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總龜》卷二十五:西蜀楊耆,數年前見之甚貧,今見之亦貧;所異於昔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詩話總龜》卷二十五

詩話總龜

卷二十五

感事門下

西蜀楊耆,數年前見之甚貧,今見之亦貧;所異於昔者,蒼顏華發耳。

女無美惡富者妍,士無賢不肖貧者鄙。

使其逢時遇合,豈減當世之士哉!頃宿長安驛,聞泣者甚怨,問之,乃昔富而貧者。

乃作一詩,今以贈楊君:「孤村漸雨逐秋涼,逆旅愁人怨夜長。

不寢相看唯櫪馬,愁吟互答有寒螿。

天寒滯穗猶橫畝,歲晚空機尚倚牆。

勸爾一杯聊復睡,人間貧富海茫茫。」

《玉局文》

予十八年前中秋,與子由觀月彭城,作一詩,以《一陽一關》歌之。

今復遇此夜,宿於贛上,方南北嶺表,獨歌此曲,聊復書之,以識一時之事。

雖未覺有今夕之悲,但懸知為他日之喜也。

「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

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

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 苦相依。」

同前

贊皇公再貶朱崖,道中有詩云:「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文帝一寵一 深陪雉尾,武皇恩重宴龍津。

黑山永破和親慮,烏嶺全坑扈從臣。

自是功高臨盡處,禍來名減不由人。」

又《登朱崖郡城》云:「獨上高樓望帝京,烏飛猶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

世傳贊皇公崖州詩皆仇人所作,只此二首是真。

《古今詩話》

明皇友悌,古無有者,嘗以書賜弟憲等:「魏文帝詩曰:『西山一何高,高高殊無極。

上有兩仙童,不飲亦不食。

賜我一丸藥,光輝有五色。

服之四五日,身一體生羽翼。

』朕每言服藥而生羽翼,寧如兄弟天生之羽翼乎?陳思王之才足以經國,絕其朝謁,卒使憂死。

魏祚未終,司馬氏奪之,豈神丸效耶?」

《雍洛靈異記》

唐元和十三年,士人下第,多為詩刺試官,獨章孝標作《歸燕詩》獻庾承宣侍郎曰:「舊壘危巢泥已落,今年故向社前歸。

連雲大廈無棲處,更傍誰家門戶飛!」全無譏刺意。

歐一陽一澥亦作《燕詩》獻鄭愚侍郎云:「翩翩飛一燕畫堂開,送古迎今幾萬回。

長向春秋社前後,為誰歸去為誰來?」

《古今詩話》

盧氏子,垂拱中不中第,步出都門。

其日寒甚,投宿旅舍。

一客續至附火,吟曰:「學織絲綾功未多,漫臨機杼錯拋梭。

莫教宮錦行家見,把此文章笑殺他。」

盧憶前詩,乃白尚書者。

因問其姓氏,曰:「姓李氏,世業織綾,前屬東宮錦坊。

近以薄藝投本行,皆雲如今花樣與前不同。

不謂伎倆兒以文采求售,不重於世如此。」

(《古今詩話》)

