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總龜
卷十四
警句門下
石曼卿以詩酒豪爽得名。
嘗獨行京師,倏有豪士揖曼卿語,已而曰:「公幸過我家。」
曼卿語諾。
豪士顧從騎載曼卿同行,入委巷,前抵大第,三四門乃至內堂。
庭戶宏麗,施設錦繡,侍女珠翠,延飲,求曼卿書字。
曼卿醉後書其詩《籌筆驛》等數篇,豪士甚珍一愛一之,贈曼卿金帛可值數十百千,使從騎送歸。
初不知其誰何。
後日尋訪,迷不省所居閭裡,人不能知。
他日,復遇之途,又以金數十兩贈曼卿云:「《籌筆驛》詩『意中流水遠,愁外舊山青』最佳。」
[《中山詩話》]
歐一陽一詹,乾德中獻《野史》,授黃崗宰,有詩行於世。
《聞猿》云:「啼猿非有恨,行客自多悲。」
《聞笛》云:「不知吹者意,何似聽人心!」《臥屏》云:「橫琴遮遠洞,舉手出高一峰。」
《公宇蘆》云:「漁家分得兩三一莖一,公退徐吟思倍清。
官滿不將歸舊隱,蕭蕭留與後人聽。」
《雅言雜載》
繆島雲少從浮屠,詩尚奇險,如「拋芥子降顛狒狒,折楊枝灑醉猩猩」,夐出前輩。
《摭言》
湖南日試萬言王璘,與李群玉校書相遇於岳麓寺。
群玉揖之曰:「公何許人,日試萬言?」
璘曰:「然。」
群玉曰:「與公聯句,可乎?」
璘曰:「惟子之命。」
群玉破題授之曰:「芍葯花開菩薩面。」
璘繼之曰:「棕櫚葉散夜叉頭。」
《摭言》
東坡云:「兒子邁幼嘗作《林檎》詩云:『熟果無風時自脫,半窗迎日斗先紅。
』於等輩中亦號有思致者。
今已老,無他技,但時出新句。
作酸棗尉,有詩云:『葉隨流水歸何處?牛載寒鴉過別村。
』」《百斛明珠》
眉山矮道士李伯祥好為詩,格亦不能高,往往有奇語。
如「夜過修竹寺,醉打老僧門」,皆可一愛一。
予幼時,學於道士張易簡觀中,伯祥與易簡往來,嘗歎曰:「此郎君,貴人也。」
不知何以知之。
同前
狄煥《南嶽石樓曉望》云:「數點當秋霽,不知何處峰。」
《題岳路松》云:「一嶂雨聲歸洞壑,兩條翠色下瀟湘。」
《雅言系述》
曾弼,長沙人,依逸人王元為詩友。
《宿玉泉寺》云:「山偷半庭月,池印一天星。」
《君山》云:「翠壓魚龍窟,寒堆波一浪一心。」
蔣鈞字不器,營道人,與劉洞、陳甫為詩友。
寄柳宣云:「因借夢書過竹寺,學耕秋粟繞茅原。」
戎昱詩有「一夜 不眠孤客耳,主人門外有芭蕉」。
鈞代答云:「芭蕉葉上無愁雨,自是多情聽斷腸。」
史虛白,嵩洛人。
廖凝寄之詩曰:「飯僧春嶺蕨,醒酒雪潭魚。」
終於湓浦。
林楚才,賀州富川人。
《贈致仕黃損》詩云:「身閒不恨辭官早,詩好常甘得句遲。」
陳甫字惟吉,吉水人。
《贈黃巖》云:「清時不作登龍客,綠鬢閒梳傍草堂。」
《漳一江一 感懷》云:「一雨洗殘暑,萬家生早涼。」
《村居》云:「暮鳥歸巢急,寒牛下隴遲。」
《詩》云:「算吟千百首,方得兩三聯。」
高元矩,宣城人。
《贈宣城宰》云:「硯貯寒泉碧,庭堆敗葉紅。」
《贈徐學士》云:「鸞掠琴弦穿靜院,吏收詩草下閒庭。」
暢鳧字舄之,閩人。
《山中即事》云:「背日流泉生凍早,逆風歸鳥入巢遲。」
李平,關右人,《讀武帝內傳》云:「龍髯已斷嬪嬙老,豹尾不來歧路長。」
