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列傳第二十一 房杜:父彥謙,仕隋,歷司隸刺史。玄齡幼警敏,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新唐書》列傳第二十一 房杜

新唐書

列傳第二十一 房杜

房玄齡,字喬,齊州臨淄人。

父彥謙,仕隋,歷司隸刺史。

玄齡幼警敏,貫綜墳籍,善屬文,書兼草隸。

開皇中,天下混壹,皆謂隋祚方永,玄齡密白父曰:「上無功德,徒以周近親,妄誅殺,攘神器有之,不為子孫立長久計,淆置嫡庶,競侈僭,相傾鬩,終當內相誅夷。

視今雖平,其亡,跬可須也。」

彥謙驚曰:無妄言!」年十八,舉進士。

授羽騎尉,校仇秘書省。

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謂裴矩曰:「僕觀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當為國器,但恨不見其聳壑昂霄雲。」

補隰城尉。

漢王諒反,坐累,徙上郡。

顧中原方亂,慨然有憂天下志。

會父疾,綿十旬,不解一衣;及喪,勺飲不入口五日。

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謁軍門,一見如舊,署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

公為秦王,即授府記室,封臨淄侯。

征伐未嘗不從,眾爭取敝珍,玄齡獨收人物致幕府,與諸將密相申結,人人願盡死力。

王嘗曰:「漢光武得鄧禹,門人益親。

今我有玄齡,猶禹也。」

居府出入十年,軍符府檄,或駐馬即辦,文約理盡,初不著稿。

高祖曰:「若人機識,是宜委任。

每為吾兒陳事,千里外猶對面語。」

隱太子與王有隙,王召玄齡與計,對曰:「國難世有,惟聖人克之。

大王功蓋天下,非特人謀,神且相之。」

乃引杜如晦協判大計。

累進陝東道大行台考功郎中、文學館學士。

故太子忌二人者,奇譖於帝,皆斥逐還第。

太子將有變,王召二人以方士服入,夜計事。

事平,王為皇太子,擢右庶子。

太子即位,為中書令。

第功班賞,與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功第一,進爵邗國公,食邑千三百戶,余皆次敘封拜。

