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總龜》卷三:丞相李文正公昉,少年時嘗以詩呈叔侍中,覽而喜,贈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詩話總龜》卷三

詩話總龜

卷三

志氣門

丞相李文正公昉,少年時嘗以詩呈叔侍中,覽而喜,贈之詩曰:「反觀西裡盛,世世秉鈞衡。」

後文正果大用,詔賜所居為謝元卿秉鈞裡;是知李氏自五代至本朝世居將相,非一日也。

《翰府名談》

陳文惠未達時,作《偶成》詩曰:「千里好山雲乍斂,一樓明月雨初晴。」

觀此詩者曰:「意與李覯『碧山更被暮雲遮』者異矣。」

《青箱雜記》

宋莒公守穎昌,開西湖,作詩曰:「鑿開魚鳥忘情地,展盡江湖極目天。」

觀者知其必大用。

丞相劉公沆,以義氣自許,嘗作《牡丹》詩曰:「三月內方有,百花中更無。」

又《述懷》詩曰:「虎生三日便窺牛,獵食寧能掉尾求!若不去登黃閣貴,便須來伴赤松游。

一奴一顏婢舌誠堪恥,羊狠狼貪自合羞。

三尺太阿星斗煥,何時去取魏齊頭?」

皇祐初,出鎮豫章,漕使潘夙以《小孤山》四十字示公,公即席和之曰:「擎天有八柱,此柱一焉存。

石聳千尋勢,波流四面痕。

江湖中作鎮,風一浪一里蟠根。

平地安然者,饒他五嶽尊。」

覽者皆知有宰相器。

蔣概,治平中登第後,久不調官,游河朔,登雄州北門樓,有詩曰:「壯士未酬志,乘秋感慨多。

幽燕新種落,唐漢舊關河。

塞月沉青塚,邊聲入暮河。

如何得萬騎,五壘夜經過?」

不幸早死,觀其志亦有為者也。

並同前

長安舊以不歷台省便出鎮兼軍節鎮者為粗官,大率重內而輕外。

今東都乾元門,舊宣武軍鼓角門,節度王彥威有詩刻其上云:「天兵十萬勇如貔,正是酬恩報國時。

汴水波濤喧鼓角,隋堤楊柳拂旌旗。

前驅紅旆關西將,坐間青娥趙國姬。

寄語長安舊冠蓋,粗官到底是男兒。」

彥威自太常博士出辟使府至茲鎮,故有是句。

至今不知所在。

薛能亦有《謝寄茶》詩云:「粗官寄與真拋擲,賴有詩情合得嘗。」

《談苑》

李忭《竹詩》曰:「棲鳳枝梢猶軟弱,化龍形狀已依稀。」

唐宣宗《瀑布詩》曰:「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王霸之意可見也。

河中府逍遙樓有唐太宗詩曰:「昔乘四馬去,今驅萬乘歸。」

氣象尤可見。

《詩史》

唐子方謫官渡淮,至中流,風作,舟欲覆,作詩曰:「聖宋非狂楚,清淮異汨羅。

平生仗忠信,今日任風波。」

日暮,泊舟岸,續云:「舟楫顛危甚,黿鼉出沒多。

斜一陽一幸無事,沽酒聽漁歌。」

真詩無諂,可以格鬼神。

《雲齋廣錄》

景祐五年,苑試進士,以《鶤化為鵬》為詩題,呂濟叔詩云:「九霄離海嶠,一夕過天池。」

論者以此詩當為第一人。

同前

沙門文瑩嘗謂,為文老而不衰者惟元厚之。

在禁林時,有《懷荊南舊遊》云:「去年曾醉海棠叢,聞說新枝發舊紅。

昨夜夢迴花下飲,不知身在玉堂中。」

其辭氣不少衰。

[《玉壺清話》卷七]