元稹奉使東川,於褒城題《黃明府詩》,序曰:「昔年曾於解縣飲酒,余為錄事。

有客後至,數犯酒令,並飛數杯,逃席而去。

醒後問其人,曰:前虞卿黃丞也。

爾後絕不復知所在。

元和四年三月奉使東川,十六日至褒城驛,有黃明府見迎,問其前銜,即曩日逃席者也。

因問坐隅山川,則褒女所奔之城在其左,諸葛所征之地在其右。

感今懷古,作《贈黃明府詩》。」

曰:「昔年曾痛飲,黃令困飛觥。

席上當時走,馬前今日迎。

依稀迷姓字,積漸識平生。

故友身皆遠,他時眼暫明。

便邀連坐敘,兼共摘船行。

酒思臨風亂,霜稜拂地平。

不看深淺酌,貪愴古今情。

迤逶七盤路,坡陀數丈城。

花疑褒姒笑,棧想武侯征。

一種埋幽石,空閒千古情。」

同前

魏瓘侍郎知廣州,子城一角忽頹,一古磚有四大字云「委於鬼工」,是魏字。

公感其事,大築新之。

罷而召還。

仲簡待制代之。

未幾,儂賊寇廣州,外城一擊而圯,獨子城堅完,民賴以生。

賊平,朝廷以公有前知之備,加諫議大夫,再知五羊二年,公以築城之功自論,久不報,作《感懷》詩曰:「羸羸霜發一衰翁,蹤跡年來類斷蓬。

萬里遠歸雙闕下,一身還在眾人中。

螭頭賜對恩雖厚,雉堞論功事已空。

淮上有山歸未得,獨揮清淚灑春風。」

又《五羊書事詩》云:「雖雲嶺外無霜雪,何事秋來亦滿頭?」

文潞公采其詩進呈,加龍圖閣學士,尹天府。

南唐元宗割一江一 之後,金陵對岸,即是敵境,因遷都豫章。

每北望,忽忽不樂,有詩曰:「靈槎思浩蕩,老鶴憶崆峒。」

又廬山百花亭刊石云:「蒼苔迷古道,紅葉亂朝霞。」

皆佳句也。

隋煬帝迷於聲色,高昌薦浙人項升進《新宮圖》,覽之大悅。

即日召有司具材役夫,經歲而成,帑庫為之一空。

幸之,喜謂左右曰:「使真仙遊其中,亦當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樓。」

每一幸,即經月。

宮女無數,後宮多不得進。

有侯夫人者有美色,忽自縊於棟下。

臂懸錦囊,左右取進,有《自感詩》三首。

其一曰:「庭絕玉輦跡,芳草漸成窠。

隱隱聞簫鼓,君恩何處多!」其二曰:「欲泣不成淚,悲來翻強歌。

庭花方爛漫,無計奈春何!」其三曰:「春一陰一正無際,獨步意如何?不及閒花草,翻承雨露多。」

又云:「妝成多自恨,夢好卻成悲。

不及楊花意,春來到處飛。」

又《遣意》云:「秘一洞扃仙卉,雕房鎖玉人。

毛君真可戮,不肯寫昭君。」

煬帝見詩,反覆傷感。

視其一屍一,已死顏色尚爾,厚禮葬之。

寧王憲宅左有賣餅人,妻有色,王欲之,厚遺其夫取之,一寵一 嬖逾等。

閱歲,因問云:「尚思餅漢否?」

默然不對。

因呼令見,其妻注眼淚下,若不勝情。

時坐客十餘,無不淒然。

王請客賦詩,王摩詰先成,詩曰:「莫以今朝一寵一 ,寧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東海北巖畔有大石龜,俗雲魯般所造,夏則入海,冬復止此山崖。

有詩云:「石龜尚懷海,我寧忘故鄉!」

劉虛白昔與裴令公同硯席,及公主文,虛白猶是舉子。

試雜文日,簾前獻一絕云:「二十年前此夜中,一般燈燭一般風。

不知歲月能多少,猶著麻衣待至公。」

並同前

余自夏歷秋,毒熱七八十日不衰,炮灼理極,意謂不復有清涼之時。

今日復淒風微雨,遂御裌衣。

顧念茲歲,屈指可盡。

彭澤云:「我今不為樂,知有來歲不?」

此言真可為惕然也。

《王直方詩話》

僧可隆善詩,高從誨閱其卷,有《觀棋》句云:「萬般思後得,一失廢前功。」

從誨謂可隆曰:「吾師此詩,必因事而得。」

隆答曰:「某本姓慕容,與桑維翰同學。

少負志氣,多忤維翰。

維翰登第,以至入相,某猶在場屋。

頻年敗衄,皆維翰所挫也。

因削髮為僧,其句實感前事而露意焉。」

從誨識鑒多此類也。

《大定錄》

廖齊父爽直,嘗為永州刺史。

齊後游零陵,於民間見父題壁,感而成詩曰:「下馬連聲叩竹門,主人何事感遺恩!回頭泣向兒童道,重見《甘棠》舊子孫。」

《青瑣後集》

杜牧,大和三年佐吏部沈公傳師幕,在一江一 西,時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入樂籍中。

