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總龜
卷四十三
送別門
劉綜學士出鎮並門,兩制館閣皆以詩餞其行,因進呈。
章聖深究詩雅,時方競尚西昆體,垛裂雕篆,親以御筆選其平淡者,得八聯句云:「夙駕都門曉,涼風苑樹秋。」
晁迥「秋聲和暮角,膏雨逐行軒。」
李維「置酒軍中樂,聞笳塞上情。」
錢惟演「關榆漸落邊鴻度,勸到劉郎酒十分。」
楊億「塞垣古木含秋色,祖帳行塵起夕一陽一。」
朱巽「汾水冷光搖畫戟,蒙山秋色鎖層樓。」
孫僅「河朔雪深思一愛一月,並門春暖詠《甘棠》。
王貽永「極目關河高倚漢,順風雕鶚遠凌秋。」
劉筠章聖謂綜曰:「並門,唐時皆將相出領,凡之官,遣從事以題詠作一寵一 其行,多刻諸道宮佛寺,纂集編聚,久不聞有是作也。」
後綜寫為《御選句圖》立於晉祠。
《古今詩話》
王化基詩送梁助曰:「文章換桂一枝秀,清白傳家兩弟貧。」
人多誦之。
《談苑》
天祐中,毗陵有慎氏,本儒家女,三史嚴灌夫娶之。
數年無子,因拾其過而出焉。
慎氏慨然登舟,留詩一章為別曰:「當時心事已相關,雨散雲飛一餉間。
便掛孤帆從此去,不堪重過望夫山。」
灌夫覽而愧,乃留之。
《唐宋遺史》
唐如意中有女子七歲能詩。
則天命試之,皆應聲而就。
其兄別之而去,則天令作詩送兄,曰:「別路人初起,離亭葉正飛。
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歸。」
丞相劉沆與鄉人尹鑒少同場屋。
丞相既大拜,尹方以恩榜得官,公以詩送還曰:「少年相款老相逢,鄉舉雖同遇不同。
我已位登三事後,公方名列五刑中。
榮登莫計名高下,宦達須由善始終。
若到鄉關人見問,為言歸思滿秋風。」
並同上
內侍裴愈字益之,作詩《送魯秀才南遊》,詩云:「東吳山水家家月,西楚一江一 聲浦浦風。」
又《聞蟬》云:「楊柳影疏秋霽雨,梧桐葉墜夕一陽一天。」
唐子方以言事謫宜春監酒,待制李師中作詩贈別曰:「孤忠自許眾不與,獨立敢言人所難。
去國一身輕似葉,高名千古重於山。
並游英俊顏何厚,已死一奸一諛骨尚寒。
天意若為宗社計,肯教夫子不生還?」
《倦游錄》
徐鉉仕宦海州,蒯亮為錄事參軍,多與往還。
未幾,亮受代,徐餞之,詩曰:「昔年聞有蒯先生,二十年來道不行。
抵掌曾談天下事,折腰尤忤俗人情。
老還上國風光薄,貧裡歸裝結束輕。
遷客臨流重惆悵,晚風黃葉滿孤城。」
《詩史》
武元衡罷相出鎮西蜀,柳公綽與裴度俱為判官。
公綽先度入為吏部郎中,度有詩餞別云:「兩人同日事征西,今日公先捧紫泥。」
景祐末,元昊叛,夏鄭公出鎮長安,梅昌言送詩云:「亞夫金鼓從天落,韓信旌旗背水陳。」
是時士大夫詩甚多,鄭公獨刻昌言詩於石。
[《中山詩話》]
臨川楊智堅嗜學居貧,妻厭其饘藿不足,求離。
智堅以詩送之曰:「平生業在負琴詩,頭上而今有二絲。
漁父尚知溪谷暗。
山妻不信出身遲。
荊釵任意撩新鬢,鸞鏡從他學畫眉。
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正是下山時。」
妻持詣州,顏魯公為內使,杖其妻而令嫁。
自後莫有棄其夫者。
《雲溪友議》