《閒書》云:「至人無夢夢不到,天道惡盈盈有餘。」
曹嵩,衡一陽一人,《題衡山尋仙觀》云:「千年松引東陵鶴,三級芝田草木香。」
《贈陳先生》云:「讀《太玄經》秋醮罷,注《參同契》夜燈微。」
《經羅大夫故居》云:「鹿眠荒圃寒蕪白,鴉噪殘一陽一敗葉飛。」
秘館以上巳日會西池,王仲至有二詩,張文潛和之最工,云:「翠一浪一有聲黃帽動,春風無力彩旗垂。」
秦少游云:「簾幕千家錦繡垂。」
仲至笑曰:「此語又待入《小石調》也。」
少游有「已煩逸少書陳跡,更屬相如賦《上林》」之句,諸人亦為難及。
[《王宜方詩話》]
山谷曰:「余作兩句云:『清鑒風一流 歸賀八,飛揚跋扈付朱三。
』未知可贈誰,不能成章。」
《王直方詩話》
有以長韻詩上王仲至,其一聯云:「狗監傳新賦,雞林購近詩。」
屬對頗工,而終篇無若此者,言辭鄙陋,幾可絕倒。
豈所謂寸有所長耶?
舒王和人歌曲,有暖字韻一篇,余清老云:「更有一篇,只記一句云『夕一陽一到處花偏暖』。」
及嘗代一小兒賦《花糕詩》一絕。
恨不得見。
荊公在金陵,嘗指壁上所題兩句云:「一水戽一雲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張塤字叔和,謂余曰:「塤一日到洛中謁潞公,方飯後,坐於一亭,亭邊皆蘭。
既見,不一交一 一談。
對坐幾時,公方曰:『香來也。
』叔和以為平生所未聞。
潞公云:『凡香嗅之則不佳,須待其因風自至。
』」余始悟山谷詩云:「披拂不盈懷,時有暗香度。」
韓持國有云:「青煙人幾家,綠野山四合。」
當時無不傳誦。
東坡云:「參寥善絕句,有云:『隔林彷彿聞機杼,知有人家在翠微。
』每為人誦。
後來黃州,相聚半年。
京師故人以書相遺曰:『知有僧在彼,非「隔林彷彿聞機杼」和尚耶?』僕謂參寥曰:『此吾師七字師號也。
』」
梅聖俞在禮部考校時,和歐一陽一文忠公《春雪》詩云:「有夢皆蝴蝶,逢袍只紵麻。」
用事如此乃可貴。
余一愛一張文潛《過宋都》詩云:「白頭青鬢有存沒,落日斷霞無古今。」
不減老杜。
山谷有光山道中雪詩云:「山銜斗一柄一三星沒,雪共月明千里寒。」
都尉王晉卿足成《鷓鴣天》云:「才子一陰一風度遠關,清愁曾向畫圖看。
山銜斗一柄一三星沒,雪共月明千里寒。
新路陌,舊一江一 干。
崎嶇誰歎客程難。
臨風更聽昭華笛,簌簌梅花滿地殘。」
舒王《與吳彥律》云:「含風鴨綠鱗鱗起,弄日鵝黃裊裊垂。」
自云:「此幾凌轢造物。」
張文潛謂余曰:「黃九云:『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真奇語。」
並同前
詩云:「千山送客東西路,一樹照人南北枝。」
王康功推官作。
[《王直方詩話》]
牛丞相奇章公初為詩,矜奇特語,至有「地瘦草叢短」句。
明年秋捲成呈之曰:「有求色必赧,憑酒意乃伸。」
益加能矣。
明年乃上第。
因曰:「楊茂卿云:『河勢崑崙遠,山形菡萏秋。
』此過華一陰一山下作。
初用『蓮峰』,作『菡萏』的當而暗盡矣。」
劉禹錫《佳話錄》
蜀王建時,楊義方能文詞,為《春日詩》云:「海邊紅日半離水,天外暖風輕到花。」
