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志第六 禮樂六:蕃國主來朝,遣使者迎勞。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新唐書》志第六 禮樂六

新唐書

志第六 禮樂六

二曰賓禮,以待四夷之君長與其使者。

蕃國主來朝,遣使者迎勞。

前一日,守宮設次於館門之外道右,南向。

其日,使者就次,蕃主服其國服,立於東階下,西面。

使者朝服出次,立於門西,東面;從者執束帛立於其南。

有司出門,西面曰:「敢請事。」

使者曰:「奉制勞某主。」

稱其國名。

有司入告,蕃主迎於門外之東,西面再拜,俱入。

使者先升,立於西階上,執束帛者從升,立於其北,俱東向。

蕃主乃升,立於東階上,西面。

使者執幣曰:「有制。」

蕃主將下拜,使者曰:「有後制,無下拜。」

蕃主旋,北面再拜稽首。

使者宣制,蕃主進受命,退,復位,以幣授左右,又再拜稽首。

使者降,出立於門外之西,東面。

蕃主送於門之外,西,止使者,揖以俱入,讓升,蕃主先升東階上,西面;使者升西階上,東面。

蕃主以土物儐使者,使者再拜受。

蕃主再拜送物,使者降,出,蕃主從出門外,皆如初。

蕃主再拜送使者,還。

蕃主入,鴻臚迎引詣朝堂,依方北面立,所司奏聞,舍人承敕出,稱「有敕」。

蕃主再拜。

宣勞,又再拜。

乃就館。

皇帝遣使戒蕃主見日,如勞禮。

宣制曰:「某日,某主見。」

蕃主拜,稽首。

使者降,出,蕃主送。

蕃主奉見。

前一日,尚捨奉御設御幄於太極殿,南向;蕃主坐於西南,東向。

守宮設次,太樂令展宮縣,設舉麾位於上下。

鼓吹令設十二案,乘黃令陳車輅,尚輦奉御陳輿輦。

典儀設蕃主立位於縣南道西,北面;蕃國諸官之位於其後,重行,北面西上,典儀位於縣之東北,贊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面。

