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總龜》卷四十:太宗賜錢思公以下《孝經詩》,令次韻和進。晁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詩話總龜》卷四十

詩話總龜

卷四十

詼諧門上

太宗賜錢思公以下《孝經詩》,令次韻和進。

晁文元迥首出四句云:「捨後信標名,風篁自有聲。

一溫一 柔敦厚教,仙果子難生。」

思公即便對晁公:「今日須了。」

晁大笑:「諸公不曉,今日《孝經詩》稽遲,戲以此督之爾。」

四句蓋次韻詩遲也。

祥符中,日本國遣使入貢,稱國之東有祥光現,其國素傳中原天子聖明則此光現。

章聖詔本國建寺,賜額曰神光。

朝辭日,夷使乞令詞臣撰一寺記。

是時當制者雖中魁選,然詞學不優贍,居常止以張君房代之,蓋假其稽古才雅也。

既傳宣訖撰寺記,時張尚為小官,醉飲樊樓,遣人遍京城尋之不見,而夷人在閤門翹足以候文,中人三促之,紫微大窘。

後錢希白、楊大年因玉堂暇日,改《閒忙令》,大年曰:「世上何人最號閒,司諫拂衣歸華山。」

蓋種放得歸山時也。

希白曰:「世上何人最號忙,紫微失卻張君房。」

時傳此事為雅笑。

《湘山野錄》

唐制:三班奉職月俸七百驛券,羊肉半斤。

祥符中,有人題於驛捨曰:「三班奉職實堪悲,卑賤孤寒即可知。

七百料錢消甚使,半斤羊肉幾時肥?」

朝廷聞之,謂如此何以責廉,遂議增俸。

《古今詩話》

陳亞少卿,維揚人,善詩什,滑稽尤甚。

嘗與蔡君謨會於金山僧捨,酒酣,君謨題詩屏間曰:「陳亞有心終是惡。」

即索筆對曰:「蔡襄無口便成衰。」

少時為杭州於潛令,以利口謔一浪一,人或厭之。

太守馬忠肅因其趨府,戒之,陳懼受教。

俄有通刺謁者稱太祠郎李過庭。

公罵曰:「何人家子弟?」

亞率爾云:「李趨兒。」

馬公徐悟之,大笑。

《唐宋遺史》

陳亞卿著《藥名詩》若「風月前湖近前一胡一 ,軒窗半夏涼半夏」;「棋為臘寒呵子下呵子,衣嫌春瘦縮砂裁縮砂」;及《贈祈雨僧詩》云「無雨若還過半夏半夏,和師曬作葫蘆巴葫蘆巴」之類,最膾炙人口。

又曾知祥符縣,親故多干托借車牛,因作詩曰:「地名京界足親知荊介,托借尋常無歇時蠍。

但看車前牛領上車前子,十家皮沒五家皮五加皮。」

嘗言藥名用於詩無不可,而斡運曲折使各中理,在人之智耳。

或曰:「延一胡一 索可用乎?」

曰:「可。」

沉思久之,吟曰:「布袍袖裡懷漫刺,到處遷延一胡一 索人鰻鯉、延一胡一 索。

此可贈游謁措大。」

聞者絕到。

與章郇公同年,將用之而為言者所沮,作《生查子》獻之曰:「朝廷數擢賢蒴擢,旋占凌霄路凌霄花。

自是郁陶人桃仁,險難無夷處蕪荑。

也知沒藥療孤寒沒藥,食藥何須誤石藥。

大幅紙連粘大腹皮,甘草《歸田賦》甘草。」

又別作《閨情生查子》三首:其一曰:「相思意已深相思子、薏苡,白紙書難足白止。

字字苦參商苦參,故要檀郎讀狼毒。

分明寄得約當歸當歸,遠志櫻桃熟遠志。

何事菊花時菊花,猶未回鄉曲茴香?」

其二曰:「小院雨余涼禹餘糧,石竹風生砌石竹。

羅扇盡從容蓯容,半夏紗廚睡半夏。

起來閒坐北亭中北亭,滴盡真珠淚真珠。

為念婿辛勤細辛,去折蟾宮桂桂。」

其三曰:「一浪一蕩去來來茛菪,躑躅花頻換躑躅。

可惜石榴裙石榴,蘭麝香消半麝香。

琵琶閒後理相思枇杷、相思,必撥朱弦斷篳撥。

擬續斷朱弦續斷,待這冤家看代赭。」

又自為亞字謎曰:「若教有口便啞,且要無心為惡。

中間全沒肚腸,外面任生稜角。」

雖一時諧謔之詞,寄托亦有深意。

又《歲旦示知己》云:「收寒歸地底,表老向人間。」

《與人郊行》云:「馬嘶曾到寺,犬吠乍行村。」

《送歸化宰赴闕》云:「吏辭如賀日,民送似迎時。」

《懷舊隱》云:「排聯花品曾非僭,一愛一惜苔錢不是慳。」

自成一家體。

《青箱雜記》

魏仲先、寇萊公游陝郊僧寺,多留題,後同到,見萊公詩已用碧紗籠而仲先詩獨塵昏在壁,時有從行官一妓一頗慧,以紅衣袖拂之。

仲先徐曰:「若得時將紅袖拂,也應勝著碧紗籠。」

萊公大笑。

[同前]