《贈王樞密》云:「兩聲鞭自禁門出,一簇人從天上來。」
《異聞錄》
唐求、劉郇伯有詩名。
唐求《臨池洗硯》詩云:「恰似有龍深處臥,被人驚起黑雲生。」
又:「漸寒沙上路,欲暝水邊村。」
《早行》云:「沙上鳥猶睡,渡頭人已行。」
詩思不出二百里間。
劉郇伯為范鄭郎中詩友,范得句云「歲盡天涯雨」,久而難對,以問於劉郇伯,曰:「何不道『人生分外愁』。」
范賞之。
然老於新津之東渡,非隱非吏。
二子亦可凌厲名場,而死丘樊,所謂蜀人無志懷土,正此也。
《北夢瑣言》
余問山谷:「今之詩人誰為冠?」
曰:「陳無己。」
「其佳句可得聞乎?」
曰:「吾見其作《一溫一 公挽辭》一聯,便知其才不可敵。
曰:『政雖隨日化,身已要人扶。
』」[《冷齋夜話》]
盛次仲、孔平仲同在館中,雪夜論詩,平仲曰:「當作不經人道語。」
曰:「斜拖闕角龍千尺,淡抹牆腰月半稜。」
次仲曰:「甚佳,其未大。」
乃曰:「看來天地不知夜,飛入園林總是春。」
平仲乃服。
[《冷齋夜話》]
舒王嘗《寄蔣山元禪師》詩曰:「不與物違真道廣,每隨緣起自禪深。」
《冷齋夜話》
唱和門
熙寧間,初作東西府,望氣者雲有天子氣。
及府成,車駕果幸,張掞以詩慶二府諸公。
荊公和云:「曾留上主經過跡,更費高人賦詠才。」
《倦游錄》
唐路德延有《孩兒詩》五十韻,傳於世。
侍郎張公師錫次韻成《老兒詩》,曰:「鬢髮盡皤然,眉分白雪鮮。
周回延客話,傴僂抱孫憐。
無病常供粥,非寒亦衣綿。
假一溫一 衾擁背,借力杖搘肩。
貌比三峰老,年過四皓仙。
喚方離枕上,扶始到門前。
每一愛一烹山茗,嘗嫌打石蓮。
耳聾如塞纊,眼暗似籠煙。
宴坐羸扶幾,乘騎困嚲鞭。
頭搖如轉旋,唇動若一抽一牽。
骨冷愁離火,牙疼怯漱泉。
形骸將就木,囊橐尚貪錢。
膠睫干眵綴,粘髭冷涕懸。
披裘腰懶系,濯手袖慵揎。
抬舉衣頻換,扶持藥屢煎。
坐多茵易破,行少履難穿。
喜婢裁裙布,嗔妻買粉鈿。
房教深下幕,床 遣厚鋪氈。
琴聽憐三樂,圖張笑七賢。
看經嫌字小,敲磬喜聲圓。
食罷羹流袂,杯余酒帶涎。
樂來須遣罷,醫到久相延。
裹帽縱橫掠,梳頭取次纏。
長吁思往事,多感聽哀弦。
氣注腰還重,風牽口更偏。
墓松先遣種,志石預令鐫。
客到唯求藥,僧來忽問禪。
養茶懸土灶,曝艾曬簷椽。
怒僕空睜眼,嗔童謾握拳。
心驚嫌踘蹴,腳軟怕鞦韆。
局縮同寒狖,摧豗似餓鳶。
觀瞻多目眩,舉動即頭旋。
女嫁求紅燭,男婚乞彩箋。
已聞頒幾杖,寧更佩韋弦!賓客身非與,兒孫事已傳。
養和屏作伴,如意佛相連。
久棄登山屐,惟存負郭田。
呻一吟朝不樂,展轉夜無眠。
呼稚臨床 一伴 ,看書就枕邊。
冷懷疑貯水,虛耳訝聞蟬。
束帛非無分,安車信有緣。
伏生甘坐末,絳老讓行先。
拘急將風夜,昏沉欲雨天。
雞皮塵旋潰,兒齒食頻填。
每憶居郎省,常思釣渭川。
喜逢迎佛會,羞赴賞花筵。
徑遠令移檻,階危索減磚。
好生焚鳥網,惡殺拆魚船。
既感桑榆日,常嗟蒲柳年。
長思當弱冠,悔不剩狂顛。」
《青箱雜記》
牛僧孺將赴舉時,投贄於劉夢得,對客展讀,飛筆塗竄其文。
居三十年,夢得守汝,牛出鎮漢南,枉道汝水,駐旌信宿。
