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總龜》卷四十八:鍾傳領一江一 西日,客有以覆射之法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詩話總龜》卷四十八

詩話總龜

卷四十八

藝術門

鍾傳領一江一 西日,客有以覆射之法求見,傳以歷日包桔置袖中令射。

客云:「太歲當頭坐,諸神不敢當。

其中有一物,常帶洞庭香。」

《唐宋遺史》

何龍圖中正初登第,聞西川郭從週一精一於卜,乃以縑素求筮,從周作一絕贈之云:「三字來時月正圓,一麾從此出秦關。

錢塘春一色 濃如酒,貪醉花間臥不還。」

公後宦達,以三月十五日授知制誥,以言邊事忤旨,出知秦州,後移杭州而捐館舍。

從周之筮,何其驗歟!《翰府名淡》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螄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

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而聾,遂往求療。

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以指畫字,不盡數字輒深會人意。

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

疾愈,與之同游清泉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如泥。

蕭蕭春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髮唱《黃雞》。」

是日極飲而歸。

《百斛明珠》

王建《宮詞》百首多言禁中事,皆史傳小說所不載者,往往見於其詩,如「內中數日無呼喚,傳得滕王《蛺蝶圖》」之類。

滕王元嬰,高祖子,《新》《舊唐書》皆不著其所能,惟《名畫錄》略言其善畫,亦不言其工蛺蝶也,惟見於建詩耳。

或聞今人家亦有得其圖者。

唐世一藝之善,如公孫大一娘一舞劍、曹剛琵琶、米嘉榮歌,皆見於唐賢詩句,遂知名於後世。

當時山林田畝潛德隱行君子,不聞於世者多矣,而賤工末藝得所附托乃垂名不朽,亦各繫乎幸不幸爾。

合淝人傳論,言曹谷善星歷衍數,談事如神。

為王冀公作命書云:「七十年中一一加,弄珠灘上事堪誇。

碧油幢下聞鳴鳥,千日催還上漢槎。」

公年七十二知襄一陽一,正得千日召還。

又云:「周匝將臨壬戌歲,定鼎門前春一色 異。

一千日上少三環,再入和羹宜盡醉。」

後冀公判西京,將七百日再入政一府,壬戌歲也。

又云:「臨去尚猶聞禁漏,異姓佳名在史書。」

冀公薨謝之夕漏將盡,無子,其婿張環掌喪事。

並《古今詩話》

趙晉公在中書,聞丁文果善射覆,召至,函置一物令文果射。

文果書四句云:「太歲當頭坐,諸神列四旁。

其中有一物,常帶洞庭香。」

發函視之,乃用歷日第一幅裹霜桔一枚也。

又太宗置一物於器中,令文果射之,亦書四句云:「蘤蘤華華,山中采一花 。

雖無官職,一日兩衙。」

啟之,乃蜂也。

又取一物令射,云:「有頭有足,不石即玉。

欲要縮頭,不能入腹。」

乃壓書石龜也。

《玉壺清話》

俳優門

李家明,一江一 南李璟時為樂部頭,善滑稽為諷詠。

璟游後苑,登台見牛晚臥,璟曰:「牛且熱矣。」

家明曰:「臣不學,敢上絕句。」

云:「曾遭寧戚鞭敲角,又被田單火燎身。

閒背斜一陽一嚼枯草,而今問喘更無人。」

左右之臣皆免冠謝罪。