樂天典杭日,一江一 東學子奔杭取解。

張祜自負詩名,而徐凝亦至,燕於郡中。

樂天諷二子矛盾,祜曰:「僕宜為解首。」

凝曰:「有何佳句?」

枯曰:「《甘露寺詩》曰:『日月光先到,山河勢盡來。

』《金山寺詩》曰:『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

』」凝曰:「善則善矣,奈無野人《瀑布詩》曰『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祜愕然,一座盡傾。

《古今詩話》

王沂公佈衣時,以《梅花詩》獻呂文穆公云:「雪中未問和羹事,且向百花頭上開。」

文穆曰:「此生已安排狀元宰相也。」

後果然。

(《古今詩話》)

姚嗣宗詩云:「踏碎賀蘭石,掃清西海塵。

布衣能效死,可惜作窮鱗!」韓魏公安一撫關中,薦試大理評事。

同前

高越游河朔,有州牧欲以女妻之。

越作《鷂子詩》云:「雪爪星眸眾鳥歸,摩空專候整毛衣。

虞人莫謾張羅網,未肯平原淺草飛。」

孫給事僅及孫暨,皆鹹平初省試放狀元,後各應制舉。

給事與兄何齊名,有聲場屋。

何,淳化中魁多士。

給事下第,有詩曰:「前春再就天階試,應被人呼小狀元。」

次舉中甲科。

王元之以詩贈曰:「病中何事忽開顏?憶得詩稱小狀元。

粉壁已懸龍一虎榜,錦標爭屬鶺鴒原。」

並同前

高言,京師人,字明道,好學有志義,以詩干友人曰:「昨夜一陰一風透膽寒,地爐無火酒瓶干。

男兒慷慨平生事,時復挑燈把劍看。」

秦少游謫雷州,有詩曰:「南土四時都熱,愁人日夜俱長。

安得此心如石,一時忘了家鄉?」

黃魯直謫宜州,作詩曰:「老色日上面,歡情日去心。

今既不如昔,後當不如今。」

「輕紗一幅巾,短簟六尺床 。

無客日自靜,有風終夕涼。」

少游鍾情,故詩酸楚;魯直學道,故詩閒暇。

至東坡南中詩曰:「平生萬事足,所欠唯一死。」

則英特之氣,不受折困。

[《冷齋夜話》]

知遇門

楊徽之侍讀,太宗聞其名,索所著數百篇奏御,獻詩云:「十年牢落今何幸,叨遇君王問姓名。」

太宗選十聯書於御屏間。

梁周翰詩曰:「誰似金華楊學士,十聯詩在御屏間?」

僧文瑩嘗謂楊公,必以天池浩露滌筆於冰甌雪碗中,則方與公詩神骨相副。

《古今詩話》

夏文莊守安陸,宋莒公兄弟尚皆布衣。

文莊異待之,命作《落花詩》,莒公曰:「漢皋佩解臨一江一 失,金谷樓危到地香。」

子京曰:「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

是歲詔下,兄弟皆應舉。

文莊曰:「詠落花而不言落,大宋須狀元及第;又風骨秀重,異日作宰相。

小宋非所及,然亦須登嚴近。」

後皆如其言。

故文莊在河一陽一,聞莒公登庸,以別紙賀曰:「昔年安陸,已識台光。」

蓋謂是也。

《青箱雜記》

杜荀鶴謁梁高祖,與之坐,忽無雲而雨,祖曰:「無雲而雨,謂之天泣,不知何祥?請作詩。」

荀鶴曰:「同是乾坤事不同,雨絲飛灑日輪中。

若教一陰一顯都相似,爭表梁王造化工!」高祖喜之。

《洞微志》

真宗末年,嘗游禁中,見翰林學士王禹偁倚宮木若詠吟,命宮使亟探之,果預作《賞花釣魚詩》。

明日,百官赴宴,迨題出,乃《千葉石榴花》,百官皆失所擬。

禹偁首進一絕云:「王母庭中親見栽,張騫偷得下天來。

誰家巧婦殘針線,一撮生紅熨不開。」

上稱賞,謂真才。

《桂堂詩話》

唐文宗夏日與諸學士聯句:「人皆苦炎熱,我一愛一夏日長。」

柳公權續曰:「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時丁袁五學士皆屬繼,文宗獨諷公權兩句,辭清意足,不可多得。