酒酣,贈詩於夢得曰:「粉署為郎二十春,向來名輩更無人。
休論世上升沉事,且斗尊前見在身。
珠玉會應成咳唾,山川猶覺露精神。
莫嫌恃酒輕言語,曾把文章謁後塵。」
夢得方悟往年改文卷之事,和答云:「昔年曾忝漢朝臣,晚歲空餘老病身。
初見相如成賦日,後為丞相倚門人。
追思往事咨嗟久,幸喜清風語笑頻。
猶有當時舊冠劍,待公三日拂埃塵。」
《古今詩話》
長慶二年,王起自中書舍人知舉,放進士周墀及第。
後同在翰林。
會昌三年,起自僕射再放榜,時周墀任華州,因寄詩賀,敘同在翰林曰:「文場三化魯諸生,二十餘年振重名。
曾忝木雞誇羽翼,又陪金馬入蓬瀛。
雖欣月桂居先折,更羨春蘭最後榮。
欲到龍門看風水,關防不許暫離營。」
答曰:「貢院離來二十霜,誰知更忝主文場。
楊葉縱能穿舊的,桂枝何必一愛一新香。
九重每憶同仙禁,六藝初吟得夜光。
莫道相知不相見,蓮峰之下有龔黃。」
人以為絕唱。
《廣卓異記》
韋中憲蟾廉問鄂州,春日除替,祖筵上題《文選》兩句云:「悲莫悲兮生別離,登山臨水送將歸。」
以毫箋授賓從,請續其句,坐中悵望,皆不屬。
有酒一妓一泫然曰:「某不知,欲口佔兩句。」
乃曰:「武昌無限新栽柳,不見楊花撲面飛。」
坐客嘉歎。
韋有《贈聾僧》詩云:「於嶺東西煙靄合,兩間茅屋一溪雲。」
師云:「耳重誰解知師意,人是人非不欲聞。」
《雅言雜載》
曹相確鎮浙西日,會湖中,郡判官王樞舉進士嚴惲詩曰:「春一光 苒苒歸何處,更向花前把一杯。
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
王仰其才調,和曰:「花落花開人世夢,衰榮閒事且持杯。
春風底事輕搖落,何似從來不要開。」
同前
龔穎自負文學,少許可,又談論多所折難。
知鼎州,士罕造其門;獨丁晉公贄文求見,穎倒屣迎迓,酬對終日,至於忘食,曰:「自唐韓柳後,今得子矣。」
翌日,丁獻詩於穎,穎次韻和酬曰:「膽怯何由戴鐵冠,只緣昭代獎孤寒。
曲肱未遂違前志,直指無聞是曠官。
三諫每傳朝客說,五溪閒憑郡樓看。
祝公早得文場雋,況值天階正舞干?」
《青瑣雜記》
一江一 西韋丹大夫與僧靈徹為忘形之契。
寄徹詩云:「王事紛紛無暇日,浮生冉冉只如雲。
已為平子歸休計,五老峰前必共論。」
徹酬曰:「年老身閒無外事,麻衣草坐只容身。
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
《雲溪友議》
白中令鎮荊南,杜蘊常侍問長沙。
諸從事盧發致聘焉。
發酒酣傲睨,公少不懌,因改著詞令曰:「十姓一胡一 中第六一胡一 ,也曾金闕掌洪爐。
少年從事誇門地,莫向尊前喜氣粗。」
盧答曰:「十姓一胡一 中第六一胡一 ,文章官職勝崔盧。
暫來關外分憂寄,不稱賓筵語氣粗。」
公極歡。
《摭言》
梅聖俞客歐一陽一晦夫,使工畫茅庵,己居其中,一琴橫床 而已。
曹子方作詩四韻,僕和云:「寂寞王子猷,回船剡溪路。
超遙戴安道,月夕誰與度!倒披王恭氅,半掩袁安戶。
應調折絃琴,自和撚鬚句。」
《百斛明珠》
東坡云:「余在廣陵,與晁無咎、曇秀道人同舟送客山光寺,客去,余醉臥舟中,秀作詩云:『扁舟乘興到山光,古寺臨流勝氣藏。