諸衛各勒部,屯門列黃麾仗。

所司迎引蕃主至承天門外就次。

本司入奏,鈒戟近仗皆入。

典儀帥贊者先入,就位。

侍中版奏「請中嚴」。

諸侍衛之官及符寶郎詣閣奉迎,蕃主及其屬各立於閣外西廂,東面。

侍中版奏「外辦」。

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乘輿以出。

舍人引蕃主入門,《舒和》之樂作。

典儀曰:「再拜。」

蕃主再拜稽首。

侍中承製降,詣蕃主西北,東面曰:「有制。」

蕃主再拜稽首,乃宣制,又再拜稽首。

侍中還奏,承製降勞,敕升座。

蕃主再拜稽首,升座。

侍中承製勞問,蕃主俯伏避席,將下拜,侍中承製曰:「無下拜。」

蕃主復位,拜而對。

侍中還奏,承製勞還館。

蕃主降,復縣南位,再拜稽首。

其官屬勞以舍人,與其主俱出。

侍中奏「禮畢」。

皇帝興。

若蕃國遣使奉表幣,其勞及戒見皆如蕃國主。

庭實陳於客前,中書侍郎受表置於案,至西階以表升。

有司各率其屬受其幣焉。

其宴蕃國主及其使,皆如見禮。

皇帝已即御坐,蕃主入,其有獻物陳於其前。

侍中承製降敕,蕃主升座。

蕃主再拜奉贄,曰:「某國蕃臣某敢獻壤奠。」

侍中升奏,承旨曰:「朕其受之。」

侍中降於蕃主東北,西面,稱《有制》。

蕃主再拜,乃宣制。

又再拜以贄授侍中,以授有司。

有司受其餘幣,俱以東。

舍人承旨降敕就座,蕃國諸官俱再拜。

應升殿者自西階,其不升殿者分別立於廊下席後。

典儀曰:「就坐。」

階下贊者承傳。

皆就座。

太樂令引歌者及琴瑟至階,脫履,升坐,其笙管者,就階間北面立。

尚食奉御進酒,至階,典儀曰:「酒至,興。」

階下贊者承傳,皆俯伏,興,立。

殿中監及階省酒,尚食奉御進酒,皇帝舉酒,良醞令行酒。

典儀曰:「再拜。」

階下贊者承傳,皆再拜,受觶。

皇帝初舉酒,登歌作《昭和》三終。

尚食奉御受虛觶,奠於坫。

酒三行,尚食奉御進食,典儀曰:「食至,興。」

階下贊者承傳,皆興,立。

殿中監及階省案,尚食奉御品嚐食,以次進,太官令行蕃主以下食案。

典儀曰:「就坐。」

階下贊者承傳,皆就坐。

皇帝乃飯,蕃主以下皆飯。

徹案,又行酒,遂設庶羞。

二舞以次入,作。

食畢,蕃主以下復位於縣南,皆再拜。

若有筐篚,舍人前承旨降宣敕,蕃主以下又再拜,乃出。

其三曰軍禮。

皇帝親征。

纂嚴。

前期一日,有司設御幄於太極殿,南向。

文武群官次於殿庭東西,每等異位,重行北向。

乘黃令陳革輅以下車旗於庭。

其日未明,諸衛勒所部,列黃麾仗。

平明,侍臣、將帥、從行之官皆平巾幘、褲褶。

留守之官公服,就次。

上水五刻,侍中版奏「請中嚴」。

鈒戟近仗列於庭。

三刻,群官就位,諸侍臣詣閣奉迎。

侍中版奏「外辦」。

皇帝服武弁,御輿以出,即御座。

典儀曰:「再拜。」

在位者皆再拜。

中書令承旨敕百寮群官出,侍中跪奏「禮畢。」

皇帝入自東房,侍臣從至閣。

乃類於昊天上帝。

前一日,皇帝清齋於太極殿,諸豫告之官、侍臣、軍將與在位者皆清齋一日。

其日,皇帝服武弁,乘革輅,備大駕,至於壇所。

其牲二及玉幣皆以蒼。

尊以太尊、山罍各二,其獻一。

皇帝已飲福,諸軍將升自東階,立於神座前,北向西上,飲福受胙。

將軍之次在外壝南門之外道東,西向北上。

其即事之位在縣南,北面,每等異位,重行西上。

其奠玉帛、進熟、飲福、望燎,皆如南郊。

其宜於社,造於廟,皆各如其禮而一獻。

軍將飲福於太稷,廟則皇考之室。

其凱旋,則陳俘馘於廟南門之外,軍實陳於其後。

其解嚴,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君臣再拜以退,而無所詔。

