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總龜》卷二十六:呂文穆公蒙正,嘗與一溫一 恭肅仲舒及一友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詩話總龜》卷二十六

詩話總龜

卷二十六

寄贈門上

呂文穆公蒙正,嘗與一溫一 恭肅仲舒及一友人,忘其姓名,讀書於洛一陽一龍門山,誓不作狀元不仕。

及唱第,文穆為狀頭,一溫一 已不意,然尚中甲科。

其友人隨拂衣歸隱。

後文穆大用,太宗問昔與誰友,文穆即以歸隱者對。

遂以著作郎召,不起。

故文穆罷相歸洛作詩贈之曰:「昔作儒生謁貢闈,今提相印出黃扉。

九重鵷鷺醉中別,萬里煙霄達了歸。

鄰叟盡垂新白髮,故人猶著舊麻衣。

洛一陽一謾說多才子,自歎遭逢似我稀。」

故人,蓋指歸隱者也。

《青箱雜記》

梁周翰,太宗朝為館職,真宗即位,除知制誥。

柳開贈詩曰:「九重城闕新天子,萬卷詩書老舍人。」

《古今詩話》

五代末,濠梁人南楚材游陳穎間。

穎守欲以子妻之。

楚材已娶薛氏,以受穎守之恩,遣人歸取琴書之屬,似無還意。

薛氏善書畫,能屬文,自對鑒圖其形,並作詩寄之曰:「欲下丹青筆,先拈玉鑒端。

已驚顏寂寞,漸覺鬢凋殘。

淚眼描將易,愁腸寫出難。

恐君渾忘卻,時展畫圖看。」

楚材見而慚焉,與之偕老。

《唐宋遺史》

韋應物為蘇州太守,嘗有詩贈米嘉榮曰:「吹得《涼州》意外聲,舊人惟有米嘉榮。

近來年少欺前輩,好染髭鬚學後生。」

又嘗赴揚州司馬杜鴻漸宴,醉宿驛亭,醒見二佳人在側,驚而問之,乃曰:「郎中席上與司空詩,因令樂一妓一侍寢。」

問:「記其詩否?」

一一妓一強記,乃誦之曰:「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一娘一》。

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同前 《古今詩話》劉夢得詩

唐末士子崔郊,姑有婢端麗,郊竊一愛一之。

他日,鬻婢於襄一陽一司空於頔,得錢四十萬。

因寒食出遊,婢見郊,立於柳一陰一下,郊因作詩隨以贈之曰:「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重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疾郊者錄詩以示頔。