西都應天院去府十里,每朔望,留守帥府官朝拜,未曉而往,時行十里不一交一 談,有人作詩云:「正夢寐中行十里,不言語處飲三杯。」

有人送驢肉,復云:「廳前捉到須依法,合內盛來定付廚。」

《春明退朝錄》

李濤相國一性一滑稽,為布衣時往來京洛間,汜水關有僧捨曰不動尊院,院中有僧不出院十餘載。

濤每過常謁其院,必省其僧。

未幾寺焚僧散,濤再過之,但有門扉而已,因題詩曰:「走卻坐禪客,移將不動尊。

世間顛倒是,八萬四千門。」

《談苑》

韓浦、韓洎,晉公滉之後,鹹有辭學。

浦善聲調,洎能為古文。

洎嘗輕浦,語人曰:「吾兄為文,譬如繩樞草舍,庇風雨而已。

予之文是造五鳳樓手。」

浦一性一滑稽,竊聞其言,因有親知遺蜀箋,浦作詩與洎曰:「十樣蠻箋出益州,寄來新自浣溪頭。

老兄得此全無用,助爾添修五鳳樓。」

同上

內朝晨入庭內錯立,至駕欲坐,即御史台知班唱班,欲依班立也。

王彥和汾與劉貢父攽同趨朝,王戲劉曰:「內朝日日須呼汝。」

劉應聲曰:「寒食年年必上公。」

[《詩史》]

王平甫博學耿介,語言輕肆,人或戲為心風。

熙寧中乞郡得湖州。

舒王以詩送之曰:「吳興太守美如何?柳惲詩才不足多。

遙想郡人迎下擔,白蘋洲上起滄波。」

譏其風也。

平甫知其意,即以「吳興太守美如何」為破題作詩十首,其一曰:「吳興太守美如何?太守從來惡祝鮀。

生若不為上柱國,死時猶合作閻羅。」

舒王聞之曰:「閻王見闕,請便赴任。」

方圭好為惡詩,宋公序知揚州日,圭來謁,宴於平山堂。

圭誦詩不已,宋欲它辭已之,顧野外牛就木磨癢,謂坐客一胡一 詼曰:「青牛恃力狂挨木。」

詼應聲曰:「妖鳥啼春不避人。」

宋公大笑。

圭悟其意,飲散,至客次欲奮拳擊詼,眾救而免。

並同上

劉予儀三入玉堂望大用,頗不懌,作詩云:「蟠桃三竊成何味,上盡鰲山跡轉孤。」

移疾不出。

朝士問疾,劉云:「虛熱上攻。」

石文定在坐云:「只消一服清涼散。」

謂兩府方得涼傘。

[《侯鯖錄》]

王君貺送牡丹與永叔,答詩云:「最好花常最後開。」

蓋君貺同時輩皆入兩府,永叔以最後一戲之也。

王得詩不喜,對來價擲之。

永叔謂人曰:「好花不開也。」

君貺聞之愈怒。

《詩史》

李芸居於泗上,一日納姬,友人鍾公寄詩曰:「昨暮閒行泗水壖,綠楊堤上睹雲軿。

知君買得千金笑,只用何曾兩日錢。」

蓋芸以二萬錢置此姬也。

《詩史》

范希文以大理寺丞監西溪鹽場。

西溪素多蚊蚋,希文作詩曰:「飽去櫻桃重,饑來柳絮輕。

但知求旦暮,休更問前程。」

[《冷齋夜話》卷五]

馮瀛王一性一仁厚,家有一池,每得魚放池中。

其子監丞每竊釣之,瀛王聞之不悅,於是高其牆垣,鑰其門戶,作一詩書其門曰:「高卻垣牆鑰卻門,監丞從此罷垂綸。

池中魚鱉應相賀,從此方知有主人。」

吳善長郎中儀狀魁偉,頗類富丞相,文學之譽則無焉。

有輕薄子贈之詩曰:「文章卻似呼延贊,風貌還同富相公。」

國初有武臣呼延讚好吟惡詩,故雲。

[《倦游雜錄》]

