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總龜》卷五:曹武毅公翰,一江一 南歸,環衛數年不調。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詩話總龜》卷五

詩話總龜

卷五

自薦門

曹武毅公翰,一江一 南歸,環衛數年不調。

一日內宴,侍臣皆賦詩,翰以武人獨不預。

乃陳曰:「臣少亦學詩,乞應詔。」

太宗曰:「卿武人,以刀字為韻。」

因以寄意曰:「三十年前學《六韜》,英名常得預時髦。

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

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雲高。

庭前昨夜秋風起,羞見蟠花舊戰袍。」

太宗為遷數官。

《青箱雜記》

唐李義府初召見,太宗令詠《飛烏詩》,曰:「日裡颺朝彩,琴中聞夜啼。

上林多少樹,不借一枝棲。」

太宗曰:「我當全林借汝,豈惜一枝耶?」

左右羨之。

《小說舊聞》

本朝知制誥待制,止服皂鞓犀帶,遷龍圖直學士始賜金帶。

燕肅為待制,十年不遷,作詩上時宰云:「鬢邊今日白,腰下幾時黃?」

遂遷直學士,賜帶。

《青箱雜記》

唐莊宗時,禁旅王慶乞敘功賞,曰:「侍從濟河日,臣系第一隊;入汴,臣屬前鋒:乞遷補。」

莊宗頷之。

他日又言,亦不納。

莊宗好樂,樂工子弟至有得官者,謂慶曰:「子何不學我吹管?」

稍稍能之,亦不獲用。

後事李嗣源,亦言其勞。

莊宗曰:「知慶薄有功,但每見慶則心憤然,安得更有賜與之意?」

因舉唐太宗詩曰:「待余心肯日,是汝命通時。」

人主握天下生靈賞罰之一柄一,若言如此,則進退誠有命也。

《翰府名談》

蘇麟為杭州屬縣巡檢,範文正鎮錢塘,城中兵官往往皆獲薦書,獨麟在外邑,未見收錄。

因公事入府,獻詩曰:「近水樓台先得月,向一陽一花木易逢春。」

文正薦之。

同前

褚載字厚之,家至貧,客梁宋間,困甚,以詩投襄一陽一節度使邢君牙云:「西風昨夜墜紅蘭,一宿郵亭事萬般。

無地可耕歸不得,有恩堪報死何難?流年怕老看將老,百計求安未得安。

一卷新書滿懷淚,頻來門館訴饑寒。」

君牙贈絹十匹,薦於鄭滑,辟支使,不行。

明年,裴贄知貢舉,君牙薦之,擢第。

《詩史》

一胡一 恢坐法失官,困於京師,上韓魏公詩曰:「建業一江一 山千里遠,長安風雪一家寒。」

公令篆《石經》得復官。

《古今詩話》

南唐烈祖,在徐一溫一 家作《燈詩》云:「一點分明值萬金。

開時惟怕冷風侵。

主人若也勤挑一撥,敢向尊前不盡心!」同前

伍喬張洎,少相友善。

張為翰林學士,眷一寵一 優異。

伍為歙州通判,作詩寄張,戒去僕曰:「張游宴時投之。」

一日,張與僚友近郊會燕,歡甚,僕投詩。

詩曰:「不知何處好消憂,公退攜壺即上樓。

職事久參侯伯幕,夢魂長繞帝王州。

黃山向晚盈軒翠,黟水含一春繞郡流。

遙想玉堂多暇日,花時誰伴出城游?」

得詩動容久之,為言於上,召還,為考功員外郎。

《詩史》

孟賓於獻主司詩云:「那堪雨後更聞蟬,溪隔重湖路七千。

憶昔故園楊柳岸,全家送上渡頭船。」

主司得詩,自謂得賓於之晚,當年中第。

興國中致仕,歸連上,過廬陵,吉守贈詩曰:「曾聞洛浦綴神仙,火樹南棲幾十年。

白首自忻丹桂在,詩名已得四方傳。

行隨秋渚將歸雁,吟傍梅花欲雪天。

今日還家莫惆悵,不同初上渡頭船。」

《雅言系述》

孫集賢冕,天禧中直史館,幾三十年。

晚守蘇,已及引年,大書詩於廳曰:「人生七十鬼為鄰,已覺風光屬別人。

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謀泉石養閒身。

去年河北曾逢李,今日淮西又見陳。

李見素、陳莊皆差致仕。

寄語姑蘇孫太守,也須抖擻舊精神。」

題畢,拂衣而往,詔下,公已歸矣。

《湘山野錄》

投獻門

太宗棋品第一,待詔有賈玄者,臻於絕格,時人以為王積薪之比也。

楊希粲、蔣元吉、李應昌、朱懷璧皆國手,然非玄之敵。

玄嗜酒病死。

晚有李仲元,年甚少,棋絕勝,可侔於玄。

歲余亦卒。

朝士有蔣居中、潘慎修亦善棋,至三品。

內侍陳好元四品,多得侍棋。

自玄而下皆受三道,慎修受四道,好元受五道。

慎修獻詩曰:「如今縱得仙翁術,也怯君王四路饒。」

《談苑》

魏仲先獻寇萊公生日詩曰:「何時生上相?明日是中元。」

謂七月十四日。

又贈萊公詩曰:「有官居鼎鼐,無宅起樓台。」

播傳漠北。

章聖朝,北使至,問那個是「無宅起樓台」相公。

萊公時方居散地,因召還,授北門管鑰。

《青箱雜記》

杜荀鶴字彥之,遇知於朱梁高祖,送名於春官,於裴贄侍郎下第八人登科,乃大順三年正月十日,荀鶴生日也。

九華王希羽以詩獻曰:「金榜曉懸生世日,玉書潛記上升時。

九華山色高千尺,未必高於第八枝。」

《洞微志》

沈彬,高安人,早有詩名。

先主鎮金陵,知其欲伐楊氏,獻《山水圖詩》云:「須知手筆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頓難。」