頔召郊,執其手曰:「詩,公所作也。

四十萬小哉,何不早言!」因以婢贈之。

《唐宋遺史》

雷德遜、有終父子二人並命為一江一 南、淮南漕。

王元之贈詩二首,其一曰:「一江一 南一江一 北接王畿,漕運帆檣去似飛。

父子有才同富國,君王無事免宵衣。

屏除一奸一吏魂應喪,養活疲民肉漸肥。

還有文場受恩客,望塵情抱倍依依。」

其二曰:「當時豪氣壓朱雲,老作皇家諫諍臣。

章疏罷封無事日,朝廷猶指直言人。

題詩野館光泉石,講《易》秋堂動鬼神。

棘寺下僚叨末路,齋心猶祝秉洪鈞。」

元之嘗出德遜門下,而德遜深於《易》酷於詩也。

《青箱雜記》

樞密邵公堯謂余詩似樂天。

一日,閱相藍書肆,得馮瀛王詩集歸,公與余語曰:「子詩似樂天,又一愛一馮集,將來拈取個豁達李老。

慶歷中,京師有人號豁達李老,每好吟詩而辭多鄙俚,以此戲之。」

遂皆大笑。

熙寧中,余辟定武帥幕,公自鄆附所作詩一軸並寄余詩曰:「流年真似隙中駒,別後情懷懶更疏。

天上又頒新歷日,床 頭未答故人書。

慇勤羔雁功曹檄,狼藉杯盤上客魚。

好在仲宣家萬里,從軍苦樂定何如!」

李文正昉、呂正惠端,同踐文館,後皆登台輔。

李贈呂詩曰:「憶昔僦居明德坊,官資俱是校書郎。

青衫共直昭文館,白首同登政事堂。

佐國廟謨公已展,避賢榮路我猶妨。

主恩至重何時報,老眼相看淚兩行。」

並同前

向文簡敏中、寇忠愍准,二相同以太平興國五年登第。

後文簡秉鈞,忠愍以使相守長安。

文簡作詩寄忠愍,忠愍酬之曰:「玉殿登科四十年,當時僚友盡英賢。

歲寒惟有公兼我,白首猶持將相權。」

《唐宋遺史》

劉昌言,泉州人,常侍陳洪進為幕客,入朝為副樞。

嘗作《下第詩》,落句云:「唯有夜來蝴蝶夢,翩翩飛入刺桐花。」

後為商丘記室,王元之贈詩曰:「年來復落事堪嗟,載筆商丘鬢欲華。

酒好未陪紅杏宴,詩狂多憶刺桐花。」

蓋為是也。

同前

錢塘林逋處士,有高節。

範文正贈詩曰:「巢由不願仕,堯舜豈遺人!風俗因公厚,文章到老醇。」

張乖崖公為布衣時,與陳希夷善。

因夜話,謂希夷曰:「欲分先生華山一半,住得無?」

希夷曰:「餘人不可,先輩則可。」

及旦相別,希夷以宣毫中筆一枝、白雲台墨一劑、蜀箋一角贈之。

公曰:「會得先生意,驅某入鬧處去。」

曰:「珍重,珍重。」

希夷送公回,謂門弟子曰:「此人無情於物,達則為公卿,不達則為帝王師。」

公嘗感之。

後尹蜀,過華一陰一,寄希夷詩曰:「一性一愚不肯林泉住,強要清時擬致君。

今日星馳劍南去,回頭慚愧華山雲。」

曹修司封守邵武,以竹簟僧仁曉,並惠小詩曰:「翠筠織簟寄禪齋,午夜秋從枕底來。

若也此時人問道,寒天卷卻暑天開。」

並同前

孟賓於,湖湘連上人。

少修儒學,好詩,有百篇,名《金鰲集》,獻於李若虛侍郎。

因採集中佳句可取者記之於書,使賓於馳詣洛一陽一,獻諸朝達,其譽藹然。

明年春,與李昉同擢進士第。

後事李後主為滏一陽一令。

因抵法,當死。

會昉遷翰林學士,聞在縲紲,以詩寄賓於曰:「初攜書劍別湘潭,金榜標名第十三。

昔日聲塵喧洛下,近來詩價滿一江一 南。

長為邑令情終屈,縱處郎曹志未甘。

莫學馮唐便休去,明君晚事未為慚。」

主見其詩而宥之,復官,未幾,歸老連上,號群峰叟。

吉守馬致恭以詩送,其末章云:「今日還家莫惆悵,不同初上渡頭船。」

《一江一 南野錄》 《雅言系述》記吉守送賓於詩有全篇,及賓於詩。

李頻,方干高第也。

登第後,干寄詩曰:「弟子已攀桂,先生猶臥雲。」

《鑒戒錄》

羅隱以諷刺之深,久而不第。

劉贊贈之詩曰:「人皆言子屈,我獨以為非。

明主既難謁,青山何不歸?年虛侵白鬢,塵土污麻衣。

自古逃名者,至今名豈微!」隱見之,遂起歸歟之興,作《五湖》詩曰:「一江一 頭日暖花又開,一江一 東行客思悠哉。

高一陽一酒徒半凋落,終南山色空崔嵬。

聖代也知無棄物,侯門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在五湖歸去來!」

施肩吾《贈邊將》詩曰:「輕生奉國不為難,戰苦身多舊箭瘢。

玉匣鎖龍鱗甲冷,金鈴系鶻羽毛寒。

皂貂擁出花當背,白馬騎來月在鞍。

卻恐犬戎臨虜塞,柳營時把陣圖看。」

杜荀鶴苦於詩,有贈僧句云:「安禪不必須山水,滅得心頭火自消。」

又云:「利門名路兩何憑,百歲風前短焰燈。

只恐為僧心不了,為僧心了是輸僧。」

翁承贊,唐末為諫議大夫,使福州,至劍浦縣,見舊識僧亞齊,贈詩云:「蕭蕭風雨建一陽一溪,溪畔維舟見亞齊。

一軸新詩劍潭北,十年舊識華山西。

吟魂昔向一江一 村老,空一性一元知世路迷。

應笑乘軺青瑣客,此時無暇聽猿啼。」

唐陸希聲以雙鉤寫字法授僧辯光。

辯光入長安,為翰林供奉,而希聲尚未達,以詩寄辯光曰:「筆下龍蛇似有神,天池雷雨變逡巡。

寄言昔日不龜手,應念江湖洴澼人。」

辯光感其言,薦希聲,後至宰相。

並同前