乃令公權題於殿壁,字方員五寸。

文宗視之,歎曰:「鍾王復生,無以加焉。」

《廣卓異記》

劉景文作饒州監酒,得一詩題芝山寺壁云:「數聲燕語落簷間,底事驚回夢裡閒!說與旁人都未信,杖藜攜酒看芝山。」

舒王作本路憲,見之,一愛一甚,遂令權州學。

《古今詩話》

蜀人雍陶,以進士第為簡州牧,自比謝宣城、柳吳興也,賓至折挫。

忽有馮道明下第,請謁,告閽者:「道明與員外有舊。」

及見,呵曰:「與公昧平生,何方相識?」

道明曰:「誦員外詩,仰員外德。」

遂吟曰:「立當青草人先見,行傍白蓮魚未知。」

又曰:「一江一 聲秋入寺,雨氣夜侵樓。」

又曰:「閉門客到常疑病,滿院花開不似貧。」

聞之,歡狎如曩昔之友。

《雲溪友議》

王文公凝,清族重德,冠絕當時。

每就寢息,必叉手而臥,慮其寢寐中見先靈。

食餺飥不過十八片。

曾典絳州,時司空圖侍郎方應進士舉,自別墅到郡謁見後,更不訪親知。

閽吏遽申:司空秀才出郭。

後入郭訪親知,即不造郡齋。

琅琊知之,謂其專敬,愈重之。

及知舉日,司空一捷,列第四人登科。

同年訝其姓名甚暗,所圖太速,有鄙薄者號為「司徒空」。

琅琊知有此說,因召一榜門生開筵,宣言於眾曰:「某叨忝文一柄一,今年榜帖,全為司空先輩一人而已。」

由是聲彩益振。

爾後為御史分司,舊相盧公攜酒訪之,留詩曰:「氏族司空貴,官班御史雄。

老夫如且在,未可歎途窮。」

其為名德重也如此。

《北夢瑣言》

狂放門

鍾傳鎮南昌,有李夢符者,放一蕩酣飲,好事者與語,應口成詩。

後桂州刺史李瓊遣人謂傳曰:「夢符吾弟,請遣歸。」

鍾令求於市邸,人曰:「夜來不歸,不知所之。」

有《回常學士詩》云:「罷修儒業罷修真,養拙藏愚春復春。

到老不疏林裡鹿,平生難見日邊人。

洞桃深處千株錦,巖雪鋪時萬草新。

深謝名賢遠相訪,求聞難博鳳為鄰。」

《詩史》

朱勰,仕一江一 南為縣令,甚疏逸,有詩云:「好是晚來香雨裡,擔簦親送綺羅人。」

李璟聞之,處以閒曹。

又有僧庭實獻詩云:「吟中雙鬢白,笑裡一生貧。」

璟聞云:「詩以言志,終是寒薄。」

以束帛遣之。

同前

李澣登科,在和凝榜下,同為學士。

會凝作相,澣為承旨,當批詔。

次日,於玉堂舊閣悉取圖書器玩,留一詩於榻云:「座主登庸歸風闕,門生批詔立鰲頭。

玉堂舊閣多珍玩,可作西齋潤筆否?」

人皆笑其疏縱。

《古今詩話》

杜牧之登科後,三年縱放,為詩曰:「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情。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一樓 薄倖名。」

又曰:「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載青春不負公。

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颺落花中。」

杜牧自御史分司洛一陽一,李司徒罷鎮閒居,聲一妓一為當時第一。

因會朝士,以牧之嘗任風憲,不敢邀置。

牧之諷坐客達李,李遽馳書以招;而牧之遂來。

謂李曰:「聞有紫雲者孰是?」

因指示,牧之作詩曰:「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喚分司御史來?忽發狂吟驚滿座,兩行紅粉一時回。」