初,李氏乃徐一溫一 養子,及僭號,遷徐氏於海陵。

璟繼統,用宋齊丘言,無男一女少長皆殺之,今海陵州宅之東小墳十數,皆當時所殺徐氏之族也。

宋齊丘只一子,輒卒,逾月慟哭不止。

家明曰:「惟臣能止之。」

乃作大紙鳶,上大書曰:「欲興唐祚革強吳,儘是先生作計謨。

一個孩兒拚不得,上皇百口合何如!」乘風吹之,度至齊丘家,遂絕其縷。

齊丘見之慚感乃止。

璟於後苑命臣僚臨池而釣。

諸臣屢引到數十巨鱗,惟璟無所獲,家明乃進口號曰:「新甃垂鉤興正濃,御池春暖水溶溶。

凡鱗不敢吞香餌,知道君王合釣龍。」

璟大喜,賜宴極歡。

後從璟遷南都,時已失一江一 北十四郡,畫一江一 為界,舟楫多行南岸,至趙屯,因輟樂停觴,北望皖公山謂家明曰:「好青峭數峰,不知何名。」

家明應聲曰:「龍舟輕漾錦帆風,正值宸遊望遠空。

回首皖公山色翠,影斜不到壽杯中。」

璟俯首而過。

出《一江一 南野錄》 據《談苑》云:璟引李繼勳、嚴續二相游後苑中,見牛喘,命樂人王感化賦詩雲,因以譏二相也。

至於張崇獻馬與舟次豫章詩皆感化所作,今雲李家明。

又紙鳶上詩或傳雲李撓所作,舟次趙屯,《談苑》云:「龍舟萬斛駕長風,漢武潯一陽一事正同。

珍重皖公山色翠,影斜不到壽杯中。」

所載不同,未知孰是也。

一江一 南李氏樂人王感化,建州人,隸光山樂籍。

建州平,入金陵教坊。

少聰敏,未曾執卷而多識,善為詞,口諧捷急,滑稽無窮。

時本鄉節帥更代餞別,感化前獻詩曰:「旌旆赴天台,溪山曉色開。

萬家悲更喜,迎佛送如來。」

至金陵,宴苑中有白野鵲,李璟令賦詩,應聲曰:「碧巖深洞恣游遨,天與蘆花作羽毛。

要識此來棲宿處,上林瓊樹一枝高。」

又《題怪石》凡八句皆用故事,但記其一聯云:「草中誤認將軍虎,山上曾為道士羊。」

《談苑》

楊叔寶郎中與,眉州人,言頃眉守視事後三日,作大排,樂人獻口號,其末句云:「為報士民須慶賀,災星去了福星來。」

守喜,召優人問曰:「大排致語誰做?」

對曰:「本州自來舊例只用此一首。」

《湘山野錄》

丁晉公鎮金陵,嘗作詩有「吾皇寬大容一屍一素,乞與一江一 城不計年」之句。

天聖中,李文定公出鎮金陵,一日郡宴,優人作語,意其宰相出鎮所作,理必相符,誦至落句,頂禮抗聲曰:「吾皇寬大容一屍一素,乞與一江一 城不計年。」

賓僚皆俯首,文定笑曰:「是何,是何!」上聞見責。

朱定國《續歸田錄》

賞花釣魚會詩賦,往往有宿思者。

天聖中,永興軍進山水石,適會宴,命賦《山水石歌》,蓋出不意中生。

優人入戲,各執紙筆作吟哦狀。

其一優人或僕於石上,眾扶掖起,既起曰:「累日來作一首《賞花釣魚詩》準備應制,卻被這石頭祭倒。」

左右皆大笑。

翌日降出詩令中書銓定,內有鄙惡者落職與外任。

《東齋記》

南漢考功員外郎鍾允章,邕州人,乾祐初至廣,燕射中的,伶人進詩有曰「金箭離弦三尺電,星髇破的一聲雷」之句,大喜賞。

《古今詩話》

奇怪門上

王謝,金陵人,世以航海為業。

一日於海中失舟,泛一板登岸,見一翁一嫗皆衣皂,引謝至所居,乃烏衣國也,以女妻之。

既久,謝思歸,復乘雲軒泛海至其家。

有二燕棲於梁間,謝以手招之,即飛來臂上,取片紙書小詩繫於燕尾曰:「誤到華胥國裡來,玉人終日苦憐才。

雲軒飄去無消息,灑淚臨風幾百回。」

來春燕回徑飛來謝衣上,燕尾有一詩云:「昔日相逢冥數合,如今睽遠是生離。

來春縱有相思字,三月天南無雁飛。」

至來歲燕竟不至,因目謝所居為烏衣巷。

劉禹錫有詩曰:「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一陽一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摭遺》