興國中,潘若沖罷桂林,經南嶽,留鶴一隻與廖融,贈詩一章云:「峭格數年同野興,一官才罷共船歸。

稻粱少飼教長瘦,羽翼無傷任遠飛。

側耳聽吟侵靜燭,銜花作舞帶斜暉。

朝天萬里不將去,留伴高人向釣磯。」

若衝到京,授維揚通理,臨行,復有詩寄融曰:「曾經別墅住行蹤,春一浪一和煙撼釣筒。

共步幽亭連石蘚,寄眠靜榻帶松風。

秋來頻夢岳雲白,別後應添鶴頂紅。

又泛汴舟隨汴水,不堪南望思忡忡。」

後至維揚,聞融與鶴相繼而亡,若沖感而又為一絕云:「南嶽僧來共歎吁,風亭月榭已荒蕪。

先生去世未十日,留伴高吟鶴亦徂。」

融卒未久,潘有泉陵之命,經隱居有詩哭云:「天喪我良知,無言雙淚垂。

惟求相見夢,永絕寄來詩。

應有異人吊,從茲雅道衰。

春風古原上,新塚草離離。」

《雅言雜載》

杜羔妻劉氏善為詩。

羔累舉不第,將至家,妻即先寄詩曰:「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到來時近夜來。」

羔見詩即時回去,尋登第。

妻又寄詩云:「長安此去無多地,鬱鬱蔥蔥佳氣浮。

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處樓?」

《南部新書》

張介以命術游公卿門,寓居錢塘西湖上。

嘗自京師南歸,士大夫率為詩贈之。

呂許公、王沂公時方執政,亦皆有詩。

夏鄭公留守南京,為詩繼二公曰:「上公詩筆千金重,逋客歸裝一舸輕。

莫到青山更招隱,且留明哲為蒼生。」

[《中山詩話》]

鄭谷《雪詩》云:「亂飄僧捨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

一江一 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有段贊善善畫,因采其詩為圖,曲盡瀟灑之意,持以贈谷,谷為詩以謝之云:「贊善賢相後,家藏名畫多。

留心於繪素,得意在煙波。

屬興同吟詠,功成更琢磨。

一愛一餘風雪句,幽絕寫漁蓑。」

《古今詩話》

歐一陽一價攻傳神,楊次公贈之詩曰:「國手曾煩寫幾回,無人彷彿醉顏開。

青銅鑒裡尋常見,不謂今從筆下來。」

奉職劉秘亦贈詩曰:「筆妙今為第一人,心期造化奪天真。

精神形骨從來一,移入青縑似兩身。」

《古今詩話》

唐相鄭棨《贈老僧》詩曰:「日照西山雪,老僧門未開。

凍瓶粘柱礎,宿火隱爐灰。

童子病歸去,鹿麑寒入來。」

自雲此詩可以衡稱,重輕不偏也。

嘗有人問:「相國近有新詩否?」

曰:「詩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此中安可得之?」

同前

王定保,唐光化三年李渥侍郎下及第。

吳子華侍郎臠為婿。

子華即世,定保南遊湖湘,無北歸意。

吳假緇服,自長安來,明日訪其良人,白於馬武穆王,令引見定保於定林寺。

吳隔簾誚之曰:「先侍郎重先輩以名行,俾妾侍箕帚。

侍郎沒,慮先輩以妾改適,是以不遠千里來明侍郎之志。」

定保不勝慚赧,致書武穆乞為婿。

吳確乎不拔,定保為盟畢世不婚矣。

吳歸吳中外家。

沈彬有詩贈定保云:「仙桂曾攀第一枝,薄游湘水阻佳期。

皋橋已失齊眉願,蕭寺行逢落發師。

廢苑露寒蘭寂寞,丹山雪斷鳳參差。

聞公已有平生約,謝絕女蘿依兔絲。」

定保後為馬不禮,奔五羊依劉氏,官至卿。

《郡閣雅談》

賈島為普州司倉,方干寄詩曰:「亂山重複疊,何路見先生。

豈料多才者,空垂不第名。

閒曹曾得醉,薄俸亦勝耕。

莫問為詩苦,年年芳草生。」

《鑒戒錄》

稷山驛吏王金,作吏五十六年,稱有道術,往來多贈篇什。

李義山有詩贈云:「過客不須詢歲代,唯書乙亥與時人。」

令狐綯自湖州刺史拜翰林學士,因夜召對坐,從容語及,文宗大稱之,由是眷遇有加,未幾拜相。

因郊禋侍,祠還,趙嘏贈詩云:「鶚在卿雲冰在壺,代天才業共訏謨。

榮同伊陟傳朱戶,秀比王商入畫圖。

昨夜星辰回劍履,前年風月落江湖自湖州入相才二年。

不知機務時多暇,猶許詩家屬和無?」

《詩史》

李贊皇頗開寒素之路,及南遷,或人贈詩曰:「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

徐鉉謫居舒州,贈彭芮云:「賈生去國已三年,短褐閒吟玩水邊。

終日野雲生砌下,有時京信到門前。

無人與和投湘賦,愧子來浮訪戴船。

醉裡新詩好歸去,莫隨一騷一客賦林泉。」

並同前

陳文惠堯佐退居鄭下,張退傅知西京,以姚黃魏紫及酒惠文惠,答詩曰:「有花無酒頭慵舉,有酒無花眼倦開。

正向西園念蕭索,洛一陽一花酒一時來。」

《雲齋廣錄》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詩話總龜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