帝顧群臣曰:「朕論公等功,定封邑,恐不能盡,當無有諱,各為朕言之。」

淮安王神通曰:「義師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齡等以刀筆吏居第一,臣所未喻。」

帝曰:「叔父兵誠先至,然未嘗躬行陣勞,故建德之南,軍敗不振,討黑闥反動,望風輒奔。

今玄齡等有決勝帷幄、定社稷功,此蕭何所以先諸將也。

叔父以親,宜無一愛一者,顧不可緣私與功臣競先後爾。」

初,將軍丘師利等皆怙跋攘袂,或指畫自陳說,見神通愧屈,乃曰:「陛下至不私其親,吾屬可妄訴邪!」

進尚書左僕射,監修國史,更封魏。

帝曰:「公為僕射,當助朕廣耳目,訪賢材。

此聞閱牒訟日數百,豈暇求人哉?」

乃敕細務屬左右丞,大事關僕射。

帝嘗問:「創業、守文孰難?」

玄齡曰:「方時草昧,群雄競逐,攻破乃降,戰勝乃克,創業則難。」

魏徵曰:「王者之興,必乘衰亂,覆昏暴,殆天授人與者。

既得天下,則安於驕逸。

人欲靜,徭役毒之;世方敝,裒刻窮之。

國繇此衰,則守文為難。」

帝曰:「玄齡從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見創業之難。

徵與我安天下,畏富貴則驕,驕則怠,怠則亡,見守文之不為易。

然創業之不易,既往矣;守文之難,方與公等慎之。」

會詔大臣世襲,授宋州刺史,徙國梁,而群臣讓世襲事,故罷刺史,遂為梁國公。

未幾,加太子少師。

始詣東宮,皇太子欲拜之,玄齡讓不敢謁,乃止。

居宰相積十五年,女為王妃,男尚主,自以權一寵一隆極,累表辭位,詔不聽。

頃之,進司空,仍總朝政。

玄齡固辭,帝遣使謂曰:「讓,誠美德也。

然國家相眷賴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

顧公筋力未衰,毋多讓!」晉王為皇太子,改太子太傅,知門下省事。

以母喪,賜塋昭陵園。

起復其官。

會伐遼,留守京師。

詔曰:「公當蕭何之任,朕無西顧憂矣。」

凡糧械飛輸,軍伍行留,悉裁總之。

玄齡數上書勸帝,願毋輕敵,久事外夷。

固辭太子太傅,見聽。

晚節多病,時帝幸玉華宮,詔玄齡居守,聽臥治事。

稍棘,召許肩輿入殿,帝視流涕,玄齡亦感咽不自勝。

命尚醫臨候,尚食供膳,日奏起居狀。

少損,即喜見於色。

玄齡顧諸子曰:「今天下事無不得,惟討高麗未止,上含怒意決,群臣莫敢諫,吾而不言,抱愧沒地矣!」遂上疏曰:

上古所不臣者,陛下皆臣之;所不制者,陛下皆制之矣,為中國患,無如突厥,而大小可汗相次束手,弛辮握刀,分典禁衛。

延陀、鐵勒,披置州縣;高昌、吐渾,偏師掃除。

惟高麗歷代逋命,莫克窮討。

陛下責其弒逆,身自將六軍,逕荒裔,不旬日拔遼東,虜獲數十萬,殘眾、孽君縮氣不敢息,可謂功倍前世矣。

《易》曰:「知進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蓋進有退之義,存有亡之機,得有喪之理,為陛下惜者此也。