後一年,公鎮宣城,復置好好於宣城籍中。

後三歲,為沈著作述師納之。

後三歲,於洛一陽一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三十韻以贈之。

「爾為豫章姝,十三才有餘。

翠茁鳳生尾,丹葉蓮合趺。

高閣倚天半,晴一江一 聯碧虛。

此地試爾唱,特使華筵鋪。

主公顧四座,始訝來踟躕。

吳娃引贊起,低回映長裾。

雙鬟可高下,才過青羅襦。

眄眄乍垂袖,聲同雛鳳呼。

繁弦進關紐,塞管裂寒蘆。

眾音不能逐,裊裊穿雲衢。

主公再三歎,為言天下姝。

贈之天馬錦,副以水一精一珠。

龍沙看秋一浪一,明月游東湖。

自此每相見,三日以為疏。

玉質隨月滿,艷態逐春舒。

修唇漸輕巧,雲步轉虛徐。

旌旆忽東下,笙歌隨軸轤。

霜凋謝庭樹,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塵土,樽前極歡娛。

飄然集仙客著作堂合集賓校理,諷賦欺相如。

聘之碧瑤佩,載以紫雲車。

洞戶水聲遠,月高蟾影孤。

邇來未幾歲,散盡高一陽一徒。

洛一陽一重相見,婥婥為當壚。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鬚?朋游今在否?落魄更能無?門館慟哭後,水雲秋景初。

斜月掛衰柳,涼風生坐隅。

灑盡滿襟淚,短歌聊一書。」

蜀王衍俘系入秦,至劍閣,閱山水之美,詩云:「不緣朝闕去,好此結茅廬。」

時人笑之。

至鹹一陽一,又作曲子云:「儘是一場贏得。」

與夫無愁入井者,所校無多也。

《北夢瑣言》

廖圖在永州,有《一江一 干感興》詩云:「正悲世上事無限,細看水中塵更多。」

甚為識者所稱。

(《零陵總記》)

種放在章聖朝,累章乞歸,賜買山銀百兩。

放少時有《瀟湘感事》詩曰:「離離一江一 草與一江一 花,往事洲邊歎復嗟。

漢傅有才終去國,楚臣無罪亦沉沙。

淒涼野浦寒飛雁,牢落汀祠晚聚鴉。

無限清忠沉一浪一底,滔滔千頃屬漁家。」

亦先兆也。

《古今詩話》

開元時,樂工李龜年承恩遇,於東都道通裡創堂,甲於都下。

其後流落一江一 南,每為人歌,則坐客掩泣罷酒。

杜子美嘗贈詩曰:「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數度聞。

正是一江一 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崔九即滌,中令湜之弟也。

《明皇雜錄》

明皇初自巴蜀回,夜闌登勤政樓,倚欄南望,煙月滿目,因歌曰:「庭前琪樹已堪攀,塞北徵人尚未還。」

蓋盧思道之詩也。

歌畢,裡中隱隱如有歌者,謂力士曰:「得非梨園舊人乎?遲明為我訪來。」

翌日,力士潛求於裡中,召至,果梨園弟子也。

其夜,復乘月登樓,左右惟力士及妃侍者紅桃在焉。

遂命歌《涼州》,《涼州》即貴妃所制,親御玉笛為《倚樓曲》。

曲罷,無不掩泣,因廣其曲,傳於人間。

明皇在南內,耿耿不樂,每自吟太白《傀儡詩》曰:「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

須臾弄罷渾無事,還似人生一世中。」

並同前

東坡在惠州,盡和淵明詩思州 「思州」二字,《冷齋夜話》卷七作「時」字,屬下句。

——惡人谷珠樓哈哈兒注。

魯直在黔南聞之,作偈曰:「子瞻謫海南,時宰欲殺之。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淵明千載人,子瞻百世士。

出處固不同,風味亦相似。」

鄒志完過永州淡山巖,巖有馴狐,凡貴客至則鳴。

志完將至而狐鳴,僧出迎,以馴狐為言。

志完作詩曰:「我入幽巖亦偶然,初無消息與人傳。

馴狐戲學仙伽客,一夜 飛鳴至老禪。」

並《冷齋夜話》

杜牧之綽有詩名,縱一情 雅逸,累分守名郡。

罷任,於金陵艤舟,聞倡樓歌聲,有詩曰:「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倡女不知亡國恨,隔一江一 猶唱《後一庭花》。」

風雅偏綴,不可勝紀,與杜甫齊名,時人呼為大杜、小杜。

《唐賢抒情》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詩話總龜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