數千萬家,無生業者仰宮市以活,奈何罷?」

帝悅,以為然。

京兆尹韋湊奏:「小人因宮市為一奸一,真偽難辨,宜下府縣供送。」

帝許之。

中官言百姓賴宮市以養者也,湊反得罪。

順宗即位,乃罷宮市使及鹽鐵使月進;憲宗又罷除官受代進奉及諸道兩稅外榷率,分天下之賦以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留州。

宰相裴垍又令諸道節度、觀察調費取於所治州,不足則取於屬州,而屬州送使之餘與其上供者,皆輸度支。

是時,因德宗府庫之積,頗約費用,天子身服澣濯。

及劉辟、李錡既平,訾藏皆入內庫。

山南東道節度使於頔、河東節度使王鍔進獻甚厚,翰林學士李絳嘗諫曰:「方鎮進獻,因緣為一奸一,以侵百姓,非聖政所宜。」

帝喟然曰:「誠知非至德事,然兩河中夏貢賦之地,朝覲久廢,河、湟陷沒,烽候列於郊甸。

方刷祖宗之恥,不忍重斂於人也。」

然獨不知進獻之取於人者重矣。

及討淮西,判度支楊於陵坐饋餫不繼貶,以司農卿皇甫鎛代之,由是益為刻剝。

司農卿王遂、京兆尹李翛號能聚斂,乃以為宣歙、浙西觀察使,予之富饒之地,以辦財賦。

鹽鐵使王播言:「劉晏領使時,自按租庸,然後知州縣錢谷利病虛實。」

乃以副使程異巡江、淮,核州府上供錢谷。

異至江、淮,得錢百八十五萬貫。

其年,遂代播為鹽鐵使。

是時,河北兵討王承宗,於是募人入粟河北、淮西者,自千斛以上皆授以官。

度支鹽鐵與諸道貢獻尤甚,號「助軍錢」。

及賊平,則有賀禮及助賞設物。

群臣上尊號,又有獻賀物。

穆宗即位,一切罷之,兩稅外加率一錢者,以枉法贓論。

然自在籓邸時,習見用兵之弊,以謂戎臣武卒,法當姑息。

及即位,自神策諸軍,非時賞賜,不可勝紀。

已而幽州兵囚張弘靖,鎮州殺田弘正,兩鎮用兵,置南北供軍院。

而行營軍十五萬,不能亢兩鎮萬餘之眾。

而饋運不能給,帛粟未至而諸軍或強奪於道。

蓋自建中定兩稅,而物輕錢重,民以為患,至是四十年。

當時為絹二匹半者為八匹,大率加三倍。

豪家大商,積錢以逐輕重,故農人日困,末業日增。

帝亦以貨輕錢重,民困而用不充,詔百官議革其弊。

而議者多請重挾銅之律。

戶部尚書楊於陵曰:「王者制錢以權百貨,貿遷有無,通變不倦,使物無甚貴甚賤,其術非它,在上而已。

何則?上之所重,人必從之。

古者權之於上,今索之於下;昔散之四方,今藏之公府;昔廣鑄以資用,今減爐以廢功;昔行之於中原,今洩之於邊裔。

又有閭井送終之唅,商賈貸舉之積,江湖壓覆之耗,則錢焉得不重,貨焉得不輕?開元中,天下鑄錢七十餘爐,歲盈百萬,今才十數爐,歲入十五萬而已。

大歷以前,淄青、太原、魏博雜鉛鐵以通時用,嶺南雜以金、銀、丹砂、象齒,今一用泉貨,故錢不足。

今宜使天下兩稅、榷酒、鹽利、上供及留州、送使錢,悉輸以布帛谷粟,則人寬於所求,然後出內府之積,收市廛之滯,廣山鑄之數,限邊裔之出,禁私家之積,則貨日重而錢日輕矣。」