覽而喜之。

臨終,指葬處以示家人,一穴一之乃一塚,未嘗葬人。

石燈台上有漆燈一盞,壙頭有一銅牌,鐫篆文云:「佳城今已開,雖開不葬埋。

漆燈猶未滅,留待沈彬來。」

《一江一 南野錄》

李吉甫之父微時,以一絕投維揚都護朱甄大夫,朱殊無意。

李後生吉甫。

吉甫節判青州,有舉子吳武陵詣府投刺,並不禮之。

武陵遂書前詩以獻,吉甫厚賂之,請為寢默。

其詩曰:「十處投人九處違,家鄉萬里又空歸。

嚴霜昨夜侵人骨,誰念高堂未授衣!」《鑒戒錄》

施肩吾上禮部陳侍郎詩曰:「九重城裡無親識,八百人中獨姓施。

弱羽飛時攢箭險,蹇驢行處薄冰危。

晴天欲照盆難及,貧女如花鏡不知。

卻向從來受恩地,再求青律變寒枝。」

同前

錢穆尹天府,遇生日,楊次公作小詩並畫《老子出關圖》以獻,曰:「秘藏函谷關中子,將獻蓬萊閣上仙。

願得鬚眉如此老,卻教龜鶴羨長年。」

《雲齋廣錄》

戴思舉進士,未第,為一江一 淮郡守所知,因獻《叢蘭閣環清池詩》曰:「蘭榭環池景象融,乍疑鰲背路才通。

雕龍雅句曹劉比,畫鷁舟仙李郭同。

歌裊浦漁疑暮雨,管吹湘竹怨秋風。

秉鈞從此朝天去,難戀小山芳草叢。」

《答友人》曰:「衡門聞道子猷來,吟向蓬蒿興自回。

今日尚懷珍重意,玉壺偏寄兩三杯。」

呂申公鎮河一陽一府,府屬投詩曰:「渭川重得呂,嵩岳再生申。」

由是獲知。

《洛一陽一詩話》

鮑當善為詩,景德二年登進士第,為河南法掾。

薛映尚書知府,嘗失其意,初甚怒之。

獻《孤雁詩》云:「天寒稻粱少,萬里孤難進。

不惜充君庖,為帶邊城信。」

薛大稱賞,自是不復以掾屬之禮待,時人謂之鮑孤雁。

薛公暑月詣其捨,當方露頂,狼狽入,易服把版而出,忘其帕頭。

薛公嚴重,左右莫敢言。

坐久之,月上,當顧見發影,大慚,以公服袖掩頭而走。

《司馬太師詩話》

平曾獻金陵牧薛大夫《白馬詩》曰:「白馬披絲練一一團一 ,今朝被絆欲行難。

雪中放去唯留跡,月下牽來只見鞍。

向北長鳴天外遠,臨風斜墜耳邊寒。

自知毛骨還應異,更請王良仔細看。」

特以獻詩為薛所留。

《雲溪友議》

劇燕,蒲阪人,工為雅正詩。

王重榮鎮河中府,燕投詩曰:「只向國門安四海,不離鄉里拜三公。」

榮禮重之。

為人縱誕,多凌轢同輩,果取正平之禍。

《摭言》

孫願,唐貞元之後,三代為池一陽一刺史。

有戟門子朱元迎於道左,獻詩曰:「昔日郎君今刺史,朱元依舊守朱門。

今朝竹馬兒童子,儘是當時竹馬孫。」

《郡閣雅談》

羅隱嘗以詩投鄭畋相國。

鄭有女,喜詩什,讀隱詩至:「張華謾出如丹語,不及劉侯一紙書」,大一愛一其才。

隱一日至,畋女於簾隙見其污陋,遂不復詠其詩。

《鑒戒錄》

令狐楚自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拜相,子綯自湖州召充翰林學士,週歲拜相。

渭南尉趙嘏獻詩云:「鶚在卿雲冰在壺,代天材業奉訏謨。

榮同伊陟傳朱戶,秀比王商入畫圖。

昨夜星辰回劍履,前年風月滿江湖。

不知機務時多暇,猶許詩家屬和無?」

《廣卓異記》 及見《寄贈門》