崔涯別其妻詩曰:「隴上流泉隴下分,斷腸嗚咽不堪聞。
姮娥一入宮中去,巫峽千秋空白雲。」
[《雲溪友議》卷中]
申國長公主為尼,掖庭隨出者二十餘人,詔兩禁送至寺賜齋,傳旨令各賦詩,惟陳文僖公彭年詩尚有記者,云:「盡出花鈿散寶津,雲鬟齊剪向殘春。
因驚風燭難留世,遂作蓮池不染身。
貝葉乍翻疑軸錦,梵音初學誤梁塵。
從茲艷質成空後,湘浦都無解佩人。」
都下好事者以《鷓鴣天》歌之。
《湘山野錄》
朱昂字舉之。
揚歷清貴二十年,晚為工部侍郎,懇求歸荊南,逾年方允。
時方劇暑,恩旨曲留,許秋涼始行。
吳淑贈行詩云:「漢殿夜涼初閣筆,渚宮秋晚得懸車。」
錫宴玉津園中,傳旨令賦詩為送。
李維承旨云:「清朝納祿猶強健,白首還家正太平。」
陳文惠云:「部吏百銜通爵裡,從兵千騎過荊門。」
弟協亦同時隱,皆享眉壽,謂之渚宮二疏。
並《古今詩話》
武公幹常事蒯希逸十餘歲,異常勤干。
洎希逸擢第,干辭歸以親在養父。
堅留不住,以詩送之,其略云:「山險不曾離馬後,酒醒長見在床 前。」
《摭言》
張乖崖在蜀州,有錄事參軍老病廢事。
公曰:「一胡一 不歸?」
明日參軍求去,且以詩留別,其略云:「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歸興濃。」
公驚曰:「同僚有詩人而吾不知。」
留而薦之。
元祐中老人守穎,有路都曹者以小疾求致仕,老人誦此詩以留之,不可,乃采前人之意作詩送之曰:「淮光釀山色,先作歸意濃。
恨無乖崖公,一洗芥蒂胸。」
《百斛明珠》
張不疑帥鼎,文瑩往謁。
後帥辰,又謁之,既別,慨然以二詩贈行曰:「憶昔荊門屢過從,當時心已意冥鴻。
渚宮禪伯唐齊己,淮甸詩豪宋惠崇。
老格疏閒松倚潤,清談瀟灑坐生風。
使君不見高僧事,莫把名參伎術中。」
又云:「碧嶂孤雲苒苒歸,解攜情緒異常時。
餘生歲月能多少,此別應難問後期。」
《玉壺清話》
狄渙送人游邵云:「春一江一 正渺渺,送別兩依依。
煙裡棹將遠,渡頭人未歸。
漁家侵疊一浪一,島樹掛殘暉。
況入湖湘路,那堪花亂飛!」《雅言系述》
元豐三年,蘇子由謫官筠州,張安道口占一絕送之云:「因嗟萍梗才名客,自歎匏瓜老病身。
一榻從茲還倚壁,不知重掃是何人?」
已而涕下。
東坡云:「安道平生未嘗出涕向人。」
王崇拯字拯之,與先君同在熙河,先君自熙河入京,相別於中途,送先君云:「渭城楊柳已青青,強駐行人聽《渭城》。
不問使車歸路遠,且從樽酒滿杯傾。
相逢洮塞休兵後,此去秦川照眼明。
若立螭頭借前箸,且教充國事春耕。」
先君誦於昊卿丞相,緣此知名於朝庭。
洪駒父有詩送余赴官河內,末云:「眼中人物東西盡,肺病京華故倦游。」
潘邠老每誦而喜之。
李希聲亦有詩送余云:「散盡平生眼中客,暖風晴日閉門居。」
可以相上下也。
是時紹聖改元之二月。
並《王直方詩話》
李群玉好吹笙,常使家僮吹之;又善急就草,一性一喜食鵝。
及授校書郎東歸故里,盧肇送詩云:「妙吹應諧鳳,工書定得鵝。」
《南部新書》
乾祐三年,宣政殿試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下一十人登科。
其後牛僧孺等四人皆相次拜相。
先是白居易在翰林日為考覆官。