其餘皆如纂嚴。

若禡於所征之地,則為壝再重,以熊席祀軒轅氏。

兵部建兩旗於外壝南門之外,陳甲冑、弓矢於神位之側,植槊於其後。

尊以羲、象、山罍各二,饌以特牲。

皇帝服武弁,群臣戎服,三獻。

其接神者皆如常祀,瘞而不燎。

其軍將之位如類。

其犮於國門,右校委土於國門外為犮,又為瘞於神位西北,太祝布神位於犮前,南向。

太官令帥宰人刳羊。

郊社之屬設尊、罍、篚、冪於神左,俱右向;置幣於尊所。

皇帝將至,太祝立於罍、洗東南,西向再拜,取幣進,跪奠於神。

進饌者薦脯棨,加羊於犮西首。

太祝盥手洗爵,酌酒進,跪奠於神,興,少退,北向立,讀祝。

太祝再拜。

少頃,帥齋郎奉幣、爵、酒饌,宰人舉羊肆解之,太祝並載,埋於陷。

執尊者徹罍、篚、席、駕至,權停。

太祝以爵酌酒,授太僕卿,左並轡,右受酒,祭兩軹及軌前,乃飲,授爵,駕轢犮而行。

其所過山川,遣官告,以一獻。

若遣將出征,則皆有司行一事。

賊平而宣露布。

其日,守宮量設群官次。

露布至,兵部侍郎奉以奏聞,承製集文武群官、客使於東朝堂,各服其服。

奉禮設版位於其前,近南,文東武西,重行北向。

又設客使之位。

設中書令位於群官之北,南面。

吏部、兵部贊群官、客使,謁者引就位。

中書令受露佈置於案。

令史二人絳公服。

對舉之以從。

中書令出,就南面位,持桉者立於西南,東面。

中書令取露布,稱「有制」。

群官、客使皆再拜。

遂宣之,又再拜,舞蹈,又再拜。

兵部尚書進受露布,退復位,兵部侍郎前受之。

中書令入,群官、客使各還次。

仲冬之月,講武於都外。

前期十有一日,所司奏請講武。

兵部承詔,遂命將帥簡軍士,除地為場,方一千二百步,四出為和門。

又為步、騎六軍營域,左右廂各為三軍,北上。

中間相去三百步,立五表,表間五十步,為二軍進止之節。

別墠地於北廂,南向。

前三日,尚捨奉御設大次於墠。

前一日,講武將帥及士卒集於墠所,建旗為和門,如方色。

都墠之中及四角皆建五采牙旗、旗鼓甲仗。

大將以下,各有統帥。

大將被甲乘馬,教習士眾。

少者在前,長者在後。

其還,則反之。

長者持弓矢,短者持戈矛,力者持旌,勇者持鉦、鼓、刀、楯為前行,持槊者次之,弓箭者為後。

使其習見旌旗、金鼓之節。

旗臥則跪,旗舉則起。

講武之日,未明十刻而嚴,五刻而甲,步軍為直陣以俟,大將立旗鼓之下。

六軍各鼓十二、鉦一、大角四。

未明七刻,鼓一嚴,侍中奏「開宮殿門及城門」。

五刻,再嚴,侍中版奏「請中嚴」。

文武官應從者俱先置,文武官皆公服,所司為小駕。

二刻,三嚴,諸衛各督其隊與鈒戟以次入,陳於殿庭。

皇帝乘革輅至單所,兵部尚書介冑乘馬奉引,入自北門,至兩步軍之北,南向。

黃門侍郎請降輅。

乃入大次。

兵部尚書停於東廂,西向。

領軍減小駕,騎士立於都墠之四周,侍臣左右立於大次之前,北上。

九品以上皆公服,東、西在侍臣之外十步所,重行北上。

諸州使人及蕃客先集於北門外,東方、南方立於道東,西方、北方立於道西,北上。

駕將至,奉禮曰:「再拜」。

在位者皆再拜。

皇帝入次,謁者引諸州使人,鴻臚引蕃客,東方、南方立於大次東北,西方、北方立於西北,觀者立於都墠騎士仗外四周,然後講武。

吹大角三通,中軍將各以鞞令鼓,二軍俱擊鼓。

三鼓,有司偃旗,步士皆跪。

諸帥果毅以上,各集於其中軍。

左廂中軍大將立於旗鼓之東,西面,諸軍將立於其南;右廂中軍大將立於旗鼓之西,東面,諸軍將立於其南。

北面,以聽大將誓。

左右三軍各長史二人,振鐸分循,諸果毅各以誓詞告其所部。

遂聲鼓,有司舉旗,士眾皆起行,及表,擊鉦,乃止。

又擊三鼓,有司偃旗,士眾皆跪。

又擊鼓,有司舉旗,士眾皆起,驟及表,乃止。

