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演義
簡介
《明史演義》:
本書是風一靡一海內外的通俗歷史巨著,史學大家蔡東藩正史為經,逸聞為緯。
章回體結構,通俗的文筆,機智的點評;真實再現了中華文明歷史演進波瀾壯闊的進程。
描述明朝更替下的民俗民生,參透疆場血戰、宮廷一陰一謀,千古興亡中的生存智慧。
明朝的系統是漢族為主。
明太祖朱元璋,應運而興不數年即驅逐元帝,統一華夏,嗣後傳世十二,凡十七帝歷二百七十有六年,其問如何興,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統有段極大的原因。
先賢有言:「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國必興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長,國必衰亡,這句話雖是古今至言,但總屬普通說法,不能便作代興衰的確證。
明代由興而衰由盛而亡,卻蹈著元朝五大覆轍:第一弊是骨肉相殘,第二弊是權Yan迭起,第三弊是一奸一賊橫行,第四弊是宮闈恃一寵一第五弊是流寇殃民。
此外還有國內的一黨一爭,國外的強敵,膠膠擾擾,愈亂愈熾,勉強支持了數十百年終弄到一敗塗地,把明祖創造經營的一座錦繡江山拱手讓與滿族,說將起來也是可悲可慘的。
作者:
蔡東藩(1877-1945),名嘟,字椿壽,筆名東帆。
是一位詩人、教育家、編輯、歷史學家、演義作家與醫生,浙江蕭山縣臨浦鎮戴家橋人。
十七歲中秀才,二十七歲時以優貢生朝考入選,調遣江西省以知縣候補,因看不慣官一場惡習,稱病遍裡。
辛亥革命前夕,曾一度去福建,不久即歸。
民國元年,同鄉友人邵伯棠把他介紹給上海會文堂書局的主持人湯滌先,參與書局的編輯工作,修改邵著《高等小學論說文范》,自己另撰《中等新論說文范》,並開始為會文堂撰寫《中國歷朝通俗演義》。
《中國歷朝通俗演義》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寫了2166年的歷史,包括《前漢通俗演義》、《後漢通俗演義》、《兩晉通俗演義》、《南北史通俗演義》、《唐史通俗演義》、《五代史通俗演義》、《宋史通俗演義》、《元史通俗演義》、《明史通俗演義》、《清史通俗演義》、《民國通俗演義》共11部、1040回,約600萬字,均由上海會文堂書局陸續印行。
其中的《民國通俗演義》共120回,寫至1920年。
其後書局請許度父續寫40回,寫至1924年。
許魔父初為小學教員,後來當報社記者,編過杭州《東南日報》副刊。
抗戰初期,曾寫過一本《鏡花新緣》諷刺小說間世。
蔡東藩最先撰寫的是《清史通俗演義》,1916年9月間世,最後完成的是《後漢通俗演義》,1926年秋季脫稿。
在大約11年的時間裡完成了11部演義,而每寫一部演義,都得搜輯、研讀有關的大童史料。
前面談過,光「正史」就有4052卷,但光研讀「正史」還遠遠不夠。
例如他寫《元史通俗演義》,除了根據《元史》,還參考了《元秘史》、《蒙糙備錄》、《蒙古源流》、《元史譯文補證》與國外有關蒙古史的譯文。
由此可見,蔡東落為了完成這部普及祖國歷史知識的通俗演義,付出了多麼艱巨的、幾乎令人難以想像的一精一神勞動。
蔡東藩寫這部歷史演義,有明確的宗旨。
其宗旨可概括為:普及歷史知識,揭示歷史經驗、教訓,「為通俗教育之助」。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