慚愧南風知我意,吹將草木作天香。
』予和云:『鬧裡清游似隙光,醉時真境發天藏。
夢迴拾得吹來句,十里南風草木香。
』余昔對文忠公誦文與可詩云:『美人卻扇坐,羞落庭下花。
』公曰:「此非與可詩,世間元有此句,與可拾得耳。
』後五年,秀來惠州見予,偶道其事。」
《王直方詩話》
一鄧一 洵美,連山人,乾祐二年中進士第,與司空昉、少保溥同年。
謁劉氏,不禮,歸武陵。
時周氏有其地,且辟在幕府。
未幾,司空氏自禁林出使武陵,與洵美相遇,贈詩曰:「憶昔詞場共著鞭,當時鶯谷喜同遷。
關河契闊三千里,音信稀疏二十年。
君遇已知依玉帳,我無才藻步花磚。
時情人 事堪倜悵,天外相逢一泫然。」
洵美和云:「詞場幾度讓長鞭,又向清朝賀九遷。
品秩雖然殊此日,歲寒終不改當年。
馳名早已超三院,侍直仍忻步八磚。
今日相逢番自愧,閒吟對酒倍潸然。」
相國歸闕,率偕載,而辭以疾不行。
相國語同年少保公。
公時在黃閣,洵美在武陵,又為詩寄之云:「衡一陽一歸雁別重湖,銜到同人一紙書。
忽見姓名雙淚落,不知消息十年餘。
綵衣我已登黃閣,白社君猶葺舊居。
南望荊門千里外,暮雲重疊滿晴虛。」
周氏疑洵美漏洩密謀,急追捕易俗場官而遇害。
建隆初,王師下湖湘,相國復收衡一陽一,道經易俗場,作詩吊曰:「十年衣染帝鄉塵,蹤跡仍傳活計貧。
高掇桂枝曾遂志,假拖藍綬至終身。
侯門寂寞非知己,澤國恓惶似旅人。
今已向公墳畔過,不勝懷抱暗酸辛。」
《雅言系述》
山谷云:「金華俞清老名子中,三十年前與予共學於淮南。
元豐甲子相見於廣陵,自雲荊公欲使之脫縫掖著僧伽藜,奉香火於半山宅寺,所謂報寧禪院者,予之僧名紫琳,字清老。
無妻之累,去作半山道人,似為不難事。
然生龜脫筒,亦難堪忍。
後數年見之,儒冠自若。
因嘗戲和清老詩曰:『索索葉似雨,月寒遙夜闌。
馬嘶車鳴鐸,群動不遑安。
有人夢超俗,去發脫儒冠。
平明視清鏡,政爾良獨難。
』子瞻屢哦此詩以為妙。」
《王直方詩話》
乾祐元年,戶部侍郎王仁裕放王溥狀元及第。
溥不數年拜相。
仁裕時為太子少保,有詩賀曰:「一戰文場拔趙旗,便攜金鼎贊無為。
白麻驟降恩何厚,黃閤初聞喜可知。
跋敕案前人到少,築沙堤上馬行遲。
押班長幸遙相見,親狎爭如未貴時!」溥和曰:「揮毫文戰偶搴旗,待詔金華亦偶為。
白社遽當宗伯選,赤心旋遇聖人知。
九霄得路榮雖極,三接承恩出每遲。
職在台司多少暇,親師不及舞雩時。」
《廣卓異記》
魯直使余對句,曰:「呵鏡雲遮月。」
對曰:「啼妝露著花。」
魯直罪余於詩深刻見骨,不務含蓄,余竟不曉此論,當有知者。
《冷齋夜話》
東坡自嶺外回,有七言一篇,末句用毿毿字,李端叔和云:「再見門生應不識,霜髭雪鬢兩毿毿。」
時以為絕著題,蓋端叔年未甚老而白毛滿頷故也。
陳三又云:有一明眼人,能見人前後世。
忽一惡少見之,其人云:「頭上已有剝剝之一聲 ,腰間欲作毿毿之勢。」
無己曰:「我欲和云:莫教腰下見毿毿。」
聞者大笑,恨終不能成耳。
《王直方詩話》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