東軍一鼓,舉青旗為直陣;西軍亦鼓,舉白旗為方陣以應。

次西軍鼓,舉赤旗為銳陣;東軍亦鼓,舉黑旗為曲陣以應。

次東軍鼓,舉黃旗為圓陣;西軍亦鼓,舉青旗為直陣以應。

次西軍鼓,舉白旗為方陣;東軍亦鼓,舉赤旗為銳陣以應。

次東軍鼓,舉黑旗為曲陣;西軍亦鼓,舉黃旗為圓陣以應。

凡陣,先舉者為客,後舉者為主。

每變陣,二軍各選刀、楯五十人挑戰,第一、第二挑戰迭為勇怯之狀,第三挑戰為敵均之勢,第四、第五挑戰為勝敗之形。

每將變陣,先鼓而直陣,然後變從余陣之法。

既已,兩軍俱為直陣。

又擊三鼓,有司偃旗,士眾皆跪。

又聲鼓舉旗,士眾皆起,騎馳、徒走,左右軍俱至中表,相擬擊而還。

每退至一行表,跪起如前,遂復其初。

侍中跪奏「請觀騎軍」,承製曰:「可。」

二軍騎軍皆如步軍之法,每陣各八騎挑戰,五陣畢,大擊鼓而前,盤馬相擬擊而罷。

遂振旅。

侍中跪奏稱:「侍中臣某言,禮畢。」

乃還。

皇帝狩田之禮,亦以仲冬。

前期,兵部集眾庶脩田法,虞部表所田之野,建旗於其後。

前一日,諸針帥士集於旗下。

質明,弊旗,後至者罰。

兵部申田令,遂圍田。

其兩翼之將皆建旗。

及夜,布圍,闕其南面。

駕至田所,皇帝鼓行入圍,鼓吹令以鼓六十陳於皇帝東南,西向;六十陳於西南,東向。

皆乘馬,各備簫角。

諸將皆鼓行圍。

乃設驅逆之騎。

皇帝乘馬南向,有司斂大綏以從。

諸公、王以下皆乘馬,帶弓矢,陳於前後。

所司之屬又斂小綏以從。

乃驅獸出前。

初,一驅過,有司整飭弓矢以前。

再驅過,有司奉進弓矢。

三驅過,皇帝乃從禽左而射之。

每驅必三獸以上。

皇帝發,抗大綏,然後公、王發,抗小綏。

驅逆之騎止,然後百姓獵。

凡射獸,自左而射之,達於右腢為上射,達右耳本為次射,左髀達於右泬為下射。

群獸相從不盡殺,已被射者不重射。

不射其面,不翦其一毛一。

凡出表者不逐之。

田將止,虞部建旗於田內,乃雷擊駕鼓及諸將之鼓,士從躁呼。

諸得禽獻旗下,致其左耳。

大獸公之,小獸私之。

其上者供宗廟,次者供賓客,下者充皰廚。

乃命有司饁獸於四郊,以獸告至於廟社。

射。

前一日,太樂令設宮縣之樂,鼓吹令設十二案於射殿之庭,東面縣在東階東,西面縣在西階西。

南北二縣及登歌廣開中央,避射位。

張熊侯去殿九十步,設乏於侯西十步、北十步。

設五楅庭前,少西。

布侍射者位於西階前,東面北上。

布司馬位於侍射位之南,東面。

布獲者位乏東,東面。

布侍射者射位於殿階下,當前少西,橫布,南面。

侍射者弓矢俟於西門外。

陳賞物於東階下,少東。

置罰豐於西階下,少西。

設罰尊於西階,南北以殿深。

設篚於尊西,南肆,實爵加冪。

其日質明,皇帝服武弁,文武官俱公服,典謁引入見,樂作,如元會之儀。

酒二遍,侍中一人奏稱:「有司謹具,請射。」

侍中一人前承製,退稱:「制曰可。」

王、公以下皆降。

文官立於東階下,西面北上。

武官立於西階下。

於射乏後,東面北上。

持鈒沄群立於兩邊,千牛備身二人奉御弓及矢立於東階上,西面,執弓者在北。

又設坫於執弓者之前,又置御決、拾笥於其上。

獲者持旌自乏南行,當侯東,行至侯,負侯北面立。

侍射者出西門外,取杯矢,兩手奉弓,搢乘矢帶,入,立於殿下射位西,東面。

司馬奉弓自西階升,當西楹前,南面,揮弓,命獲者以旌去侯西行十步,北行至乏止。

司馬降自西階,復位。

千牛中郎一人奉決、拾以笥,千牛將軍奉弓,千牛郎將奉矢,進,立於御榻東少南,西向。

郎將跪奠笥於御榻前,少東。

遂拂以巾,取決,興。

贊設決。

又跪取拾,興,贊設拾。

以笥退,奠於坫。

千牛將軍北面張弓,以袂順左右隈,上再下一,弓左右隈,謂弓面上下。

以衣袂摩拭上面再,下面一。