其後僧孺罷相,出鎮揚州,居易在洛中,有詩送曰:「北闕上東京,風光十六程。
坐移丞相閣,春入廣陵城。
紅旆擁雙節,白髭無一一莖一。
萬人周路看,百吏立班迎。
閫外君珍重,樽前我亦榮。
何須身自得,將相是門生。」
《卓異記》
僕去錢塘十六年而又來,留二年乃去。
平生自覺出處老少相似樂天,雖才名相遠,而安分寡求亦庶幾焉。
二月六日來別南北山,惠淨上人以天竺丑石見贈,乃作絕句三首以全樂天之好,曰:「當年衫鬢兩青青,強說重臨刷別情。
衰發只今無可白,故應相對話來生。」
其二曰:「出處依稀似樂天,敢將衰朽校前賢。
便從洛社休官去,猶有閒居二十年。」
其三曰:「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記幾回來。
還將天竺一峰去,欲把雲根到處栽。」
《紀詩》
唐節度使薛嵩,有人獻小鬟十三歲,左右手俱有紋隱若紅線,因號為紅線。
十九年方辭嵩去,不可留,乃餞別,請坐客冷潮一陽一作詩曰:「採菱歌罷木蘭舟,送客魂消百尺樓。
還似洛妃乘霧去,碧雲無際水長流。」
一江一 淮間有一妓一徐月英,作詩送人曰:「惆悵人間萬事違,兩人同去一人歸。
生憎平望亭前月,忍照鴛鴦相背飛。」
韋相皋昔游一江一 夏,止於姜使君之館。
姜氏子荊寶有小青衣曰玉簫,才十歲,常令侍韋。
姜入關,家屬不行,韋乃易居頭陀寺,荊寶遣玉簫往來,年稍長,乃與韋歡。
後為廉使陳常侍發遣歸,舟人趣行,乃以書別荊寶,荊寶與玉簫同至,相約曰:「遠不逾六七年,當取玉簫歸。」
因留玉簫指環一枚並詩曰:「黃雀銜來已數春,別時留解贈佳人。
長一江一 不見雙魚至,為遣相思夢入秦。」
李訥尚書夜登越城樓,聞歌曰:「雁門山上雁初飛。」
其聲激切。
公召至,乃去籍之一妓一盛小叢也,梁園供奉南不嫌女甥,所唱者,乃不嫌昔所授也。
崔元范自幕府拜侍御史,餞於鑒湖光候亭,命小叢歌餞,坐客各賦詩送之。
李尚書曰:「繡衣奔命去情多,南國佳人斂翠娥。
曾向教坊聽國樂,為公重唱盛叢歌。」
崔御史曰:「羊公留宴峴山亭,洛浦高歌午夜清。
獨向柏台為老吏,可憐林木響余聲。」
楊判官曰:「燕趙能歌有幾人,落花回雪似含顰。
聲隨御史西歸去,誰伴文翁過九春!」彥升曰:「蓮府才為綠水賓,忽乘驄馬入鹹秦。
為公唱作《西河調》,日暮偏傷去住人。」
盧業支使曰:「何郎戴豸別賢侯,更吐歌珠宴庾樓。
莫道一江一 南不同醉,即陪舟楫上京游。」
舉子高湘曰:「謝安春渚餞名卿,千里仁風一扇清。
歌黛慘時方酩酊,不知公子重飛觥。」
盧殷處士曰:「烏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書靜鑒中。
桃葉不須歌《白苧》,耶溪日暮起樵風。」
崔下句云「獨向柏台為老吏」,皆曰:「御史即其任也,何老於柏台?」
眾請改之。
崔曰:「某但止於此任,寧望九遷乎?」
是年秋鞫獄譙中而卒,是終於柏台之任也。
並《古今詩話》
劉夢得《送人下第》詩云:「今此卜行日,高堂應夢歸。
莫將和氏淚,滴向老萊衣。」
又有詩云:「新詩一聯出,白髮數一莖一生。」
盧瑰《抒情》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