吳士矩牧大郡,因時相論置軍倅,飲後獻詩曰:「一夕心期一種歡,那知疏散負杯盤。

尊前數片朝雲在,不許馮公仔細看。」

《南部新書》

呂許公,一日有張球獻詩云:「近日廚中乏短供,孩兒啼哭飯籮空。

母因低語告兒道:爺有新詩謁相公。」

公以俸錢百緡遺之。

《青瑣集》

評論門一

白樂天詩云:「無事日月長,不羈天地闊。」

此達者之詞也。

孟東野詩曰:「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

此偏狹者之詞,然則天地何嘗礙,郊自礙耳。

《青箱雜記》

袁夏過永,見何仙姑曰:「吾鄉有故人亭,全亦有故人亭,何是非也?」

仙曰:「此亭名因《選》詩有『洞庭值歸客,瀟湘逢故人』而得之,彼亭非也。」

仙作詩曰:「全永從來稱舊郡,瀟湘源上構軒新。

門前自古有流水,亭上如今無故人。

風細日斜南楚晚,鳥啼花落東湘春。

因公問我昔日事,一江一 左亭名不是真。」

《摭遺》

歐一陽一文忠曰:「詩,原乎心者也,富貴愁怨見乎所處。

一江一 南李氏據富,有詩曰:『簾日已高三丈透,佳人次第添香獸。

紅錦地衣隨步皺,美姬舞徹金釵溜。

酒渥時拈花一蕊嗅,別殿微聞簫鼓奏。

』與『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異矣。」

《摭遺》

刺史縣令故事尤多,士子以詩投獻,難得佳句。

方諤有上廣州太守詩曰:「鱷去惡溪韓吏部,珠還合浦孟嘗君。」

雖善用故事,議者未許。

贈邑令詩云:「琴彈永日得古意,印鎖經秋生蘚痕。」

句雖佳,但印上不是生蘚處,不若「雨後有人耕綠野,月明無犬吠花村」,意清句雅,又見令之教化仁一愛一,民樂於豐年之耕耨且無盜賊之警,不見治術之跡。

《翰府名談》

劉夢得有《望洞庭》詩,雍陶有《詠君山》詩,語意異同。

劉詩曰:「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鑒似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

雍詩曰:「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罷,一螺青髻鑒中心。」

李山甫、秦韜玉皆有《貧女吟》,意亦相類。

李詩曰:「平生不識繡衣裳,閒把金針亦自傷。

鑒裡只應諳素貌,人間多是信紅妝。

當年未嫁還憂老,終日求媒即道狂。

兩意定知無說處,暗垂珠淚滴蠶箱。」

秦詩曰:「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一愛一風一流 高格調,共誇時世釅梳妝。

敢將十指誇纖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厭針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李山甫又有《石頭城故事》,韋莊有《詠南國英雄》,用意亦同。