熙寧中,章子厚察訪湖北,因以兵收辰溪之南一江一 諸蠻,時有吳僧願成亦在軍中,自稱察訪大師,每出則乘大馬以撾劍擁從呵殿而行。

隨兵官李資入洞,資為蠻人所殺,成亦被縛,既而放歸,猶揚揚自得。

詩僧文瑩嘲之曰:「童頭浮屠浙東客,傳呼避道長沙陌。

寶撾青蓋官儀雄,新賜袈裟椹猶黑。

察車後乘從驅挈,庸夫無謀動蠻一穴一。

暗灘夜被猿猱擒,縛入新溪哭殘月。

牂牁畏佛不敢烹,脫身腥窟存餘生。

放師回目不自愧,反以意氣湘南行。

我聞辛有適伊川,變戎預讖《麟經》編。

《暌》車載鬼吁可怪,宜入《熙寧志怪篇》。」

京師優人以雜細物數十種佈於地,使人暗記物色,然後遣沐猴認之。

每沐猴得之,優人即曰:「道著也馬留。」

留蓋優人呼沐猴之名。

熙寧庚戌春,市井之人見舉子往往亦以馬留目之。

其年狀元葉祖洽赴宴於池上,有下第進士寄詩曰:「著甚來由去賞春,也應有意惜芳辰。

馬蹄莫踏亂花碎,留與愁人作醉茵。」

紬而繹之,乃是「著也馬留」四字,蓋四句各取上一字。

[《倦游雜錄》]

鄭君平一性一滑稽,及第後,有人以詩來鑺錢,君平以詩答曰:「五貫九百五十俸,省錢請來足甚用。

還債還負亦無餘,買酒買肉何曾夢,妻兒終日只愁饑,婢僕過冬猶受凍。

更有不識事閒人,獻詩獻啟覓甚甕!」[《筆談》]

張獻圖主簿,穎人,善嘲謔,以老榜得班行,寄書於家人曰:「汝作鸞孤,我為奉職,不忝矣。」

又譏州縣官之貪一污者云:「棒頭舊血添新血,篋裡黃金壓白金。」

《古今詩話》

王丞相好嘲謔,初執政,對客悵然曰:「投老欲依僧。」

再三言之。

客應之曰:「急則抱佛腳。」

丞相善之,復曰:「投老欲依僧是古人一句詩。」

客曰:「急則抱佛腳亦是俗諺全句。

上去頭,下去腳,豈不是的對?」

丞相大笑。

[《中山詩話》]

秘書省東即右威尉營,荒蕪摧毀,其大廳一逼一校正院,南對御史台。

有人嘲之曰:「門緣御史塞,廳為校書侵。」

[《南部新書》甲]

宋中道有俊才而身短小,人多戲之。

蘇子美與中道年相懸,然甚一愛一其才調,中道亦傾心,作詩論一交一 。

子美長大魁偉,與中道並立,下視曰:「一交一 不著。」

此京師市井語也。

號中道為宋錐,為其穎利而麼雲,贈之詩曰:「譬如利錐末,所到物已破。」

後中道通判洛州,洛州本趙地,有毛遂墓,聖俞作詩送行,舉錐處囊事,亦所以戲之也。

[《中山詩話》]

太宗時,進士同年有數人名似姓者,或有取以為詩云:「郭鄭鄭東東野絡,馬張張夏夏侯璘。」

熙寧中有「崔度崔公度,王韶王子韶」,皆的對也。

又有章君陳、陳君章二人未有似者。

唐東方虯欲為西門豹作對,亦當時好事者為此對耳。

給事中馬一子山,穆王八駿有山子馬,王丞相云:「馬一子山騎山子馬。」

莫有對者,相傳久之。

有姓錢人為衡水令罷歸,或取以為對云:「錢衡水盜水衡錢。」

錢聞之變色,或者對云:「吾正欲作對耳,非有實也。」

《古今詩話》

鹹通中,以舉子衣車服侈異,下令不許乘馬。

時場中不下千人,皆跨長耳。

或嘲之曰:「今年敕下盡騎驢,短帽長鞭滿九衢。

清瘦兒郎猶自可,就中愁殺鄭昌圖。」

鄭昌圖魁偉,故有此句。

[《摭言》卷十二]

開元中,宰相蘇味道、張昌齡皆有詩名,暇日相會,互相嘲謔,昌齡曰:「某詩所不及相公者,為無銀花合。」

蓋蘇《元夕詩》有「火樹銀花合」之句也。

味道日:「某詩所以不及相公者,為無今同丁。」

蓋張《贈張昌宗詩》有「昔日浮丘伯,今同丁令威」之句也。

遂相對撫掌而笑。

[《本事詩》]