傅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陛下威名功烈既雲足矣,拓地開疆亦可止矣。

邊夷丑種,不足待以仁義,責以常禮,古者以禽魚畜之。

必絕其類,恐獸窮則搏,苟救其死。

且陛下每決死罪,必三覆五奏,進疏食,停音樂,以人命之重為感動也。

今士無一罪,驅之行陣之間,委之鋒鏑之下,使肝腦塗地,老父孤子、寡妻慈母望槥車,抱枯骨,摧心掩泣,其所以變動一陰陽一,傷害和氣,實天下之痛也。

使高麗違失臣節,誅之可也;侵擾百姓,滅之可也;能為後世患,夷之可也。

今無是三者,而坐敝中國,為舊王雪恥,新羅報仇,非所存小、所損大乎?臣願下沛然之詔,許高麗自新,焚陵波之船,罷應募之眾,即臣死骨不朽。

帝得疏,謂高一陽一公主曰:「是已危懾,尚能憂吾國事乎!」

疾甚,帝命鑿苑垣以便候問,親握手與決。

詔皇太子就省。

擢子遺一愛一右衛中郎將,遺則朝散大夫,令及見之。

薨,年七十一,贈太尉、并州都督,謚曰文昭,給班劍、羽葆、鼓吹、絹布二千段、粟二千斛,陪葬昭陵。

高宗詔配享太宗廟廷。

玄齡當國,夙夜勤強,任公竭節,不欲一物失所。

無媢忌,聞人善,若己有之。

明達吏治,而緣飾以文雅,議法處令,務為寬平。

不以己長望人,取人不求備,雖卑賤皆得盡所能。

或以事被讓,必稽顙請罪,畏惕,視若無所容。

貞觀末年,以譴還第,黃門侍郎褚遂良言於帝曰:「玄齡事君自無所負,不可以一眚便示斥外,非天子任大臣意。」

帝悟,遽召於家。

後避位不出。

久之,會帝幸芙蓉園觀風俗,玄齡敕子弟汛掃廷堂,曰:「乘輿且臨幸。」

有頃,帝果幸其第,因載玄齡還宮。

帝在翠微宮,以司農卿李緯為民部尚書,會有自京師來者,帝曰:「玄齡聞緯為尚書謂何?」

曰:「惟稱緯好須,無它語。」

帝遽改太子詹事。

帝討遼,玄齡守京師,有男子上急變,玄齡詰狀,曰:「我乃告公。」

玄齡驛遣追帝,帝視奏已,斬男子。

下詔責曰:「公何不自信!」其委任類如此。

治家有法度,常恐諸子驕侈,席勢凌人,乃集古今家誡,書為屏風,令各取一具,曰:「留意於此,足以保躬矣!漢袁氏累葉忠節,吾心所尚,爾宜師之。」

子遺直嗣。

次子遺一愛一,誕率無學,有武力。

尚高一陽一公主,為右衛將軍。

公主,帝所一愛一,故禮與它婿絕。

主驕蹇,疾遺直任嫡,遺直懼,讓爵,帝不許。

主稍失一愛一,意怏怏。

與浮屠辯機亂,帝怒,斬浮屠,殺奴婢數十人,主怨望,帝崩,哭不哀。

高宗時,出遺直汴州刺史,遺一愛一房州刺史。

主又誣遺直罪,帝敕長孫無忌鞫治,乃得主與遺一愛一反狀,遺一愛一伏誅,主賜死。

遺直以先勳免,貶銅陵尉。

詔停配享。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

祖果,有名周、隋間。

如晦少英爽,喜書,以風一流自命,內負大節,臨機輒斷。

隋大業中,預吏部選,侍郎高孝基異之,曰:「君當為棟樑用,願保令德。」

因補滏一陽一尉,棄官去。

高祖平京師,秦王引為府兵曹參軍,徙陝州總管府長史。

時府屬多外遷,王患之。

房玄齡曰:「去者雖多,不足吝,如晦王佐才也。

大王若終守籓,無所事;必欲經營四方,捨如晦無共功者。」

王驚曰:「非公言,我幾失之!」因表留幕府。

從征伐,常參帷幄機秘。

方多事,裁處無留,僚屬共才之,莫見所涯。

進陝東道大行台司勳郎中,封建平縣男,兼文學館學士。

天策府建,為中郎。

王為皇太子,授左庶子,遷兵部尚書,進封蔡國公,食三千戶,別食益州千三百戶。

俄檢校侍中,攝吏部尚書,總監東宮兵,進位尚書右僕射,仍領選。

與玄齡共筦朝政,引士賢者,下不肖,鹹得職,當時浩然歸重。

監察御史陳師合上《拔士論》,謂一人不可總數職,一陰一剴諷如晦等。

帝曰:「玄齡、如晦不以勳舊進,特其才可與治天下者,師合欲以此離間吾君臣邪?」

斥嶺表。

久之,以疾辭職,詔給常俸就第,醫候之使道相屬。

會病力,詔皇太子就問,帝親至其家,撫之梗塞。

及未亂,擢其子左千牛構兼尚捨奉御。

薨,年四十六,帝哭為慟,贈開府儀同三司。

及葬,加司空,謚曰成。

手詔虞世南勒文於碑,使言君臣痛悼意。

它日,食瓜美,輟其半奠焉。

嘗賜玄齡黃銀帶,曰:「如晦與公同輔朕,今獨見公。」

泫然流淚曰:「世傅黃銀鬼神畏之。」

更取金帶,遣玄齡送其家。

後忽夢如晦若平生,明日為玄齡言之,敕所御饌往祭。

明年之祥,遣尚宮勞問妻子,國府官佐亦不之罷,恩禮無少衰。

後詔功臣世襲,追贈密州刺史,徙國萊。

方為相時,天下新定,台閣制度,憲物容典,率二人討裁。

每議事帝所,玄齡必曰:「非如晦莫籌之。」

及如晦至,卒用玄齡策也。

蓋如晦長於斷,而玄齡善謀,兩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濟謀,以佐佑帝,當世語良相,必曰房、杜雲。