西面,左執付、右執簫以進。

千牛郎將以巾拂矢進,一一供御。

欲射,協律郎舉麾,先奏鼓吹,及奏樂《騶虞》五節,御及射,第一矢與第六節相應,第二矢與第七節相應,以至九節。

協律郎偃麾,樂止。

千牛將軍以矢行奏,中曰「獲」,下曰「留」,上曰「揚」,左曰「左方」,右曰「右方」。

留,謂矢短不及侯;揚,謂矢過侯;左、右,謂矢偏不正。

千牛將軍於御座東,西面受弓,退,付千牛於東階上。

千牛郎將以笥受決、拾,奠於坫。

侍射者進,升射席北面立,左旋,東面張弓,南面挾矢。

協律郎舉麾,乃作樂,不作鼓吹。

樂奏《狸首》三節,然後發矢。

若侍射者多,則齊發。

第一發與第四節相應,第二發與第五節相應,以至七節。

協律郎偃麾,樂止。

弓右旋,東西弛弓,如面立,乃退,復西階下立。

司馬升自西階,自西楹前,南面,揮弓,命取矢。

取矢者以御矢付千牛於東階下,侍射者釋弓於位,庭前北面東上。

有司奏請賞罰,侍中稱:「制曰可。」

有司立楅之西,東面,監唱射矢。

取矢者各唱中者姓名。

中者立於東階下,西面北上;不中者立於西階下,東面北上。

俱再拜。

有司於東階下以付賞物。

酌者於罰尊西,東面,跪,奠爵於豐上。

不中者進豐南,北面跪,取爵,立飲,卒爵,奠豐下。

酌者北面跪,取虛爵酌奠,不中者以次繼飲,皆如初。

典謁引王公以下及侍射者,皆庭前北面相對為首,再拜訖,引出。

持鈒隊復位。

皇帝入,奏樂,警蹕。

有司以弓矢出中門外,侍射者出。

若特射無侍射之人,則不設楅,不陳賞罰。

若燕遊小射,則常服,不陳樂縣,不行會禮。

合朔伐鼓。

其日前二刻,郊社令及門僕赤幘絳衣,守四門,令巡門監察。

鼓吹令平巾幘、褲褶,帥工人以方色執麾旒,分置四門屋下,設龍蛇鼓於右。

東門者立於北塾,南面;南門者立於東塾,西面;西門者立於南塾,北面;北門者立於西塾,東面。

隊正一人平巾幘、褲褶,執刀,帥衛士五人執五兵立於鼓外,矛在東,戟在南,斧、鉞在西,槊在北。

郊社令立於社壇四隅,以硃絲繩縈之。

太史一人赤幘、赤衣,立於社壇北,向日觀變。

黃麾次之;龍鼓一次之,在北;弓一、矢四次之。

諸兵鼓立候變。

日有變,史官曰:「祥有變。」

工人舉麾,龍鼓發聲如雷。

史官曰:「止。」

乃止。

其日,皇帝素服,避正殿,百官廢務,自府史以上皆素服,各於其廳事之前,重行,每等異位,向日立。

明復而止。

貞元三年八月,日有食之,有司將伐鼓,德宗不許。

太常卿董晉言:「伐鼓所以責一陰一而助一陽一也,請聽有司依經伐鼓。」

不報,由是其禮遂廢。

大儺之禮。

選人年十二以上、十六以下為侲子,假面,赤布褲褶。

二十四人為一隊,六人為列。

執事十二人,赤幘、赤衣,麻鞭。

工人二十二人,其一人方相氏,假面,黃金四目,蒙熊皮,黑衣、硃裳,右執楯;其一人為唱帥,假面,皮衣,執棒;鼓、角各十,合為一隊。

隊別鼓吹令一人、太卜令一人,各監所部;巫師二人。

以逐惡鬼於禁中。

有司預備每門雄雞及酒,擬於宮城正門、皇城諸門磔攘,設祭。

太祝一人,齋郎三人,右校為瘞陷,各於皇城中門外之右。

前一日之夕,儺者赴集所,具其器服以待事。

其日未明,諸衛依時刻勒所部,屯門列仗,近仗入陳於階。

鼓吹令帥儺者各集於宮門外。

內侍詣皇帝所御殿前奏「侲子備,請逐疫」。

出,命寺伯六人,分引儺者於長樂門、永安門以入,至左右上閣,鼓噪以進。

方相氏執戈揚楯唱,侲子和,曰:「甲作食凶,胇胃食虎,雄伯食魅,騰簡食不祥,攬諸食咎,伯奇食夢,強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隋食觀,錯斷食巨,窮奇、騰根共食蠱,凡使一十二神追惡凶,赫汝軀,拉汝干,節解汝肉,一抽一汝肺腸,汝不急去,後者為糧。」