武後朝,左司郎中張元一滑稽,時西戎犯邊,武後欲武氏立功因行爵賞,命武懿宗統兵平之。

寇未入境,懿宗才逾邠,畏懦而遁。

懿宗陋短,元一嘲之曰:「長弓與短箭,蜀馬臨高蹁。

去賊七百里,隈牆獨自戰。

忽然逢著賊,騎豬向南遁。」

天後聞之未曉,曰:「懿宗無馬耶,何故騎豬?」

元一解曰:「騎豬,夾豕也。」

天後大笑。

[《本事詩》]

總章二年興善寺火,塑像焚盡,道士李宗嘲之曰:「道善何曾善,言興又不興。

如來燒亦盡,惟有一群僧。」

文潞公常言:潞中有一士人,憂制中游處,坐中有人嘲,輒嘗自云:「有年光德一王伸,戀酒貪歌不厭貧。

三年得替歸朝去,贏得髭鬚白似銀。」

其不羈檢也如此。

特好事,人有善,必優禮待之。

僧乾康、金仙皆以能詩登門。

士儒閻羽卿通《尚書春秋》,一鄧一 潛有詞學,每接見則款語忘倦,議者以此稱之。

《零陵總記》

雪峰悅禪師與興化銑公友善。

既老,迎送不已,悅戒曰:「公不袖手山林,尚忍垢乎?」

銑一日送官墮馬損臂,悅作偈戲云:「大悲菩薩有千手,大丈夫兒誰不有!興化和尚折一支,猶有九百九十九。」

[《冷齋夜話》卷七]

南華恭長老同嗣大愚少叢林,有書敘法一乳一,悅作偈曰:「與師瓶錫寄江湖,共憶當年在大愚。

堪笑堪悲無限事,甜瓜生得苦葫蘆。」

[《冷齋夜話》卷七]

東坡宿曹溪,讀《傳燈錄》,燈花墮捲上燒一僧字,以筆記於窗曰:「曹溪夜岑寂,燈下讀《傳燈》。

不覺燈花落,茶毗一個僧。」

[《冷齋夜話》卷十]

王平甫俊一逸,貌陋而黑肥,嘗與余同官於洛下,謂余曰:「子可作詩贈我。」

余因戲之云:「飛卿昔號一溫一 鍾馗,思道通脫還魁肥。

一江一 淹善談筆五色,庾信能文腰十圍。

只知外貌文采飾,誰料滿腹真珠璣?相逢酒侶洛一陽一社,不管淋一漓身上衣。」

平甫由是不悅。

《青箱雜記》

文潞公初登第,以大理評事知榆次縣。

新鞔衙鼓來至,公戲書其上曰:「置向譙樓一任撾,撾多撾少不知他。

如今幸有黃綢被,拿出頭來放早衙。」

《詩史》

趙叔平宅在舊東門裡,後致政歸睢一陽一,更為客邸,時謂之無比店。

李君錫保西京時,馳馬市中,有人新創酒樓,君錫過其下,悅其壯麗,名有巴。

時人對曰:「梁苑叔平無比店,洛一陽一君錫有巴樓。」

《倦游錄》

歐一陽一景洗馬素有輕薄名。

一日,金鑾長老乞書索米於玉泉長老。

景授書,至玉泉開封,乃一絕云:「金鑾乃覓玉泉書,金玉相逢價倍殊。

到了不干籐蔓事,葫蘆自去纏葫蘆。」

相視發笑而已。

[《倦游雜錄》]

一胡一 秘監旦自知制院落職為襄州通判,時謝學士泌知州事,常因過廳飲酒。

一胡一 面色發赤,謝戲曰:「舍人面色如衫色。」

一胡一 應聲曰:「學士心頭似帕頭。」

一胡一 時衣緋。

[《倦游錄》]

張濤自京東漕降通判太平州。

葛元初授提舉銀銅坑冶,取濤腳色,欲發薦章。

贈一絕云:「提司坑冶是新差,職比催綱勝一階。

若發薦章須腳色,下官蹤跡轉沉埋。」

[《倦游錄》]

曹琰郎中,滑稽之雄者。

因食落一牙,作詩曰:「昨朝飯裡有粗砂,打落翁翁一個牙。

為報妻兒莫惆悵,見存猶可食渾家。」

[《倦游錄》]

杜祁公寓居華一陰一。

有士鞏漢卿明俊有才,常與之談宴。

因見鴨沒池中,祁公曰:「鴨沒池中。」

鞏即曰:「蟬鳴樹上。」

[《倦游錄》]

木饅頭,京師亦有之,謂之無花果,狀類小梨,中虛色微紅,味頗甘酸,食之發瘴。

嶺外尤多,州郡待客取以為高飣。

故人有詩云「公筵多飣木饅頭」。

或謂嶺外諸郡刻木饅頭狀,底刻字云:「大中祥符年造到五十隻。」

談者之過也。

[《倦游雜錄》]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詩話總龜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