構位慈州刺史。

次子荷,一性一暴詭不循法,尚城一陽一公主,官至尚乘奉御,封襄一陽一郡公。

承乾謀反,荷曰:「琅邪顏利仁善星數,言天有變,宜建大事,陛下當為太上皇。

請稱疾,上必臨問,可以得志。」

及敗,坐誅。

臨刑,意象軒驁。

構以累貶死嶺表。

如晦弟楚客,少尚奇節,與叔父淹皆沒於王世充。

淹與如晦有隙,譖其兄殺之,並囚楚客瀕死。

世充平,淹當誅。

楚客請於如晦,不許。

楚客曰:「叔殘兄,今兄又棄叔,門內幾盡,豈不痛哉!」如晦感悟,請之高祖,得釋。

方建成難作,楚客遁捨嵩山。

貞觀四年,召為給事中。

太宗曰:「君居山似之矣,謂非宰相不起,渠然邪?夫走遠者自近,人不恤無官,患才不副。

而兄與我異支一心者,爾當如兄事吾而輔我。」

楚客頓首謝,因擢為中郎將。

每入直,盡夕不釋杖,帝知而勞之,進蒲州刺史,政有能名,徙瀛州。

後為魏王府長史,遷工部尚書,攝府事,以威肅聞。

揣帝意薄承乾,乃為王諧媚用事臣,數言王聰睿可為嗣,人或以聞,帝隱恚。

及王貶爵,暴其罪,以如晦功免死,廢於家,終虔化令。

淹,字執禮,材辯多聞,有美名。

隋開皇中,與其友韋福嗣謀曰:「上好用隱民,蘇威以隱者召,得美官。」

乃共入太白山,為不仕者。

文帝惡之,謫戍江表。

赦還,高孝基為雍州司馬,薦授承奉郎,擢累御史中丞。

王世充僭號,署少吏部,頗親近用事。

洛一陽一平,不得調,欲往事隱太子。

時封倫領選,以諗房玄齡,玄齡恐失之,白秦王,引為天策府兵曹參軍、文學館學士。

嘗侍宴,賦詩尤工,賜銀鐘。

慶州總管楊文干反,辭連太子,歸罪淹及王珪、韋挺,並流越巂,王知其誣,餉黃金三百兩。

及踐阼,召為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食四百戶。

淹建言諸司文桉稽期,請以御史檢促。

太宗以問僕射封倫,倫曰:「設官各以其事治,御史劾不法,而索桉求疵,是太苛,且侵官。」

淹嘿然。

帝曰:「何不申執?」

對曰:「倫所引國大體,臣伏其議,又何言?」

帝悅,以資博練,帝敕東宮儀典簿最悉聽淹裁訂。

俄檢校吏部尚書,參豫朝政。

所薦贏四十人,後皆知名。

嘗白郅懷道可用,帝問狀。

淹曰:「懷道及隋時位吏部主事,方煬帝幸江都,群臣迎阿,獨懷道執不可。」

帝曰:「卿時何雲?」

曰:「臣與眾。」

帝折曰:「事君有犯無隱,卿直懷道者,何不讜言?」

謝曰:「臣位下,又顧諫不從,徒死無益。」

帝曰:「內以君不足諫,尚何仕?食隋粟忘隋事,忠乎?」

因顧群臣:「公等謂何?」

王珪曰:「比干諫而死,孔子稱仁,洩冶諫亦死,則曰:『民之多僻,無自立辟。

』祿重責深,從古則然。」

帝笑曰:「卿在隋不諫,宜置。

世充親任,胡不言?」

對曰:「固嘗言,不見用。」

帝曰:「世充愎諫飾非,卿若何而免?」

淹辭窮不得對。

帝勉曰:「今任卿已,可有諫未?」

答曰:「顧死無隱。」

貞觀二年疾,帝為臨問。

卒,贈尚書右僕射,謚曰襄。

始,淹典二職,貴重於朝矣,而亡清白名,獲譏當世。

子敬同襲爵,官至鴻臚卿。

如晦五世孫元穎,貞元末及進士第,又擢宏詞。

數從使府辟署,稍以右補闕為翰林學士,敏文辭,憲宗特所賞歡。

吳元濟平,論書詔勤,遷司勳員外郎,知制誥。

穆宗以元穎多識朝章,尤被一寵一,拜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為學士承旨,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建安縣男。