周呼訖,前後鼓噪而出,諸隊各趨順天門以出,分詣諸城門,出郭而止。

儺者將出,祝布神席,當中門地南向。

出訖,宰手、齋郎牲匈磔之神席之西,藉以席,北首。

齋郎酌清酒,太祝受,奠之。

祝史持版於座右,跪讀祝文曰:「維某年歲次月朔日,天子遣太祝臣姓名昭告於太一陰一之神。」

興,尊版於席,乃舉牲並酒瘞於陷。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新唐書
本紀第一 高祖本紀第二 太宗本紀第三 高宗本紀第四 則天皇后 中宗本紀第五 睿宗 玄宗本紀第六 肅宗 代宗本紀第七 德宗 順宗 憲宗本紀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志第九 禮樂九本紀第十 昭宗 哀帝志第一 禮樂一志第二 禮樂二志第三 禮樂三志第四 禮樂四志第五 禮樂五志第六 禮樂六志第七 禮樂七志第八 禮樂八本紀第九 懿宗 僖宗志第十 禮樂十志第十一 禮樂十一志第十二 禮樂十二志第十三上 儀衛上志第十三下 儀衛下志第十四 車服志第十五 歷一志第十六 歷二志第十七上 歷三上志第十七下 歷三下志第十八上 歷四上志第十八下 歷四下志第十九 歷五志第二十上 歷六上志第二十下 歷六下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志第二十二 天文二志第二十三 天文三志第二十四 五行一志第二十五 五行二志第二十六 五行三志第二十七 地理一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志第三十 地理四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志第三十二 地理六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志第三十三下 地理七下志第三十四 選舉志上志第三十五 選舉志下志第三十六 百官一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志第三十八 百官三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志第三十九下 百官四下志第四十 兵志第四十一 食貨一志第四十二 食貨二志第四十三 食貨三志第四十四 食貨四志第四十五 食貨五志第四十六 刑法志第四十七 藝文一志第四十八 藝文二志第四十九 藝文三志第五十 藝文四表第一 宰相上表第二 宰相中表第三 宰相下表第四 方鎮一表第五 方鎮二表第六 方鎮三表第七 方鎮四表第八 方鎮五表第九 方鎮六表第十上 宗室世繫上表第十下 宗室世系下表第十一上 宰相世系一上表第十一下 宰相世系一下表第十二上 宰相世系二上表第十二中 宰相世系二中表第十二下 宰相世系二下表第十三上 宰相世系三上表第十三下 宰相世系三下表第十四上 宰相世系四上表第十四下 宰相世系四下表第十五上 宰相世系五十表第十五下 宰相世系五下列傳第一 后妃上列傳第二 后妃下列傳第三 宗室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列傳第五 太宗子列傳第六 三宗諸子列傳第七 十一宗諸子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列傳第九 李密列傳第十 王竇列傳第十一 薛李二劉高徐列傳第十二 蕭輔沈李梁列傳第十三 劉斐列傳第十四 屈實尉遲張秦唐段列傳第十五 二劉殷許程柴任丘列傳第十六 溫皇甫二李姜崔列傳第十七 杜闞王李苑羅王列傳第十八 二李勣列傳第十九 侯張薛列傳第二十 高竇列傳第二十一 房杜列傳第二十二 魏徵列傳第二十三 王薛馬韋列傳第二十四 二李戴劉崔列傳第二十五 陳楊封裴宇文鄭權閻蔣姜張列傳第二十六 蕭瑀列傳第二十七 岑虞李褚姚令狐列傳第二十八 蘇世長(良嗣 弁) 韋雲起 孫伏伽 張玄素列傳第二十九 於高張列傳第三十 長孫褚韓來李上官列傳第三十一 杜二崔高郭趙崔楊盧二劉李劉孫邢列傳第三十二 傅呂陳列傳第三十三 劉裴婁列傳第三十四 崔楊竇宗祝王列傳第三十五 諸夷蕃將列傳第三十六 郭二張三王蘇薛程唐列傳第三十七 王韓蘇薛王柳馮蔣列傳第三十八 唐張徐列傳第三十九 崔徐蘇豆盧列傳第四十 狄郝硃列傳第四十一 二瑋 陸二李杜列傳第四十二 裴劉魏李吉列傳第四十三 張韋韓宋辛二李裴列傳第四十四 武李賈白列傳第四十五 五王列傳第四十六 劉鍾崔二王列傳第四十七 魏韋郭列傳第四十八 李蕭盧韋趙和列傳第四十九 姚宋列傳第五十 蘇張列傳第五十一 魏盧李杜張韓列傳第五十二 張源裴列傳第五十三 蘇尹畢李鄭王許潘倪席齊列傳第五十四 裴崔盧李王嚴列傳第五十五 裴陽宋楊崔李解列傳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列傳第五十七 劉吳韋蔣柳沈列傳第五十八 二郭兩王張牛列傳第五十九 宇文韋楊王列傳第六十 哥舒高封列傳第六十一 李光弼列傳第六十二 郭子儀列傳第六十三 二李馬路列傳第六十四 房張李列傳第六十五 崔苗二裴呂列傳第六十六 崔鄧魏衛李韓盧高列傳第六十七 李楊崔柳韋路列傳第六十八 高元李韋薛崔戴王徐郗辛列傳第六十九 來田侯崔嚴列傳第七十 元王黎楊嚴竇列傳第七十一 二李列傳第七十二 三王魯辛馮三李曲二盧列傳第七十三 令狐張康李劉田王牛史列傳第七十四 劉第五班王李列傳第七十五 李常趙崔齊盧列傳第七十六 關董袁趙竇列傳第七十七 張姜武李宋列傳第七十八 