宰相善其議。

由是兩稅、上供、留州,皆易以布帛、絲纊,租、庸、課、調不計錢而納布帛,唯鹽酒本以榷率計錢,與兩稅異,不可去錢。

文宗大和九年,以天下回殘錢置常平義倉本錢,歲增市之。

非遇水旱不增者,判官罰俸,書下考;州縣假借,以枉法論。

文宗嘗召鹽倉御史崔虞問太倉粟數,對曰:「有粟二百五十萬石。」

帝曰:「今歲費廣而所畜寡,奈何?」

乃詔出使郎官、御史督察州縣壅遏錢谷者。

時豪民侵噬產業不移戶,州縣不敢徭役,而徵稅皆出下貧。

至於依富室為奴客,役罰峻於州縣。

長吏歲輒遣吏巡覆田稅,民苦其擾。

武宗即位,廢浮圖法,天下毀寺四千六百、招提蘭若四萬,籍僧尼為民二十六萬五千人,奴婢十五萬人,田數千萬頃,大秦穆護、襖二千餘人。

上都、東都每街留寺二,每寺僧三十人,諸道留僧以三等,不過二十人。

腴田鬻錢送戶部,中下田給寺家奴婢丁壯者為兩稅戶,人十畝。

以僧尼既盡,兩京悲田養病坊,給寺田十頃,諸州七頃,主以耆壽。

自會昌末,置備邊庫,收度支、戶部、鹽鐵錢物。

宣宗更號延資庫。

初以度支郎中判之,至是以屬宰相,其任益重。

戶部歲送錢帛二十萬,度支鹽鐵送者三十萬,諸道進奉助軍錢皆輸焉。

懿宗時,雲南蠻數內寇,徙兵戍嶺南。

淮北大水,徵賦不能辦,人人思亂。

及龐勳反,附者六七萬。

自關東至海大旱,冬蔬皆盡,貧者以蓬子為面,槐葉為齏。

乾符初,大水,山東饑。

中官田令孜為神策中尉,怙權用事,督賦益急。

王仙芝、黃巢等起,天下遂亂,公私困竭。

昭宗在鳳翔,為梁兵所圍,城中人相食,父食其子,而天子食粥,六宮及宗室多餓死。

其窮至於如此,遂以亡。

初,乾元末,天下上計百六十九州,戶百九十三萬三千一百二十四,不課者百一十七萬四千五百九十二;口千六百九十九萬三百八十六,不課者千四百六十一萬九千五百八十七。

減天寶戶五百九十八萬二千五百八十四,口三千五百九十二萬八千七百二十三。

元和中,供歲賦者,浙西、浙東、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戶百四十四萬,比天寶才四之一。