自帝即位,不閱歲至宰相,晉紳駭異。

甫再期,出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同平章事,帝為御安福門臨餞。

敬宗驕僻不君,元穎每欲中帝意以固幸,乃巧索珍異獻之,踵相躡於道,百工造作無程,斂取苛重,至削軍食以助裒畜。

又給與不時,戎人寒饑,乃仰足蠻徼。

於是人人咨苦,反為蠻內覘,戎備不修。

大和三年,南詔乘虛襲戎、巂等州,諸屯聞賊至,輒潰,戍者為鄉導,遂入成都。

已傅城,元穎尚不知,乃率左右嬰牙城以守。

賊大掠,焚郛郭,殘之,留數日去,蜀之寶貨、工巧、子女盡矣。

初,元穎計迫,將挺身走,會救至乃止。

文宗遣使者臨撫南詔,南詔上言:「蜀人祈我誅虐帥,不能克,請陛下誅之,以謝蜀人。」

由是貶邵州刺史。

議者不厭,斥為循州司馬。

官屬崔璜、紇干巘、盧並悉奪秩,分逐之。

元穎死於貶所,年六十四。

將終,表丐贈官,乞歸葬。

詔贈湖州刺史。

元穎與李德裕善,會昌初,德裕當國,因赦令復其官。

弟元絳,終太子賓客。

元絳子審權。

審權,字殷衡,第進士,辟浙西幕府。

舉拔萃中,為右拾遺。

宣宗時,入翰林為學士,累遷兵部侍郎、學士承旨。

懿宗立,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再遷門下侍郎,出為鎮海軍節度使、同平章事。

龐勳亂徐州,審權與令狐綯、崔鉉連師掎角,饋粟相銜,王師賴濟。

勳破,進檢校司空,入為尚書左僕射、襄一陽一郡公。

繼領河中、忠武節度使。

卒,贈太子太師,謚曰德。

審權清重寡言,一性一長厚,居翰林最久,終不漏禁近語。

在方鎮,視事有常處,要非日入未始就內寢。

坐必斂衽,常若對大賓客。

或晝日少息,則顧直將解簾;即旁無人,自起徹鉤,手擁簾徐下,乃退。

與杜悰俱位將相,悰先進,故世謂審權為「小杜公」。

子讓能,字群懿,擢進士第,從宣武王鐸府為推官,以長安尉為集賢校理。

喪母,以孝聞。

又辟劉鄴、牛蔚二府,稍進兵部員外郎。

蕭遘領度支,引判度支按。

僖宗狩蜀,奔謁行在,三遷中書舍人,召為翰林學士。

方關東兵興,調發綏徠,書詔叢浩,讓能思一精一敏,凡號令行下,處事值機,無所遺算,帝倚重之。

從還京師,再遷兵部尚書,封建平縣子。

李克用兵至,帝夜出鳳翔,蒼黃無知者。

讓能方直,徒步從十餘里,得遺馬,褫紳為靮乘之。

硃玫兵一逼一乘輿,帝走寶雞,獨讓能從。

翌日,孔緯等乃至。

俄而進狩梁。

是時棧道為山南石君涉所毀,天子間關嶮澀,讓能未嘗暫去側。

帝勞曰:「朕失道,再遺宗廟。

方艱難時,卿不少捨朕,蓋古所謂忠於所事邪!」讓能頓首曰:「臣世蒙國厚恩,陛下不以臣不肖,使扞牧圉,臨難苟免,臣之恥也。」

帝次褒中,擢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於時,嗣襄王熅即偽位,強籓大鎮附者已十八,貢賦不輸行在,無以備賞勞,衛兵往往乏食,君臣搏手無它策。