彭城劉景直,雍熙間游華清宮,因題詩於門屏問「問」疑當作「間」。

——惡人谷珠樓哈哈兒注云:「天子多情一寵一 太真,六宮專幸掌中身。

漁一陽一鼓動長安破,從此香一肌委路塵。」

是夜夢明皇召去論當時事,妃子索景直有所贈,立作詩曰:「玉刻水中龍,雲牌揭故宮。

霓裳滿天月,粉骨幾春風。

眉勢從山盡,裙腰芳草空。

共知千古事,淒恨與誰同。」

岐王至,明皇曰:「來何晚?」

王曰:「適杜甫到臣帳中,誦《哥舒翰詩》向臣似有德色,云:『日月低秦樹,山河繞漢宮。

』」明皇又曰:「常一愛一伊『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之句。

李白終無甫之筋骨。

至如賈至、崔輔國亦闕自然之句,張老死把筆,無伊一字。」

遂宴飲。

忽聞寶雲寺鐘聲方覺。

郭平振武舊將士,分配於錢塘,給官屋居之。

屋在修文坊,舊為白校書僦賃燒藥丹,未欲往而官吏丁竦因逐之,乃破爐而去。

白因召丁竦同飲,謂竦曰:「大藥為吾子所破,有小戲術,子醒酒。」

乃取盤一面置於膝上,以指敲兩腕,出五色彈子兩枚,化為雙燕而飛。

白曰:「僕射髭甚繁,燕好去可減些。」

言未畢,二燕化為二小劍,長五寸餘,鋒刃如雨一交一 舞於竦之頤頷間,髭落如雪。

竦懼甚,白呼劍下盤中,依前成二丸納於左右腕而去。

錢昭度贈白詩曰:「袖裡青鋒秋水寒,誰疑雙燕是金丸。

出門風雨如何去,空有霜髭在玉盤。」

無諸彭演西遊鄂縣,宿甘泉店,閒步原野,忽有一少年引至一古官舍,甚宏壯,樑上有紅絲羯鼓絛數條垂於地,一老人杖而守之。

演問曰:「此何處?」

老人曰:「開元興慶宮也。

來此者二百年中十二人爾。

去時莫不為詩。

請書一絕,可乎?」

演為詩曰:「長安宮闕半蓬蒿,塵暗虹梁羯鼓絛。

惟有水天明月夜,一條空碧見秋毫。」

演又曰:「十二人之詠可得聞乎?」

老人舉一章曰:「『小小蓬山刻得成,宮簾不動結飛鯨。

誰將八月天河水,瀉到重樓無一浪一聲。

』此楊尚書所作也。」

又誦一章曰:「『金人無路守瓊山,坐見雲生棟宇間。

忽墜霜飛翠樓曉,不知龍尾許誰扳。

』此裴中書所作也。」

再詢楊、裴之名,則瞪而不答。

錢仁伉,尚父之孫也,為元帥府中書檢校司徒,與中軍都虞候金沼鄰居。

沼所居堂東植牡丹花一本,著花三百朵,其色如血,加之金含稜,每瓶子頂上有碎金絲如自然蛺蝶之狀,一城以為殊異。

每歲花開張宴,仁伉預焉。

開寶七年春三月,花才一兩朵開,仁伉一夕洪飲擊劍,裎服中單,背負大籃,左手攜鋤,腰插六匕首,逾牆而過沼,中外無知者。

鋤取牡丹置籃中,乃平其地,空中聞有吁歎之一聲 ,微細若遊蜂音,辭曰:「一花三百朵,含笑向春風。

明年三月裡,朵朵斷腸紅。」

仁伉異之,移植於亭後。

明日沼覺失花,為非人力所及。

來年花盛開,乃宴召沼,沼一見無語,得疾以歸,至夜憤悶不已,以刀決腸而卒。

腸皆寸寸斷,果符空中之語。

鄭繼超,廣州人,赴官鳳翔,道逢田參軍同行,家累千餘人,言是東川替罷入西京。

繼超與款,自言洛下有莊在北邙山下。