兵食於官者八十三萬,加天寶三之一,通以二戶養一兵。

京西北、河北以屯兵廣,無上供。

至長慶,戶三百三十五萬,而兵九十九萬,率三戶以奉一兵。

至武宗即位,戶二百一十一萬四千九百六十。

會昌末,戶增至四百九十五萬五千一百五十一。

宣宗既復河、湟,天下兩稅、榷酒茶鹽錢,歲入九百二十二萬緡,歲之常費率少三百餘萬,有司遠取後年乃濟。

及群盜起,諸鎮不復上計雲。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新唐書
本紀第一 高祖本紀第二 太宗本紀第三 高宗本紀第四 則天皇后 中宗本紀第五 睿宗 玄宗本紀第六 肅宗 代宗本紀第七 德宗 順宗 憲宗本紀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志第九 禮樂九本紀第十 昭宗 哀帝志第一 禮樂一志第二 禮樂二志第三 禮樂三志第四 禮樂四志第五 禮樂五志第六 禮樂六志第七 禮樂七志第八 禮樂八本紀第九 懿宗 僖宗志第十 禮樂十志第十一 禮樂十一志第十二 禮樂十二志第十三上 儀衛上志第十三下 儀衛下志第十四 車服志第十五 歷一志第十六 歷二志第十七上 歷三上志第十七下 歷三下志第十八上 歷四上志第十八下 歷四下志第十九 歷五志第二十上 歷六上志第二十下 歷六下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志第二十二 天文二志第二十三 天文三志第二十四 五行一志第二十五 五行二志第二十六 五行三志第二十七 地理一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志第三十 地理四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志第三十二 地理六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志第三十三下 地理七下志第三十四 選舉志上志第三十五 選舉志下志第三十六 百官一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志第三十八 百官三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志第三十九下 百官四下志第四十 兵志第四十一 食貨一志第四十二 食貨二志第四十三 食貨三志第四十四 食貨四志第四十五 食貨五志第四十六 刑法志第四十七 藝文一志第四十八 藝文二志第四十九 藝文三志第五十 藝文四表第一 宰相上表第二 宰相中表第三 宰相下表第四 方鎮一表第五 方鎮二表第六 方鎮三表第七 方鎮四表第八 方鎮五表第九 方鎮六表第十上 宗室世繫上表第十下 宗室世系下表第十一上 宰相世系一上表第十一下 宰相世系一下表第十二上 宰相世系二上表第十二中 宰相世系二中表第十二下 宰相世系二下表第十三上 宰相世系三上表第十三下 宰相世系三下表第十四上 宰相世系四上表第十四下 宰相世系四下表第十五上 宰相世系五十表第十五下 宰相世系五下列傳第一 后妃上列傳第二 后妃下列傳第三 宗室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列傳第五 太宗子列傳第六 三宗諸子列傳第七 十一宗諸子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列傳第九 李密列傳第十 王竇列傳第十一 薛李二劉高徐列傳第十二 蕭輔沈李梁列傳第十三 劉斐列傳第十四 屈實尉遲張秦唐段列傳第十五 二劉殷許程柴任丘列傳第十六 溫皇甫二李姜崔列傳第十七 杜闞王李苑羅王列傳第十八 二李勣列傳第十九 侯張薛列傳第二十 高竇列傳第二十一 房杜列傳第二十二 魏徵列傳第二十三 王薛馬韋列傳第二十四 二李戴劉崔列傳第二十五 陳楊封裴宇文鄭權閻蔣姜張列傳第二十六 蕭瑀列傳第二十七 岑虞李褚姚令狐列傳第二十八 蘇世長(良嗣 弁) 韋雲起 孫伏伽 張玄素列傳第二十九 於高張列傳第三十 長孫褚韓來李上官列傳第三十一 杜二崔高郭趙崔楊盧二劉李劉孫邢列傳第三十二 傅呂陳列傳第三十三 劉裴婁列傳第三十四 崔楊竇宗祝王列傳第三十五 諸夷蕃將列傳第三十六 郭二張三王蘇薛程唐列傳第三十七 王韓蘇薛王柳馮蔣列傳第三十八 唐張徐列傳第三十九 崔徐蘇豆盧列傳第四十 狄郝硃列傳第四十一 二瑋 陸二李杜列傳第四十二 裴劉魏李吉列傳第四十三 張韋韓宋辛二李裴列傳第四十四 武李賈白列傳第四十五 五王列傳第四十六 劉鍾崔二王列傳第四十七 魏韋郭列傳第四十八 李蕭盧韋趙和列傳第四十九 姚宋列傳第五十 蘇張列傳第五十一 魏盧李杜張韓列傳第五十二 張源裴列傳第五十三 蘇尹畢李鄭王許潘倪席齊列傳第五十四 裴崔盧李王嚴列傳第五十五 裴陽宋楊崔李解列傳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列傳第五十七 劉吳韋蔣柳沈列傳第五十八 二郭兩王張牛列傳第五十九 宇文韋楊王列傳第六十 哥舒高封列傳第六十一 李光弼列傳第六十二 郭子儀列傳第六十三 二李馬路列傳第六十四 房張李列傳第六十五 崔苗二裴呂列傳第六十六 崔鄧魏衛李韓盧高列傳第六十七 李楊崔柳韋路列傳第六十八 高元李韋薛崔戴王徐郗辛列傳第六十九 來田侯崔嚴列傳第七十 元王黎楊嚴竇列傳第七十一 二李列傳第七十二 三王魯辛馮三李曲二盧列傳第七十三 令狐張康李劉田王牛史列傳第七十四 劉第五班王李列傳第七十五 李常趙崔齊盧列傳第七十六 關董袁趙竇列傳第七十七 張姜武李宋列傳第七十八 段顏列傳第七十九 李晟列傳第八十 馬渾列傳第八十一 楊戴陽二李韓杜邢列傳第八十二 陸贄列傳第八十三 韋張嚴韓列傳第八十四 鮑李蕭薛樊王吳鄭陸盧柳崔列傳第八十五 徐呂孟劉楊潘崔韋列傳第八十六 張趙李鄭徐王馮庾列傳第八十七 姚獨孤顧韋段呂許薛李列傳第八十八 孔穆崔柳楊馬列傳第八十九 歸奚三崔盧二薛衛胡丁二王殷列傳第九十 三鄭高權崔列傳第九十一 賈杜令狐列傳第九十二 白裴崔韋二李皇甫王列傳第九十三 韋王陸劉柳程列傳第九十四 杜裴李韋列傳第九十五 二高伊硃二劉范二王孟趙李任張列傳第九十六 李烏王楊曹高劉石列傳第九十七 於王二杜范列傳第九十八 裴度列傳第九十九 二李元牛楊列傳第一百 竇劉二張楊熊柏列傳第一百一 韓愈列傳一百二 錢崔二韋二高馮三李盧封鄭敬列傳第一百三 劉蕡列傳第一百四 李鄭二王賈舒列傳第一百五 李德裕列傳第一百六 陳三李曹劉列傳第一百七 二李崔蕭二鄭二盧韋週二裴劉趙王列傳第一百八 畢崔劉陸鄭硃韓列傳第一百九 馬楊路盧列傳第一百一十 鄭二王韋張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周王鄧陳齊趙二楊顧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二王諸葛李孟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楊時硃孫列傳一百一十四 高趙田硃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三劉成杜鍾張王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忠義中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忠義下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卓行列傳第一百二十 孝友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循吏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儒學上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儒學下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文藝上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文藝中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文藝下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列傳第一百三十 列女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外戚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宦者上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宦者下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籓鎮魏博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籓鎮鎮冀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籓鎮盧龍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籓鎮淄青橫海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籓鎮宣武彰義澤潞列傳第一百四十上 突厥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下 突厥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 吐蕃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下 吐蕃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 回鶻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 回鶻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沙陀列傳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東夷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西域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 南蠻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中 南蠻中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