李詩曰:「南朝諸國一愛一風一流 ,盡守一江一 山不到頭。

總是戰爭收拾得,卻因歌舞破除休。

堯將道德終無敵,秦把金湯可自一由,試問繁華何處有,雨莎煙草石城秋。」

韋詩曰:「南朝三十六英雄,各逐興亡自此中。

有國有家皆是夢,為龍為虎亦成空。

殘花舊宅悲一江一 令,落日青山吊謝公。

事竟霸圖何物在,石麒麟沒臥秋風。」

王維摩詰《雲母帳子》、一胡一 令能《繡障》亦佳句。

王詩曰:「君家雲母帳,持向野庭開。

自有山泉入,非關彩筆來。」

一胡一 詩曰:「白日堂前花一蕊嬌,爭攜小筆上床 描。

繡成掛向春園裡,引得黃鶯下柳條。」

李紳、鄭雲叟《傷農詩》,意亦皆同。

李詩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鄭詩曰:「一粒紅稻飯,幾滴牛頷血。

珊瑚枝下人,銜杯吐不歇。」

《鑒戒錄》

詩之作也,窮通之分可觀:王建詩寒碎,故仕終不顯;李洞詩窮悴,故竟不第;韋莊詩壯,故至台輔;何瓚詩愁,未幾而卒。

王建寄賈島曰:「盡日吟詩坐忍饑,萬人中覓似公希。

僮眠冷榻朝猶臥,驢放秋田夜不歸。

傍暖旋收紅落葉,覺寒猶著舊生衣。

曲一江一 池畔時時到,為一愛一鸕茲雨裡飛。」

李洞《上曹郎中》曰:「閒坊宅枕穿宮水,聽水分衾蓋蜀僧。

藥杵聲中搗殘夢,茶鐺影裡煮孤燈。

刑曹樹蔭千年井,華岳樓開萬里冰。

詩句變風官漸緊,夜濤春盡海邊騰。」

韋莊《感懷》曰:「長年方悟少年非,人道新詩勝舊詩。

十畝野塘留客釣,一軒春雨對僧棋。

花間醉任黃鸝語,池上吟從白鷺窺。

大道不將爐冶去,有心重立太平基。」

何瓚《書事》云:「果決生涯向洛中,西投知己話匆容。

雲遮劍閣三千里,水隔瞿塘十二峰。

闊步文翁坊裡月,閒尋杜甫宅邊松。

到頭須卜林泉隱,自愧無能繼臥龍。」

《鑒戒錄》

王建宮詞:「黃帕蓋鞍呈了馬,紅羅纏項斗回雞。」

晏元獻改「呈了馬」「鬥雞回」為順語。

《詩史》

晚唐一人詩多小巧,無《風一騷一》氣味,如崔魯《山鵲詩》云:「一林寒雨吹巢冷,半朵山花咽嘴香。」

張林《池上》云:「菱葉乍翻人采後,荇花初沒舸行時。」

《蓮花》云:「何人解把無塵袖,盛取清香盡日憐。」

皆浮艷無足尚,而昔人一愛一重佳作。

《詩史》

沈存中謂樂天詩不必皆好,然識趣可尚。

章子厚謂不然,樂天識趣最淺狹,謂詩中言甘露事處,幾如幸災,雖私仇可快,然朝廷當此不幸,臣子不當形歌詠也。

如「當公白首同歸日,是我青衫獨往時」之類。

(《詩史》)

盧延遜詩自為容易,如:「每過私第邀看鶴,長著公裳送上驢。」

「高僧解語牙無水,老鶴能飛骨有風。」

此等之語其殆庶幾,又如「栗爆燒氈破,貓跳觸鼎翻」,而楊文公一愛一之,不知何謂。

《詩史》

一江一 淹云「蝴蝶飛南園」,李白云「春園綠草飛蝴蝶」,語意大相似。

(《王直方詩話》)

聶夷中,河南人,有詩曰:「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

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孫光憲謂有《三百篇》之旨,此亦為詩史。

《詩史》

梅聖俞一愛一嚴維詩有「柳塘春水慢,花塢夕一陽一遲」,善矣。

「夕一陽一遲」固系花,而「春水慢」不系柳也。

如杜詩:「深山催短景,喬木易高風。」

此了無瑕纇。

又曰:「蕭條九州內,人少虎狼多。

人少慎莫投,虎多信所過。

饑有易子食,獸猶畏虞羅。」

如此等句,含蓄深矣,殆不可模仿。

《古今詩話》

凡詩以意義為主,文詞次之。

退之古詩高卓,至律詩雖可稱善,要之未有工者。

有云:「老翁真個似童兒,汲井埋盆作小池。」

此直諧語耳。

永叔、一江一 鄰幾評退之「隨車翻縞帶,逐馬散銀杯」為工,而謂「凹中初蓋底,凸處遂成堆」為勝,未知真得意否?(《古今詩話》)