讓能建遣大使入河中,以諭王重榮,重榮果奉詔。

已而京師平,進中書侍郎,徙封襄一陽一郡公。

官吏多污偽署,有司皆欲論死,讓能以脅從不足深治,固爭之,多所全貸。

昭宗立,進尚書左僕射、晉國公,賜鐵券,累進太尉。

李茂貞守鳳翔,自大順後兵浸強,恃有功,不奉法,朝廷弱,弗能制。

會楊復恭走山南,茂貞欲兼有梁、漢,請以師問罪,未報而兵出,帝忿其專,然不得已從之。

山南平,詔茂貞領興元、武定,而以徐彥若為鳳翔節度使,分果、閬州隸武定軍。

茂貞怨,不赴鎮,上章語悖慢。

又詒書讓能詆責,以為助守亮為亂,抑忠臣,奪己功,其言丑肆。

京師匈懼,日數千人守闕下,候中尉西門重遂出,請與茂貞鳳翔地,為百姓計。

答曰:「事出宰相,我無預。」

茂貞益怨。

帝怒,詔讓能計議,且趣調發,經月不就第。

時宰相崔昭緯一陰一結茂貞及王行瑜,讓能所言悉漏之,茂貞乃以健兒數百雜市人,候昭緯與鄭延昌歸第,擁肩輿噪曰:「鳳翔無罪,幸公不加討以震驚都輦!」昭緯曰:「上委杜太尉,吾等何知?」

市人不識孰為太尉,即投瓦石妄擊,昭緯等走而免,遂喪其印。

帝愈怒,捕首惡誅之。

京師爭避亂,逃山谷間。

讓能諫帝曰:「茂貞固宜誅,然大盜適去,鳳翔國西門,又陛下新即位,願少寬假,以貞元故事姑息之,不可使怨望。」

帝曰:「今詔令不出城門,國制橈弱,賈生慟哭時也。

朕顧奄奄度日,坐觀此邪!卿為我圖之,朕自以兵屬諸王。」

讓能曰:「陛下欲削滌僭嫚,剛主威,隆王室,此中外大臣所宜共成之,不宜專任臣。」

帝曰:「卿,元輔,休戚與我均,何所避?」

泣曰:「臣位宰相,所以未乞骸鼻者,思有以報陛下,敢計身乎!且陛下之心,憲祖心也,但時有所未便。

它日臣蒙晁錯之誅,顧不足弭七國患,然敢不奉詔!」

景福二年,以嗣覃王為招討使,神策將李歲副之,率師三萬送彥若趙鎮。

昭緯內畏有功,密語茂貞曰:「上不喜兵,一出太尉。」

茂貞乃悉兵迎戰盩厔,覃王敗,乘勝至三橋。

讓能曰:「臣固豫言之,臣請歸死以紓難。」

帝涕下不能已,曰:「與卿決矣!」再貶雷州司戶參軍。

茂貞尚駐兵請必殺之,乃賜死,年五十三。

弟彥林,官御史中丞;弘徽,戶部侍郎,皆及誅。

帝痛之,後贈太師。

子光乂,次子曉,不復仕。

曉入梁,貴顯於世。

贊曰:太宗以上聖之才,取甭隋,攘群盜,天下已平,用玄齡、如晦輔政。

興大亂之餘,紀綱雕弛,而能興僕植僵,使號令典刑粲然罔不完,雖數百年猶蒙其功,可謂名宰相。

然求所以致之之跡,逮不可見,何哉?唐柳芳有言:「帝定禍亂,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諫,而房、杜讓其直;英、衛善兵,而房、杜濟以文。