因問鞍乘極多何也,曰:「亡室人來多年,皆蜀中孤寡家子息,亦欲旋旋與人。」

繼超曰:「願得一人。」

乃令妙香與之,是夕歸繼超家。

數年,繼超卜居西洛,一日忽謂繼超曰:「妙香非人也,今將歸北邙山舊一穴一,願乞同乘至北邙。」

因問田參軍何人,曰:「狐也。」

是夕作別,妙香歌以送酒曰:「勸君酒莫辭,花落拋舊枝。

只有北邙山下月,清光到死也相隨。」

翌日同至北邙山下老君廟後,妙香佯墮馬,化為一狐迅走而去。

並《洞微志》

唐王軒字公遠,因游苧蘿山,問西施之遺跡,留詩於石上曰:「嶺上千峰秀,一江一 邊細草春。

今逢浣溪石,不見浣溪人。」

回顧見一女子素衣瓊佩,謂軒曰:「妾自吳宮離越國,素衣千載無人識。

當時心比金石堅,今日為君堅不得。」

軒知其異,又貽詩曰:「佳人去千載,溪山久寂寞。

野水浮白煙,巖花自開落。

猿鳥舊清音,風月閒樓閣。

無語立斜一陽一,幽情入天幕。」

西子曰:「子之詩美矣,不盡妾之所寄也。」

乃答軒詩曰:「高花巖外曉相鮮,幽鳥雨中啼不歇。

紅雲飛過大一江一 西,從此人間怨風月。」

既暮已散,期來日會於水濱。

翌日軒往,則西子已在焉,又相與飲,軒詩曰:「當時計拙笑將軍,何事安邦賴美人?一似仙葩入吳國,從茲越國更無春。」

西子見之,怨慕久之,又曰:「雲霞出沒群峰外,鷗鳥浮沉一水間。

一自越兵齊振地,夢魂不到虎丘山。」

既夜乃散。

異日又相遇,而留者逾月,乃歸。

郭素聞王軒之事,游苧羅,留詩於泉石間,莫知其數,寂無所遇。

無名子嘲之曰:「三春桃李苦無言,卻被斜一陽一鳥雀喧。

借問東鄰效西子,何如郭素學王軒?」

聞者大笑。

《翰府名談》

朱休之家犬歌曰:「言我不能歌,聽我歌梅花。

今年固自可,明年當奈何?」

明年兵亂城陷,梁亡。

《詩史》

杜少陵因見病瘧者,謂之曰:「誦吾詩可療。」

病者曰:「何?」

杜曰:「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之句。」

瘧猶是也,又曰:「誦吾手提髑髏血模糊。」

其人如其言誦之,果愈。

言感鬼神亦不妄。

《古今詩話》

石曼卿自少以詩酒豪放自得,其氣貌偉然,詩格奇峭,又工於書,筆畫遒勁,體兼顏柳,為世所好。

余家嘗得唐後主澄心堂紙,曼卿為余草書其《籌筆驛詩》,詩,曼卿平生所自一愛一者。

至今藏之,號為三絕,真余家寶也。

曼卿卒後,其故人有見之者云:恍惚如夢中,言我今為仙也,所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往游不得,忿然騎一青騾去如飛。

後又雲降於亳州一舉子家,其舉子留不得,因留詩一篇與之,余亦略記其一聯云:「鶯聲不逐春一光 老,花影常隨日腳流。」

仙事怪不可知,其詩頗類曼卿平時語,舉子不能道也。

《永叔詩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詩話總龜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