意氣閒逸,旁若無人。

裴忠謙狀元登科,作紙箋名紙謁平康裡一妓一,因宿於裡中,作詩曰:「銀缸斜背解鳴璫,小語低聲喚玉郎。

從此不知蘭麝貴,夜來新惹桂枝香。」

鄭谷登第後,宿平康裡,作詩曰:「春來無處不閒行,楚閏相看別有情。

好是五更殘酒醒,耳邊聞喚狀元聲。」

楊汝士尚書鎮東川,其子及第。

汝士開筵,營一妓一咸集。

汝士命人與綾一端,詩曰:「郎君得意正青春,蜀國將軍又不貧。

一曲高歌綾一匹,兩頭娘子拜夫人。」

潘逍遙與許洞、錢易為友,狂放不羈,嘗作詩云:「散拽禪師來踘蹴,醉拖游女上鞦韆。」

此其自序之實也。

後坐盧多遜一黨一 亡命,捕之甚急,乃易姓名為僧,入中條山。

許洞贈詩曰:「潘逍遙,平生志意如天高。

仰天大笑無所懼,天公嗔爾口呶呶。

罰教臨老投補衲,歸中條。

我願中條山神鎮長在,驅雷逐電依前趕出這老怪。」

後會赦,以四門助教招之,送信州安置。

復舞於市曰:「出砒霜,價錢可,贏得撥灰兼弄火,暢殺我。」

以此士人不齒,放棄終身。

並同前

姚巖傑,梁國元崇之裔。

弱冠通《墳典》,以詩酒游一江一 左,凌忽前達,旁若無人。

乾符中,顏標典鄱一陽一,初創鞠場,請巖傑紀其事。

文成千餘言,標欲刊去一兩字,巖傑大怒。

既而標已睚眥,而已勒石,遂令覆碑於地,以車拽之磨去。

巖傑以一篇寄之曰:「為報顏公識我麼?我心唯只與天和。

眼前俗物關情少,醉後青山入夢多。

田子莫嫌彈鋏恨,寧生休唱《飯牛歌》。

聖朝若為蒼生計,也合公車到薜蘿。」

盧肇牧歙州,巖傑在婺源,先以著述寄肇。

肇知好使酒,以手書褒美之,贈以束帛,迎至郡齋,館谷如公卿。

既而日肆傲睨,輕視子發。

子發嘗以詩吒巖傑曰:「明月照巴山。」

巖傑笑曰:「月照天下,奈何獨照巴山?」

子發慚,不樂。

無何,會於一江一 亭,時蒯希逸在坐,子發改令,目前取一聯象。

子發曰:「遠望漁舟,不闊尺八。」

巖傑遽飲一器,憑闌嘔噦,須臾即席,遂答曰:「憑闌一嘔,已覺空喉。」

有集二十卷曰《象溪子》。

逆旅豫章,不知所終。

《摭言》

鍾山公鎮臨川,賞牡丹。

有小吏手捧硯,舉止有士人風。

公曰:「學詩乎?」

曰:「粗親筆硯。」

因令口占一篇,其警句云:「三月莫辭千度醉,一生能得幾回看!」公曰:「他日定成器。」

因勉令就學。

明年,謁嶺南李國老,大加稱賞,繼數百縑,於金陵酒樓,數日而盡。

醉中掛帆數百里,至落星灣,半醒,煙雨中登水心寺,題詩於水軒曰:「分飛南渡春風晚,卻返家林事業空。

無限離情似楊柳,萬條垂向楚一江一 東。」

李白才思不羈,有《醉吟》詩曰:「天若不一愛一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一愛一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一愛一酒,飲酒不愧天。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醉中趣,勿為醒者傳。」

憶賀知章曰:「欲向一江一 東去,定將誰舉杯?稽山無賀老,卻棹酒船回。」

《郡閣雅談》

韓魏公出鎮中山,有門客,夜逾牆出宿娼家。

公知,作《種竹詩》以警之:「慇勤澆灌加培植,莫遣狂枝亂出牆。」

門客自愧,作詩云:「主人若也憐高節,莫為狂枝贈斧斤。」

公置一女一奴一贈之。

《青瑣集》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詩話總龜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