持眾美效之君。

是後,新進更用事,玄齡身處要地,不吝權,善始以終,此其成令名者。」

諒其然乎!如晦雖任事日淺,觀玄齡許與及帝所親款,則謨謀果有大過人者。

方君臣明良,志葉議從,相資以成,固千載之遇,蕭、曹之勳,不足進焉。

雖然,宰相所以代天者也,輔贊彌縫而藏諸用,使斯人由而不知,非明哲曷臻是哉?彼揚己取名,了然使戶曉者,蓋房、杜之細邪!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新唐書
本紀第一 高祖本紀第二 太宗本紀第三 高宗本紀第四 則天皇后 中宗本紀第五 睿宗 玄宗本紀第六 肅宗 代宗本紀第七 德宗 順宗 憲宗本紀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志第九 禮樂九本紀第十 昭宗 哀帝志第一 禮樂一志第二 禮樂二志第三 禮樂三志第四 禮樂四志第五 禮樂五志第六 禮樂六志第七 禮樂七志第八 禮樂八本紀第九 懿宗 僖宗志第十 禮樂十志第十一 禮樂十一志第十二 禮樂十二志第十三上 儀衛上志第十三下 儀衛下志第十四 車服志第十五 歷一志第十六 歷二志第十七上 歷三上志第十七下 歷三下志第十八上 歷四上志第十八下 歷四下志第十九 歷五志第二十上 歷六上志第二十下 歷六下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志第二十二 天文二志第二十三 天文三志第二十四 五行一志第二十五 五行二志第二十六 五行三志第二十七 地理一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志第三十 地理四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志第三十二 地理六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志第三十三下 地理七下志第三十四 選舉志上志第三十五 選舉志下志第三十六 百官一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志第三十八 百官三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志第三十九下 百官四下志第四十 兵志第四十一 食貨一志第四十二 食貨二志第四十三 食貨三志第四十四 食貨四志第四十五 食貨五志第四十六 刑法志第四十七 藝文一志第四十八 藝文二志第四十九 藝文三志第五十 藝文四表第一 宰相上表第二 宰相中表第三 宰相下表第四 方鎮一表第五 方鎮二表第六 方鎮三表第七 方鎮四表第八 方鎮五表第九 方鎮六表第十上 宗室世繫上表第十下 宗室世系下表第十一上 宰相世系一上表第十一下 宰相世系一下表第十二上 宰相世系二上表第十二中 宰相世系二中表第十二下 宰相世系二下表第十三上 宰相世系三上表第十三下 宰相世系三下表第十四上 宰相世系四上表第十四下 宰相世系四下表第十五上 宰相世系五十表第十五下 宰相世系五下列傳第一 后妃上列傳第二 后妃下列傳第三 宗室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列傳第五 太宗子列傳第六 三宗諸子列傳第七 十一宗諸子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列傳第九 李密列傳第十 王竇列傳第十一 薛李二劉高徐列傳第十二 蕭輔沈李梁列傳第十三 劉斐列傳第十四 屈實尉遲張秦唐段列傳第十五 二劉殷許程柴任丘列傳第十六 溫皇甫二李姜崔列傳第十七 杜闞王李苑羅王列傳第十八 二李勣列傳第十九 侯張薛列傳第二十 高竇列傳第二十一 房杜列傳第二十二 魏徵列傳第二十三 王薛馬韋列傳第二十四 二李戴劉崔列傳第二十五 陳楊封裴宇文鄭權閻蔣姜張列傳第二十六 蕭瑀列傳第二十七 岑虞李褚姚令狐列傳第二十八 蘇世長(良嗣 弁) 韋雲起 孫伏伽 張玄素列傳第二十九 於高張列傳第三十 長孫褚韓來李上官列傳第三十一 杜二崔高郭趙崔楊盧二劉李劉孫邢列傳第三十二 傅呂陳列傳第三十三 劉裴婁列傳第三十四 崔楊竇宗祝王列傳第三十五 諸夷蕃將列傳第三十六 郭二張三王蘇薛程唐列傳第三十七 王韓蘇薛王柳馮蔣列傳第三十八 唐張徐列傳第三十九 崔徐蘇豆盧列傳第四十 狄郝硃列傳第四十一 二瑋 陸二李杜列傳第四十二 裴劉魏李吉列傳第四十三 張韋韓宋辛二李裴列傳第四十四 武李賈白列傳第四十五 五王列傳第四十六 劉鍾崔二王列傳第四十七 魏韋郭列傳第四十八 李蕭盧韋趙和列傳第四十九 姚宋列傳第五十 蘇張列傳第五十一 魏盧李杜張韓列傳第五十二 張源裴列傳第五十三 蘇尹畢李鄭王許潘倪席齊列傳第五十四 裴崔盧李王嚴列傳第五十五 裴陽宋楊崔李解列傳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列傳第五十七 劉吳韋蔣柳沈列傳第五十八 二郭兩王張牛列傳第五十九 宇文韋楊王列傳第六十 哥舒高封列傳第六十一 李光弼列傳第六十二 郭子儀列傳第六十三 二李馬路列傳第六十四 房張李列傳第六十五 崔苗二裴呂列傳第六十六 崔鄧魏衛李韓盧高列傳第六十七 李楊崔柳韋路列傳第六十八 高元李韋薛崔戴王徐郗辛列傳第六十九 來田侯崔嚴列傳第七十 元王黎楊嚴竇列傳第七十一 二李列傳第七十二 三王魯辛馮三李曲二盧列傳第七十三 令狐張康李劉田王牛史列傳第七十四 劉第五班王李列傳第七十五 李常趙崔齊盧列傳第七十六 關董袁趙竇列傳第七十七 