段顏列傳第七十九 李晟列傳第八十 馬渾列傳第八十一 楊戴陽二李韓杜邢列傳第八十二 陸贄列傳第八十三 韋張嚴韓列傳第八十四 鮑李蕭薛樊王吳鄭陸盧柳崔列傳第八十五 徐呂孟劉楊潘崔韋列傳第八十六 張趙李鄭徐王馮庾列傳第八十七 姚獨孤顧韋段呂許薛李列傳第八十八 孔穆崔柳楊馬列傳第八十九 歸奚三崔盧二薛衛胡丁二王殷列傳第九十 三鄭高權崔列傳第九十一 賈杜令狐列傳第九十二 白裴崔韋二李皇甫王列傳第九十三 韋王陸劉柳程列傳第九十四 杜裴李韋列傳第九十五 二高伊硃二劉范二王孟趙李任張列傳第九十六 李烏王楊曹高劉石列傳第九十七 於王二杜范列傳第九十八 裴度列傳第九十九 二李元牛楊列傳第一百 竇劉二張楊熊柏列傳第一百一 韓愈列傳一百二 錢崔二韋二高馮三李盧封鄭敬列傳第一百三 劉蕡列傳第一百四 李鄭二王賈舒列傳第一百五 李德裕列傳第一百六 陳三李曹劉列傳第一百七 二李崔蕭二鄭二盧韋週二裴劉趙王列傳第一百八 畢崔劉陸鄭硃韓列傳第一百九 馬楊路盧列傳第一百一十 鄭二王韋張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周王鄧陳齊趙二楊顧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二王諸葛李孟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楊時硃孫列傳一百一十四 高趙田硃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三劉成杜鍾張王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忠義中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忠義下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卓行列傳第一百二十 孝友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循吏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儒學上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儒學下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文藝上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文藝中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文藝下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列傳第一百三十 列女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外戚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宦者上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宦者下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籓鎮魏博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籓鎮鎮冀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籓鎮盧龍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籓鎮淄青橫海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籓鎮宣武彰義澤潞列傳第一百四十上 突厥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下 突厥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 吐蕃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下 吐蕃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 回鶻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 回鶻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沙陀列傳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東夷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西域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 南蠻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中 南蠻中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