杜子美詩云:「紅豆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此語反而意奇。

退之詩云:「舞鑒鸞窺沼,行天馬度橋。」

亦效此體。

(《古今詩話》)

退之《城南聯句》云:「竹影金瑣碎。」

乃日光,非竹影也。

(《古今詩話》)

唐一人作富貴詩,多紀其奉養服器之盛,乃貧眼所驚耳。

如貫休云:「刻成箏柱雁相挨。」

此下裡鬻彈者皆有之。

韋楚老云:「十幅紅綃圍夜玉。」

十幅紅綃,為幬不及四五尺,如何伸足?所謂不曾近富家兒。

楊大年不喜杜子美詩,謂之村夫子。

有鄉人以子美詩強,大年不服,因曰:「公試為我續『一江一 漢思歸客』一句。」

大年亦為屬對。

鄉人曰:「乾坤一腐儒。」

大年似少屈。

李一習一 之稱東野詩「食薺腸亦苦,強歌聲無歡。

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可謂知音矣。

今世傳郊詩五卷百餘篇。

又有《咸池集》三百篇,其語句尤多蹇澀,疑前五卷曾經名士刪改。

東野與退之聯句,宏博壯辨,似若不出其一手,王深父云:「退之有潤色也。」

張文昌《謝裴司空馬詩》云:「乍離華廄移蹄澀,初到貧家舉眼驚。」

乃一遲鈍不能行多驚馬也。

詩人之辭微而顯,亦少其比。

古人有「風定花猶落」之句,無人能對,舒王對以「鳥鳴山更幽」,本宋王籍詩,元對「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上下句只是一意,若對「風定花猶落」,則上句靜中有動,下句動中有靜。

同前

劉夢得每吟張籍詩云:「新酒欲開期好客,朝衣才脫見閒身。」

又吟王維詩云:「興闌啼鳥喚,坐久落花多。」

嘗言:「樂天苦好余《秋水詠》曰:『東屯滄海闊,南漾洞庭寬。

』又《石頭城下作》云:『山圍故國週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自知不及韋蘇州『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又杜少陵《過洞庭》詩云:『白蘋愁殺白頭人。

』鄙夫之言,亦愧杜公。」

(《古今詩話》)

劉夢得言茱萸更三詩人道之,而有能否。

杜子美云:「醉把茱萸子細看。」

王維云:「遍插茱萸少一人。」

朱仿云:「學他年少插茱萸。」

子美為優。

同前

劉夢得曰:「柳八駁韓十八《平淮西碑》云:『「左餐右粥」,何如我《平淮西雅》之云「仰父俯子」?』柳云:『韓《碑》兼有帽子,使我為之,便說用兵伐叛矣。

』」劉曰:「韓《碑》柳《雅》,予為詩云:『城中晨雞喔喔鳴,城頭鼓角聲和平。

』美李愬入蔡,賊無覺者。

落句云:『始知元和十二載,四海重見昇平時。

』言十二載以見平淮西之年。」

劉夢得云:為詩用僻字須有來處。

宋考功云:「馬上逢寒食,春來不見餳。」

嘗疑之。

讀《詩鄭箋》雲吹一簫處雲即今賣餳人家物。

《六經》唯此有餳字。

吾重一陽一欲押一糕字,思索《六經》無糕字,遂不敢為之。

嘗訝老杜詩有「巨顙折老拳」無出處,及讀《石勒傳》云:「孤亦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

豈虛言哉?

毗陵士人李氏,有女十六歲,能詩,有《破錢詩》云:「半輪殘月掩塵埃,依稀猶有開元字。

想得清光未破時,買盡人間不平事。」

又《彈琴》詩云:「昔年剛笑卓文君,豈信絲桐解誤身!今日未彈心已亂,此心元自不由人。」

雖有情致,非女子所宜。

崔護作《城南詩》,其始云:「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以意未完謂未工,改云「人面只今何處在」,至今所傳有兩本,惟《本事詩》云「只今何處在」。

唐一人工詩,大率如此,雖重一今字,不恤也。

俱同前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詩話總龜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