張姜武李宋列傳第七十八 段顏列傳第七十九 李晟列傳第八十 馬渾列傳第八十一 楊戴陽二李韓杜邢列傳第八十二 陸贄列傳第八十三 韋張嚴韓列傳第八十四 鮑李蕭薛樊王吳鄭陸盧柳崔列傳第八十五 徐呂孟劉楊潘崔韋列傳第八十六 張趙李鄭徐王馮庾列傳第八十七 姚獨孤顧韋段呂許薛李列傳第八十八 孔穆崔柳楊馬列傳第八十九 歸奚三崔盧二薛衛胡丁二王殷列傳第九十 三鄭高權崔列傳第九十一 賈杜令狐列傳第九十二 白裴崔韋二李皇甫王列傳第九十三 韋王陸劉柳程列傳第九十四 杜裴李韋列傳第九十五 二高伊硃二劉范二王孟趙李任張列傳第九十六 李烏王楊曹高劉石列傳第九十七 於王二杜范列傳第九十八 裴度列傳第九十九 二李元牛楊列傳第一百 竇劉二張楊熊柏列傳第一百一 韓愈列傳一百二 錢崔二韋二高馮三李盧封鄭敬列傳第一百三 劉蕡列傳第一百四 李鄭二王賈舒列傳第一百五 李德裕列傳第一百六 陳三李曹劉列傳第一百七 二李崔蕭二鄭二盧韋週二裴劉趙王列傳第一百八 畢崔劉陸鄭硃韓列傳第一百九 馬楊路盧列傳第一百一十 鄭二王韋張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周王鄧陳齊趙二楊顧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二王諸葛李孟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楊時硃孫列傳一百一十四 高趙田硃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三劉成杜鍾張王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忠義中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忠義下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卓行列傳第一百二十 孝友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循吏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儒學上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儒學下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文藝上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文藝中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文藝下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列傳第一百三十 列女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外戚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宦者上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宦者下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籓鎮魏博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籓鎮鎮冀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籓鎮盧龍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籓鎮淄青橫海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籓鎮宣武彰義澤潞列傳第一百四十上 突厥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下 突厥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 吐蕃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下 吐蕃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 回鶻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 回鶻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沙陀列傳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東夷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西域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 南蠻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中 南蠻中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